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河南特岗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A.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B.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世界力量 C.走中国道路,弘扬航天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D.走中国道路,弘扬国际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是()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C.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D.推进管办评分高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A.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B.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C.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D.自由 民主 诚信 法制 4.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5.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7.“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A.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C.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情意
8.教师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差异性 D.统一性
9.按学科制定的.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时计划
10.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 这符合()A.行为主义学习观 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11.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德育原则是()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共同生活的准则 D.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4.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A.二因素理论 B.三维结构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16.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想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A.发展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自我设计训练
1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全身松弛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 D.改善认知法
20.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 D.高原现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3.新手老师备课就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
4、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措施之一。()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8.当前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从关注“学”向关注“教”转变。()9.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10.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等。()11.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
12.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体现自愿原则,活动应以小型为主。()13.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课堂导入。()
14.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比较。()15.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16.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7.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18.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
19.中学阶段同辈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的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会嫌弃呢。”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2.某教室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语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语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老师有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吧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答出来,课后,老师进行了认证的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老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有什么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到:“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有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老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海域和相待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四、讨论题(本大题共1题,15分)请结合学科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15分)请根据多提供的教学材料和学生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1.教学材料,把八年级思想品德《诚信的智慧》。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优势非常复杂的,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显示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对人诚实于尊重他人的隐私,王万相互关联且尝尝发生冲突。面对这一两男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的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是,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诚实和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负责的,人的思维方式.欣慰方式也不是直线式的,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心,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私立”,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三姨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信原则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负责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的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六、作文题(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词除外,文体不限。
2014年3月17日晚,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连续工作三个昼夜,银过度劳累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行去世,年仅42岁,从教20年来,张伟同志始终奋斗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他常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我献身教育一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他承担两个学科以上的教学任务,爱岗敬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性强,深受学生喜爱,作为一名校长,他以身作则,科学管理,把一所落后的乡村中学办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学校,他甘于清贫,面对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写上心目中的好老师”
【2014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AABCC 6-10 BCACD 11-15 AAABD 16-20 CBCDD 二.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三 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案例中的杜老师能够认真备课,反复试讲,获得学生欢迎。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杜老师照顾到农村学生的自尊心,当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不嫌弃学生条件差基础差,做到了关爱学生。
(3)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杜老师通过与学生的回答,不仅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4)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案例中的杜老师,与学生亲如一家,带领学生挖掘农村孩子的优点,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农村学生学会自信自强。2.【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角度: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逐步询问和引导来得出问题的答案,符合了启发性性原则的要求。
(2)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案例中老师根据学生实际知识经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引导。
(3)量力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案例中老师很明显依据了学生已有的接受程度,改变了相应的引导策略,符合了量力性原则。新课改的角度答题:
新型的教学观(两个过程,两个重于);
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待教学上,强调引导,帮助,启发); 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活动主体);学习观(自主.探究学习))四 论述题 【参考答案】
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这就意味着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提取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区分和辨别,提高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通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错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有效的思维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内容,教授一些身体技能.构思技能等,也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将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后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模仿。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可以逐步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将教师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以什么方式练.练到什么程度.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提问和质疑的习惯。另外,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对发现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假设,且不对这些想法作过多评判,以免使学生的思路过早地局限于某一方案。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要求学生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与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五 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诚信的内核是善,并努力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诚信的正确认识。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活中的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学生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诚信的必要性,并努力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3.15是什么日子吗?那么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学生作答,教师总结,经商需要诚信,那么做人更需要诚信,从而引入课题——《诚信的智慧》。二.探究新知
