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2、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2、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①展示一组与水有关景色的图片;②展示硫酸铜、氯化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
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2、讲授新课:
二、[活动与探究一]学生实验
动手做: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
思考: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动画:食盐溶解、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
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思考: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
(板书)
一、溶液
(板书)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板书)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板书)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板书)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溶液的各部分组成、性质相同
(2)稳定: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3)混合物 讨论:①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溶液?
①蒸馏水;②自来水;③海水;④汽水;⑤白酒;⑥碘酒;⑦牛奶;⑧酒精;⑨豆浆 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二]:
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
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课堂小结
液-液互溶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 水一般作溶剂。
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思考:请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并谈谈溶液的用途? [活动与探究三]:、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特征:不稳定)
动画:乳化的微观过程
[活动与探究四]: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五] NaCl、NH4NO3、NaOH溶于水前后温度变化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思考: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结论:
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板书
(板书)
一、溶液
(板书)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板书)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板书)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板书)
2、溶液的特征
第二篇:课题1 溶液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难点:溶液概念的建立;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试剂,准备蔗糖溶液、食盐水、果汁各一杯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海洋图片,由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物质,而我们又看不见他们的存在入手,引入我们要探究的课题—《溶液的形成》。
1、探究实验一:老师演示蔗糖分子溶解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些固体跑哪里去了?观看物质溶解的微观模型图,相互讨论。
设计意图:设置真实的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亲身体验,并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
师生互动1:
(1)请三位同学上来品尝三种液体,说出液体名称,上、中、下三处的味道如何;老师总结溶液体现的特征;
(2)观察溶液是否分层,得出溶液的另一个特征;(3)问:形成的溶液是否还能溶解其他物质? 答:能(不能)老师给出答案并说明原因
(4)问:此时的液体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答:混合物
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得出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思考:如何判断一种液体是溶液?
溶液概念的建立,注意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总结出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强化对溶液特征的理解。感性认识向理性知识的过渡。师生活动3: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学生根据实验桌上准备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表格,得出结论(老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习对比实验方法。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
师生活动4: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等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溶质、溶剂判断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充当的角色可能不同。
师生活动5:既然已经知道某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区分,再引导学生进行溶液命名的探究,说出命名的原则,根据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与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2、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总结。
课后习题
3、回去以后相互交流一下这节课所探究的内容。
第三篇: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
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水
碘酒 碘(固体)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4.建立乳浊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板书:3.乳浊液]
5.学生实验:比较滴加了洗涤剂和未加洗涤剂的两支试管的干净程度。
6.分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
第四篇: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教案
第九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性与组成; 2)了解乳浊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有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三、教学难点
1、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的解释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 板书
五、教学内容
1、导入
首先给学生展示课件,说明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液体都是混合物,这些物质被称为溶液。引出新课——溶液的形成。
2、讲解新课
1)展示课件,通过实验一,介绍溶液的概念。通过溶液的概念,介绍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再介绍溶液的组成。回到实验一,通过展示图片,进一步解释实验一的现象。
2)提出问题,在不同的状态下,怎么区分溶质和溶剂?给出解答。
3)展示课件——实验二,解释溶质和溶液的辩证关系。4)提出问题,引出实验三,介绍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5)提问,介绍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的重视。6)总结课程的重点。
六、板书设计
9.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义
特征:均
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二、乳浊液的定义
乳化现象
三、溶液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实验中学贾恩娣(市骨干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评价实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三、实验准备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个小木片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
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水的烧杯、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药匙、温度计、玻璃棒。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设计
1、演示趣味实验引入:向烧杯(底部粘有一个小木片)中注入半杯水,加入较多NaOH固体并不断搅拌。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片掉下来了。
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片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 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内容,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学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相互交流。
学生: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于水时是放热的,反之是吸热。分组实验: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课本30页)然后相互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
学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设计意图: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而通过比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老师相信未来的科学家会诞生在你们中间。(恰当的表扬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教师: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页内容。
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归纳整理知识点: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变微观为宏观,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3、设计再探究
实验设计: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实验简图表示)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NaCl、NaOH、NH4NO3、浓H2SO4……试管、烧杯、玻璃棒、U型管。广口瓶,双孔橡皮塞……(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交流展示:同学讨论交流再探究方案
典型设计图:NaOH溶于水时温度变化装置(也适用于NH4NO3、浓H2SO4溶于水时温度变化探究)
4、反思与小结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收获。
5、作业布置:阅读资料(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1)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的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烧杯和杯底粘着的木块分离的实验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了设计实验的思路,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分析吸热和放热的原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技能,获取了知识,锤炼了思维。(3)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少,所以我安排了很丰富的活动素材,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进行再探究时,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既能给思维受阻的学生以启迪,又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广阔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