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通分教案

时间:2019-05-12 23: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式的通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式的通分教案》。

第一篇:分式的通分教案

分式的通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的意义。

2.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通分。能力目标

1.会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归纳猜想分式通分的意义。2.熟练地进行分式的通分。情感目标

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

难点

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关键

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三、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

类比、猜想、讲练结合 辅助手段 幻灯投影演示

四、教学过程 复习

1.计算:(1)数的通分?)

2.猜想如何计算:(1)

新课讲解

1.分式的通分

有练习第2题引发猜想,然后让学生自学77页之前的内容。自学时应思考的问题:

(1)分式通分的意义是什么?分式通分的根据是什么?分式通分时应特别注意什么?(2)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什么叫做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3)通分与约分有何区别? 归纳:

(1)分式通分的意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 1221(2)(分析时提问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如何进行分33362121(2) 22xx3xy2xy

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3)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确定公分母时应注意: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字母因式取最高次幂。

(4)约分是对一个分式而言,是将分式化简;通分是对几个分式而言,是将分式化繁。2.例题分析 例1 通分(1)

4a3c5byx1, ,2,;(2)2,225bc10ab2ac2x3y4xy2分析:对于(1)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字母的最高次幂分别是x,y,因此最简公分母2222是12 xy.对于(2)易知最简公分母是10abc.(解略)例2 通分(1)

1xx1,(2)2 ,2x442x2(x1)xx分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2(1)中的分母分别是2(x+1),x-x=x(x-1),易得最简公分母是2x(x+1)(x-1);(2)中的分母分别是x-4=(x+2)(x-2),4-2x=-2(x-2), 易得最简公分母是2(x+2)(x-2).(解略)

练习: P79 T1、T2、T3(板演)小结

1.分式的通分的意义。

2.最简公分母的意义及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3.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作业

P86 A组 T1、T2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后记

第二篇:《分式的通分》教案

《分式的通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找到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2.能够总结出分式的通分法则,并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数通分的基础上比较学习分式的通分,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2.在如何确定几个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以及将异分母分式通分的过程中渗透 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能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几个异分母分式通分;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三角板,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如何计算:2114吗?在学生正确回答后,我再提问,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分

1式,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该如何计算:x1y呢?你们会分几步来计算?学生会回答出先通分后相加。我给于肯定,并板出课题《分式的通分》。

二、新课学习

同学们能把x、y这两个分式通分吗?它们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呢? 在学生得到正确的公分母后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做分式的通分?

1、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通分概念得到分式的通分概念。然后设问:那么通分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之后得出:(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设问:那么通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分式的基本性质.)3.设问:那么通分的关键是什么呢?(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例1 通分: 11(1)12xyx,3y2

4a3c5a2(2),,2ac25bc10a2b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在分母中出现的字母因式有几个?”“字母因式的指数不同如何选择?”(学生分组讨论,由代表发言讨论结果,小组间比对,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最简公分母错误或分子漏乘的情况,应该抓住机会着重讲解)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最简公分母应该怎么确定呢?

由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例2 通分:

x1(1)x1,2x2

(2)2(x1),x1

x2x

(3)

x1,42x x24设问:“对于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通分如何找最简公分母?” “在分母中出现的含有字母因式有几个?应该如何确定它们的最简公分母?”先由学生练习,请三名学生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分组讨论,由代表发言讨论结果,小组间比对,可能会出现最简公分母2(x2)(x2)(2x)的错误,应该抓住机会着重讲解)

由学生归纳一般分式通分的步骤,教师补充完整。(幻灯展示)1.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 2.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因式都要取; 4.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5.将上述取得的式子都乘起来,就得到了最简公分母

6.原来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最简公分母。

三、结论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1、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其关键是什么?

2、如何寻找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3、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时如何通分?

