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认识位置——左右》教学设计
库老小学 赵虹幸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磁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设计意图:音乐《健康歌》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举手,自然的引入课题。】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起立!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身的身体,自己感知左右,体验左右;动作游戏让学生很快觉得枯燥的数学课变的很趣。】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辨别物体的左右。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给水果摆一摆位置了。(师生合作,黑板演示)
(1).把梨放在中间。
(2)把南瓜放在梨的左边,把香蕉放在梨的右边。
(3)把苹果放在最右边,把桃子放在最左边。
2.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红,小红,我问你,香蕉的左边是什么?
香蕉的右边是什么?
小红:香蕉的左边是梨,香蕉的右边是苹果。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果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师生互学,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
四、拓展练习
1.提问:瞧,你们看见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吗? 小结: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在校园里同样,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回答问题中掌握知识。】
2.请同学们说一说下面的物体摆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给物体摆放位置,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老师表现得怎样? 下课铃响)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设计意图:下课铃响,通过让学生用右手和老师挥手告别,再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展示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
左
右
第二篇:秋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
秋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认识“木”“口”“人”三个部首。
学习“一”的不同读音。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季节。
师:那谁能告诉老师都有什么季节?你自已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
生: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我最喜欢…)
师: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都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可引导学生从景物的变化回答)
师:那你们现在看看窗外,树叶黄了,有的叶子已经落下来了,天气也慢慢凉了,秋天来了。(板书秋天)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2.学生指出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3.让个别学生说说这些字的读音,教师及时纠正。4.交流记字形的方法。
(1)先自已观察字形,根据不同的字形选择自已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及时指导学生认识部首“木”“口”“人”。5.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三 “一”的不同读法
1.找出课文中“一”的不同读音,并圈起来。2.把相同的读音归在一起。3.教师领读。读一声:“一”字 读二声:一片片,一会儿 读四声:一群
四
指导写字
1.让学生翻看课本,自读田字格中的四个生字。2.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生字,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全班交流。
3.教师示范写生字,学生摹写。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并展示部分学生写的字,让其他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五 课堂总结
请学生交流各自的收获.板书设计
秋天
了
子
人
大
第三篇:一年级《上 下》教学设计
<<上
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组合作,一起讨论。
(5)指导看书、书写。根据小朋友判断的各个动物的相对位置,把书本主题图的填空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②集体反馈。
2、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观察过你的同桌吗?你能发现他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吗?,(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3、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1)按小组长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2)分组活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说书架上物品摆放的位置。
(1)课件出示书架和物品,请同学们用“上”、“下”相互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3)集体反馈。
(4)谁说得好,为什么? 完成书上59页2题,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3、分房子。
(1)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房子,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2)同桌相互交流。(3)集体反馈。
4、老师想考考大家,请看图(说一说59页4题)。你知道宝物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猜到的?
5、第59页的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1)分组讨论,交流。(2)集体反馈。(3)指名板书图。
四、故事。
(1)观看《狐狸和乌鸦》动画。(2)用上下编一个故事。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观察”“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也已经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还可以变化。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
反思:
“上下”这一知识点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新知识,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节课的重点是会用“上下”完整地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松树爷爷生日,小动物们给它过生日,引出小动物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先是两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再教学三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是出示四只动物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巩固训练。然后是进行书上的各种形式练习。出示数学书第一页主题图,当学生说出:汽车在上面,船在下面时。我给予纠正:在表达位置与顺序时,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说谁在上,谁在下,应该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在学生自己叙述的较流利、较准确时我出示填空题,进一步巩固知识。本节课我注重了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上、下,学生找的很准确,有的是我也没想到的,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强。我也利用身边的素材,文具盒和数学书进行交流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孩子进行交流,并组织我说你做的游戏加深理解,效果也不错。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状态比较好,数学语言准确,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训练。
整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流畅的,孩子们也很认真,在讲完“上、下”一课后,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就是没有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我应该在学生叙述时,把处在中间位置的火车单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它的位置,让学生发现原来火车的位置可以说成是:火车在船的上面,在汽车的下面。然后在“你说我摆”这一还节再巩固一下,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四篇: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
《用数学》教学设计
东莞市南城区阳光小学 一年上册 丁爽 教学目标:
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这两个符号在具体情境中的意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重点:
根据图中的两个符号所在的位置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在具体情境图中所表达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纸。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金色的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去玩,好不好? 师:准备好,我们要出发了!
