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备写语文复习教案备课
如何备写语文复习教案
新民镇第二小学 苏俊梅
期末检测将要来临,要想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做好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备写语文复习教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知识辐射面广,知识点零散,考查的式灵活体型多变,所以复习过程不容易把握。为了让老师的辛劳不至于付诸东流,避免做无用功而浪费了我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我归纳了一下,备写语文复习教案时关键是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以教材为主, 整理、归纳、加工复习内容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筑成稳固雄伟的大厦。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拼音、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因此在复习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借助教参再次细致认真的钻研教材,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单元,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调整,归类重组;找全知识点,抓出重难点;明确那些知识必讲,哪些知识可讲可不讲,然后由主到次,由易到难排好序;根据平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出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万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得当的训练,提升综合能力。
期末复习,离不开试题训练,但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训练集 “加强记忆、加强理解训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新课程考试形式常变、多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熟练掌握试题解答过程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在练习时,要把住一个原则:内容要“全”,习题要“精”,方法“活”,时间要“足”。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让学生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这就要求:
(一)要精选、精编试题。
兼顾常规题和新颖题型,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能力的考查。
(二)要精讲、精评。
首先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掌握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讲评时不求俱到,而是就典型性问题举一反
三、合三为一。
(三)要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加强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通过改变书中的原有体型,多角度深层次的强化训练的辐射面。(四)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试题的开放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复习也和平时一样,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训练。如诗句的理解,可以让薄弱生对照注解来说;可以让优秀学生展开来生动的描述;可以在本上默写;可以同桌间相互提问;还可以和老师比赛看谁讲的更精彩。
三、关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上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第二篇:如何精心备写语文教案
教师如何精心备写语文教案
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项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首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太熟悉备课了,谈论备课似乎令人兴味索然,但是哲学家告诉我们,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对它认识越浅,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未尝不是如此。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是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器”。教师备课,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事前功夫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具体操作中的成败。无论教学怎么改革,都不应淡化备课环节。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
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
一 备学生的心智水平
备课时,首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教学更亲切地走进学生。
二 备教具的使用策略
教具使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也有一个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时间;有的教师由于教具摆放位置不当,学生过早地看见,待使用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或用完随意一放,牵扯分散了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内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师教具演示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来,学生感到不满足,影响了学习情绪;或演示时间过长,无意地占去了不少学习时间等。总之,教具应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在备课时,要认真备好教具:一是熟练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对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纵自如;二是要明确教具的使用目的,应考虑教具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教学任务,使之有针对性、目的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时机和演示的时间,做到方式合情,时间合理,时机适当,用量适度;三是安排好教具摆放的位置,该亮相时再亮相。
三 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变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反复认识、全面领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把握,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使知识的发现过程问题化。其次,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可以对教材里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大胆批判,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着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四 备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过去,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知识目标这一维度上,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这显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如同立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好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目标的 “过程和方法”是主轴,知识整合,在“三维目标”中,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
五 备教学情景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要故弄玄虚,牵强附会。
六 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构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同,“情境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不同。例如: ——活动——体验” “问题——讨论——总结” “自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无论采取何种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它常常需要调整和变化。
七 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不能了解到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调整策略。
八 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的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九 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内隐的如: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如: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问、画、演、唱。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
十 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把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个课堂当着课堂教学的惟一资源,其结果导致生生同书本、师师同教案、校校同结果的局面,课堂呈现一种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状况,我们的教学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教师应善于对资源进行筛选、辨识、整合、汲取和优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宽度和深度。
十一 备教学语言的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视野,指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好五种课堂教学语言: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 ; “入课语” 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板书也是教师课堂的语言,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外化为直观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板书设计应力求简洁、新颖,书写要工整,布局要美观。教师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力量。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备课要备学生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备课要备学生——小学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十三 校举行了30周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比赛,我们中高段执教的是第十二册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以下是我在上课时的两个片断,以及反思。
