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第三实验小学 段艳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20页例二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经历把具体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点的过程中,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准确表示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宇航员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们知道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
对,他们都是我国的航天员,其中杨利伟于2003年乘坐神州五号飞船进入太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于2005年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当他们在太空完成探索任务后,乘坐的返回舱返降落在了内蒙古大草原上,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呢?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从火箭发射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非常重要,位置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同学的座位也都有指定的位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1.观察: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演示PPT课件)
2.思考: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条第几个……)3.引导:同学们的描述各不相同,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发现哪一点相同?(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两个数、确定位置)
4.揭示: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演示PPT课件)
(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讲述: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条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教师适时板书或课件显示“行”“列”)(2)尝试:同学们,你现在能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
(3)预设:预设学生回答:第3行第2列;第3行第5列;第5列第3行;第2列第3行。(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数的?)2.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1)设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张亮的位置在第3行,但有的同学是从前往后数的,还有的同学是从后往前数的;在说张亮的位置是第几列时,有同学说是第2列,也有同学说是第5列,张亮的位置到底是第几列呢?
(2)归纳:看来还需要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左往右数;在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前往后数。
(三)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
1.将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座位平面图。(演示PPT课件)
2.在平面图上标明行、列的顺序和方向。(演示PPT课件)3.在平面图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演示PPT课件)
(四)认识数对
1.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
(1)提出问题:我们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描述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也在平面图上标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记录张亮同学的位置呢?(2)反馈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用黑板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方法)
2.评价归纳: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但想法都很好,都想到了用两个数分别表示行与列。但有的是先表示行,有的是先表示列,还有的是借助文字、符号、箭头来说明行与列。但像这样表示,不仅记录麻烦,交流时还要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去解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统一表示方法)3.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1)呈现统一的表示方法:对,应该用统一的表示方法!在数学里是怎样统一、怎样规定的呢?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在数学里就用(2,3)表示。(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
(2)理解(2,3)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什么意思?后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两个数中间的逗号起什么作用?外面添加的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教师演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3)揭示数对的名称:像这样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在两个数外面添上小括号表示是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两个数称为“数对”,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
4.数对的读法。
(1)以张亮的位置为例,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2)任意举一例。
(五)、学习例2 1.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场馆,为了便于游客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在这幅示意图里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用格点(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来表示场馆。(PPT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2.质疑:在这幅示意图中,哪些是它的列?它的第1列在哪里?哪些是它的行?它的第1行在哪里? 3.理解数对表示的含义和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
(3)呈现教材中用数对表示大门位置的情境。(PPT课件演示)
(4)结合情境交流反馈:这位小朋友和我们很多同学一样,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这里的“3”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为什么用数对(3,0)来表示?(PPT课件演示)(5)归纳小结:大门的位置在第3列的起始行,也就是第0行,所以用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0”既是行的起点,也是列的起点。
3.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熊猫馆的位置。
(1)引导:在方格纸上,第3列的起始行是大门,看一看在第3列的其他行有没有什么动物场馆呢?(PPT课件演示)
(2)提问:你能用数对表示熊猫馆的位置吗?(PPT课件演示)(3)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4.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的位置。
(1)提问:我们已经用数对表示了大门和熊猫馆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PPT课件演示)(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二)应用延伸
1.根据给出的数对标出场馆的位置。
(1)在示意图中标出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确定这些场馆的位置的? 2.看图讨论同列数对的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
(1)请同学们看示意图,我们已经知道大门和熊猫馆都在第3列,你发现它们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2)这一列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点,它们的列数都是3,但它们的行数没有确定,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列上所有点的位置吗?〔可以用(3,a)、(3,y)表示〕 3.看图讨论同行数对的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
(1)请同学们再看示意图,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2)这一行上同样也有许多点,它们的行数都是4,但列数不确定,你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对来表示这一行上所有点的位置呢?〔可以用(b,4)、(x,4)表示。〕
(3)猩猩馆(0,3)和狮虎山(4,3)在同一行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4.看图讨论行、列交换数对的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1)我们比较了猩猩馆和狮虎山的位置,再来比较猩猩馆和大门的位置,你发现它们的数对又有什么特点呢?