(课件出示开火车图,学生边学火车声边做动作,之后出现P47的主题图)师:火车把我们带进了田野里,这里的风景漂亮吗?这幅图在我们的书上也有,快把书打开47页,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这里很干净,我们也要保护环境。在这些美丽的情境中,还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让我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用数学)齐读课题。
学习新课,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学习“游戏图”----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学会会观察、提问,以及解决问题。师:你们想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我们走过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游戏图。)师:看到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忍不住把他们画了下来。(板前贴游戏图)(2)认识两个符号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4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图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多了两个符号)师你发现多了什么?请你出来指一指。师:对,多了两个符号.(先把大括号拿下来帖在旁边,用手指大括号,然后做手势)师:这个符号你知道它叫什么符号吗? 师:谁知道这个大括号在这幅图里是什么意思吗?(师边说边做合起来的手势,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表示把两边的小朋友合起来。)师:我们也像他一样边做手势边说吧。
师:在大括号的下边还有一个符号,你们以前见过吗?他是什么符号?
师:问号表示要求的的问题,你能看着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赶紧把算式填在书上。
(巡视中选一生到板前写。)
师:写完的同学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师:你们列的算式和他一样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导学生把解题思路说清楚: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用左边的4个小朋友加上右边的2个小朋友,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你说得真好,谁听清楚了,再说一遍。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引导学生齐说)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右边的2个小朋友加上左边的4个小朋友。)师: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来
第五篇:一年级上《娃哈哈》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年级上《娃哈哈》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年级上《娃哈哈》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娃哈哈
奏:用手串铃为《娃哈哈》伴奏
认:手串铃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维吾尔族的民歌以及舞蹈,跟老师学做简单的动作。
2、认识打击乐器手串铃,学会看懂其图谱并演奏
3、能看着图谱用打击乐为歌曲《娃哈哈》伴奏。
教学重点:
在唱、听、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跟音乐有节奏的律动
教学准备:
电脑、光盘、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问课:
《娃哈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以小孩子的口吻和富有***特色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旋律带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手鼓般的节奏贯穿前后,节奏跳动欢快,适合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唱,久唱不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一共有(56)个民族,最大的是(汉族),还有55个是少数民族,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
生:(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舞蹈,你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
1、观看舞蹈视频
问:你知道刚才跳的舞蹈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吗?
2、学习动作
师:我们也来学一学***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
拍手以及转手腕、脖子的扭动
二、新授,过渡
师:***的人们爱唱歌跳舞,连小朋友都爱呢,来听一首***的小朋友演唱的歌曲,听听,你熟悉吗?
1、初听《娃哈哈》
跟音乐律动(师带生跟着《娃哈哈》的音乐做动作)
2、打击乐器伴奏
1)出示响板
师:你还记得它吗?请你看着图谱敲一敲。
出示响板声部的图谱,教师带领学生演奏。
第一遍不跟音乐,第二遍跟音乐。
学生演奏的时候老师相机加入手串铃
2)出示手串铃
师:老师手里的乐器认识吗?应该怎么演奏呢?”
教师介绍名称及摇铃和拍铃两种演奏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1遍,不跟音乐。
3、教师指挥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奏,第一遍不跟音乐,第二遍跟音乐。强调:响板唱歌时,手串铃不能有声音,手串铃唱歌时,响板也不能有声音。
三、尝试合作表演
1、我们刚才学了***的舞蹈,听了***的民歌,还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现在就让我们学学***人民歌唱自己美好的生活!
2、分组表演,一组舞蹈,一组演奏响板,一组演奏手串铃。如果课堂里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让孩子们交换表演。充分体验各种表演形式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