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能性优秀教案
信息窗:可能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113页。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出体现公平性的简单游戏方案。
2、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出体现公平性的简单游戏方案。课前加一个小热身:考考你。引入对可能性的学习。师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下过跳棋吗?下棋前,你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走棋? 学生交流,导入新课。
情况预设:生1:玩“剪子、包袱、锤”的游戏;谁赢了谁先走; 生2:抛硬币的方式;生3:猜哪只手里有东西;
【设计意图】以“下跳棋”这一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谈话:(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思考:图中两个同学是怎样约定谁先走棋子的?(学生回答)
师谈话:图中有两个袋子,你认为他们用哪个袋子来摸棋子公平?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
师谈话: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师谈话:请同学们猜猜,用甲袋来摸棋子,摸到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
师谈话: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到底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还需要怎样验证?(学生回答)
师谈话:对。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摸棋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注意每摸一次都要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四人轮流摸棋,并做记录。
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与我们前面的猜测吻合吗?
情况预设:不是标准的二分之一,对前面的猜测及实验结果表示怀疑;„„
师:因为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比较少,所以稍微有一点误差是正常的,当实验次数增大时,摸到红棋的可能性和摸到蓝棋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逼近二分之一。
师生小结: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所以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也都是
2112。
师谈话:根据刚才的学习,谁能分析一下摸乙袋棋子为什么不公平?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小组交流)
师谈话:谁想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交流)师生小结:在乙袋中,红棋子占总数的2313,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是
13;蓝棋子占总数的,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是
23,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师谈话: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回答)师生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关系;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
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规则公平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对每个游戏者的机会均等也就是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否则不公平。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对可能性大小做出合理判断。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分数来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抛硬币
师:刚才李力和方明用摸棋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子,用抛硬币的方法可以吗? 课件出示抛硬币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任意抛出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李力先走,如果反面朝上,方明先走。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生:公平,因为任意抛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其实抛硬币这种方法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是公平的,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实验数据。课件出示抛硬币的数据
这是法国数学家、自然科学家蒲丰的实验数据,他做了4040次实验,其中有2048次正面朝上,1992次反面朝上。
这是美国数学家费勒的实验数据,他做了10000次实验,其中有4979次正面朝上,5021次反面朝上。
这是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的实验数据,他做了24000次实验,其中有12012次正面朝上,11988次反面朝上。
师: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找2人回答
师:通过大量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实验的次数越多,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越接近二分之一,所以抛硬币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2、转盘摸奖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摸棋子和抛硬币的游戏规则,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当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现在我们就利用刚才的知识做个幸运转转转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颜色大小不等的转盘。
师:老师决定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给女生加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给男生加1分。生:老师,我们组的颜色占的面积小,这样抽奖不公平,师:怎样才能使转盘公平呢?
生:使每一种颜色的面积同样大。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空白转盘,分小组设计你认为公平的转盘。最先设计好的小组就有转动转盘的资格。
师:现在我们开始设计吧。
师:请小组长开始转动转盘吧。
师:看来虽然男女生获奖的可能性都是1/2,但并不是一定能获奖,获奖的次数也不一定相同。这说明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板书),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老师就说:但是,同学们别灰心,我们下课后利用课外时间可以继续做这个游戏,如果做的次数多了,男女生获奖的次数就应该差不多了。
3、砸金蛋
师:刚才我们在游戏中学习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许多可能性大小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走进非常6加1砸金蛋的现场。课件播放砸金蛋的录像 师:你能解决这里面的可能性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有10个金蛋,有电脑奖的1个,有手机奖的3个,有MP3奖的4个,其它是空的。
(1)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到手机、MP3的可能性分别有多大?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不到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我增加难度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出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次砸到一部手机,第二次再砸,再次砸到手机的可能性是()
4、摸牌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玩扑克牌吗?在我们经常玩的扑克牌中也有有趣的可能性现象呢。课件出示扑克牌练习
让学生快速回答前3个小题 重点分析第4个小题
师:这种现象可能吗?为什么? 生:„„.师:可能性的大小只是理论推测,而事实的发生往往带有偶然性,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
5、装球游戏
师:刚才我们做了幸运转转转游戏,我们再来做个拿球的游戏好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拿球的要求。
师:你能按要求拿球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我们的学具,请同学们按要求拿球,拿完后把你的拿球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看哪一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师:哪个同学想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指定一个小组展示拿法。(相同的方法只说一次)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生:1个红球,2个黄球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吗?
