第一篇:地球上的灾难——教案
地球上的灾难
——爱发脾气的火山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从孩子们的课间谈话活动中生成的,他们从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看到、听到了关于世界各地发生自然灾难的消息,小小的他们知道了这些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对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现象感到非常好奇,总是追问这些灾难发生的原因。因此,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要刨根问底;他们非常愿意主动去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在家长的协助下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对自己发现的现象感到兴奋和满足。并且对新事物的出现一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就选择了这节以科普小知识的科学探究活动《爱发脾气的火山》。以满足他们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欲望。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的结构。
2.初步了解火山的形成。
3.体验做实验带来的快乐,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对人类的危害。
5.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通过幼儿独立操作实验的活动,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难点: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活动准备:1.火山爆发视频;2.地球结构示意图;3.地球家园课件;火山灰、岩浆、火山口课件、自然灾害课件、自然灾害带来的好处课件;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灾害的课件;3 幼儿自己收集的自然灾害图片;4.实验材料(小苏打、食用醋、透明塑料碗、透明塑料瓶、漏斗、实验操作盘)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活动
教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可有的时候美丽的地球上也会发生灾难,小朋友们都知道哪些灾难呢?这些灾难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回忆、讲述曾经听过、看过或经历过的自然灾难,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分享。
二.让幼儿观看火山爆发的视频并提问(1)火山怎么了?
(2)火山是怎么发脾气的?(3)火山为什么会发脾气呢? 三.了解地球结构
1、教师通过讲解桂圆的结构,让幼儿形象的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2、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结构;
3、让幼儿认真观察桂圆,并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四、观看火山灰、岩浆、火山口课件让幼儿知道火山爆发后的形态。
五、讲解火山爆发后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
六、实验——爱发脾气的火山(通过实验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实验;
3.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4.幼儿独立操作实验
七、教师总结(结合课件)
1.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地球的内部结构,知道了火山形成的原因,也通过亲自操作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我们还知道了,火山爆发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2.有些灾害是地球本身的一种自然现象,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灾害。也有一些灾害是由于我们人类不爱护环境发生的,例如龙卷风、赤潮、温室效应、雾霾等等。所以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爱护环境,例如垃圾不要乱扔,要进行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赵老师也会在以后的课程里陆续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探究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
第二篇:灾难的启示(上)
灾难的启示(上)
央视国际 www.xiexiebang.com 2006年01月11日 19:45 来源:CCTV.com
1月8号,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个预案对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年底发生在广州和哈尔滨因污染而造成的大范围停水,发生在威海、烟台的雪灾,再早以前的非典,以及美国的911,俄罗斯别斯兰人质被劫持事件,等等。
从今天开始,经济半小时栏目将用两天的时间来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的突发公共事件,与你一起分析,面对这些公共性灾难时,我们处理应对的利弊得失,希望这些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惨痛的回忆,更多的是如何应对的启示。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广、强度大、伤亡重。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第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源8.6级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这座纪念碑让我们永远难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丰南一代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唐山市,烈度为11度,唐山市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生机勃勃的城市,刹那间灰飞烟灭,死寂一片。多少个温馨的家庭,刹那间家破人亡。整个震区共死亡24.2万人,倒塌房屋530多万间。按1990年可比价,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发生6级以上地震次数,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2。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20万人,我国就有60万,占一半左右。
地震预报是一个科学难题,有效地预报在我国地震史上是有的。1975年辽宁省海域的地震,在震前已呈宏观前兆现象;鱼儿漂在水面,青蛙和蛇爬出洞穴,鹿群惊逃。当地的地震部门,根据大量地球物理前兆异常日益增强等因素,提出近期将会发生较大地震的预测意见,迅速向上级报告,及时疏散市民,转移物资。事实证明,准确的震前预报,才使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海域发生7.3级地震,仅造成1328人死亡。由于预报成功和有效处置,预计死亡人数减少了十几万人。
