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 捆小棒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捆小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其顺序、大小,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个位,十位。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明确数位不同,数含义不同。
教具准备铅笔,小棒,计数器.号码纸片
学具准备小棒.橡皮圈,直尺,圆片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精美的奖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能猜出我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吗?.
2、要得出准确的个数,我们应怎么办?(数一数)师生一起数,个数12)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认识10个一是 1个十
1、出示问题
师:猴博士要买10枝铅笔,假如你们是小售货员,请用小棒代替,帮老师,‘数出10根’,看谁数的最快。
2、探索 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
方法一:一根一根数
方法二:二根二根数
„„五跟五根数
3、展示数法。
师:(这是1根,也就是一)我一根一根的数出来,这10根小棒里有多少个1根?(10个)也就是有多少个一? 10个一(板书)猴博士说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想把它捆成一捆,1捆里就有多少根小棒?10根,。有几捆?(生答)那就是几个十?1个十.(板书)
4、小结
1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个10板书 ‘是’
生齐读,10个一是 1个十.想一想:1个十里面拥有几个一?
(二)11——20的认识1、11的认识
噢,原来猴博士是想要帮刘老师买奖品送给小朋友的.现在他发现班上又有1个小朋友表现很乖,所以还要1枝铅笔来作奖品.请你再添上1根小棒 原来的10枝,加上添上的1枝, 谁来提个数学问题?(生汇报,列式)板书: 1个十,1个一, 是 11
10+1=11
师小结: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认识计数器(数位)
请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是几就是表示几个一,十位是几就是表示几个十。
(1).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同时将实物对照..学生看清数位。
讨论 1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1”表示的是一捆(1个十),右边的“1”表示1根(1个一)。
小结: 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像老师这样说怎么拨的(在十位上拨几.在个位上拨几。读出”)
3、摆一摆、拔一拔
15的认识;猴博士又发现4个表现好的乖娃娃。请你再拿4支铅笔给他.现在合起来是多少?15请售货员摆出,拨出,说说你是怎么拨的。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拨一拨,***
板书(15的组成)1个十,5 个一10+5=15
19的认识噢,刚才 猴博士又发现4个表现好的乖娃娃。再拿给他4支铅笔。摆一摆,10支再加上右边的 几支? 9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支? 19算式是? 指名回答。板书10+9=19那再请人来说说1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上台拨一拨。1个十,9个一板书
20的认识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如果右边的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 又是1个10,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2捆,20根)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请学生汇报。2个十是()10+10=20板书
活动二 对口令拔数练习从11——20
(1)教师说,学生拔(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先说后拨
(2)师拨 生说(教师说 拨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活动三感知数的顺序、大小(读数,写数)
1)读直尺。0——20,读到10以后,说出后面是几(10的后面是11,11的后面是12.。)
2)你发现了什么?(从小到大,后面的比前面一个大一;11-19十位是1.20的是2。。)
3)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
小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同学们课上表现很出色,猴博士高兴极了,要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但一路上会有许多路牌指示,见到路牌提示需要解决一些问题,过了关才能去游乐园,大家有信心吗?