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让学生说说不同意的理由,同时让这个小组的学生说说这种方案为什么合理?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妙招,只要你拿的红球的个数占总个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就符合我们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老师发现我们信诚中心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老师感到同学们确实是我们信诚中心的骄傲。
板书: 可能性 必然性 1/2 1/2 相等 公平1/3 2/3 不相等 不公平
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教授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于可能性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量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鉴于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试验操作法;设计了以下学法: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
如下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入;
二、合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四点:
一、重视创设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堂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下跳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的生活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二、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摸球游戏,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游戏的奥秘。
三、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课中我让学生设计“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设计转盘的活动中。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
四、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摸棋子,掷硬币,玩转盘,砸金蛋,玩扑克等,在生活问题中展开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探究出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事件的关系,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学会引导学生用概率去猜测,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随机思维。
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只是个协作者。整节课,学生都表现的很好,教学也起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课上得仍然缺乏深度,如,结合砸金蛋活动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抽奖情况,再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人还要去抽奖?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六大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六大理念的解读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关于数学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把智力价值看得过分重要。
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看待。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3、关于数学学习
(1)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做数学体现
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
(2)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关于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感到亲切(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
5、关于数学教学评价
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多元的评价目标和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三方协商考评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
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教学。
6、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关于目标
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三)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数与代数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2.图形与几何
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3.统计与概率
帮助学生逐渐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要的。4.综合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四)关于实施建议 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新增加)
数学思考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 抽象思维。
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知识与技能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新增加)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第二篇:《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05页例
一、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
3.初步使学生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能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包括确定事件,并动手验证。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包括不确定事件,并动手验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盒子,各颜色气球。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引出课题“可能性”
多媒体课件出示阿凡提的照片并讲述阿凡提的故事。
师:话说有一天,阿凡提骑着毛驴被正在游玩的国王遇见.国王早就听说阿凡提非常聪明,很不服气,决定整整他,于是就主动靠近阿凡提的毛驴,把脚一扭说是被阿凡提的毛驴给踢了,就把阿凡提打入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阿凡提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谁能用“可能”说一句话预测一下结果呢?
生1:阿凡提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
生2:他有可能会摸到写有“死”的纸条。(师板书:可能)
师:可是,这个昏庸的国王一心想让阿凡提死,于是就派人偷偷地把盒子里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写有“死”的字条,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回,同学们想一想:如果阿凡提摸纸条,结果会怎么样?谁能用“一定”或“不可能”来预测一下结果呢?
生1:阿凡提一定会摸到写有“死”的纸条。(师板书:一定)生2:阿凡提不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师板书:不可能)
师:阿凡提难道就真的没救了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相信通过学习,我们一定能救出聪明的阿凡提。(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用一个疑问促使他们思考,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一)一定
先用一个全是红色气球的盒子,让学生上台来摸,每次只能取出一个,取出后不放回。
师(故作疑惑状):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摸出来的都是红色的?谁来猜一猜?
生:我猜这个盒子里装的都是红色的气球。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人摸出的都是红气球。(验证盒子里的气球)
师:因为盒子里装的都是红色的气球,所以大家摸出来的都是红气球。那如果我们继续不停地摸下去,会怎么样呢?谁能用黑板上的一个词来说一说?
生:我们一定能摸出红气球。
(二)可能
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装有黄、绿两色气球。让学生有顺序的摸,每个学生在摸之前猜测一下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然后摸出了什么颜色的,分别记录下来。(师巡视,参与)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的同学摸出黄色的,有的同学摸出绿色的。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谁来猜猜看?
生(猜测):里面有黄色的气球,也有绿色的气球。师: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摸下去,会怎么样呢?谁能用黑板上的一个词语说一说?
