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3:1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

第一篇: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教学安排】七课时(知识讲解三课时,巩固练习四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对记叙文的考查,包括课内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

(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二、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3、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同一件事)、插叙(另一件事)。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

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5、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6、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常与描写交错使用。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7、记叙文中的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

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散文:

(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3)散文的“贵散”和“忌散”。

第二课时

一、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思路与答题方法

1、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二、阅读步骤:分以下几步:

第一:要速读全文,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第二: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第三:看文章所设的问题,再次回头细读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

第四:对拓展延伸的题目,要审清题意后再认真回答.三、阅读题答题要点:

1、语段阅读的总原则:(1)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具体方法: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答题时,注意语言的文体特色。记叙文是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议论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观点;说明文是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段意、层意的总结要针对某一段落进行。

注意提示语:题目、开头、结尾;议论句、抒情句;总结性词语。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与记叙的六个要素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候文章中的时间、地点是虚化了,而经过又不能多说,所以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2)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体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阅读记叙文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行文过程能够分析理解,对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进行品析理解。

(3)能够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结构照应,如对过渡句的理解,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等;选择照应,如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能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充分理解这句话内容以外,还必须弄清原来位置的语言环境。

(4)能比较阅读。即对体裁和题材相同或相近,表达方式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文段就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语句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3、理解某一段的作用: 首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过渡段——承上启下。

4、理解句子作用: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2)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过渡句)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1)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2)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做出准确理解。

6、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②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面看待问题。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⑤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⑦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⑧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⑨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

第三课时 【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11、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1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

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格式】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13、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

1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5、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格式】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写出其特点)。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1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格式】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 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7、修辞方法及作用: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18、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19、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20、分析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21、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22、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格式】“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23、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24、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第一人称;

(2)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2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26、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7、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1)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经过、内

容的、表达方式变换或感情的变化逻辑关系(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小说还可以按情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28、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9、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30、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31、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32、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3、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35、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

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慎密、转承自然。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

作用:过渡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

(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

照应可以分为:开头(起段)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即文章前后照应,或称:相互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迭式照应。

3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37、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39、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

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第二篇:记叙文教案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什么叫做记叙文。

记叙文:简言之就是把你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按一定的顺序记录下来。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记叙文贴近生活因此比较简单。

二、教学过程

(一)作文内容的分类

1、所看到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社会、学校和家庭里发生的不常见的事情;社 会、学校和家庭里发生的说明某种问题的事情;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景物:美的景色;很少见的东西;有趣的造型。人:身边的任何值得你去写的人。

2、所做的:记录自己做的日常事情,旅行,小实验,重大事情等。

3、所想的:感想:对看到的事的感想,对自己做的事情的感想,读书中的内容的感想。心情:记录快乐、悲伤、感谢、痛苦、仇恨、看不起、羡慕、赞扬、生气等心情,以及产生这些心情的原因。

(二)如何写作。

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三)写作技法

1、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

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记事作文,应以“事件”这个要素为核心。

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选事至关重要,事选得好,作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捡钱包交给老师,公交车上让座,给同学补课等等,这些都是大家都会写而且经常写的材料,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避开大家经常写的,这样才是创新。如新的材料有节假日关爱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雷锋精神因为中国人缺精神,中国就业问题,自己的心思、内心,真实感情等等)

3、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

做到重点突出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4、记叙事件中可适当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这样能使文章“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顺叙: 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项链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如果上帝能让我回到过去,我一定不会再做一个虚荣的女人)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例如《羚羊木雕》,插叙了万芳体育课上帮我的事,这件事体现了万芳的善良以及一心为“我”的真诚友谊,它与“我”的行为做出对比,让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也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主题.5、在叙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认识,点睛之笔。(小橘灯散发出来的光在这个寒冷昏暗的夜里虽然很微弱,但在我心里它却是无比的明亮,照着我走过人生中每一个昏暗的地方。)

6、接下来看一篇参考范文;