(2)讲述: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如果把列数和行数的位置写反了,表示的实际位置也就不同了。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一)数对与位置的对应练习
1.在图中找出数对(1,2)、(5,3)的位置。
2.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二)体会相关数对之间的联系
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用数对表示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点名学生用数对报出自己的位置。
2、小游戏,同学之间尝试用数对找同学,学生起立,另一名学生用数对表示。
3.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4.尝试在方格纸上找位置。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一)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3.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经纬线的知识。
(2)知识小介绍: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2.课外作业:练习五第3题。
反思:这节课我以宇航员乘坐飞船进入太空为例导入新课,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借助课件显示教室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两个数可以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充分利用例1的座位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让学生经历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统一行与列的名称、统一行与列的顺序和方向、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在三次“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数学规定相融合。在学习例二时,通过学习“动物园示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方格纸上每条竖线和每条横线的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明确“0”既是列的起点,又是行的起点,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又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含义,即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针对各场馆所在位置的特点,让这些场馆分别承担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作用。首先以“大门”为例(其位置最具有本节课的特点,即起始位置),组织学生观察大门的位置,交流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中每个数的含义,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明确“0”既是列的起点,又是行的起点。然后,指定熊猫馆(其位置与“大门”联系最为紧密,都是第3列,再由起始行接着往上数),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方格纸上怎样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又沟通特殊点与一般点的关系。最后,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使学生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本环节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逆向进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应用,帮助学生感悟数对与场馆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比较一些特殊数对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究相应数对的特点和规律,加深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
我认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导入时运用宇航员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课末小结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抛出的问题,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体现了数学和生产生活、科学考察的紧密联系。在讲这节课之前我虽然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但仍有遗憾,如有的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没有及时纠正,容易重复学生的回答,当学生出错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等等。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位置》
《
位置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位置 》。
【教学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
1.播放歌曲《我和你》,提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去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想同学们肯定非常喜欢这些出色的运动员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部分运动员的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照片)
2.这些运动员中,你最喜欢谁,把他的名字写在学习卡上,然后在反面简单描述一下他在屏幕上的位置,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
3.读学习卡,同学们猜,(一个人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猜测,让同学们产生疑问)过渡:怎样才能更清楚的更简单的表示出一个人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方案
(一)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咱们先以同学们的座次为例,刚才你们说到的竖排指什么吗?(学生指一指)在数学上称列,从哪开始数,你们有两种数法,习惯上从左往右数。(板书左右)那从观察者的角度,也就是以老师的角度来看,谁是第一列,请起立,第三列、第五列。2.横排指什么,数学上称行。从哪开始数,(板书从前往后)谁是第一行,请起立,第三行。
3.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4.现在你能更清楚的告诉我你在教室内的位置吗?你朋友的位置,你班长的位置。
(二)、发挥想象,创造符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了班长的位置,数学讲究简练,那你能用更简练的方式表示班长的位置吗?小组讨论
2.展示小组的意见,全班评价,找出最简单最清楚的方式。
小结:你们真厉害,用一对数就表示出了一个人的位置,知道这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数对)数对表示法是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它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的,看来同学们又当数学家的潜能。
3.那现在用数对表示出你在班内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
4.老师说数对,听一听是谁的位置,请你站一下好吗?(3,4)(2,5)(5,2),比较后两个,你有什么发现,(4,Y)怎么回事?(让学生体会数对表示法,两个数字缺一不可)
5.小结: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主获得结论
过渡:同学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表示的这么清楚、简单,可能是太熟悉这个班级了,老师带来了我们班的座次表,(课件出示)1.怎样确定王红、李娟的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列、行)然后说出数对。2.把学生换成圆点,再来找一找王红、李娟的位置。(指名上来指一指)3.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数学家想了更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起来,(出示表格),你能看懂吗?再来找一找王红、李娟的位置。(指名上来指一指)
4.学生在表格上找出这些同学的位置,(3,2)、(4,4)(1,4)、(3,3)、(3,4)、(2,4)、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作为未来的数学家,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结论。
四、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研究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现在回到上课时的游戏中,姚明的位置能更清楚的告诉大家了吗?把你喜欢的运动队员在屏幕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再玩猜猜看的游戏。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可以在网上查询。2.介绍笛卡尔发明数对的故事,进行思想教育
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3.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B(2,1)C(9,6)D(1,6)E(8,1)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位置+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位置》教学反思
赖筱菲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成功之处:
1、以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始以本班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小组合作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积极探索。认识数队后更是踊跃参与,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备课充分,联系实际,课堂气氛活跃。由于备课时既考虑了教学内容,又联系了下围棋时棋子位置等生活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没能抓住课堂中错误的生成,使其成为亮点。在练习时,当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数队而有两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时,我应该让他们展开辩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会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
第四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
《位置》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在浩瀚的宇宙中,跟踪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对于宇航员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自学19页
1、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如何表示他的位置?
2、你能表示王艳、赵雪的位置吗?
3、教室内每位同学的所处的位置由几个条件确定?
4、如何用数对表示同学的位置?有什么书写规律?
5、数对(2,3)和(3,2)表示同一个同学吗? 全班交流: 书写规律: 1)括号
2)列数在前,行数在后 3)中间逗号。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生举例生活中应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2、出示20页做一做。生完成汇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位置 数对(2,3)
列,行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实小高建英
一、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教学《位置》时也应体现这一理念。如寻找自己的位置,电影院对号入座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经常会遇到。通过学生的课堂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的游戏活动,既有趣味性,又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位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对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在本课前,教材已经依据学生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编排了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学习。在本课中,把这几个方位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位置的综合训练学习。让学生能更系统全面的感知方位和位置。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本节课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纬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四、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是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通过挂图和课件等直观教具,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模拟活动,让学生更乐于融入课堂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七、课前准备
挂图投影课件动物卡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形象导入,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设计意图:把单纯的表述学生自己原来的位置,升级到让学生在教室所有位置中找出指定的位置,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堂课的知识点。】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九、教学反思:
1、教学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
认识位置是新课标标准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上课伊始,便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如:找教室里的座位,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结合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了开放的,趣味的活动。如:教室找新座位和看电影找座位等等。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感觉到有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