生:可能摸到黄色的,也可能摸到绿色的。
(三)不可能
让小组长将盒中气球倒出,小组讨论如何才能摸不出黄色气球,并且小组合作摆放,师生合作摸气球。
师:你们是怎么放的气球?为什么老师总也摸不到黄色气球呢?谁能告诉老师这个秘密?
师:如果老师继续摸下去,会怎么样呢?谁能用黑板上的一个词语说一说? 生:因为盒子里没有放黄色气球,所以老师不可能摸出黄气球。(师鼓励)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设计摆放气球的方案,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可能”、“一定”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可能”,而且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化,真正理解事件发生的3种可能性,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动脑、动口,使得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非常具体、生动。】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一)看谁说的快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点儿东西()
3、三天后下雨()
4、太阳从西边升起()
5、人用左手拿筷子()
6、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在最后一题出错,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此题旁出示资料夹:据调查,世界每秒钟就出生4个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出生约15540人,每天出生约37万多人。这样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正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进行汇报。
(四)超级猜猜猜
让学生根据描述猜出是什么,用黑板上的词语来描述,要求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五)拯救阿凡提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别忘了阿凡提还在生死线上,现在我们就来救阿凡提,谁有好办法呢?(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阿凡提的方法.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偷偷地告诉了阿凡提。阿凡提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破解国王的毒计。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阿凡提选择“生”、“死”时,阿凡提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了肚里,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大法官着急了,其他大臣说别急,看看盒子里剩下的是什么,就知道他吃的是什么了。
【设计意图:解救阿凡提与前面的阿凡提的故事相互呼应,同时也是所学新知识的应用,这样就使得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可能性,需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猜、做、辩、玩”这四个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调动了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不过在第二环节做游戏的时候可能会无法控制课堂纪律,这是我将要注意的方面。
第三篇: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概率”是“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解释事件的发生。教学难点:“可能”这一不确定性的理解。
教学思路:通过一个故事,2个游戏,一次动手操作,营造出轻松,愉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体验身边生活中的数学。
组织形式: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同桌讨论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位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师:可是这个昏庸的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 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两张纸条上全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奴隶一定死,不可能生了。
师:别急,听我往下讲。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奴隶。这个奴隶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奴隶选择“生”“死”时,这个奴隶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吞下的当然就不可能是死而是“生”了。
小结:故事里的奴隶经历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过程,是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
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内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操作活动,体验感悟
1.猜一猜。
师:听完了故事,我们来玩一个幸运摸球游戏吧,想参加吗?
游戏准备:一个盒子中装了8个黄球。
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盒子里放了些乒乓球,我请一些同学来摸。在摸之前,请同学们猜猜他们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看看你猜得准不准?
问:你为什么猜是黄球呢?
生:“因为前面摸到的都是黄球,所以我想盒子里都是黄球?”
师:“有谁猜是白球的吗?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有可能里面黄球非常多,白球很少。
师:猜测永远都只是猜测,我们把盒子中的球都拿出来看看吧。
(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里面全是黄球)
师:盒子里都是什么球,从里面摸一个球出来,会出现几种情况?
生:一种。
师:哪一种情况?
生:只能摸到黄球。
师: 没错,我们从盒中去摸球时,只能出现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进行描述这件事情的发生。
生:肯定、保证、一定。
师:当某件事情发时,只有一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进行描述。(板书:一定)
师:能从里面摸到白球吗?为什么?
生:里面没有白球,不可能摸到白球。
师:是的,某件事情不能发生,我们可以用“不可能“来进行描述。(板书:不可能)现如果教师放一个白球进去,现在从里面摸球,会出现几种情况呢? 生:两种,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当某件事情发生时,有两种以上情况发生时,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进行说明。(板书:可能)
2.想一想(教学例1)
师:摸球游戏结束了,老师有几个小问题想考考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两个ab两个盒子,a盒中装有8个黄球,b盒中装有2个黄球,2个白球。2个绿球,2个蓝球。
(1)提出问题:从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白球呢?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黄球呢?
(2)学生小组讨论,记录答案,汇报
为什么a盒一定能摸出黄球?b盒行不行?