音乐之声

家是我们最好的港湾。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弹奏出一首首热情奔放的音乐。

早晨,闹钟“叮铃铃”地呼唤着我赶快起床。我起床后,发现妈妈正在厨房里煮早饭,突然,我听到“砰砰砰”的声音,原来妈妈正在热火朝天地帮我做蛋炒饭。爸爸伸了个懒腰也起床了。此刻,我又听到了“哧哧……”的声音。我走进厨房,发现妈妈正小心翼翼地为爸爸煮鸡蛋。我走出厨房,“碰”的一声,厨房里的门被我关上了。妈妈把早饭端到餐桌上,我们争分夺秒地吃完了早饭。接着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旋律优美,自然流畅的音乐之声,也逐渐停止了。

爸爸妈妈马不停蹄地忙了一天,终于下班了。我辛苦地上了一天学,也终于放学了。

傍晚,我“嗵嗵嗵”地走进书房写作业,节奏明快的脚步声使我其乐融融。“沙沙沙,沙沙沙……”一行行娟秀的字在练习本上出现了……爸爸一边哼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边剥毛豆;妈妈一边唱着节奏鲜明的流行歌曲,一边切丝瓜。整个家庭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家真温馨啊!

晚上,我写完作业,吃完了晚饭,就和爸爸打了一会儿乒乓球。乒乓球声“咚咚咚咚”,萦绕耳际,我乐此不彼。妈妈悠闲地看着电视,不时发出动听的笑声。

夜深人静,昏昏欲睡。温馨甜蜜的音乐之声结束了……

(四)第一类:写家里事的作文类型

(写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参考题材

1.爸爸妈妈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较高的荣誉; 2.爸妈的一个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我们全家人热烈庆贺; 3.为家里人举行生日晚宴,场面非常热闹;

4.有一个亲戚从很远的地方回来了,久别重逢,全家人非常高兴;

参考题目 1.《爸妈笑了》2.《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3.《我家的双休日》 4.《我跟妈妈学家务》5.《我有这样一个家》 6.《我家的喜事》7.《我家的变化》8.《在充满爱的家庭里》 9.《我家的烦恼》10.《今天我当家》11.《我想对父母说》12.《我帮______做家务》

写家里事的参考开头

1.《我有这样一个家》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有这样一个家,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第二种开头:幸福美满,这是我们家的最好的概括。

第三种开头:在我们家,不管你什么时候来,几乎总能听见全家人格格的笑声。2.《家庭给我的______》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在我的家里,我是妈妈的“宝贝女儿”,是爸爸的“千金小姐”,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

第二种开头:我有一个家,一个充满了爱的家,一个充满了阳光和雨露的家。3.《我学会了做家务》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红烧肉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菜,可我从来也没有烧过。今天,机会来了,妈妈终于答应我,今天教我烧红烧肉!

第二种开头:红烧肉,你喜欢不喜欢吃?那你会烧吗?告诉你,昨天,我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烧红烧肉。4.《我家的双休日》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又一个双休日到了,全家到哪里去玩呢?爸爸提议去爬山,妈妈建议去划船,我果断地投了爸爸一票。于是,我们全家就决定了去爬天平山。

第二种开头:一个双休日的早晨,在通往著名游览胜地天平山的路上,有一家三口正快速地骑着自行车——这正是我们一家,今天双休日,我们要去游天平。

第二类:写班级学校的事

写班级学校的事的作文类型

1.写学校的一件事,表现学校的新面貌新气象;

2.写班级的一件事,反映出班级的班风和同学的精神面貌;

3.写发生在班级的一件事,表现班级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

4.写发生在班级的一件事,表现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写班级学校的参考题目

1.《我们班的新鲜事》2.《这件事教育了我》3.《记一次大扫除劳动》 4.《体育课上》5.《难忘的一课》6.《这件事使我感动》7.《校园新事》18.《校园里的笑声》

写班级学校事情的参考开头

1.《我们班的新鲜事》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我们全班同学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学校——你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吗?

第二种开头:最近,在我们班级里,出了一件新鲜事:大家轮流当班长!