共同欣赏《徙木立信》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古人的诚信。学生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赏感悟。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所搜集诚信的相关素材,并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解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作答。
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学生展示与诚信相关的名人名言图片,虽然经历过不好的事情的出现,但扔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诚信为本,之后共同得到结论: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关于诚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同学们认识诚信的真正含义。三.拓展延伸
教师创设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境,请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各事件。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最后,播放《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并简单迁移,结束本课!【板书设计】诚信的智慧
六.作文题(略)
智慧
诚 + 信
第二篇:2016河南特岗真题及答案
2016河南特岗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党的18届五中全会强调,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的,到2020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富强社会 C.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D.全面建成文明社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D.提高质量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6.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7.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8.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长善救失
10.“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1.“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性主观能动性
13.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启示教育学应该()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动施教 C.循序渐进 D.个别化
15.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自觉地关注教材 B.自觉地关注学生 C.自觉地关注生存 D.自觉地关注情景
16.“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情绪 B.性格 C.认识 D.思维
17.教师边讲课边环视学生,又恰当的组织教学,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数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深度
18.一个人情绪兴奋性高,控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19.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
A.迁移 B.定势 C.原型启发 D.动机
20.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21.追求个人特有钱能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感与爱得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心理辅导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B.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健全
C.考试焦虑不是心理问题 D.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23.教师对学生期望的积极预言应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太效应
2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是
A.倒摄效应 B.前摄效应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就要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二、案例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就勤奋学习,刻苦专研,不断提高 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以罚站、不让在教室听课的方式处罚他们。请从教师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王老师教学生学习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上是什么?”,学生想了想:“头发”。老师:“头发上面是什么呢”学生:“屋顶”。老师:“屋顶上面是什么呢”,学生:“瓦片”。老师有点着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学生低语:“还有,还有小鸟在飞。”请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3、课堂上,胡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几笔勾画出一只公鸡,并总结画的公鸡的七个要素,接着,老师让四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圆形,由老师按画公鸡的要素依次体在这四个不同图形上分部添加几笔,画出了四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都想一试身手。于是,老师让全体学生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画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画的不像,而是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老师要求学生剪下画好的公鸡,贴在一张画有养鸡场的铅笔画板上构成了一幅具有千姿百态公鸡的漂亮作品。最后,老师别具 匠心的铅笔和纸笔做成了立体鸡,并在鸡背上开个洞,让学生把剪下的碎纸片揉成颗粒作为 饲料喂鸡,教室很快干净了。
请分析案例中的胡老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室角色。
三、论述题(15 分)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学设计(15 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育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我的邻里乡亲》一课,部分内容如下:每个 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有的邻里之间亲亲热热,如同一家人,有些则很少往来,你们那里的 邻里关系是怎样的? 实际上,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教科书中用三幅图呈现了不同学生眼中不同 的邻里关系:第一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家所在的院子里有五户人家,大人们经常聊天,小孩 则在一旁玩游戏;第二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家所在的楼里,邻居们平时见面只是点点头,没 什么来往;第三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的邻居端着一筐桔子让大家品尝。)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亲戚朋友一般住的相对比较远,不常见面,但是左邻右舍却几乎 每天都能看到。领居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教科书中用三幅图是呈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第一副图呈现的事某同学妈妈出差了,邻居帮忙照顾她;第二 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忘记带房门钥匙了,邻居张奶奶热情的招呼该同学到她家先坐一会而; 第三副图呈现的事一位老爷爷站在楼梯里,提醒刚下班的邻居,楼里第二天要通煤气,家里 别忘了留人。)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共 45 人。设计要求:(1)确定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五、作文题(40分)
阅读下面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个小男孩和父亲去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父子俩都很喜欢,可是父亲突然发现,还有 几个小时才到开放捕捞的时间,尽管没有人看见儿子钓到了这条鱼,父亲还是坚决地让孩子 遵守规定,把鱼放回湖里。小男孩当时非常难过,但最终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多年之后,小男孩已长大成人了,每当他遇到道德难题,他就会想起父亲的告诫,那就是:“道德实践 起来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常常受到类似钓鱼这件事情那么具体而严格的教育,也许会获 得更多的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一、单选题
1、B 【解析】2015 年 10 月 29 日,18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2、A 【解析】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指出,到2020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C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20 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4、D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师职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 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5、B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6、C 【解析】考查知识点:课程的类型、隐性课程的含义。
7、B 【解析】考查知识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体 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等。
8、C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学方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讨论法则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 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间接,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谈话法和讨 论都是讲授法的类型。
9、A 【解析】考查知识点: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人 格上是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10、B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学原则。“不陵节而施”,出自《学记》,指不能超过人的接受范围 而施教,是循序渐进性原则的体现。
11、A 【解析】考查知识点:德育的方法。孟子特别强调锻炼和培养,主张一个人要有作为,须经 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刻苦磨炼(《孟子·告子 下》)。