四、课堂练习

a2

11、把分式2,2,通分后各分式的分子之和是多少? a3a2a2a13a6

2、1通分: 5a6b3b4aa3b,3a2b2c6bac3c2ba2

b2a222,ab2abba

五、作业布置 课本P.85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3.4 通分

1、分式的通分定义:

2、最简公分母的找法: 例1 例2

第三篇: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

一、用知识的正迁移引入正题“通分”显得自然流畅。

二、通过两组通分形式的对比,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找“最简公分母”的正确方法,由此不仅突破了难点,而

且让学生享受到了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总结能力与归纳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三、(1)教师在讲解“通分”时一定要强调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时,必须使化成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此 应让学生时确通分的依据。

(2)通过分析强调“最简公分母”的重要性。

四、为了避免知识的负迁移,教师运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了“因式分解”中找“公因式”的方法。

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配备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不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吃饱’‘吃好’而且为以后的分式加

减法运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考虑到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没有增设另外练习,只力求掌握好新课的基础知识。

分式的“约分、通分”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进步。

一、约分例3教学

“约分”是分式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通过学习约分,不仅可以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而且还可以为下节课学习分式四则运算打下基础。本课教学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重视复习的作用。有关分式概念与分式基本性质以及本节课约分的学习联系得极为密切,没有前者为知识基础,约分的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因此,第一环节就安排了复习引入,唤起学生对分式基本性质和整式的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因式分解中相关知识的回忆,为约分的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课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与点拨为辅的方式进行,让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展示、交流、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从化简分式(最简分式)的具体过程中抽象出约分的概念。学生也在约分的探究学习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作法。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了学生对约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围绕重点练习巩固新知。课堂练习安排了三道针对性很强的练习题:第1题重在训练学生对于公约数的观察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约分的方法;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最简分式概念的掌握情况,并练习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第3题采用学生板演,全面了解学生对约分方法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约分方法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约分方法的掌握水平。

二、通分例4教学

“通分”这一例是在分式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一种应用,它为后节课学习分式的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所以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脑思考,动手验证,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通分知识的全过程。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式。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式)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你们知道它们的异同吗?你准备怎么区别?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观察异分母分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和物理两门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知识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决不仅仅是一种数量分析和运算工具,更主要的是物理概念的定义工具和物理定律、原理的推导工具;另外,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抽象思维,因此,数学也是研究物理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和思维推理的工具。中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计算的能力,以及进行物理估算的能力。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物理学习中,不仅对数学知识起到积极巩固作用,而且影响着物理教学的效果。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用数学式子表达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用字母表达物理量、已知量、未知量

二、用方程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方程组解决物理问题

三、用分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单位换算

四、区分物理平均与数学平均

五、利用函数图像表达物理量的意义

六、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七、数学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延伸 主 题 词:数学知识 物理问题 有效途径 正文: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解决物理问题时,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有些初中学生数学学得比较好,但物理不一定学得好,因为这些学生往往用纯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或求解物理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容易出现错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有效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通过不断强化及练习,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能力来求解物理问题,使学生对符号的认识由不熟悉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运用方程及方程组、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往往在数学中会列方程解方程,但不会求解物理关系式。解决途径:

教师应教会学生将物理关系式与数学方程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物理关系式实际上是将方程概念赋予了具体实际的内容。在建立物理情境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求解物理问题。

例如: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体积为10cm3的铁块浸没水中,不触底,此时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多大,实际是求铁块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拉力多大。(1)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如图:重力、浮力、拉力。(2)引导学生分析能求哪些量: 如:F浮= ρ水 gV铁,G=ρ铁 gV铁(3)建立力的平衡式 F拉 + F浮=G(4)代入求解 F拉 =G + F浮 F拉 F浮 例题: G 可以看出物理中力的平衡式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方程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程思想来求解物理问题。通过例题分析、训练,学生逐步增强数理结合的意识,能将物理问题自觉地灵活地转化为受物理规律制约及显示物理规律、物理情境的数学问题。例如:

三、用分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单位换算。初学物理的学生在单位换算方面成为学习物理知识的障碍。解决途径:

首先让学生理解物理中的单位换算,实际上是数学中的等量代换思想的体现,其次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换算关系。例如:速度的单位换算,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1)分子分母分别换算法 例如:20m/s = 20 = 72km/h(2)利用速度进率法:1 m/s = 3.6 km/h 20m/s = 20 3.6 km/h = 72km/h 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今后能灵活自如的进行单位换算,不要让单位换算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

四、区分物理平均与数学平均。

学生对物理中的平均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数学的平均思想上,不注意条件,不注意适用范围,导致结果出错。解决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物理中的平均与数学中的平均概念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例如:求平均速度问题,原则上应该是,S代表总路程,t代表通过路程S所用的总时间。

(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隐含的条件是 S1 = S2 = S ∵ ∴ 结论:

但是有一些学生不理解物理上平均速度的含义,直接利用数学上的平均思想解题得出的错误结论。

(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速度为 1,后一半时间速度为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隐含的条件是 t1=t2 = t ∵ ∴

又如: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利用数学的加权法求平均电阻值有实际意义。R= 而电功率的平均值没有实际意义。

可见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注意概念的物理含义和规律成立的条件,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强化物理意义、物理内涵,公式形成过程的指导以及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以使学生在扎实的物理基础上恰当、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五、利用函数图像理解物理意义。

物理规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达出来。但是有的学生不能将函数图像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造成解决物理题的困难。例如:晶体溶化、结晶的图象 解决途径:首先让学生明确,横纵坐标表示什么物理量,再分析这个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o ρ m V 例如: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斜率表示密度ρ=m/v,即m与v成正比,也就是说同种物质,质量增大多少倍,体积也增大多少倍,比值不便,这个比值就是密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 温度/℃ 时间/min 晶体凝固 温度/℃ 时间/min 晶体熔化 种特性。

六、几何作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七、数学中的归纳推理在物理中的应用。复习指导中的进一步探究题‘

七、总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迁移到学习物理上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数理知识的结合,利用多渠道的有效途径,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物理学促进了数学上的许多发现,而数学本身又是物理学研究的工具,又是表达理论研究成果的媒介。只有通过数学才能最终以精确形式表达自然规律。只有通过数学才能抓住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找到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数学是物理学理论的表述形式,正如物理学伽利略所说,自然界这本大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同样,物理学又促进数学的发展,正如数学家彭加莱所说,“数学离开了物理就会步入歧途,物理学家不仅迫使人们面临大量的数学问题,而且能影响我们朝着梦想不到的方向前进。”他还说:“物理科学不仅给我们(数学家)求解问题的机会,而且还帮助我们发现解决它们的方法。”杨振宁曾说,数学和物理学像一对“对生”的树叶,它们只有在基部有很小的共有部分,多数部分则是相互分离的。我想这些话可以很好的总结数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日常生活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1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式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奠定基础。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把分母变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方法就是通分这一概念。出示三道练习题,指导学生巩固运用通分的方法。本节课,我能够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探究交流的平台。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给学生多练,领悟通分的意义及方法,使本节课收到预期效果。

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2

通分一课是本单元学习的重难点内容,本课的学习以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依据,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下一单元将要学到的分数加减法做延伸。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练习设计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让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人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回顾本课的学习,有如下体会:

1、知识目标方面: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通分的含义、依据和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出错的情况也相对少了一些。尤其是中差生,最需要练习课的巩固与强化,基本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复习概念、讨论分析、动手练习、思维拓展等活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练习中,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通分的关键,能够灵活的应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确定两个或三个分母的公分母。

总体来看,本节课教学效果很不错,起到了练习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包含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两部分内容。

成功之处:

1.注重规律的总结,熟练掌握分数大小比较。在例4的教学过程中,由地球上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含有分数单位的个数直接比较出分数的大小,但是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在分子相同的大小比较中,使学生发现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掌握通分的含义及目的。在例5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2/5和1/4的大小,如果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必须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或者分子相同的分数,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通分的必要性,进而学生明确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由此得出通分的一般方法:可以以两个分母的任意一个公倍数作为公分母,也可以选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学习通分后,由于受两个例题的影响,学生在练习做一做第2题时不仅进行了通分,还进行了分数大小的比较,看来学生非常容易受新知识学习的影响,非常容易照葫芦画瓢。