第三种开头:老师成了学生,学生却当老师——这是我们班级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

2.《记一次大扫除劳动》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大扫除劳动,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清除一条污水沟。

第二种开头:一条污水沟,臭气冲天,而且还经常堵塞。班级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小组的任务就是要将它变得干干净净。

第三类 写校园外的事

写校园外的事情的作文类型

1.通过一件事情,反映出社会的新面貌新风尚;

2.写一件在校外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写校园外的事情的参考题材.1.拾金不昧,仁义值千金;2.见义勇为,挺身救群众;3.助人为乐,善小亦为之;4.路上骗局,小心中圈套;

写校园外的事情的参考题目

1.《上学路上》2.《这件事教育了我》3.《一件小事》4.《放学以后》5.《愉快的一天》

写校园外的事情的参考开头

1.《上学路上》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那天,风特别的大,把地上的落叶吹得满天都是。

第二种开头:护龙街是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的一条街,这一天,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2.《感人的一幕》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春风吹拂着景德路上的杨柳树,像一位位舞蹈演员一样,杨柳翩翩起舞。

第二种开头:那天,我放学回家,经过景德路口的时候,突然前面有一位骑车的妇女摇摇晃晃,从车子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第三种开头:感人的一幕永远也不会使人忘记。这件事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

三、小结:

老师给的只是参考,真正写好作文需要同学们用心去体味生活,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每一个细微的东西,多多阅读多多练习,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一定可以让文字飞舞起来。

四、作业:

1、记事:写自己受到委屈或让别人委屈的一件事。

2、将事情原委写清楚。

3、字数400字。

第三篇:7教案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昆虫?谁愿意说一说。

指学生介绍

教师:引出七星瓢虫。你见过七星瓢虫吗,你能说一说:关于七星瓢虫你知道哪些知识? 指学生说一说(背上有7个黑点)

出示图片:7的乘法口诀.ppt

教师介绍:七星瓢虫俗名“花大姐”,因为背上有7个黑点,得名七星瓢虫。它是著名的害虫天敌,成虫可捕食蚜虫、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七星瓢虫作为一种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教师: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几个黑点?(7个)那2只呢,3只呢?请同学们数一数,算一算,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填表,经历几个7相加的过程

1、学生动手填表,师巡视学生填表情况。

2、指学生汇报,同时教师把课件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是几个7?

指学生:1个7(课件出示)教师:2只七星瓢虫背上有14个黑点,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指学生:7+7=14 这又是几个7? 出示:(2个7)

教师:3只七星瓢虫背上有21个黑点,你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指学生:①7+7+7=21 是几个7相加? 出示:3个7

② 14+7=21 主要引导第②种方法 依次引导说出:28是几个7相加得到的?35呢,42呢,49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了计算几个7相加的过程之后,通过“几个7相加是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连加的结果,从而适当分散后面记忆口诀的难度。】

(二)、写算式

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完成了上面的表格,真不错!那你能根据这个表格,写出有关7的乘法算式吗?

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1)学生独立写算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写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板书。不完整的指学生互相补充。

(三)根据算式编口诀

教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经过自己的努力又写出了有关7的这么多乘法算式,真棒!那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自己试一试,编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1、学生编口诀,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编完后同桌交流。

2、指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编1--6的乘法口诀,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根据规律记忆口诀

1、教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那怎样很快记住这些口诀呢?咱们先来找找规好律吗? 指学生说一说规律。

【设计意图:记忆口诀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每一道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在编制口诀之后,让学生体会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口诀中的规律:相邻两句的得数相差7。找到了规律,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吧。

2、教师:谁愿意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些口诀?指学生

3、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7的乘法口诀。那你能应用这些口诀解决练习中的一些问题吗?有没有信心完成好下面的练习?好,我们就来试一试。

1、看图写算式

2、补充口诀

二七()四()二十八

三七()()七三十五 六七()()七四十九 一七()

指学生口答,集体订正,适当表扬。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用哪句口诀算的。

7×3= 7×5= 7×6= 7×4= 7×7= 7×2= 7×1= 4×7= 5×7= 指学生口答前三道,后面的抢答。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记忆口诀,能够熟练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3、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认识到根据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4、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吗?