12、D 【解析】考查知识点: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3、A 【解析】考查知识点: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模式包括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 主管理和班级目标管理。
14、D 【解析】考查知识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智力理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 中,体现为四点: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的人才观 和成才观。
15、B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师职业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富勒和布朗将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 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其中,新手教师经常处于关注生存阶段,能否自觉关 注学生则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
16、A 【解析】考查知识点: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本题即为情绪中的心境。
17、C 【解析】考查知识点: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 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我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般欣赏路边的风景。
18、D 【解析】考查知识点: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理论。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强,但不平衡,表现为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19、B 【解析】考查知识点:定势的含义。
20、B 【解析】考查知识点:自我防御机制。文饰,又称合理化,指个体通过歪曲现实达到保护自 己自尊心的作用,包括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逶过三种表现形式。
21、D 【解析】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成层次分布,共有七层,最高层 的就是自我实现需要。
22、B 【解析】A 选项心理辅导是面对全体学生;C 选项考试焦虑程度严重的才能称为心理问题; D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3、C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 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24、A 【解析】考查知识点:遗忘理论。遗忘的干扰说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 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主要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形式。倒摄干扰是指后学习与 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产生了干扰。
25、B 【解析】考查知识点:教学原则、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 方面存在个别差异,这叫要求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切实得到提高。
二、案例分析
1.【参考答案】(1)小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诚 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 学生。案例中的小刘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获得学生欢迎。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小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老师不断拓展业务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小刘老师入教后一直努力积极提高自己 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
(3)小李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爱国守法的道德规范要求教 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权利。而小刘老师让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罚站,这是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身尊严权,另外,她甚至不允许不守纪律的学生听课,这侵犯了 学生的受教育权。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
(4)小李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 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者变相体 罚学生。而小刘老师他让学生罚站,并且不让学生听课都违背了这一职业道德的要求。
2.【参考答案】 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王老师的做法,王老师的做法有可取之处,在于在教学中能够运用 了启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 位。但是教学原则的应用要得法,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引导和总结。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要保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知行统一,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加强教学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避免出现案例中王老师的尴尬。
(2)启发性原则的应用要求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扬教学民主。虽然该老师能够摈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但是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该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 验,利用了课堂中可利用的现实资源“头发”、“瓦片”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脱离了书本知识,脱离了教学任务本身,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参考答案】 案例中的胡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体现了新型教师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者和学习者;2.知识传授者;3.示范者;4.管理 者;5.朋友;6.研究者。在新课改中的要求教师角色进行如下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 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案例中胡老 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生画 公鸡的过程中,由单纯地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胡老师先讲解要素,接着让 四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再让全体学生动手,并进行指导,真正做到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该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 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中的胡老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应用应用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研究。(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并没有仅仅根据教材的安排单纯传授画公鸡的方法,而是根据自己学生及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的安排,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设计出了最适宜的画公鸡的教学活动。(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 应是开放型教师。案例中的胡老师最后通过制作立体鸡的方式,变废为宝,教室也干净了,教会学生除了学习也要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教师也应该将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时时刻刻注意对于自身的反思,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胡老师在授课之余不断学习反思,将最好的教育带给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终身学习的路上努力奋进。
三、论述
【参考要点】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 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指的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不仅使个体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 向性,而且也可以使学习过程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得以维持下去。因此,教育学生树立正 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目标,也是达到学习目标与成就的手段。根据动机的理论和有关的 研究结果,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提出以下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举例结合具体学科教学即可。
四、教学设计
我的邻里乡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到邻里关系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和 谐的邻里关系所带来的愉快感,并树立积极处理邻里关系的态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处理邻里关系。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种邻里关系,认识到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一、倾听音乐、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 2016 年央视春晚歌曲《六尺巷》,并介绍歌曲背后的故事。师:是歌曲好听还是个故事好? 师:对,歌曲很好听,但歌曲背后的故事更发人深省。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俗话“远亲 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那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 的邻里乡亲》,共同探究一下该俗语背后蕴藏的生活哲理。
二、学生发言、探究新知: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
师:同学们,你们那里的邻里关系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自主发言,和我们分享一下你 的邻里故事(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通过谈话法,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不 一样的邻里关系。活动二:远亲不如近邻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远亲不如近邻。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 例,回忆邻居对于自己的帮助,感受其中的快乐。发言完毕,教师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六尺巷》的故事、远亲不如近邻的动画视 频以及同学们分享的真实事例向大家传达了什么生活哲理。讨论结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并作总结: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三、巩固练习: 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列举邻里关系相关的谚语和俗语,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予以表扬 奖励。通过此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归纳小结: 教师通过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对于进行 总结,并作补充。同时,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家庭的小天使,使每个家庭邻里乡亲关系处理得 更好。
五、布置作业:小小调查员 请同学们调查邻里关系,将邻里冲突矛盾记下来,并思考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调解?