片断一:在揭示课题,交流学过的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有哪些课文后,我简单作了小结:这些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具有崇高的品质,那么你了解的詹天佑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我说完后,有二、三名同学举手,我又鼓励了几句,但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变。后来,我叫了两名同学来汇报。
片断二: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我设计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因为()。”这个填空。当我出示了这个填空,让学生在充分地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后,来讨论时,我发现举起的手廖廖无几,这样的讨论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分析: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我都有自己的意图。《课标》中明确规定,第三学段的学生必须初步学会查找资料的办法,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上课前一天的傍晚,我布置了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去寻找詹天佑的资料的任务。设计上述的填空题,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本以为这二个环节,都应该是给了学生一个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第二个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也应当是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来深刻地体会本文的中心,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上课时,我自己尽可能是激情澎湃,而学生却是平静如水。我想造成这样课堂氛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备好学生的这一课。虽说上课前,听班主任老师交待过,本班学生不爱发言,但总以为这是六年级学生的通病,在正式课堂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启发,情况总会有所转变。于是,就这样轻松上阵了。
反思:要上好一堂课,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学生的课,的确很重要。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中上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上课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然后把这种了解融入到你的课堂设计中去。如在第一个环节的设计中,当举手的学生很少时,你可以抛出你所准备的詹天佑的资料,说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或在某一方面,你说一句,让学生来补充。这样愿意说的学生可能就多了。因为课后调查表明,学生的这一步工作,不是没有做,有好多学生确实是找到了不少资料,不知从哪说起,所以不如不说。那么这样的提示显然能起作用。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的冷淡反应,更是由于教师教学设计上没有体现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铁路工程师,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如电脑工程师之类的人。还有本文所写的事是发生1904年,距今100年前,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学生丝毫没有体验。鉴于这两个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填空时,应当有大量的铺垫。特别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要对学生有所交代,要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其次,对于朗读渲染的力度不够。在做这个填空之前,已让学生找到詹天佑在修筑这条铁路时遇到的困难,进行朗读体会。本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于加强,教师本可以发挥自己的朗读优势,进行朗读上的有效指导。这样让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得以体现,至此,再来完成填空定会觉得轻松,会愿意交流。
《穷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
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
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二、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
(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么想)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孩子,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四、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
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
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
第四篇:备课备什么
备课备什么
一、备课需要什么?
要“用心”、“用情”、“用力和重思”
用心:才能在备课时投入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教材的理解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才能在讲课时说出自己的心声,而不仅仅是专家和权威的“传声筒”,才能让学生听到自己心灵的声音,而只有老师发自心灵的声音,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唤醒。
用“情”:才能在备课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在课堂中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目标的达成。
用“心”,才能在备课中广泛查阅资料,实现教材上的深耕细读,知识上的融会贯通,讲解上的深入浅出,才能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
要用“思”,思即“反思”,反思是一种探究意识,是一种质疑精神,是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式的求真、求实的勇气和追求。
二、备课究竟备什么?
(一)备学生
1、了解学生
如何备学生?“一个教师最大的不幸不在于学生以各种方法刁难他,而在于学生对于他的一切行为无动于衷,在于学生从根本上漠视、无视他的存在”。要克服这一点,我们就要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2)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3)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联系教材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充分了解学生、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拥有更多的生活感悟体验。
2、分析学生
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学生。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个教师带领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拿教材“教”教材,而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设计。3.关注学生
在备课中关注学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自主探究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愉悦地学、充满成功感地学,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最关键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交流 A:师生合作
“教”服务于“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合作,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的良好途径。B:生生合作
生生交流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新知识、新信息通过合作小组这个特定形式,进行高速度、大密度、快节奏的“传递”,做到资源共享。在一些实践活动课上,只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才可能相应的教学环节。有质量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通过生生交流,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
(3)动手实践——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实践是能力的“检验场”,也是发展能力的“练习场”,让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参与,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场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有动手的机会。
课堂是心灵碰撞的场所。没有心灵碰撞的课堂首先不是真正的课堂,同时也不是有效的课堂。
(二)备课要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素养》中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是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所花在教科书上的实践就越少。”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消化教材,才能不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强调教材只能是教学的一个依据和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师在组织其他教学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材为指导。
“用教材教”其实还暗含着教师要“走出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将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机统一起来。
吃透教材,是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迈向教学艺术王国的必经之路。无法想象一个连教材内容都不熟悉的教师会上好一堂课,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法那法,吃不透教材就没法”。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才能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个整体把握,才能明了“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教”。那么,在备课时,如何专研、吃透教材?