科学的预报可以减少地震的损失,而迅速进行救援也同样重要,2003年2月24日,新疆迦师——巴楚地区发生了6.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支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伍立即从北京赶到灾区,实施了成功的救援。随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救援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地震救援能力和救援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区,都可以看到中国地震救援队的身影。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获悉巴地震灾情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紧急启动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救灾物资援助应急机制,翌日即将第一批救灾物资(2000条毛毯)随中国地震救援队专机运交巴方。自10月9日至11月29日,我国共向巴空运了26批次救灾物资,总重量达1930吨,受到了巴方热烈欢迎。同时,中国政府还派出了地震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深入灾区一线,帮助巴方开展救灾行动。我医疗队在灾区累计诊治2000多人,受到了巴官方和其他国际救援组织的高度赞扬,穆沙拉夫总统亲临医疗现场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前,中国地震救援段还先后参加了2003年阿尔及利亚、伊朗大地震和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救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发生的地震,在夺去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动辄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损失,而自然界带赋予人类的自然灾难远远不止地震一种,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森林火灾。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因野外施工不慎起火,迅速波及5个林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森林火灾发生了。火头高达几十米,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迅猛推进。5万多军警民赶赴一线,足足拼搏了27个昼夜,终于将火魔降服。
这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森林火灾,火灾的教训是沉重的,防灾意识淡薄,预防措施不力,管理工作滞后,官僚主义、麻痹思想严重,都是酿成大灾的原因。
火场总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达70万公顷,共烧毁3个林业局,7个林场,烧毁贮木场存材85万立方米。死亡213人,受伤226人,受灾5.6万多人。
2002年7月28日,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大火,为历史罕见的夏季雷击火灾。
这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季雷击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达1.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38万公顷。由于发现及时,决策果断,指挥得当,配合密切,扑救有力,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人员伤亡,创造了主要依靠人力扑灭大面积雷击火的奇迹。事实证明,推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应急处置手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
无论是地震还是森林大火,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有效预报和应急,可以大幅减少灾害所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抢险救灾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准备充分、行动及时、措施得力。
能否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不仅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要求,也是政府对执政能力和国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检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患频繁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在经受洪水的考验,而近几年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了。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松花江、嫩江等同时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长江洪水仅次于1954年,为20世纪第二位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洪水为20世纪最大的洪水。
1998年8月7日,九江长江大堤基础发生重大管涌,导致决口。在投下石料,推下汽车均被冲走后关键时刻一条千吨驳轮终于在决口处,控制住了泄水量。在决口处由部队抢筑钢木组合的大堤进行封堵,经过军民5天5夜奋勇拼搏,大堤终于堵口成功。
战胜灾难,除了靠胆识和魄力,更要靠科学决策。
1998年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直逼荆江。在荆江安危千钧一发的时刻,荆江分不分洪就成了问题的焦点。
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再一次飞抵荆江,赶到现场,听取了气象、水利专家的分析判断及地方和部队领导的看法,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并结合当时洪峰有所缓落的汛情,预计洪峰距坝顶应有1.7米的距离高度,最终决定:不分洪,加固大堤,严防死守。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是正确的,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1998年,全国造受洪涝灾害,受损农田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2003年7月2日,淮河全流域大雨瓢泼,分洪已迫在眉睫,近2万人的撤退行动迅速展开。国家防总果断决定,7月3日1时,开启王家坝闸,启用蒙洼蓄洪区。淮河水系上18座大型水库,尽其所能拦洪削峰,相机错峰,为下游拦蓄近21亿立方米的洪水。
在2003年的抗洪中,通过气象卫星,全天候监测天气形势的演变;通过雷达系统,全天候监视地面雨层的分布和强度;通过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收集流域内50多个测站的雨量、水位、流量等大量防汛信息,使防汛决策更准确、及时。在降水预报中,还首次实现了定量和定点预报,洪水预报能够直接采用降水预报成果,使防汛决策更加科学。
几次抗击特大洪水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决断对抢险救灾最后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过,自然灾害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当灾难从天而降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也需要从容应对的预防机制。
