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游戏棒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挑游戏棒
(一)1、锻炼学生的耐心与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
3、在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莽撞、马虎是无法赢得比赛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班一共是30人,现在以两人为一组,坐在一起。(学生开始寻找同桌。分别组成一组)
2.师:将课前自己准备好的游戏棒放到自己的桌上,带了游戏棒的同学举手。(由于有学生忘了带游戏棒,老师讲课前准备的游戏棒分给没有游戏棒的小组)3.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内容就是熟悉游戏棒。”
二、介绍游戏棒
1.什么是游戏棒
游戏棒,又称撒棒或挑棍,是一种民间流传已广的游戏方式,一般为两人游戏,也可多人游戏。游戏棒,顾名思义,就是和棒有关的游戏,关于游戏棒的组成和玩法,则有着不同说法。
2.撒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小棒握在手中,一端立在桌面,松开手,让小棒自己散开倒在桌上。
(2)如果撒的时候小棒掉在地上,就失去这一轮再捡小棒的机会。
(3)可以几个人商量自己做出新的规定。
3.捡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手拿一根小棒,把桌上的小棒一根根地挑起来。
(2)挑棒时不能碰到其他小棒,否则,就让给另一人挑棒。如此循环,直到小棒完全挑完,挑得多者获胜。
4.练习小窍门
用一根手指,轻轻按下游戏棒的一端的尖细部位,使另一端微微翘起,方便取走,同时也不容易“惊动”周围的“邻居”,也可以用手中已有的游戏棒去挑其他的游戏棒。
三、教师示范游戏
1.教师:我先找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为小朋友们做个示范,让小朋友们能够更清楚游戏规则。
(小朋友们,你们会玩了吗?)
四、学生进行小组游戏
学生以同桌之间互为一组,挑游戏棒。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传统挑小棒》
大班优秀游戏教案《传统挑小棒》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训练观察力,巩固分类、排序的知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传统挑小棒》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训练观察力;
2、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巩固分类、排序的知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混有红、黄、蓝、绿的各色小棒若干束(每2幼儿一束)
2、操作演示用的彩色小棒(稍长、稍粗)一束。
【游戏规则】
师:这个游戏可以2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玩,大家可以先商量,由谁来撒小棒。
挑小棒的第一条规则是:撒小棒的小朋友把一束小棒握在手中,端立在桌面,松开手,让小棒自己散落在桌上。
挑小棒的第二条规则是:小朋友轮流着把桌上的小棒挑起来,每次只能挑一根,挑小棒时不能碰到其他小棒,如果碰到其他小棒了,机会就要让给下一个人挑棒。
挑小棒的第三条规则:大家轮流挑小棒,直到小棒完全挑捡完,最后数数谁的小棒多,得多的为胜。
教师游戏指导老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有针对性地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协商由谁来撒小棒、谁先挑小棒;对能力强的小组或先挑完的小组,老师引导幼儿把小棒按颜色进行分类,按各种颜色小棒的多少进行排序。
本文扩展阅读:传统,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第三篇:用小棒做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用小棒做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巧移小棒儿变换图形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会图形变换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在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对比、猜想、验证等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3.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玩小棍儿活动,使学生运用对比、猜想、验证等思维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学会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每个孩子都有过玩小棒的经历,但是,系统地进行图形变换活动,孩子们还是很少接触,所以对于孩子既新鲜又熟悉。这个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摆拼平面图形、探究如何进行图形变换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体会小棒游戏、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的同时,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这个主题活动容易操作和实施,活动性、趣味性、思维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所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主题活动。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道脑筋急转弯题,看谁能先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
师小结:你们这么踊跃地回答问题,看来你们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啊!那么我们这节课就用小棒来做游戏,进而发现用小棒做游戏的规律。(板书:用小棒做游戏)
二、探究实践、理解方法 活动一:摆小鱼
同学们,请你们跟老师摆一摆,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看我们摆出的这条小鱼在向哪个方向游动吗?小鱼有几个游动的方向?
你能改变图中小鱼游动的方向吗?最少移动几根小棒,让小鱼向上游、向下游,向相反方向游?
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想的?请你到前边来讲一讲。移动过程中经常会忘记移动哪根小棒了,你是怎么做的?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清楚,我们在做小棒游戏时,可以把要做出的图形与原图形都摆出来,放在一起,仔细观察,认真对比,大胆猜想你可以移动那几根小棒,再通过实践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板书:观察、对比、猜想、验证)
活动二:刚才同学们摆的都很好,没有难倒大家,下面老师想增加点难度,你们想继续吗? 出示一只小棒拼成的燕子。
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小组中已经准备好的小棒,像老师这样摆一只燕子,你能看出它在朝着哪个方向飞?
你能任意移动3根小棒儿,让小燕子向相反的方向飞吗?怎样移动?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做的?请到黑板前说一说,好吗? 师评:谢谢你清楚的表达,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了,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对比等方法就可以探究图形发生有趣的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更大胆的探究。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游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同学们课下去完成。用六根小棒摆成四个三角形。
四、自我评价,畅谈收获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来总结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
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做最出色的自己,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下课!