1、树立科学的“教材价值观”
专研教材,理解吃透教材的前提是对教材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形成科学的“教材价值观”。
教材不是唯一的“物化风干”,“科比陈旧”的概念、命题、推理等知识的综合体,而是有着自己内在生命,倾注了人类精神结晶的思想的承诺者。吃透了教材,理解教材就是要把那些表面的概念、命题、推理等知识的综合体吃透,读出隐藏在其后的灵动的思想、鲜活的情感。
2、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实现教材观的转变,真正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新的教材观,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进行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需要学生去分析、理解、反思、评判和进行意义构建的对象,而不是全部接受的对象。
“教教材”是教书,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即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侧重知识分析,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到位与否及教学技巧,从教师的角度来统帅教学过程,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它是一口井,是停靠的码头。
“用教材教”,是教人,立足点则放在学习对象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习惯培养为侧重的综合性教学,是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它是一条河,是起帆的绿舟。
(三)备课一定要备自己
备课是教师上课的必备工作。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但教师最应该备的是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挖掘出课堂效应。因此,要避免平时教学上机械模仿和“拿来主义”的产生,要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备课一定要备好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备自己,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认真的剖析与反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备课的重中之重是备好自己。
1、备自己的期望值与信念
教师对自己备课、上课效果的好坏总是抱有一定的期望,期望自己的课成功,期望自己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期望值是有高低之分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位老师的期望值。备课、上课信心十足,做每一件事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高期望值教师教学效果肯定优于连自己底气不足、情绪消沉的低期望值的教师教学效果。
教师的期望针对某一件事、某一时间段,而教师信念则不一样,一旦形成,有可能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对工作尽职尽责。
我们在教学时,要备足自己的期望值与信念,把备教材、备学生置于提高自己的期望值和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的大背景里。备出这样的结果:高期望值、坚定的教育信念与好的教学效果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中。
2、备自己的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之间的能力存在不同的差异。美国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之间“教育学推理”能力存在差异,教学方法选择运用也存在差异,教学组织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教师能力之间有这许多差异,只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是不全面的,教师备好自己,把握住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以及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完善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3、备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从教多年之后,教学中会无意识地透出自己的个性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教学中备自己,还要备自我意识、课堂领导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备出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不是为了避重就轻,而是了解、认识自我的过程,更是发展培养自己的前提与准备;教师备自己是为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服务的,更是为了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服务的。所以我们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同时,也要备教师自己。
(四)备课时要设计好教学主线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首乐曲,课堂教学主线就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主线,为学生搭建学习之桥,让学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
教学主线是教师在反复专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
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课堂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突出重点、精彩纷呈。在备课时设计好教学主线,你的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1、深入钻研教材,提炼“教学主线”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中的内容,才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和透彻的把握。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教师对于课堂的各个阶段甚至同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设想,但教师不应急于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子任务”,而应先提炼教材内容,教师要抓住能起主导作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设计课堂教学的主线,使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清晰明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2、“教学主线”应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主线”设计的难度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要拔高难度,不要偏离课程目标。学者提到:成功教学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学生的厌烦心理。而教学主线设置过难或者过易,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心理和厌烦心理。
在设计教学主线时,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导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顺着教师设计的教学主线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达到的教学要求。
教师要围绕教学主线设计形式多样且富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3、“教学主线”的形式要多样,要符合趣味性原则
“教学主线”的形式要多样,要符合趣味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学主线”的创设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能使学生猜测到接下来的课堂中将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不仅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也无法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生活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有趣味有时代性的材料来创设“教学主线”。生活中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我们一堂课的载体,围绕这些载体,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小组互动活动,并最终由这条“教学主线”升华为一个有意义的主体。
(五)备课要设计、编写好教案
1、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时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3、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如何合理地实现教学目的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专研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灵特特、学业水平及其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要写出一个优秀的教案,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案的形式应不拘一格
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应当有不同的教案。是不是好教案,不只看形式是否规范,环节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而在于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2、教案内容要常写常新
写教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案记录要随着教师的成长而进步,写出他的新意,与时俱进。因此,应让那种虚假的、应付的、陈腐的、没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没有个性和特色的教案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呼唤充满生命力的、改革创新的、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气息的和显现个性风格的教案。
3、教案的设计应体现教者的教学个性
个性化教案时充满自信、自主和创造性的作品,是教师本人智慧结晶,他记录的是教师真实的思考过程。从形式上讲,优秀教案是官样文章的对立物。它不是“照猫画虎”“照方抓药”,而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一种预设。
4、改“教案”为“学案”,体现学生自主
传统的“教案”一开始就从教师的“教”出发,处处围绕教师怎么“教”来作出种种活动设计,故称之为“教案”。其实它颠覆了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的沟通或语言性活动。”所以,我们应把
传统的“教案”变为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学案”。
5、要写“动态教案”,体现开放和变化的特色
预设与生成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组矛盾。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道方案的预设不一致时,指导方案应当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具体情况调整计划。
(六)备课要留好作业