2004年14号热带风暴“云娜”8月12日在浙江登陆。“云娜”强台风风力大,降雨强,涌浪高,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一次台风。浙江全省受灾人口1299万人。因在倒塌房屋7万多间,死亡179人,失踪9人。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7级地震引发海啸则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共夺走了近30万人的生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是百年来全球最大的一次海啸灾难。它向全世界敲响了预防海洋灾难的警钟。
2005年12月,百年未遇的暴雪先后两次袭击胶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时间持续长达半个多月,烟台和威海积雪厚度达到了30厘米。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数万人只能徒步上班。
面对这种灾情,当地政府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发布了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各部门、各单位及之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清除积雪,铲除冻冰。
而在大雪来临之前,威海、烟台两市蔬菜、燃油等部门提前调度,储备了充分的生活等物资;水电暖等城市基础设备部门利用前两天晴好天气对设备、管道等进行了检查和维修;民政、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单位为贫困家庭、老人、残疾人送去了棉衣棉被、米、面等过冬用品,由于准备充分,两市顺利渡过了这场雪灾。
洪涝、干旱、台风、风暴、地震、雪灾、低温冻害、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我这里有一组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在2004年,全国共发生较大自然灾害255次,因灾死亡2250人,伤病9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10.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02.3亿元。这确实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过,让人担心的是,除了天灾,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很多人祸。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其实,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时不时会发生一些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和天灾相比,这些人祸往往会更令人揪心。
2002年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29航班,执行北京至韩国釜山航班任务,在韩国釜山金海机场失事,造成特大运输飞行事故,机上人员166人,死亡129人,生还37人。
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210航班,执行包头至上海航班任务,从包头机场起飞,一分钟后坠毁,机组6人,机上乘客47人全部遇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达10万7千零77人。
道路交通监控录像记录下的一幕幕惨剧,让我们看到了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有法不依;闯红灯、超限、超载、酒后驾驶等等。
1999年11月24日客滚船“大舜”轮,从烟台驶往大连途中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船上304人中有282人遇难。
同样发生在渤海的海难,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2004年11月16日,大连海运公司所属客滚船“辽海”轮从烟台开往大连港途中失火,船上载有340名旅客和船员。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海上应急预案,一方面组织协调有关船舶参与援救,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海事电视监控系统、海事卫星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施视频信号远距离传输,使搜救中心及时了解火情和现场情况,有效地实施应急预案,组织、指挥现场的救助工作,及时撤离了遇难船只上的所有旅客、船员。
采取封舱和喷射泡沫的方法灭火,保住了船舶,避免了沉船事故的发生。
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辽海”轮火灾事故的成功处置,使加强应急演练,各方面协调联动,以及运用高科技和辅助系统实现科学决策的结果。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从单单一起事故灾难来看,它的发生往往是偶然的,但是,事先有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能不能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却总是能直接影响着灾难的后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几起案例。
2004年2月15日11时,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和痛心的特大火灾,这场大火仅仅是由于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的,瞬间大火夺去了54个鲜活的生命,70人受伤。
2000年12月25日21时,洛阳市东都商厦因电焊工违章作业引起特大火灾,浓烟烈火顺势扑向正在该商厦四楼东都歌舞厅参加圣诞联欢的群众,309人当场罹难。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领域。灾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阴暗的现象:受利益驱使,一些矿主漠视人的生命,非法乱采滥挖。有的管理者失职、渎职,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面对人的生命安全,任何责任者都不能简单地用工作失误推脱责任。像煤矿这样高危生产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伴随着顶板、水、火、煤气、特别是瓦斯等事故隐患,更应该做好应急准备,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加强事故预防的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确定的7项瓦斯治理措施。
2000年1月11日,江苏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启动了抢救方案。
组成了4支抢险队,24小时不间断地实施抢救的同时,向被困地点打钻,通过塑料管输送营养液和水,维持井下矿工生命。
由于井下连续发生多次塌方,给营救工作造成不小的困难,但抢险点上的矿工一刻都没有放松。由于组织有序,抢救方案科学,抢险设备、物资等保障有力,使多数矿工获救。经过127个小时艰苦抢险,被困井下的63名矿工中,41名矿工获救,22名矿工遇难。
近年来,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0.36万起,死亡13.6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