完成下面的题目。1个星期有()天,2个星期有()天,3个星期有()天,4个星期有()天,5个星期有()天,6个星期有()天,7个星期有()天。

5、教师:同学们,你们学过《山行》这首古诗吗?

不一句一句的数,你能能知道《山行》这首诗一共有多少字吗?

你是这么知道的?(每句7个字,4句,四七二十八)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并用它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它的用处大不大呀?

让我们再来重温一遍7的乘法口诀。生集体背口诀

课下思考:7×8= 7×9=

第四篇:教案7

泸州市人民医院教案

专 业:临床医学(全科)

课 程:急诊急救

任课教师:赖月平

急诊科 编 制

课程名称: 急救技术 授课时间: 2011年5月

授课对象: 全科,临床医学专业,2011年全科医师系统培训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吸氧、洗胃、催吐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程序。难点:吸氧及洗胃的要领。

三、教学方法设计:

用多媒体作理论讲解、教师用模拟人来做示范、学员自己操作相结合,使授课内容生动具体,方便记忆,使学员们更易理解掌握。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PPT)、模拟人、吸氧及洗胃操作器材。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吸氧…………………………………………………………35分钟

1、鼻导管吸氧法;

①目的;②评估;③用物;④操作步骤。

2、面罩给氧法;

3、头罩给氧法;

4、注意事项;

5、评价。

(二)、催吐…………………………………………………………10分钟

1、催吐适应症;

2、催吐禁忌症;

3、催吐的操作方法。

(三)、洗胃…………………………………………………………45分钟

1、洗胃适应症;

2、洗胃禁忌症;

3、洗胃操作步骤。①漏斗胃管洗胃术;

a操作前准备(包括护士准备和物资准备);b操作程序。②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4、洗胃要领。

六、小结

小结教学重点:吸氧、洗胃、催吐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步骤。

七、课外作业:

吸氧及洗胃的操作训练。

八、教学体会:

通过用多媒体作理论讲解,教师用模拟人做示范,学员自己操作相结合,使学员更有兴趣听讲,更易理解和掌握。

第五篇: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1.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2.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和侧面、想象)重点难点

1.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如何让语言贴切

教法学法

1.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先仿写短文,再写整篇文章

2.寓教于乐,以活动促写作,让学生体会写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

1.了解常见的各种描写手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修 辞、、正面和侧面、衬托、想象)

2.用各种描写手法扩展句子,描写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我们的人生成长历程中,有多少人值得我们去铭记,有多少事值得我们去回想,有多少情值得我们去珍惜。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在响起:拿起你的生花妙笔,记下你人生中的每一个精彩时刻吧!于是,我们开始了最常见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写作。

二、知识回放

1、含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写作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如果我们把文章比作是一棵大树,单纯的记叙只是勾勒出了大树的枝干,在记叙的基础上加上生动的人物描写,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一棵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树。由此可见,生动的人物描写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三、实例分析

让我们大家先来看一幅图画(展示图画)。请老师和同学们猜猜这幅图画上的人物:他的年龄是多少。(大家竞猜)这是快50来岁的武打巨星——李连杰。为什么近50岁的李连杰,看起来只有二三十岁的样子了?这是因为经过了包装和打扮。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经过包装、打扮,人漂亮了年轻了。但要怎样包装打扮才会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作文里的人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些方法。

板书课题: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点出课题)

那么有哪些主要人物描写?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句子,指出它们的描写手法。

1.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朱自清《荷塘月色》)。注:“拍”写出妻的安详,动作轻;“哼”写出妻的随意。

2.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与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鲁

迅《药》)。

3.(夏四奶奶)惨白的脸上,现出写羞愧的颜色(鲁迅《药》)。

4.他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

来了(孙犁《《荷花淀》)。

5.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马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发朗!”(莫泊桑《项链》)。

