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方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桂山二小
李学珍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1、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过程,理解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
2、能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从属关系,理解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能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关键。
1、重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3、关键 :运用学具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 之间的关系。教具: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教学多媒体课件。
1、看图填空
5厘米 6厘米 8厘米 这是一个
体。它的前面是
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列式
。它的上面是
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列式,它的右面积是
平方厘米,列式。
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教师:我们学习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教师:请你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我想与它的长、宽、高都有关系。教师:课件展示、立体图长方体、如:长、宽
比较图
1、图
4、体会到:长、宽
③ ② ①
①
④ ⑤ ⑥
相等的时候,高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高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
2、图5体会到长、高相等的时候,宽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宽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
3、图6体会到:宽、高相等的时候,长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长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学生讨论:
从而;使学生肯定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决定于它的长、宽、高的长短。
教师:体积与长、宽、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通过观察表,交流,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整理。
长
宽
高
体积 ×
1×
=×
1×
=
×
1×
=
×
2×
= 8
从而,归纳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这时、教师再提出:如果用√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会很快得出字母表示的体积公式,教师板书出示:
V=a × b × h 或 V=a × b × h
3、知识迁移,归纳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讨论:
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教师板书:正方体的体积=棱长〤棱长〤棱长
同样,教师再提出:如果用√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V=a×a×a
然后,再说明3个a相乘,可以表示成“a的立方”板书:V=a3 即时练习
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如下的图形,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 2× 4
=6 × 4
= 24(立方厘米)
三、练一练。
5cm
7cm 6cm × 5× 7
=20 × 7
=140(立方厘米)
判断。× 2× 2
= 12× 2
= 24(立方厘米)
求下列图形的体积?
2.5分米 2.5 × 2.5 ×2.5=6.25 × 2.5 =15.625(立方厘米)。
(1)5
3=5×3;()
(2)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 ×3 =12(立方分米)
()
(3)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形状无关,与它的长、宽、高有关。()
(4)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4厘米、10厘米,它的体积是280立方分米。()
解决实际问题。
1.冷藏车厢的内部长3米、宽2.2米、高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
× 2.2 × 2= 1.32立方米
答它的容积是1.32立方米
2.一个长方体木箱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0.4米,她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0.4米=4分米
5× 4 × 4 =80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3.一个正方体钢块,棱长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 5× 5 = 12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 练习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以上三道练习题.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谁来说说.五.课后作业.49页
4到8题
第二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厘米3。)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
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
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的体积。
(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问: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厘米3。)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
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2)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学生说出摆法和体积后。请看电脑动画图像:
一排摆出4个1厘米3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教师板书:
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学生操作,看电脑动画图像。教师板书: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18(厘米3)教师:想一想,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该如何摆?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电脑图演示。然后板书:
5(厘米)
4(厘米)
3(厘米)
60(厘米3)教师: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板书:V=abh。出示投影图:
(3)例1(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4×3=84(厘米3)。答:它的体积是84厘米3。练习:(投影出题,学生口答。)一块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2.正方体体积。(1)请学生看电脑动画录像:
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一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教师: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3×3×3=27(厘米3)。投影出一个正方体图。(可以用翻页变换它的棱长。)问:①棱长为2分米,求它的体积?②棱长为4厘米,求它的体积?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具体的正方体的体积了,能说出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公式可写成:V=a•a•a或者V=a3。
(2)例2(投影)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53=5×5×5=125(分米3)。答:体积是125分米3。
做一做:课本34页1,2题,请4位同学用投影片写,其余同学写本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字母公式。教师:请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还是不相同。学生讨论后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课本P35练习七:2,3。2.口答填表: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0.23= 0.2×0.2×0.2;
()②5x2=10x;
()③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12(分米3);
()④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3。()(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2.作业:课本P35练习七:4,6。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操作,观看动画录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推理和最后的结论,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起“导”的作用。正方体体积公式,设计通过动画录像引导学生把它归为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来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对长、正方体之间包含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其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练习中针对乘方运算和单位不统一的易错点,设置题目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准确性。新课教学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分为三个层次。通过摆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形状不同但只要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它们的体积就相等;通过操作和动画图,帮助学生发现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即体积公式;运用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学习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三层。通过图像推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沟通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区别与联系。板书设计
第三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平昌县喜神小学 童治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思维灵活性。过程与方法: 1.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2.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学情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本单元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设疑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课件出示用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不规则图形,说出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的?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比较它们的大小。你们想知道到底谁的体积大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简单问题的引入,加深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明确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就是要知道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的计量单位。】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新知探索
(一)活动一:探索长方体的体积
1.观察图上的长方体,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是多少?并指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根据这些条件你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2.拼摆长方体,验证猜测
(1)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2)抽小组拼摆展示,并说说拼摆的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体积等相关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多少。另
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总结发现,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不同点?(数据不同、形状不同)
为什么图形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立方厘米)
思考: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学生总结,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二)活动二:探索正方体体积
1.用边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拼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最少需要多少个?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提问:此时的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算一算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吗?那能总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小正方体拼摆一个大一点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同时帮助学生推导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总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比较(复习导入)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四、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五、教学反思
第四篇: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25页例
9、“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不断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体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1cm3小正方体拼摆成的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包装盒,多媒体课件;各小组准备1cm3的正方体和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出示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模型),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
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演示:按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各含有的小正方体个数,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揭题:刚才,老师的这个长方体模型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但生活中有很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是不能分割的。譬如,这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出示),它的体积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个长方体中含有的1cm3小正方体的个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求这个物体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同时也为后面有序地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一些孕伏。]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启发:在三年级,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还记得是怎样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吗?