为什么a盒不可能摸出白球,如果在b盒摸呢?
a盒为什么不是可能摸出黄球?
(3)实践验证
师问:在b盒里摸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可能摸到蓝球,可能摸到绿球。师:我们也来实际摸摸看。
(4)知识运用
涂一涂(课本练习二十四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涂色方案,学生涂完后在全班展示。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师:在刚才的摸球游戏中,我们会发生“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不同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些情况发生。(课件出示课本第105页例2)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吧。
帮助审题:你们看明白了吗?
师:对,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是“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用“○”表示。在小组内交流。
活动后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老师百度了一些资料:
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是1100万左右。把这个数据具体到天数,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是2.08万,如果精确到秒,中国平均每4.15秒就有一个小公民出生。师:哇!的确是非常惊人。同学们只是眨几下眼的工夫,我国就有1个新生儿出生。你们想想全世界每秒该有多少新生儿出生呀,每天就更多了。那么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是“一定”的吗?
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些事件一定发生,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说一说吗?
四、游戏巩固
师:在课的最后,我们再来玩一个抽奖游戏,想要参加抽奖,就要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自己将要摸到球的情况。
游戏准备:在一个盒中,放入一个绿球,二个黄球,四个白球,游戏规则:运用今天的知识说一说自己会摸到球的情况,说对了,可以摸一次。摸到黄球有奖品。摸出的球不放入盒中。同时请一学生在课件根据学生摸的情况进行操作,以便后面学生了解盒中球的变化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顺带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可能性的大小)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可能性
一定不可能可能
第四篇: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10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丰富学生对随机现象的感受与理解,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口袋,乒乓球 教具:课件,口袋,乒乓球,磁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准备开一个庆祝活动,要求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你想表演什么?(唱歌、跳舞、快板、小品、讲故事、相声。)孩子们想表演的节目很多,老师只准备了唱歌、跳舞、小品、讲故事这四个节目请学生自己动手抽签
“如果让你再抽一次,你一定能抽到吗”(能,不能,不可能)“那如果老师给你足够多的机会,你可能抽到吗?”(可能)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件 它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感知,共同探究
1、教学 “一定” “不可能”
(贴出三个口袋示意图,每个袋上标出三种球的个数)1号袋:3黄3白 2号袋:6白 3号袋:4黄2红
①提问:如果你们特别想要从某个口袋里摸出一个白球,你会选择到几号口袋去摸?
为什么选择到2号袋摸?
(因为2号袋全是白色,所以一摸就摸到白色)请学生上台来摸
无论怎样摸,摸到的一定是白色(板书“一定”)②准备3号口袋,第一个摸到白色的同学送小礼物
让学生上台来摸,会有孩子发现摸不到白球,当学生有疑问时,(展示口袋的球,(4黄2红)有什么想说的?
“袋里没有白球,还可能摸到白球吗?”(3号袋没有白色,所以不可能摸到白色)(板书“不可能”)③到1号袋摸一个,也不可能摸到吗?
2、教学 “可能”
从1号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有可能摸到白球吗? 要求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口袋 在活动中由组长带领,在摸球以前先猜自己会摸到什么颜色球,然后6位组员按顺序每人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住摸出球的颜色后要放回去。(2)组长在每个组员摸以前要将口袋摇一摇。(3)各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课件随机记录: 第一组:白 黄 白 黄 黄 黄
“如果让你只摸一次,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吗?”
(不一定)也就是只能摸一次,有可能摸到白球,也有可能摸不到白球。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将袋子打开看看是什么颜色?(有黄有白)在这个有黄有白的口袋里,只摸一次,是有可能摸到白球。(出示“可能”)第二组:黄 白 白 白 白 黄
在有黄有白的袋子里,我们有可能摸到白球。(验证可能)第三组:白 白 黄 黄 白 黄 第四组:黄 白 白 白 白 白
先请这两个小组的组长将袋子打开看看是什么颜色? 师:(转到黑板上)那么照这样看,在有黄有白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的确是有可能摸到白球。(板书 可能)
3、有几个组的球老师动了手脚:(课件出示)(1)袋1 :5黄1白 师:刚才有1个小组我在发球的时候动了点手脚,想知道他们小组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这一小组口袋里的球和其他小组的球有什么不一样?(5黄1白)生:黄球多了,白球少了,只有一个
师:那在只有一个白球的情况下,还能摸到白球吗? 生:有可能
师:那究竟有没有可能,我们来验证一下。(请6个孩子摸球)
师:这一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师小结出示ppt:只要口袋里面有白球,就有可能摸到白球,虽然白球少了一点。还有个口袋2:(10黄1白)(20黄1白)(全白)
有可能摸到白球吗?