6.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

学生归纳

1.动作2.心理3.神态4.心理5.动作语言6.肖像

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上述句子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实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描写手法使自己做作文中的人物活龙活现。

四、学练结合(一)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一幅照片

1.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

她叫苏明娟。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 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所小学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来求学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中间,他发现一个女孩子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龄最小,但却十分坚强。虽然她每天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还要经过一座大水库,但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小姑娘不畏艰难、顽强求学的精神使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当小姑娘抬起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就是这双大眼睛,让无数真诚善良的人落下了滚滚泪珠。在照片展览的10天时间,数万人蜂拥而来,他们拥挤在展板前,流连忘返。许多人边参观,边擦泪水。人们主动捐款,由于没设捐款箱,捐款者就把钱放在地上。还有一万人为影展签名助威,对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希望工程”真诚的道义支持。

2.请同学们观察照片,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专心、忧郁、清澈、美丽、乌黑透亮、渴望读书)看到这双大眼睛就让人思绪万千。“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这是一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加上一些修辞主要来描绘一下这个小女孩的眼神和心理活动。

例句:

①.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②.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二)心理描写(在众多的写作手法当中,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丰满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

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 :

例:内心独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补上内心独白)答案:奶奶,您就是我口渴时的一杯清水,也是我困倦时的一个枕头,更是抚慰我心灵的一缕春风。您的爱无边无际,无时无刻萦绕着我。无论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笑对一切,快乐的生活。因为,我知道,有您的爱陪伴着我直到永远。

四.方式方法

(一)运用添加法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这我们可以运用添加法。首先让我们来看

一组句子。)

1.老师说:“你又做错了!”(指做错了题目)

我无地自容。(“你”指学生)

这组句子写了二个人物,但我们读完后,对这二个人物有何印象?没有任何印象!请同学们添加老师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检查同学们的习作,请两三个同学朗读自己的大作后,教师评价。然后欣赏老师的下水文段。

瘦瘦的杨老师就像一株红高粱站在我的面前,左手抓着试卷,右手在我面前用力的点了几下,双目圆睁,盯了我约二分钟,然后一字一句的说:“怎么又做错了,你?唉„„”杨老师长长的一声“唉”就像一块长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身上使我喘不过气起来。我偷偷瞥一眼杨老师手中的试卷,!最后一到二十分的题上面,一把烧红的铁火钳烙的我面红耳赤,我无地自容!我还以为自己这次考满分了!“唉,”又是一次滑铁卢!我何时才会迎来诺曼底登陆? 我不敢正视杨老师的眼睛一手接过试卷,转身像老鼠一样的溜了。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下水作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二)修辞使描写更加生动

比喻、排比、夸张„„

五.总结和作业

1.小结:如果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能够细致的观察、抓住特征、合理想象、运用方法、适当扩展,这样我们作文中的人物一定会丰满亮 丽,活起来。

2.接下来布置作文:请描写班上的某位同学或某位课任老师,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整篇作文。题目自拟。

附板书:

生动

描写细致观察

抓住特征

合理想象

运用方法

适当扩展人物丰满亮丽

下载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叙文阅读教案--7汇总[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

    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 专题一 【训练目的】 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

    记叙文复习教案

    记叙文复习教案 课题:一般记叙文的复习 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课时:1课时 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

    记叙文标题教案

    记叙文标题 1、标题的作用(好处): (1)全文的线索;(如《三袋米》)(2)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如《13元“遗产”》)(3)一语双关。(如《雪后的阳光》) (4)突出主题,点明主旨;(如《我们是一家人》) (5)概......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3、重点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4、写作练习教学重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人物描写)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一.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二.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

    记叙文教案剖析

    记叙文教案 一、初中语文基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文学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其他文体集录;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文章体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2、......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 一、把握文章的中心。 讴歌什么?表现什么样的人生哲理或生活哲理?表达作者什么感悟?有时是揭露丑陋现象,启迪人们思考。总之是: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使人们受到陶......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2010中考说明语文记叙文及考查要点 2、掌握记叙文阅读基本解题思路和答题的一般方法 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