第1关看图写数。练一练1题
第2关开火车游戏:数数(顺数和倒数)练一练2题
第3关我会说。(加入第4题,)
1)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3)17的邻居是()和()。
4)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最后一关游戏——运动员集合站队。
选8个同学戴上号码牌:9号、10号、11号、13号、16号、15号、14号、12号。
师:你们8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运动会,希望你们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
(1)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号码顺序排好队,并报出自己的号码。9——16
(2)宣布队员参赛项目。(如点到自己的号码向前一步站好,然后再归
队。)①号码比14小的运动员参加50米赛
跑。②号码比10大比16小的运动员参加跳绳比赛。③号码最大和最小的参加跳远比赛。
四、小结
板书课题 认识11—20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捆小棒,认识了11—20各数,这些数都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了从右边数 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还学会了按顺序给这些数排队。
捆小棒【教学反思】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主要从三大流程安排:
一、数小棒,捆小棒,认识10个一是 1个十;
二、结合计数器,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11——20的各数;(从具体实物——半抽象模型——抽象的数字)
三、读直尺,感知20内数的顺序、大小。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在本课之前也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但对于数的概念他们却未必都清楚。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所以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以猴博士为主人公的系列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本节课开始,通过猜数游戏这一有趣的方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先通过让学生动手摆、捆小棒,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然后学生按教师要求,变换小棒数量,理解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认识计数器这一环节在整堂课起到一个工具性的作用,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数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对“十进一”的突破体现不够,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接收状况,即对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作用没有充分释放给学生感知。部分学生并没有体会到捆“10”的简便,导致在后面15,19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摆出单根小棒15,19的情况。既使得学生吃力,也浪费时间。在19到20的过渡上也没把握好,如果引导及时正确的话,也可以再次建立好数位,帮助学生在计数器上正确拨出20。读完直尺后,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11—20的数,引导学生养成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生活化。爱玩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综合练习中创设了“猴博士要奖励一(5)班的小朋友,带大家去游乐园玩”这一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在整个教学中还出现了其它不足之处:从教学组织方面来看,我对课堂的调控还有待加强,对做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了,对做的不好的学生也应该马上提醒,以
维护课堂秩序同时起到示警作用。一年级的孩子对学具有着特殊的偏好,在他们的眼中学具也是玩具,尤其是带珠子的计数器,所以出现了个别孩子上课时自己偷偷的拨珠。对于此类学具的使用,老师还是应该做一个硬性规定,令行禁止。其次,教学语言不够准确。老师的话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所以要求精准、简洁、完整,以便学生模仿,操作。导向明确亦可节约时间,以便保证充分高效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由于本课时内容较多,时间较紧,所以很多地方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来学习操作。若时间充足,我觉得关于捆小棒“十进一”的问题,完全可交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如 怎样既快速地摆出11根小棒,又能让人一眼看出数量;剩下的数的认识即可同理认识了。此外,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引导不够,要求过低。应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发言,大声回答,完整叙述,让学生多说,多做,多参与。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捆小棒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
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
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
你们看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
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
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
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
有10根小棒
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
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
并将10根捆成一捆
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
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
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
另一人拨出
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
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
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
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
不断探究学习理念
那么
光凭一本书
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课堂充满生机
充满热情
我在捆小棒这节课中
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走入情景后产生愿意学习、大胆发言的欲望
并在学生发言后利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从而达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
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
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
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
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三篇: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范文]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7以内数的认识。
2.看点卡捆小棒,培养幼儿将实物与数量对应的能力。活动准备:
皮筋、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拍手游戏吧!看点卡拍手,看到点卡几就拍几下。(出示点卡,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二、教师示范捆小棒
今天啊,老师要用小棒搭个房子。首先需要4根来做固定,那么我就先要准备4根小棒,然后捆起来放好。(用4根小棒捆好做示范)
教师小结:捆小棒前,首先要清楚捆的是几根,然后捆的时候注意皮筋是怎么绕的。(示范绕皮筋)
三、幼儿个别练习捆小棒 1.(看点卡)这是几?
我现在需要4根小棒做门,谁来试试看帮我准备4根小棒? 2.(看点卡)这是几?
我还需要5根小棒做窗户,谁再来试试看帮我准备5根小棒? 3.做房顶需要很多小棒,(看点卡)这是几?先准备6根给我吧?谁来帮忙的?
4.(看点卡)这是几?
我还要7根小棒的,谁来帮帮我呢?