【设计意图】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提高,好奇心强。①教学过程 中谈话法、谈论法的使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鼓励学生列举生活实例,与现实情景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邻里关系。③ 作业的布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篇:2014河南特岗真题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
A.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B.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世界力量
C.走中国道路,弘扬航天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D.走中国道路,弘扬国际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是()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C.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D.推进管办评分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自由,民主,诚信,法制
4.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5.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7.“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老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
A.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
C.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8.教师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差异性
D.统一性
9.按学科制定的、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时计划
10.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这符合()
A.行为主义学习观
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11.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
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共同生活的准则
D.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14.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A.二因素理论
B.三维结构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16.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7.通过集体讨论,是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自我设计训练
1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
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A.全身松弛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
D.改善认知法
20.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
D.高原现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
3.新手教师备课就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
()
4.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措施之一。
()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8.当前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从关注“学”向关注“教”转变。
()
9.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
()
10.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
()
11.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
12.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体现自愿原则,活动应以小型为主。
()
13.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课堂导入。()
14.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比较。
()
15.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
16.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
17.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
()
18.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
()
19.中学阶段同辈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么会嫌弃呢。”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学科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学生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教学材料:八年级思想品德《诚信的智慧》。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往往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该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良好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多变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不是直线式的。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诚信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信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2014年河南特岗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BCC 6-10BCACD 11-15AAABD 16-20CBCDD
二、判断题
1-5√√×√√ 6-10×√××√ 11-15√×××√ 16-20√×√√√
三、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杜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值得赞扬。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敷衍塞责。案例中的杜老师“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才“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说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从他回答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爱岗敬业。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这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案例中杜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他郑重的态度和他真诚的回答都表现出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是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些话语无不透露着杜老师对学生们的慈爱,同时又蕴含着对学生们的要求和期望,正是严慈相济的生动表现,体现了浓浓的师爱。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这体现了教师的天职。“育人”是教师职业劳动的本质,通过“教书”的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案例中杜老师针对自认为“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的学生,先用对家人的感情来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一片赤诚,接着又夸奖他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来打消学生们的自卑心理,最后还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这“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显然杜老师的一番话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有了信心,就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2.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呈现了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其中体现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首先要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案例中这位教师第一堂课中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案例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有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的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老师的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案例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作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成功的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成功的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收好了很好的效果。
(4)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教学反思之后,把第一次上课当中效果不好的环节进行了修正,第二次课上在相同的环节处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积极有效的,我们都应该经常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教学。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让学生进行练习,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训练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上思维训练课,另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中穿插思维训练的内容。
五、教学设计(略)
第四篇:2015河南特岗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推荐)
2015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选(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5 年 2 月 3 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反腐倡廉。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反腐倡廉。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2、2014 年 9 月 9 日,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A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B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情操,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C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D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3、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提出力争到 2017 年进步到能()
A.“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的局面
B.“去过去,引进来,干得好” 的局面 C.“下得去,上得来,教得好” 的局面
D.“下得去,回得来,干得好” 的局面
