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巴东三峡》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按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展现了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 “秭、浣、夔、潋滟”等字音。2.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或句子,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3.帮助学生把握对长江三峡的总体印象。【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把握三峡的特点,体会游览三峡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记叙游览过程时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教学建议】 1.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风光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文篇幅较长,建议学生采取自由朗读方法感知课文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4.学生依据游踪,介绍三峡的景物。
5.体会作者的感情,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最爱”“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等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概括巫峡、瞿塘峡的特点。
2.体会各种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的作用,了解游记丰富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准确概括巫峡的特点。体会反复、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2.了解瞿塘峡两岸的人文景观,揣摩作者游览瞿塘峡时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切实体会到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的作用。【教学建议】 1.研读描写巫峡片段。(可展示巫峡的录像或图片资料)2.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想象巫峡的美景,品味语言。
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描写某个景物,200字左右。4.找出概括瞿塘峡景物特点的句子。反复朗读作者描写景物的句子,从而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蓄的情感。(展示瞿塘峡风光图片或影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瞿塘峡山水的奇丽景致。根据资料,补充介绍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和与八阵图遗迹的由来。)5.与郦道元的《三峡》做比较阅读。
周庄水韵》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与感受,从不同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斑斓、、炫目、谛听、娴熟、摇曳、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等词语。2.阅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先总后分的结构特点。3.概括周庄水乡具备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概括周庄水乡的整体特点。2.把握作者三次游览周庄的不同印象。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三次游览周庄的不同印象。
【教学建议】 1.展示周庄水乡的相关图片,请学生根据画面描绘其中的景致。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行文的思路 概括全文内容。
3.讨论第一部分内容,概括周庄的整体特点。4.了解作者三次去周庄的时令与印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水乡”特点,体会作者三次去周庄的不同感受。2.品味准确、生动、优美、多角度的描写语言。【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2. 品味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 品味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建议】 1.作者三次游周庄时令不同,感悟不一,所抓住的景象特点也迥异。学生自由谈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同时配有不同时令的周庄风光图片。
2. 探究作者是如何写出不同时令的景象特点的,进而品味本文的语言(如叠词、修辞方法的运用)。
3. 总结归纳游记写作的特点(不同角度写、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顺序、游览感悟等)。4.阅读附文《江南》,比较与课文描写的江南的不同。5.为当地旅游局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文章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多角度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又从环境保护的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积累“恬静、眸子、逶迤、安谧、潸然、缥缈”等词语。2.圈画游踪,理清作者观察的顺序,感受青海湖的美丽富饶与可爱。3.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教学重点】 1.圈画游踪,理清作者观察的顺序。2.感受青海湖的美丽与富饶、可爱。【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教学建议】 1. 展示相关的文字材料,增强对青海湖的了解。2.播放有关青海湖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视觉上的感受。3.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4.圈画游踪,理清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感受“梦幻般”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梦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描写青海湖美丽景色。2.品味本文的用词及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 1.探究“梦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景色。2.品味本文的用词及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及从环保的侧面表现出的对青海湖的珍爱之情。
【教学建议】 1.明确“梦幻”的线索作用。
2.交流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与可爱的句子,品味运用语言的技巧(重点从用词语修辞角度来赏析)。也可理解在文章中引入传说和青海湖形成的作用。积累本文中优美的语句。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4.交流与青海湖相类似的其他旅游景点及特色。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5.想一想有什么措施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4《走进纽约》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文采用不同的视角,运用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恰当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也反映了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巉岩、砭骨、镢头、喧嚣、倏地、分道扬镳”等词语。2.了解纽约的繁荣景象及紧张的生活节奏,体会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里状态。3.根据关键词语,了解作者观察的景物的角度。
【教学重点】 1.了解纽约的繁荣景象及紧张的生活节奏,体会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2.根据关键词语,了解作者观察的景物的角度。【教学难点】 根据关键词语,了解作者观察的景物的角度。【教学建议】 1.检验学生对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