2.学生在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总是出现只比较通分后的分数的大小,而不把原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再教设计:

注意讲清通分的含义和目的,通分就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不要与分数的大小比较混为一谈。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通过复习3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引出三个新名词: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散了例1的难点。复习1帮助学生复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为通分时准确快速地确定公分母作好了铺垫,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回头再看复习4,学生发现原来刚才那些同学所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通分,而这些方法中,只有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才是最简便的,再一次强调了通分的关键,学生也知道了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出例

通过复习4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课题的引出水到渠成。

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它来处理复习与例1、例2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衔接恰当,自然流畅,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例1、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通分时,先提示,再试算,在试算后设计了一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安排较多的学生试算、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通分实质的理解。

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形象简洁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通分的概念、方法尽显其中,不但便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5

这是第二次上课,相比较上次的美术课,这次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了解。今天的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通分》,整体流程就是先复习导入,主要是复习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是新授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结束后有个小练习;接下来是今天的重点,通分的学习。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重点部分的板书没有完整,通分后的结果没有板书出来,导致最后的时候学生不明白。其实我以为最后一步应该学生能明白,因为那是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想到,小学生的教学不仅要精细到每个步骤,而且还要板书出重点的每一个步骤,完完整整,每一步都得有分析。

希望下次在教案的准备更加精细些。讲解更加细致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学生气氛超兴奋时,要稍微的压一下学生,掌握好学生情绪的度,既不能太过兴奋,也不能太过无力低沉;在表扬学生时,可以普及到全班。

《分式的通分》教学反思6

《通分》这一节安排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之后,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大小,紧接着出现了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要比较大小,学生有了先前约分时要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的经验,因此很块想到了要把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变相同。但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要引出通分的概念和怎样找到公分母。学生很快想到了要将两个分母相乘然后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通成与原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当然,学生这样想也是没有错的,这也是通分啊,同样也可以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来。

然而,教材上是要利用最小公倍数去通分,也就是用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通分的结果才是老师想要的!教学就是这么死板,当学生说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的结果做公分母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当即扼杀学生的想法,但是也提出了{“最好不用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所说的通分就是要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通成以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的分数!”老师多可恶,学生的方法为什么就不能用而一定要遵从教师的规定或者是课本的要求呢!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学生的思路,似乎更简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直接相乘做公分母就可以了,省去了找最小公倍数的环节,还介绍了出错的可能性呢!

一节课由于过多的强调了要以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去通分,因此,后面习题环节的时间就显得过于紧凑了些,学生对方法已经掌握了七八分,但是如果当堂课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的话,后面的作业中会出现岑出不穷的问题,这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教学就是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也总是在畏畏缩缩中前行!时间总是最好的提升方法,可是毕竟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想在巩固,只能是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这岂不是又无可避免的剥夺了学生的受某种学科教育的权利吗!老师啊,啥时候才能让你在自己的课堂充满自信的完成教学而不随意开展所谓的加强训练呢!

第五篇:分式的通分听课评语

xxx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2日xx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xx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2日xx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7日xx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3月5日xx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xx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3月8日xx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下载分式的通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式的通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分教案

    通分教案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

    《通分》教案

    《通分》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3、能运用......

    通分教案

    《通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94的内容及相应练习。 学习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

    通分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商庄小学 陈晓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2.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

    通分教案

    通分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分。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以及掌握通分的方法,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

    通分教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江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内容。 二、......

    分式教案

    第1章 分 式1.1 分 式第1课时 分 式1.理解分式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2.能写出分式存在的条件,会求分式的值为0时字母的取值范围.(重难点)3.能根据字母的......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通分与约分练习题

    测试卷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22x1amn,,,1,, 3x3abab中是分式的有( )个 A、5 B、4 C、3 D、2 2、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bb1A、 aa1 bb2B、2aa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