4、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的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5、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句说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政治性
6、“家人不在身边,老师就是我们的亲人” 反映了留守儿童所期待的教师角色是()A.父母与朋友 B.研究者 C.管理者 D.授业解惑者
7、某班主任在工作中时感到家长难以应付,经常被家长说解甚至发生口角。该班主任有待提高的能力是()
A.教学能力 B.评价能力 C.沟通能力 D.研究能力
8、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9、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以人为本 B.教育反思 C.有教无类 D.情景教学
10、“教师是课程开发者” 体现了课程实施的()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工具理性取向 D.创生取向
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A.智育 B.美育 C.道德教育 D.体育
13、“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优秀教师,十年成为教学名师” 体现的是新入职教师的()
A.教育情感 B.教育理想 C.教育目标 D.职业生涯规划 14近年来兴起的慕课(mooc)指的是()
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B.大范围深度改革课程C.大规模设计开发课程 D 大范围深度实施课程
15、在信息化环境中,课前学生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A.自主学习B.翻转课堂 C.探究学习D.视频学习
16、采取跑步,大声喊叫甚至痛哭一场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属于()A.松弛训练 B.心里置换 C.合理宣泄 D.理情疗法
17、个体心理发展中充满着独立性的依赖性,自觉性的幼稚性矛盾的体现是()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18、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使用的果实,以便得出果实都是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钟知识概括方式是()A.正例与反例 B.比较 C.变式 D.直观
19、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理得太死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冲突 20、学生学会写“石” 字,有助于写“磊” 字,这种迁移属于()A.具体迁移
B.一般迁移
C.垂直迁移
D.顺序迁移
21、画家必须作画才能获得最大满足,诗人必须写诗才能获得最大满足,这类现象体现了人的()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22、学生阅读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进度,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就反复阅读的学习策略()A.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3、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应急性回答,并提出多种类型的答案或各种不合常规的设想,以培养其创造性,这种方法是()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 D.自我设计训练
2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的学生应更多地安排()。A 非常容易的任务
B.没有难度和竞争性不强的任务 C.非常困难的任务
D.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任务
25、根据教师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阶段按顺序分为()。A.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一题 9 分,第二题、第三题各 8 分,共 25 分)
1、对某乡村中学八年级小班的学生来说,付老师就是他们最亲最爱的人。晓彤天生听力障碍,又遭遇家庭不幸,因而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尽管工资微薄,付老师毅然自己掏钱给她配上了助听器。小杰是班里的“问题学生”,付老师经过家访找到了小杰“任性” 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教育和引导,最终使小杰成为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后因为早恋出现了早到倒退的显现,成绩明显下降。付老师与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心,终于使其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并协助改正。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2、科学地预设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要求,下面是两位教师为同一节英语课“This ismy sister” 预设的教学目标。阅读后按要求答题。第一位老师:①通过单词配对,能够记住新单词。
②通过听说练习,能够运用基本句型进行流畅的对话。③进行巩固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④通过观看关于“家人” 的视频,增强亲情感。
第二位老师:①学会新单词
②掌握关于人物提问和回答的基本句型。③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④能够熟练背诵课文。
请分析哪一位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较为理想,并说明理由。
3.下面是一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该教师成功的化解了该事件,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阅读后按要求答题。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 “请你把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 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 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掌声。
请分析该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的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 题,15 分)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如何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教学教材编排了“认识计算器”一课,教学内容为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以及使用计算器正确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计算。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 40 人,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2、教学材料:某版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编排了“汉字的魅力” 单元,该单元教学建议中要求老师结合实际组织一次一“文字的运用” 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相关情况: 教学对象为某乡镇学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 60 人。请设计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写出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做法。
五、作文题(40 分)
阅读下面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联系世界,写一篇不少于 600 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传说,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定决心要把山平掉,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 “我死后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终有一天要凿平的。”
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河南薪火相传。广大乡村教师扎根基层,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谱写了绚丽的人生篇章。
2015年河南省特岗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BDABC 6-10ACAAD 11-15BCDAB 16-20CBCBA 21-25CDADD
二、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付老师在教学当中对待全班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的照顾,对晓彤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且当小杰出现“问题行为”及小龙早恋时没有一直批评,而是积极的教育引导和谈心体现出其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爱学生不是不要严格,然而严格不意味着没有宽容,学生成长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小杰和小龙出现学习问题时,老师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一棒子打死”,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解决问题,体现了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安全、健康和权益负责,晓彤出现听力障碍及家庭不幸时,老师积极帮助,避免了其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自己花钱给其配上助听器,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了课堂的教育,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语言上讽刺、挖苦学生,在态度上歧视学生,这是职业行为上不容许的。小杰和小龙出现问题时,付老师都没有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认为他们是“坏孩子”,更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而是耐心的帮助,有针对性的指导,推心置腹的谈心,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2.【参考答案】
第一教师的预设教学目标较为理想,理由如下:
①.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中得到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它针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规范者教师教的活动,而且也规范着学生学的活动。案例中教师一的预设教学目标既考虑到教师的教,又考虑到的学;教师二的预设教学目标侧重于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②.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两位老师都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记住新单词是认知目标;运用基本句型流畅对话,综合运用知识介绍他人是动作技能目标;案例中第一位老师有增强亲情感这种情感目标而且有具体的操作过程:“通过……实现教学目标”;第二位教师则不具备。