第四篇:2.火柴棒游戏教学设计
《火柴棒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火柴摆一摆,移一移,训练观察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
2、通过活动,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移动、添加、去掉的含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移动、添加、去掉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都会猜谜语吗?我们今天先来猜个谜语:一个和尚头,头上光油油,墙上撞一撞,冒火烧掉头。现在火柴很少用了,你知道火柴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就与火柴交个朋友,玩一玩火柴棒游戏。板书课题:“火柴棒游戏”。
二、探索新知(闯关游戏)
同学们,你们手上都有小棒,那么现在我们把小棒当做火柴棒,我们一起来玩游戏,给大家分队,分为三队(红、黄、蓝)或四队。讲解规则和强调纪律。第一关:摆数字
试着用我们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我们所学的0—9的数字。第二关:看我七十二变
1、(0→8;5→6、9)(添加)
2、(9→3、5;8→0、6、9)(去掉)
3、(5→3;6→3)(移动)第三关:我是小医生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换一个角色,让你们再当一次聪明的医生。你看下面的算式是用火柴棒摆成的,可惜这些算式不能成立。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使等号两边相等呢? 例一:移动一根火柴棒,使下列等式成为正确的等式。
练一练:
例二:添加一根火柴棒,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练一练:
例三:去掉一根火柴棒,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练一练:
第四关:我是小小创作家
火柴除了能摆出数字,还能摆出很多图形,例如这是正方形,三角形,小狗,鱼……你们能用火柴拼一副美丽的图画吗?(分组讨论及完成,并请人讲解图画含义)
三、拓展延伸
看这个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下,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两个呢?有同学可以用7根摆出来吗?怎么摆得?共用。你能再添3根,摆出三个正方形吗?你可以再添2根,摆出5个正方形吗?
1.下面有几个正方形?请去掉其中2根火柴棒,使它变成两个正方形。
四、总结收获
你们觉得这节课有趣吗?谈谈感想。
回家后我们可以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今天的游戏,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能感受到它的乐趣,好吗?
五、当堂检测
1.请你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一根火柴,使其等式成立。
2.把两根火柴棒添在哪里,可以摆出5个正方形?
五、巩固练习
1.请你移动下面算式的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2.请你去掉下面算式的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3.移动两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课前侧: 1.请你添上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2.请去掉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第五篇:《挑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场景。
2、感受“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3、欣赏并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中蕴涵的深意。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人的一生就像“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承担责任,学会用信念来鼓励自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些事有时会让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乔传藻给我们讲述的挑柴经历,看看我们会有什么启发。板书课题:《挑柴》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明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对独步准确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叙述了“我”随小伙伴第一次上山砍柴,并咬着牙把柴挑回家的经过。课文写的是“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围绕“我”的新鲜、小伙伴的快乐,还写出了所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
5.再读课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第一次挑柴的经历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有新鲜,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困难:
可走着走着,脚脖子就开始发酸了。我担心:待会儿再挑上一担柴怎么往回走哇!(路途遥远,心里先犯难了)
我拨开茅草,攥紧砍刀,咬牙向一棵碗口粗细的青枫树的枯枝发起进攻。大树枝砍下来了,我也累趴下了。(没有锻炼,体力不支)
我的肚子早就饿了,歇下柴担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去摸衣兜„„不对,衣兜是瘪的!低头看看,包谷粑粑早就不知去向了。(肚子早饿了,干粮却丢了)
我挑着沉甸甸的湿柴,艰难的赶着自己的路。担子越来越重,扁担不停地从左肩换到右肩。扁担好像生出了牙齿,咬得肩头火辣辣的。(稚嫩的肩膀承受不了重负)
教师可以放开让学生去谈,不管学生谈到什么,教师要注意两点:一回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二是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到的重点内容引导深入体会,重点内容也就是和中心相关的句子。
课文告诉我们,只要坚强不松劲,只要坚持不放弃,做事情就会获得成功。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你从作者第一次砍柴的一段经历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很容易说出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教师要对学生想法的及时肯定和总结)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作者第一次砍柴的一段经历,了解到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者遇到困难要坚强、有毅力、不要被困难吓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砍柴的一段经历,文章读完耐人寻味,给人激励。找一找最能体现中心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怎样理解?
1.学生读句子“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
2.学生理解、说感受。
3.教师点拨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强、有毅力、不要被困难吓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这是作者挑柴的感受,从文中找一找作者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这个体会的。
(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咬紧牙,挺住”,找出来读一读。
我挑着沉甸甸的湿柴,艰难的赶着自己的路。担子越来越重,扁担不停地从左肩换到右肩。扁担好像生出了牙齿,咬得肩头火辣辣的。
我咬紧牙,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喘一会儿。最后我总算看见了峨山城,看见了温馨的灯火,我更有劲了。一担柴,在山场是多少,挑到家里还是多少。
同样一个“咬”字,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2)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回家把“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这句话读给爸爸、妈妈听,看看他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三、品析句段
本文的语言清新隽永,读它就像品茗一杯含露新采的清茶,润泽香甜,绵绵于耳。从文中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例如:
1.峨山,在我的记忆里,有松针的涩香味,有干巴菌的泥土味。()
2.小城迷茫在烟雨里,润润的,像一块玉。(比喻)
3.乡村的马蹄铁,山里人的光脚板,沾沾连连的牛毛雨,把这条窄窄的石板街,洗磨得好滑好亮,亮得能照出房檐和行人的影子。(对偶、夸张)
4.转两道山弯,峨山城毗连的房屋让青山遮断了。拐过两个山嘴,峨山城多情的炊烟让绿树隐没了。(对偶、拟人)
„„体会着人物的内心,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练笔
根据孩子的兴趣,吸纳乔传藻文章中的山趣、野趣。乔传藻的散文《醉》、《星星寨》和《金竹筐》、《儿童文学》、《挑柴——童年纪事》。学习他的《挑柴》可以从欣赏的角度,体会他文章中的山趣、野趣。
五、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说说体会。
2.把好词好句整理到小本本上。
3.小组合作,把故事改编成剧本,排演小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