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

时间:2019-05-12 23:3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

第一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教材通过直观场景图,借助实际操作、启发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的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现象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学情分析 :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在计算方面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探索与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周期的特点,并应用周期规律确定某个位置上的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解决周期排列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引入游戏,利用魔术箱变出不同颜色的球(红球、黄球、蓝球、绿球、…),学生猜想接下来的球,初步感受周期规律的存在。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也使教学难点得以淡化,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规律。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二、呈现情境,整体感知

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公园里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准备了一些装饰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请小组汇报:

1、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摆放的。

2、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为一组地接着排列的。

指出: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每几个一组,每组里的排列顺序相同,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后,学生观察排列情况,帮助学生获得对规律的整体感知,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三、分别探索,发现方法

1、探索盆花排列规律(1)探索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盆花的排列规律,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各自的方法,突出引导学生发现每3盆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指出:刚才大家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找出了盆花的排列规律:每3盆一组,按蓝、黄、红的顺序重复出现.(2)解决问题

应用: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第11盆呢?再继续摆下去,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结合交流,呈现学生的方法,引导理解不同的解决方法:(1)排列: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2)画图:

(3)计算:19÷3=6(组)……1(盆)提问:算式里的“3”哪里来的,“6表示什么意思”,“1”呢? 追问:第19盆是第几组第几盆,所以是什么颜色? 2.探索彩灯排列规律(1)探索规律

彩灯(出示彩灯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说明:彩灯是每4盏一组,按红、紫、绿、紫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出现。(2)解决问题

提问:第20盏、第23盏各是什么颜色?

20÷4=5(盏)第20盏灯是紫色;

23÷4=5(组)……3(盏)第23盏灯是绿色。

拓展: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3.探索彩旗排列规律

探究彩旗的排列规律,放手让学生独立开展活动,并组织展示与交流。提问:彩旗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和第28面是什么颜色?.4、综合比较,变式训练

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规律后,引导学生对三者综合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通过交流适当归纳周期排列的事物的特点。

变式:你能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出现的排列吗? 【设计意图:探究盆花时重在表述规律、发现方法,探究彩旗时进一步应用规律,探究彩旗则则放手让孩子独立开展活动】

四、师生合作,总结回顾

回顾一下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跟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

像上面着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19÷3=6(组)……1(盆)蓝

20÷4=5(盏)紫 23÷4=5(组)……3(盏)绿

教学反思:

第二篇:祝梅识字教学论文(模版)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识字效果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祝梅

识字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读写和阅读能力的强弱。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识字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识字教学也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识字教学,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了以下六种识字方法:

一、象形启蒙,对比实物提高识字效果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根据象形的方法帮助识字。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比较联系,同中求异提高识字效果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教师可以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横。而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时,可与“他”“地”相 联系进行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イ”,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三、情境创设,直观表演提高识字效果

对于一些会意字的教学可以采用情境表演识字法,如教学“休”;再如教学“灭”时,把一只蜡烛放在烧杯里,点燃后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引出“火”,接着把玻璃盖上,火就灭了。于是,出示“灭”进行教学。这样通过表演,字的音、形、义迎刃而解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使识字在有趣的活动中变得轻松一些。

四、游戏巩固,亲身体验提高识字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如“啄木鸟治病”,叫一个同学读卡片,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一遍,如果读错了,就让其他同学站起来当“啄木鸟”进行纠正。再如“邮递员送信”,把生字拼音打乱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扮演小小邮递员,把手中的卡片送到相应的拼音下面,谁的正确率高谁就是胜利者。

五、字谜激趣,发挥想象提高识字效果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编字谜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教到“告”,告诉他们可以编这样一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教到“胖”告诉他们可以编字谜“十五天”。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孩子 们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编一些简单的字谜了。如“实”,他们会编“头上戴一个大帽子”。又如:“芽”,他们会编“牙上长草了”,虽是简单,却是孩子可贵的创造。

六、互助互学,团结协作提高识字效果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可以考虑在学生中成立互助学习组,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在识字时他们就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查,互相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帮助程度比较差的同学。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快乐,记得轻松,又让学生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体验到团结进取的高尚情感。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初浅体会。事实上,识字教学还有许多可以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该不断地总结、积累,努力地探索,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提升识字效果。

第三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物体的有序

1、初步感知规律 游戏:比比谁的记忆好

出示两组数据:A: 162536496481 B:123412341234 男生记A组,女生记B组,结果女生获胜,让学生感知比赛的不公平。

让男生小结: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女生获胜是因为她们记忆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2、进一步感知规律