③.预设的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等特点。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更好而且有情感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完整,更有针对性,有具体的执行过程。案例中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更可行,更具有针对性。3.【参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育教学素养。案例中的老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学生在公开课上不愿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保持沉默的权利,没有因为学生在公开课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去批评学生。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自己公开课的配合者,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②.案例中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教育机智。在课堂上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正确地化解问题。在公开课上,学生大胆地表示自己不想读,这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当着其他老师的面表达自己所想而生气或者逃避,而是因势利导,教师开玩笑一样鼓励他,给了学生希望的“台阶”。后半节课学生积极表现,圆满地解决问题。③.案例中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这节课是一节充满师爱的教育过程,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坚持正面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创造性又叫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和特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培养创造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学校方面:①.学校气氛需要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管理学生。②.学习活动自由,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③.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⑵.教师方面: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赞许其好奇求知。②.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不会产生危机感和受批评的恐惧。③.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给予鼓励。④.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从事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⑤.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⑶.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对学校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真正有利于人才选拔,选拔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学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对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综上所述,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以上对学校、教师以及改革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四、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1.情境导入:
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琐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本节课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2.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回答问题。
小题1:【妙解汉字】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请仿照这种解释,从“雅”“趣”“研”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小题2:【感悟文字】汉字不仅意美,音美,而且形更美。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无须练习写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小题3:【表达心愿】试着选一个汉字作为你的2014汉字,并简述选择的理由。学生回答完毕后,按下面的试题分析来分析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给予肯定、赞扬或给出更好的解答方案)。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从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来解释是三个词。结合字的本义分析。小题2: 试题分析:把汉字的优势或优点写出来即可。小题3: 试题分析:写出一个2014年你在网络上或其他媒体上见到的常用字,如“梦”字。结合梦字阐述,如“微信”的“信”字。答案示例:
小题1:(示例)“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所以雅从俗中来。“趣”,走过去,取过来,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研”,一个石,一个开,说明了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
小题2:(1)汉字凝结历史精华,承载民族的文化。
(2)练字可以健身。(指练字提高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练字能提高记忆力,提高素养。
小题3:(示例)“博”。因为初三是我成长的关键。我要永远不认输,不断拼搏。
“梦”和“微”当选为2012汉字
“梦”字在2014“汉语盘点”活动中脱颖而出。“汉语盘点”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共同主办。2012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国人很多的梦都在2012年梦想成真。
“微”字也当选“2014汉字”,它是由《新周刊》主办的新锐榜活动中选出的。“微”指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草根群体的“身微力薄” ……2012年,人微言不轻,势单但力不薄。一个个贪官在微博监督下现出原形,一次次转发让细小的声音变得嘹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解读尤为贴切:“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第五篇:2010年河南特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河南特岗考试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理论体系中那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理论(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理由:网上随处可搜到,另外毛泽东在的时候这个特色还没有提出。
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
C.群主立宪
3..三农是指(C)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B)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导向性
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教学原则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理由: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那章-有关记忆的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D)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理由:新课改上的。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D)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理由:《义务教育法》 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C)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理由:《教学反方法论》13页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0.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
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C)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评价
理由:《教育心理学》,章节-心理发展 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B)
A.本体知识
B.条件知识
理由:知识的分类—网上可以查到,本体知识是学科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的(B)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理由:《教育学》,章节-心理健康教育 14.夸美纽斯的作品(大教学论)
理由:《教育学》第一章 15.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B)
A.知识素养
B.职业道德
理由:本题之前做过,《教师职业道德》上也有涉及,理解就会做了。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B)
A.学习兴趣
B.获得赞赏
理由:《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提出内驱力,并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附属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地增强,附属的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在青少年时期,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小学初期的附属内驱力主要表现为为了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表扬或奖励,小学后期及初中
期,主要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
1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
A.教学
二、B.课外活动
C.劳动教育
理由:德智体美等育的基本途径都是教学,德育的特殊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18.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A)
A.对挫折的认识
B.情境
理由:《普通心理学》,一个人如果对挫折的认知是积极的,那么他的挫折反应就会相对积极。相反
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自卑自弃。
二、判断题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做出了到2020年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
3.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对)
4.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错)
理由:《教育学》-教学时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培养社会主义审美情趣和思想品德,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促进个性发展的活动 5.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对)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对)
8.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
9.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错)理由:《教育心理学》,认知反方式无好坏,值是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不影响学习的发生。
10.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错)
理由:《教育学》,章节-德育-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有一般顺序是从认识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11.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对)这个应该是对的
12.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对)
1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错)
理由:《教育心理学》,前四章的一章,记不清了。激情这了: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只影响学习的速
度、数量等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6-23 12:07
三.案例分析
1.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对一个学生说“这次你又是倒数第一,总是影响班级成绩。你
真是没救了!”
请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评价李老师的行为。
2、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请用教育原理分析。
四、论述题
1、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2、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并说出你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作文
河南省委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波澜”,“平常中的热血”。教师的崇高最能体
现这些精神。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