小结:通过刚才的摸球活动,如果口袋里都是白球,那么一定摸到白球;如果口袋里一个白球都没有,那么不可能摸到白球;如果口袋里有黄有白,那么有可能摸到白球,还有可能摸到黄球。
三、游戏激趣,内化提高
刚才是老师放好了球,让你们来摸,现在想不想换过来,1、出示:1棵大树,4个红苹果,4个青苹果 根据给定的要求,在大树上贴上适当的苹果。第一关:从树上任意摘一个,一定是红苹果。出示问题后生齐读,后找重点词。孩子们你们知道第一关是什么意思吗?
你想怎样贴?谁想上台将想法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生汇报,一句话概括(只要怎样做就一定是红苹果):
要保证任意摘一个一定是红苹果,那么树上必须全部都是红苹果。第二关:从树上任意摘一个,不可能摘到红苹果。生汇报,一句话概括(只要怎样做就不可能是红苹果):只要不贴红苹果,贴其他颜色的苹果,就不可能是红苹果。
第三关:任意摘一个苹果,可能是红苹果。(同桌交流讨论)
小结:既要有红苹果,也要有青苹果,任意摘一个可能是红苹果。
四、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事也是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来判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1、想一想。出示例2(4人小组讨论)将词语加进去说。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一定)我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不可能)因为不吃东西会饿死。三天后会下雨。(可能)因为天有不测风云,未来是无法预料的。太阳从西边升起。(不可能)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可能)因为有些人是用左手拿筷子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一定)
因为据调查,世界上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出生。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身边发生的事物。谈谈自己的收获。
和孩子一起翻开书104-105页,填一填。第104页情境图就是我们课前做的游戏。
第105页例1教我们学习了用来判定生活中可能性的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例2是让我们用这些词语来判定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完成书上108第一题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花是香的。(可能)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定)石狮子在天上飞。(不可能)
2、设疑探究下节课内容
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想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洋洋百货开展一个抽奖活动,凡是在商场购买了东西的人都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超市设计了两种抽奖活动方案,评一评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案。为什么? 转转盘(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第五篇: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可能性”教案
翟 玲 教学内容: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课件,黄色球,白色球各十个,两个盒子。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利用数学书上的图画,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导入主题:可能性。投影出示104 页主题图,请学生观察这幅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图的图意。假如你 是他们中的一员,轮到你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了,你认为自己会表演什么节 目?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情的发生时不确定的。
二、探究新知: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组摸棋子的游戏,共将此环节分成两个板块来进行,一是让学生感知“一定”与“可能”。在课前我准备了两个个盒子(一个盒子里全是白色的球,一个盒子里全是黄色的球),分组请两个同学上来摸乒乓球。每人摸三次,看哪个同学摸出的黄色球多,那位同学就胜利了。实际上,分发到两个同学手中的盒子,有一个盒子里全是白色的球,而有一个盒子全是黄色的球。同学们从高兴的游戏中,到失败的叹气。再到对比赛规则的猜疑中,教师让学生打开盒子看一看,在同学们对“如此比赛不平”的抗议声中,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总结出在全是黄色球的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的结果一定是黄球,那其他同学没有获胜的原因是在全是白色球的袋里不可能摸到黄色球。在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用眼观察,评析结果的过程中,感知了“一定”和“不可能”,随着教师的适时提问:“这样的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公平呢?”将教学推入本环节的第二板块,体验“可能”。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也就是说出“在一个盒子里既要有黄色球,又要有白色球。这样才公平”之后,教师适时引导,“这时我们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会怎样?”点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 课件:数学书105页做一做
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