每一起事故和灾难,让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甚至还会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我想谁都不会希望这样的惨剧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是,这些安全事故往往就是从一个小小的疏忽开始的。看来,防微杜渐,把灾害消灭在萌芽中,并不只是安全管理机构和应急部门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开始把好责任关。
第三篇:推荐:30部经典灾难大片(上)
推荐:30部经典灾难大片(上)
1: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共同出资,于1994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2: 2012《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阿曼达·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没想到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玛雅人的日历也到那天为止,再没有下一页。电影讲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现人间百态。3:后天后天》是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创作执导的一部美国科幻电影,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由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伊安-霍姆、艾米-罗森等担任主演。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4: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是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达科塔·范宁、汤姆·克鲁斯、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等联袂出演。电影讲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雷·弗瑞是个游手好闲的父亲,而当外星人侵入地球后,雷·弗瑞担当起父亲的义务,帮助女儿瑞秋·弗瑞在绝境中求生。5:完美风暴《完美风暴》改编自同名纪实小说,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乔治·克鲁尼、马克·沃尔伯格、黛安·莲恩领衔主演的惊悚片。该片讲述一艘捕鱼船在大西洋上遭遇百年罕见的风暴,船员们在船长比利的带领下与风暴搏斗的故事。6:天地大冲撞 “毕德曼慧星”正朝着地球飞奔而来,给人类致命一击。当局紧急行动,研究出一个最佳方案——由宇航员坦纳(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饰)驾驶“弥赛号”飞船飞往慧星,把预先准备好的核弹放置到慧星上面引爆,以令它化成碎片或是改变轨道。坦纳英勇地完成了任务,却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慧星碎成了一大一小两部分,向地球步步逼近。7:龙卷风龙卷风的暴戾和神秘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深入研究,深入风暴中间是最危险的行为,但亦是探索龙卷风最有效的方法。乔(海伦·亨特 Helen Hunt饰)和离婚的丈夫比尔(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饰)就是这类“与龙共舞”的科学家,即使他们感情已经破裂,比尔也已找到新的恋人,但出于对龙卷风研究的痴迷,他们还是决定共同追逐一场俄克拉何马州的飓风,并把新研制成功的探测仪“多萝西”放到龙卷风中心收集数据。8:世界末日发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奔来,并将于十八日内撞上地球时,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该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十八日内完成。9:独立日独立日独立日》是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威尔·史密斯、比尔·普尔曼和杰夫·高布伦等联袂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进入地球轨道,并释放了三十多个小型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停留在世界几大城市上空,造成人们的恐慌。美国总统(比尔·普尔曼饰)联合各国领袖共商解决之道,科学家(杰夫·高布伦饰)和陆战队航空兵上尉史蒂芬希尔(威尔·史密斯饰)合作为人类的命运奋斗,从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卫地球的故事。独立日2:卷土重来《独立日:卷土重来》是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出品的科幻动作片,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利亚姆·海姆斯沃斯、麦卡·梦露、杰西·厄舍、杰夫·高布伦、夏洛特·甘斯布、比尔·普尔曼联合主演。该片故事发生在《独立日》20年后。讲述了外星人带着先进的武器再次入侵地球,几位勇敢的年轻人,他们挺身而出,将再一次为人类生存而战斗。10:海神号
《海神号》是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Virtual Studios、Radiant Productions等公司共同出资,于2005年拍摄的一部翻拍电影,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担任导演,Mark Protosevich、Paul Gallico担任编剧。好莱坞演员乔什·卢卡斯、库尔特·拉塞尔、杰茜达·芭瑞特主演。影片以轮船遭遇巨浪沉没的事件为背景,描述了约翰·迪兰、罗伯特·莱姆希、克里斯汀等人合力在迷宫般的船舱中寻找求生的通道的感人故事。11:灭顶之灾《灭顶之灾》是由M·奈特·沙马兰执导,马克·沃尔伯格、佐伊·丹斯切尔、约翰·雷吉扎莫主演的科幻悬疑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正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的情况下一家人挣扎求生的故事。电影里的大自然母亲已经对我们污染环境的行为忍无可忍,决定把人类赶出地球。于是,一种无形的神经毒素被释放到空气中,导致人类不断自杀。12:垂直极限
《垂直极限》是由马丁·坎贝尔执导,克里斯·奥唐纳、罗宾·托妮、斯科特·格林、伊沙贝拉·斯科鲁普科等主演的灾难惊险片。影片讲述了人类以意志与勇气挑战大自然极限的故事。13:先知
讲述身为教师的主人公,在儿子就读的学校里发现了一个来自过去的时间囊,时间囊中有一些图画文件之类的东西,上面写着对未来世界的预言。最可怕的是它预言地球即将毁灭,主人公被迫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行动,以阻止预言的实现。14:纽约大地震 这是由迈克尔·塞罗蒙导演,由汤姆·斯克里特、查尔斯·达顿、Sharon Lawrence等主演的经典灾难片。在纽约这座大都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但谁都没有注意到在看似平静的纽约,世界闻名的不夜城,巨大的危险正在慢慢逼近。15:迷雾一座风景秀美的小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浓雾瞬间淹没。雾中传来阵阵惨叫,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散。戴维和他的儿子与众多镇上的人被困在小镇超市里,等待雾的消散。浓雾并没有如期望的散开,而走进浓雾的人一去不返。浓雾逐渐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恐惧、惊慌、挣扎、悲伤、绝望……人们的精神濒临崩溃。如何才能活着走出迷雾?面对超市里几近癫狂的人们和超市外吞噬一切、不可知的迷雾,戴维紧紧搂着儿子,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
第四篇: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