谈话: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出示图片,学生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规律”。(板书: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儿童乐园重新布置了环境。

1、出示场景图

(1)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盆花、彩灯、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2)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些物体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 生说发现的规律,师板贴。盆花: 彩灯: 彩旗: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的描述: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彩灯每3盏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灯、紫灯、绿灯;彩旗每4面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红、黄、黄。

(3)问:这些规律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一组一组的,并且每组都相同。

(4)小结:像这样一些事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的规律,也称做周期排列的规律。(三)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A:研究盆花摆放的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盆花是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同学们想办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1、出示讨论要求: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1)理解题意

(2)独立尝试,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3)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2、交流展示解题策略: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1)列举的策略:单数、双数/奇数、偶数

(2)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3)计算的策略:板书 15÷2=7(组)……1(盆)

3、深化理解计算的方法: 问:你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生:15表示一共有15盆花,2表示把每2盆看作一组,7表示有这样的7组,余数1表示还剩1盆。

结合直观图思考讨论:(1)“2”是哪来的?为什么把2盆作为一组?(2)“7”的单位为什么是“组”而不是“盆”?

(3)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是第几组第几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交流方法:根据余数可以以第一组为参照来确定第15盆花的颜色。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学生探索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解难点。】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尝试优化:彩灯的规律(1)有余数的情况

师: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学生汇报自己所用的方法。

通过交流比较明确:画图比较麻烦,奇数偶数的方法不适用,用计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学生说师板书:17÷3=5(组)……2(盏)师:为什么除以3,余数2盏是第几组的第几盏?(2)没有余数的情况

师:第18盏彩灯呢?谁能说说算式? 学生边说师边板书:18÷3=6(组)追问:没有余数怎么判断呢?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生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6组的第3盏,应是绿色。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明确,当没有余数时只要参照第一组的最后一盏彩灯就可以了。师:那左起第24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根据规律快速回答。(3)比较,实现策略的优化

师: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准确?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再提出第100盏、第16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老师不做硬性规定(哪种方法最简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画图法”和“列举法”的局限性以及计算的简便性。这样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内心体验出发,从一种优化的需求出发逐步实现了策略的最优化,实现自主建构。】

2、巩固强化:彩旗的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彩旗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 学生任选一个问题独立思考计算。集体反馈交流,师板书:21÷4=5(组)……1(面)23÷4=5(组)……3(面)反问:为什么商相同,余数不同,结果也不同呢? 明确:余数与每组里事物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小结

在解决周期排列的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确定除数,然后用除法算一算,再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为了方便一般参照与第一组的对应关系作出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几道算式的计算与观察,对三种不同排列规律方案的对比与讨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五)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1)、先出示3枚棋子:○○●

问:现在你能确定第21枚是白子为什么还是黑子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没有依次重复的规律。再接着出示:○○●○○●

师:现在你能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吗?什么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规律,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问:至少要找到几组完全一样的才能确定出依次重复的规律?(生:两组)让学生根据规律说一说第21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2)、“练一练”第3题

师:每组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问:第32个各是什么图形?学生口算结果。

追问:问什么同样是求第32个图形,而每道题的列式不同,结果也不同呢?(3)、拓展练习:创造规律 A、板贴出示:□○△□□□○△ 师:摆放有规律吗?为什么? 师:你能移动其中的一个图形使它们有规律吗? 学生演示移动后再说说其中的规律。B、用笑脸和哭脸创造规律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律,电脑随机演示排列的规律,并指出要求第()个,生说算式,电脑相机演示算式,学生判断是笑脸还是哭脸。

(4)、练习十第1题(属相的问题)A、出示12生肖属相图, 指名问: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 思考:比你大或小几岁的人属相和你相同? 进一步思考:除了比你大或小12岁的人与你属相相同外,与你属相相同的还有可能比你大多少岁? B、猜年龄:兵兵、爸爸和爷爷都属猪,爷爷今年60岁,爸爸今年()岁,兵兵今年()岁。【设计意图: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整合了书上的习题,挖掘习题内在的智力价值,通过基本练习、创造规律、猜年龄,再次让学生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培养了他们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地交流活动中运用规律。】(六)总结回顾,反思学习过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

师: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世界里。还记得课前的那场比赛吗?……其实呀!男同学记的那个数也是有规律的,只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大家发现规律了吗?今天的所学、所得,只是数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体育课报数123

2***56 比谁先数到20

第四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简单的周期找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定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画图、分类、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接受美感教育,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规律

1.游戏:看谁记得快 说出游戏规则:男生女生比赛记忆……出示两组数据,分别给学生5秒钟时间记忆。

两组数据:

女生数据:***4 男生数据:***8 分别请一位男生和女生起来报数据。2.引发思考,讨论总结

想一想:为什么女生可以一下子把数据报出来,而男生却非常困难?