四、幼儿集体练习捆小棒
刚才有好几个小朋友帮我搭房子了,可是,搭房子还需要很多小棒。你们一起来帮帮我吧!每一组桌上都有一个点卡和筐子,看看点卡是几,那就是你们要给我准备的小棒。每一组的小朋友都捆好后,放在筐子里,组长把小棒和点卡一起给我。
1.1、2两组的小朋友,每人准备4根小棒。2.3、4两组的小朋友,每人准备5根小棒。3.5、6两组的小朋友,每人准备6根小棒。4.第7组的小朋友,每人准备7根小棒。教师点评并小结:小朋友们都捆好了我需要的小棒,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小棒一起去做个房子。
第四篇: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孩子们对于数数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很简单,以至于在活动一开始有点“轻视”的感觉,都说:“我早就会数数了”、“太简单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点卡,刚才说太简单的孩子就开始有一些为难的表情出现了。整个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观察能力不仔细,容易错数漏数
我们一般的点卡中的点数都是按照普通顺序排列的,都是为了方便而排序的。所以当我出示普通点卡的时候,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快地数出点数来。但当我出示改变排列形式的点卡后,问题就出现了。像新朔这样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数的时候也要稍微缓一缓,心里默数一下才能得到正确地点数。所以其他孩子在点数不同排列形式的点卡时就有错误出现,有的把7个点数成6个点,有的把5个点数成6个点。问他们怎么数出这些点数的,孩子们就说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真的是一个一个数的话错误率不会这么高。于是我请个别孩子上来数,发现他数的时候就把一个点子给漏数了,因为点子的排列顺序其中一个点子排在了最边上,他就没有发现,所以就数错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孩子们太不轻视数数的活动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们任何学习都要认真不能马虎对待,而且要学会仔细观察。
二、手口数数未能一致,还需多练习
数数对于我班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局限于光用嘴说1~10,要让孩子手口一致地数数还是有困难。在今天的捆小棒活动中就都体现出来了。我出示一个5的点卡,让孩子们先选好5根小棒,在选小棒的时候我就看到鹂芸边数边拿小棒:“1、2、3、4、5。”但是她却拿了6根小棒,因为她在数4的时候拿了两次,所以总数里就多出一根来了。有的小朋友数的时候念的时候太快,而拿的慢,所以数的数是正确地,而拿的小棒却是少了一根的。在第二次操作的时候我请孩子们数的时候慢一点,边数边看,等到数完之后再检查一下小棒的根数到底有没有数对。刚才数错的孩子也就开始学着自己检查了,虽然有时候他没有检查出来,但是他们也知道了数数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三、动手能力差别较大,需要个别指导
捆小棒,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绳子把小棒捆起来,我们今天用橡皮筋代替绳子,用吸管代替小棒,让孩子们数完数后把小棒捆起来。在捆的时候就发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差距很大,有个别女孩子很快就能把几根小棒捆在一起,但是有大部分孩子只能把橡皮筋套在小棒上一圈,根本没有捆住。这时候他们就已经放弃捆小棒的任务了,就开始在桌上玩小棒。后来我就一组一组轮流指导一遍捆小棒的动作,一些能力稍强的孩子就能够尝试自己把小棒捆起来了。但是那些能力稍弱的孩子却都选择了放弃也不愿意去尝试一下捆小棒,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于是我就跟他们说:“捆小棒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尝试把小棒捆在一起,小棒不散开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把小棒捆起来,待会儿你的小棒不见了顾老师就没有办法了。”听完我的话,那些原本不愿意捆小棒的孩子也开始动手把小棒捆起来了。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基本都把桌上的小棒捆起来了,偶尔有一两根小棒没有捆好。
第五篇: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认识位置——左右》教学设计
库老小学 赵虹幸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磁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设计意图:音乐《健康歌》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举手,自然的引入课题。】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起立!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身的身体,自己感知左右,体验左右;动作游戏让学生很快觉得枯燥的数学课变的很趣。】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辨别物体的左右。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给水果摆一摆位置了。(师生合作,黑板演示)
(1).把梨放在中间。
(2)把南瓜放在梨的左边,把香蕉放在梨的右边。
(3)把苹果放在最右边,把桃子放在最左边。
2.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红,小红,我问你,香蕉的左边是什么?
香蕉的右边是什么?
小红:香蕉的左边是梨,香蕉的右边是苹果。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果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师生互学,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
四、拓展练习
1.提问:瞧,你们看见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吗? 小结: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在校园里同样,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回答问题中掌握知识。】
2.请同学们说一说下面的物体摆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给物体摆放位置,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老师表现得怎样? 下课铃响)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设计意图:下课铃响,通过让学生用右手和老师挥手告别,再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展示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
左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