在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之中,作业处于中间的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课堂教学后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阶段性的总结与实践。教师在备课时留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学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做事态度。
对于老师而言,备课留好作业,有利于检查、了解教学效果,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等。当然,还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等,对症下药,从一个意义上,留好作业还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握三个“度” A数量限度
要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强迫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学习兴趣减退,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反之,过少的作业量,蜻蜓点水式,也达不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B:时间跨度
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布置作业要有兼容性,既有刚学到的“新知”,也有已经学过的需要进一步巩固的“旧知”,两者兼顾。二是对学生完成作业任务要有时限要求,既不能急于求成,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不能把时间拉得太长。一般说来,单天作业单天完成。C:难易程度
作业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丧失信心;反之,作业太容易,降低教学要求,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所以布置作业应该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可把作业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不同的同学作不同的要求。
(2)体现三个“注重”
1、笔答式作业注重巩固基础
只有务实基础,才能为以后知识的增长蓄势。为此,首先必须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应把主要的作业量放在最基础知识的训练上,切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其次,必须突出基本技能的提高,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最后,必须突出基本概念的掌握。
2、课堂作业应该注重感性新知
课堂书面作业训练,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作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调动眼、口、耳、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从而获得感性认知。
3、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扩展
一是要有启发性。要适时组织调动学生的原知识,启发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促进新知识旧知识不断交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扩展其内涵。
二是要有综合性。变单一的文化为文化作业、劳技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变单纯课外作业为课内、课外作业并举。通过综合作业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是要有趣味性。大量的单一形式的重复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倦心理,降低了作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技巧性,增强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穿插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突出四个“特征”
1、作业设计力求体现趣味性
作业设计体现趣味性,这也是学生爱学习,能够树立终身学习愿望的基础。
2、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差异性
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多样化,让学生有所选择,让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作业。
3、作业设计力求体现自主性
学生作业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设计去做,一方面学生对此会失去新意,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设计作业,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
4、作业设计力求体现探究性
作业设计还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喜欢探究才会有创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五篇:集体备课备什么
集体备课备什么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能运用国家、地方及学校课程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地方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是新事物、新思想。如果还同过去一样进行独自备课上课很难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新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高一年级的三位体育教师成立了集体备课小组,反复学习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指导思想,统一认识,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集体备课备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集体备课小组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学习新理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确保每名学生受益。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在一起探讨新理念,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拓展各自的知识,形成新的教育观及教学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将各自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家形成共识,然后将新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将理念转变为行动。
2、备教法
现今的课程标准为了让中学生在校期间能专一地学习体育知识,强调内容可选择性;即学校尽可能开设多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学习,这就使教学方法向多样化转变。这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如何适应新的教法?在集体备课中,通过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在教法上我们应努力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快感。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不打击落后学生,切切实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名学生都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和愉快感,激励每名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运动,为终身体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才能顺利提高教学质量。过去我们体育教研组的教师都是各自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写好教学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各自备课上课,单打独斗。在教学中也是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讲解示范多,学生练习少,单纯追求运动知识。在课堂上,对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则多指导,多练习,而忽视了其他同学的运动培养。在新的改革大潮中,通过集体备课,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方法:①熟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将体质较弱且不爱参加锻炼的学生找出,然后帮助他们制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项目参加学习,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经常检查他们完成的练习作业,这样逐渐引导他们走上自觉参与锻炼之路。②合理运用评价机制;即学生个人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采取的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与评价的热情,协调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去的体育课教学死板单调,而现今的体育课教学呈现出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下健康茁壮成长。
4、备场地器材
现今的教育改革实行的是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体育场地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体的智慧是无尽的,在集体备课中就如何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制体育器材等上好体育课开展了积极讨论,想了许多好的办法,如:将废弃的篮、排、足球装上沙子、棕草当实心球用于课堂教学及运动队的训练;用小皮球组织学生打垒球;动员女生缝制沙包;大家一起创编几套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等。通过制作简单、简易的体育器材,改善了我们年级组的教学条件,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目的。
5、开展教科研活动
过去我们体育教师只管教学、业训而忽视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后,大家将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短而小的报告,积累多了,就向杂志社投稿;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集体备课小组成员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八篇,有三篇论文在省级评选中获奖;完成三项省级课题的立项与结题。通过集体备课的开展与实施,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也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
集体备课的开展与实施,为广大的体育教师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的平台,大家一起探究、创新、学习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复兴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体育教研组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