导入:有规律的排列不仅让人感觉到整齐美观,而且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它。

二、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观察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场景图)

师:你都看到些什么?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

(1)小组讨论:图中的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说明共同特点?

(2)学生汇报:

(3)课件演示、归纳总结: 像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现象数学上叫做周期现象。完成板书:简单的周期 齐读两遍

2.教学教材第31页例题

(1)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2)出示要求,学生尝试讨论。

①理解题意,独立尝试,并将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②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3)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叙述: 方法1:画图法 方法2:列举法

方法3:除法计算法:19÷3=6(组)……1(盆)

重点理解计算方法:19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商6代表什么?余1呢?(按依次重复的规律,第七组第1盆花是什么颜色?每组第一盆花是什么颜色?)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课件出示彩灯图:照上面那样排下去,每4盏为一组,分别是红、紫、绿、紫。那么从左边起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23盏彩灯呢?(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解答。(2)学生汇报。

(3)结合学生回答逐步优化:画图法较繁杂,计算法简便。2.按照彩旗的排列,第26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1)学生独立用计算的方法解答。(2)集体校对。

(3)比较两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3.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盆花、彩灯、彩旗中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干什么?(找规律)这些物品的摆放都是什么样的规律?(依次重复)找到规律,我们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那种方法比较简便?

4、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

2、十二生肖

五、回顾反思,总结学习方法

第五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索规律的活动课,主要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若干个物体,发现其排列规律。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情境图,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让学生寻找这些物体排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然后探究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发现可以把几盆花、几盏灯、几面旗看作一个周期。再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物体的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最后让学生回顾探索周期规律的过程,加强对周期现象的认识。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探究规律的能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简单的周期现象,只是他们还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述其规律,借助具体的现象去观察,能够从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能够与已掌握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经验联系起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结构特点,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寻求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并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周期性排列问题。教学难点:

能掌握物体排列的周期,会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

形。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记忆力PK赛: 女生组:*** 男生组:***3749

2、引入新知

师:当数字排列有规律时,利用规律能很快的记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有规律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场景图)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公园里张灯结彩,彩旗招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

2、师: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那图中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点?(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摆放的;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的。)

3、追问:盆花的第6组的第1盆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彩灯的第9组的第4盏灯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4、师: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那我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师引导:每几盆为一组?第一盆什么颜色?第二盆、第三盆呢?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盆花的排列规律?

5、师: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请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师巡视。完成后,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排一排:蓝黄红 蓝黄红 „„,排到第19个就是蓝花。

(2)画一画:用笔画Δ表示蓝花,□表示黄花,○表示红花,画到第19个。

(3)算一算: 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3是从哪里来的?6什么意思?1呢?

师:像这样,每3盆花看作一组,19÷3=6(组)„„1(盆),那就有这样的6组。注意6的单位是“组”。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9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师: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哪种最简单?(计算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一定要先找到规律,看清排列顺序。

6、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23盏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4?(每4盏彩灯可以看作一组)20÷4=5(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师:我发现你们都是列算式的,看来这类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非常简便。

7、出示问题: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追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师:在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弄清余数与每组里事物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地做出判断了。

三、拓展应用

1、小结: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板书课题)

2、拓展应用(1)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2)你同桌设计的是周期图形吗?照这样设计下去,第32个图形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简单的周期现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组织欣赏

师:自然界和生活中也有许多周期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排一排:蓝黄红 蓝黄红 „„

画一画:△□○ △□○ △□○ △□○ △□○ △□○ △

算一算:19÷3=6(组)„„1(盆)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

教学后记:

下载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盛祝梅(第一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模版)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有七天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重复出现同一......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30页~31页实践活动。教材简析: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推荐5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及反思 陶红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30页~31页实践活动。 教材简析: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5篇范文

    课题:简单的周期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2、使学生经历自......

    四年级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模版)

    参加国家“一师一优课”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2016年9月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

    《生命的周期》教学设计(推荐)

    一、备课设想:1、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