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an_you_run_fast_教学设计和反思
Module5 Unit1 《Can you run fast?》教学设计
龙胜县龙胜小学 宋娅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时中的四会要求的单词:sky、run、fast、high、far、winner、afraid,并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使用这些短语run fastjump highjump farride fast。
(2)能够熟练应用句型:I can run fastjump farjump highride fast„
You can’t run fastjump farjump highride fast„ Can you run fastjump farjump highride fast„? Yes, I can.No, I can’t.2.能力目标:
(1)让学生能用can来表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能顺利朗读课文对话,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建立语感,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
(2)通过活动参与,使学生能熟悉到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词短语的认读和应用:run fastjump highjump farride fast
2、Can you„?句型的扩展应用。
三、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Enjoy the song.(通过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距离。)
2、Greeting 师生进行简单问候。
Step2 Lead-in
1.课件出示鸟儿在天上飞的图片,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can they do? 导入单词 sky及fasthigh。
2.出示操场图片,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in the playground?学生练习I can +动词原形,练习已学过的短语如play basketballplay ping-pongrunjump„„
Step3 Presentation 一.New words 1.在上一环节的回答中,学生可能会回答到run fastjump highride fast„„等短语,教师顺势教学本节课的四个重要词组学习短语run fast jump high jump far ride fast在教学词组的过程中教师提问Can you„?学生回答Yes, I can.I can„„ No, I can’t.I can’t„„并在该过程中利用学生两两比赛,输入单词winner。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或词组,让学生看图说词,或看词做动作,巩固新教授的四个词组。二.Text 1.用点读笔点读课文,听音,找出文中含有“Can you„?”的句子。并通过课件呈现课文中的目标句型。
2.观看课文视频,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齐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找出预设问题的答案。
Step4 Practice.1.Play a game.“我是PK王”随机选择一名学生与老师PK示范该游戏。PK项目为run fastjump highride fast„„等,比赛PK结束后。胜者说出I’m the winner.I can„„.You can’t„„.败者说出You can„„.I can’t„„.You’re the winner.2.完成笔头练习作业,并展示结果。
Step5 Sum-up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并渗透德育,教导学生敢于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
Step6 Homework.1.熟读课文三遍,四人小组表演课文。
2.与好友对话,用can和can’t来描述自己会做和不会做的事情,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Module 6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run fast?
jump far
Can you jump high
ride fast
Yes, I can.No, I can’t.教学反思:
整节课上下来以后感觉很顺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能够在各个环节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顺利掌握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不错。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教学方式,比如游戏、竞赛、chant等,但是感觉气氛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没有掀起一个课堂小高潮,还是留有遗憾,或许是活动本身,但更主要的是教师自身没有“high”起来,没有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应该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还有一点就是,教学中始终在牵着学生的手“走路”,总是认为学生基础差,不敢放手,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自主发挥和自主创造,这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提升自己的地方。
第二篇:Can_you_run_fast_教学设计
Module5 Unit1 《Can you run fast?》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确定了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时中的四会要求的单词:can、run、fast、jump、high、far、ride并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使用这些单词。
(2)能熟练的听说认读下列短语:run fast/jump high/jump far/ride fast
(3)能够熟练应用句型:Can you run fast/ jump far/jump high/ride fast„?Yes, I can./ No, I can’t.2.能力目标:
(1)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创作chant。
(2)让学生能用can来表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能顺利朗读课文对话,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建立语感,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构思新的chant。
(2)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
(3)通过活动参与,使学生能熟悉到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动词短语的认读和应用:run fast, jump high, jump far, ride fast
2、I/He/She can jump high/„句型的扩展应用。
难点:句型Can you„?的答语。学生容易与前面学习的句型Do you„?的答语区别不开。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Greetings
2、Sing a song 【设计说明】通过听听、说说、做做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复习了表示季节的单词,为新知的呈现做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夏天的图片.(点击课件)
T: Now look.Which season? What are they doing?
Ss: Summer.He is swimming.T: He can swim.T: Can you swim ?(引导学生说:Yes ,I can.)
2.复习单词 “can”
3.出示图片学习词组run fast, jump far, jump high and ride fast和can’t.(1)run fast.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is this?
S: Liu Xiang.T: Yes.He’s running fast.(教师两手夹紧,做跑的动作,然后教师领读新词,带领学生做动作。)
T: He can run fast.(引导学生说)
T: Can you run fast?
Ss: Yes, I can.No, I can’t.(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注意人称的变化。将句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彩笔标出问句和答句中的can。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明白can开头的一般疑问句问句应该用can来回答。)
(2)jump high
T :Can you jump?(随意问一名学生)
S1:Yes, I can.I can jump.(引导其边说边做跳的动作)
T: Can you jump?(问另一名学生)
S2: Yes, I can.I can jump.(引导其边说边做跳的动作)
T: Please jump and see who can jump high.(两名学生跳高比赛,看谁能跳得高。由此引出jump high)
T: jump high(点击课件出示jump high的图片,教师教读短语jump high.)
T: Can Yao Ming jump high?
S: Yes, he can.T: Can you jump high?
S: No, I can’t./ Yes, I can.(3)jump far
两学生进行跳远,引出jump far.出示跳远图,师教读jump far.T: Can she jump far?
S: Yes, she can.T: Can you jump far?
S: No, I can’t.Yes, I can.(4)ride fast
T: Can he ride fast?
S: Yes, he can
T: Can you ride fast?
S: No, I can’t./Yes, I can.【设计说明】
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交际能力训练,而英语的交际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现的,本环节结合课件中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做动作,既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又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直接将所学的语言点展示给学生,起到为后续教学环节做铺垫的作用。
Step 3.Practice.1.Let’s have a chant, OK ?(点击课件)Ss: OK!