学生回忆后,电脑演示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出示长方体直观图,讨论: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可能想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可以把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棱长1厘米、1分米或1米的正方体,长方体中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它的体积。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看大屏幕,(多媒体演示)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增加或缩短,它的体积会怎样?如果改变它的宽或者高,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谈话:看来,同学们的猜想确实有道理。要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一些长方体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摆出一些长方体。
明确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用若干个1cm3的正方体任意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上序号。
(2)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及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完成记录表。
(3)填完表格后,同桌核对数据,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按要求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指名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以其中的一个长方体为例,说说怎样看出它的长、宽、高的厘米数的。正方体的个数又是怎样数的,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根据表中数据,自己有什么发现。)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启发:同学们通过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发现了长方体体积等于它长、宽、高的乘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它长、宽、高的乘积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探索长方形面积的经验,通过类比把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迁移到立体图形中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也是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操作,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初步发现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感悟归纳的思想方法。]
三、再次探索,验证规律
出示4×1×1的长方体图,谈话:这是一个长4cm、宽1cm、高1cm的长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想到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正好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4cm3;也可能用“4×1×1”算出它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长方体上画出相应的分割线,确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cm3。(见图1)
出示4×3×1的长方体图,谈话: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几cm?如果不用1cm3的小正方体,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吗?自己先在长方体上画一画,再和同学交流。
提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2)
明确:在这个长方体中,沿着长一排可以摆4个1cm3的小正方体,沿着宽可以摆3排,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4×3×1”来计算。
出示4×3×2的长方体图,谈话:我们再来看这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几cm?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cm3?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的回答后,出示图3)
提问:如果用的小正方体来摆第3个长方体,沿着长一排可以摆几个?沿着宽可以摆几排?沿着高可以摆几层?它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再问:如果有一个长方体,长5cm,宽4cm,高3cm,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cm3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cm3?
引导学生用示意图表示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对三个长方体的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了“想象—画图—说理”的过程,使学生随着排数、层数的递增,清晰地体会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第4个长方体只给出了长、宽、高的数据,意在促使让学生依托已经获得的直观经验,将摆的过程内化为有序地算(数)的过程。至止,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已呼之欲出。]
四、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我们前面提出的猜想正确吗?
揭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指出:以后我们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讲解: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板书:V=abh。
和同桌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口算各题的得数,并交流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五、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
出示长方体的包装盒,谈话:刚开始上课,我们还不能求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多少,现在你能解决了吗?要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有办法知道这些数据吗?
指导测量、记录数据后独立解答。
出示正方体的包装盒,这是一个棱长12cm的正方体纸盒,它的体积是多少cm3?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完成第26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每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或棱长)各是多少cm,再口算出它们的体积,并数一数每个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3.完成练习六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由读题。
提问:计算冷藏车的容积,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组织反馈。
六、全课小结,梳理学法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
七、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1题。
第五篇:《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xxx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使同学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动手实验、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长方体实物模型;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1、出示长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体?你用什么方法丈量出长方体的体积?有
引发同学进行考虑,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找出丈量方法(用水丈量,或把它分割成小正方体)
师:假如是较大的物体再去这样丈量是不是比较麻烦,我们能不能研讨出适用于任何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题(长方体的体积)
师: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同学体会“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会怎样?” 体会“长、高相等时候,越宽,体积会怎样?” 体会“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同学体会说出长宽高越大,体积就越大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用小正方体摆三个任意的长方体把相关的数字填入下表: 长方体 长/cm 宽/cm 高/cm 小正方体数量/(个)体积/cm3 一 二
三 四
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汇报自身的发现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口答:求各长方体的体积。(动态地出现下面的学习资料)
师:假如长方体的体积用字母“V”表示,你能用a,b,c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板书字母公式)(3)如何求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体积? 2 同学说出条件不够时,师:这是一个正方体,现在你能计算它的体积吗?你又是怎样想的? 师: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你又能明白什么新知识?
师:假如正方体的棱长用字母a表示,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吗?
四、活动:算出自身手中的教具的体积 6 6 底面积是70cm2(4)
先出示左上图,师:已知长方体的高是4厘米,要求长方体的体积,你还想老师给你什么条件?
假如给出“底面积70cm2”这一条件,(如上右图)你能求它的体积吗?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又能明白什么?
同学自身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师板书公式)
五、变式练习,巩固提高
1、下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为40cm2,求它的体积。6cm
2、判断:(1)、将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正方体,外表积和体积都不变。()(2)、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外表积和体积相等。()
3、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长方体水池,底面长12分米,宽6分米,假如要向这个池子里注入2分米高的水,需要多升水?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运用本节课解决生活中的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