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哇,地球上的水真多!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 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 “污染”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谈话: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发现,同学们对“水污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地说,(课件介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三大类。(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 染,只要人类或动植物使用了被污染的水,轻者中毒得病,重则导致动植物甚至是人类的死亡。)
咱们来看几组图片(课件介绍):污染的水让河流不再美丽,让大量鱼儿死亡,让动物、家畜死亡,让树木死亡,让庄稼果树死亡,让人类生病„„
5、孩子们,这只是水污染造成的一部分后果,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轻松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1、谈话;孩子们,水资源是这样的宝贵,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你们知道吗?跟着老师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
2、提问:孩子们,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你会在平常的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节约用水的好孩子。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节水方法(课件出示):(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2)洗衣水拖地、擦地板、冲厕所,第二道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3)家庭浇花,可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4)刷牙用杯子接好水时、淋浴擦香皂时关掉水龙头;(5)洗餐具、食具上的油污,可先用纸擦除,再洗涤,等等。
3、孩子们,淡水资源已产生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要节约用水,人们还想了很多获取干净淡水的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这些办法,我们来做一个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的实验。谁愿意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做?
(六)布置作业
另一个咸水变淡水的实验,孩子们回到家里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做。
(七)课堂总结
谈话:孩子们,淡水资源已非常的宝贵,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吧,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悔恨的眼泪!
第五篇:《地球上的陆地》参考教案
《地球上的陆地》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单了解陆地的划分,简单认识地球上的地形的五种基本形
态,初步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地壳运动以及人为的地形变化,初步认识我国的地貌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有关不同地形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自主探究、愿望。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我国地貌,养成珍惜资源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地球上的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初步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地壳运动以及人为的地形变化。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地形的资料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图提问,谈话导入
1.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地图上黄色的部分表示的是什 么呢?(陆地)
2.陆地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它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基本条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陆地。
3.你想了解关于陆地的哪些知识?
二、模拟旅行,感受陆地的广袤
1.课件演示介绍陆地的三种类型:大陆、半岛、岛屿。2.学生看地球仪,列举半岛及岛屿的名称。3.分小组设计环球航行的路线。4.通过这次模拟航行,你有什么体会?
三、图片展示,了解地球形态
/ 2
1、投影出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的图片,分别介绍五种地形。
2、引导学生看教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千姿百态。第二课时
一、快乐问答,温习旧知
讲授这一节课之前,应该安排学生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模拟航行,应引导学生在看图的
基础上展开。
1.学生以抽签的形势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平原,最大的盆地,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沙漠,最大最深的峡谷,最大的岛屿。
2.小结:地球的形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据科学家考证,被誉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在若干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二、交流汇报,了解演变过程 1.投影几组图片:
火山爆发、河水长期冲刷,风携带沙子。
学生观察并说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地形的演变主要是什么原因?
2.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变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但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地球上的陆地 地表形态地形的演变 教学反思
讲授这一节课之前,应该安排学生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模拟航行,应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展开。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主要是内部运动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人类的活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