(教师示范,并做动作。)
Run, run.I can run
Can you run fast?
Yes, I can.Yes, I can.I can run fast.Can you run fast?
I can run fast.(请学生当作词家,改改歌词来chant。引导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词组)
【设计说明】
将句型与chant相结合,同时采取让学生编chant的形式,使课堂活动具有了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2.谈谈“我会做的运动”。
(1)(课件出示)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2)两人小组自由谈论“我会做的运动”(3)抽取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3.练习:啄木鸟门诊、连词成句(课件出示)Step 4 Homework.用Can you„?来询问家人,朋友,同学间的能力;记录日常生活中你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并把它写下来.(3-5句)
【设计思路】联系本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应用所学知识,以进一步实现和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 5 板书设计.Module 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run fast?
jump far
Can you jump high
ride fast
Yes, I can.No, I can’t.
第三篇: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麻城一中
陈红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多层面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学习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
②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现在,勤奋学习。
②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革命伟人以拯救中国,复兴民族为已任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配合导学案)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了解本课基本知识
二、课堂展示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着重对重要历史概念提示点拨
三、课堂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四、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1.教师层面 ①教学思想:
本课的教学以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即从大清帝国→中华民国的嬗变,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以一道经典高考题导入,围绕革命的时代背景、重要成果、历史功绩展开多角度探究。
②教学手段:
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并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③教学效果:
本节课能够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师生情感碰撞多,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感到不足之处的是,教学语言在情感渲染上,语言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2.学生层面
①课前: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有利于保证课堂的畅快、高效。②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一部分同学能够主动上讲台展示,这是个好现象,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进行合作探究,部分学生看待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
需要改进之处:
在回答问题时,还需要注意问题表述的准确性。
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与知识积累。
麻城一中
陈红姣
第四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之《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竹根滩镇小学
刘磊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领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综合素养要求之一)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唐朝的歌曲。(播放闽南语《渭城曲》)2.师:XX同学你起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渭城、有朝雨、也有故人)
3.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读?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 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 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含本诗赏析视频)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4)最后来欣赏一首现代歌曲《渭城曲》。
三、课外拓展
1.讲故事,说唐朝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明白古人学问的广博。游记故事,讲述诗歌唱诵的方法。(穿插在古诗讲解中)。
四、教学反思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诗歌从理解文字,意思到一经的理解模式并不适合传统文化学习方式,而是现代教学手段中硬性追加的教学方法,所以导致一代人没有学问。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将自己会唱得诗歌唱给家长听。
第五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5.1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2)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
(3)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直线运动的学习,学生对直线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曲线运动,学生头脑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模糊的感性认识。本节是学习曲线运动的第一节,是整章教学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寻曲线运动的特点,本质,和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明确对曲线运动的认识。重点难点
重点: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难点: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过程
导入:曲线运动
必修一我们研究了轨迹为直线的运动,而自然和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的轨迹大多是曲线的,从这节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曲线运动。让学生列举曲线运动的实例,之后播放曲线运动实例图片。设计意图:列举实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播放视频和演示实验,观察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总结规律,探讨特点,动手画图和辨析判断,纠正错误认识。通过以上活动,明确速度方向,特点,曲线运动性质,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变可不变的结论。课堂活动二: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研究方法
第一步:视频演示蜡块的运动,让学生分析蜡块实际运动与竖直上浮及随管水平运动的关
系,体会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等时,独立的联系,为平抛运动等效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做知识的储备。
第二步: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蜡块的速度,位移,和轨迹进行研究。
第三步:类比迁移,水平抛出物体的运动也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速度,位移,加速度。设计意图:通过蜡块的实例,找出研究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方法,类比迁移研究水平抛出物体的曲线运动的方法,为第二节具体定量研究平抛运动做知识及方法上的储备。课堂活动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一步:视频演示钢球实验,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二步:给出实验道具小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小球,演示在空中的运动,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三步: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知识点,通过分析,总结出延伸结论: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合力矢量分别位于曲线的两侧;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第四步:通过练习,加深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明确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合力是否恒定无关,唯一的条件就是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第一步,让学生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第二步,通过设计很简单的探究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步,通过逻辑的推理,知识的延伸,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第四步,通过练习,辨析,让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更加明确。总结 梳理知识脉络,明确学习重点,巩固强化。【作业】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优点: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用实例和多媒体手段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夯实基础,使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针对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学生对其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在用其分析物体运动的合成时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项研究讨论,讨论的课题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实例,例如演示钢球在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下的曲线运动、蜡块在水中同时做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并播放对应的课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要从受力分析入手,再进行运动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情况的运动合成的分析,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2、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场所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动脑积极思考的时间。
3、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思维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4、在学生练习方面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我们用了新教材的所有练习,因为新教材的练习是精心设计的、并且绝大多数题目与生活贴近,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实用价值,有些题目是研究性质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习题课上也同样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景,用实验的方式来设置题目,同时让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思维锻炼。
缺点: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发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对学生进行完全的解放,对学生的所作、所想还是不放心,总想多给学生一些指导,总希望学生按我们的想法去做、去想,这无疑为学生的思维套上了枷锁。另外,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不希望留尾巴,总觉得一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是最要不得的,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去实践,看似完整的一节课,事实上没有使学生的所得最大化,也使我们精心设计的开放学习环境不能很好的保持始终.为了在一节课中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课堂上到处留下了教师的指导痕迹,最终只能是完成了知识技能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我们扼杀了,思维受到了限制,这在学生进行对应的课后练习中反映突出,尤其涉及到设计实验的内容,学生普遍觉得无从下手。另外在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我们的确感到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科学性增强了,更体现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但因此难度增加了很多,增加了教的难度,更增加了学生学的难度。教师面临的问题既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营造开放学习环境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成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