2.展示纽约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纽约,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走进纽约。3.阅读之后学生用一些词语概括对纽约的印象,感受纽约的繁荣。4.引导学生探讨作者观察的角度。(俯视、平视、仰视相结合)5.体会作者纽约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心理状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2.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1. 学习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景方法。2. 学习夸张、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一些词语形容纽约的繁荣,回顾作者观察的角度。2.用笔圈画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子,交流明确,再现纽约的都市风光。3.示范赏析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多种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4.学生自由赏析表现纽约都市风情的语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5.练笔:运用修辞方法或者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写景片段。
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点,养成关注新闻的良好习惯。
2、了解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体悟新闻语言的特点。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消息的结构与特点,体会本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消息的方法,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反映生活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北京欢迎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奥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八年艰难的申奥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回顾那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介绍消息的有关知识
消息又称新闻,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消息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消息,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
必不可少的。(幻灯片出示)消息是一种最常见的新闻文体,我们通过阅读消息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生活。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奥与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了解消息的特点与结构,并品味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研读探究
1、分析标题及导语的特点、作用。学生朗读课文1、2自然段。
思考:标题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1、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与标题有怎样的联系?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正标题,在这里它主要有什么作用呢?(高度概括事件,“喜”字是题眼且贯穿全文)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作为副标题,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用数字突出优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思考:“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中国人眼睛湿润了。”是导语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主要内容是:概述北京申奥成功和现场中国人的激动之情。
导语部分是对下文内容的总括,语言上是高度概括的。是对事件中心的概述,将最主要、最新的事实告诉读者。
2、学习主体:
思考:这部分中主要写了一些人物怎样的表现?你能从他们的表现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①,我们要更详细的了解消息,就要认真阅读消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请同学速读读这部分内容。同时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体会在消息的主体部分表现的“喜”。
(学生听读课文)
(提问: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何振梁——噙着泪水,默默的与前来祝贺的人们拥抱。
(此时无声胜有声,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申奥做了很多的努力)
韩国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本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外。
瑞士奥委会主席——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表明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得到了国际人士的肯定,表现了他们对中国举办奥与会充满信心,作为中国人更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刘淇——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珍藏钢笔)
(钢笔见证了一个全中国人为之振奋和自豪的伟大时刻)
郎平——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
(在概括中引导学生体会引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重要作用和消息报道选材的代表性。)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则消息的具体分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则消息的结构与特点吧!
四、师生共同总结:
本则消息的结构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对消息的结语与背景,做简单交代)
消息的特点:教师通过引导相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出消息的特点
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2、报道迅速及时
3、语言简明扼要
五、情感共鸣 欣赏申奥成功时的图片,进一步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并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板书设计
标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副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导语(1~2段):概述北京申奥成功和现场中国人的激动之情。
主体:(3~10段): 政府态度(第3段)投票情况(4~5段)各界反应(6~10段)结语(第11段):交代余波(11段
6《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特写。它再现了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都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油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作者对这重大场面的生动描写,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选取典型场景的写法与特点。
2.能从课文中选取有用信息,对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3.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欣喜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学区典型场景的写法与特点。
2.能从课文中选取有用信息,对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欣喜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1.从解题入手,让学生能整体能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题目的深层含义。
2.播放录像,再现香港回归的历史片段,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激发其爱国热情。3.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所选取的历史时段和视角。
4.复述课文中的四个场景,明确特写所选取的四个片段及原由。5.学生尝试练习为校运动会撰写特写选取典型场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爱国热情和香港回归的欣喜之情。
2.学习在新闻写作中恰当运用有关背景材料,感受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爱国热情和香港回归的欣喜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在新闻写作中恰当运用有关背景材料,感受其信息量大的特点 【教学建议】 1.学生交流已知的关于香港问题的材料,进一步增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2.再次复述文中的四个场景,感受中国人的扬眉吐气的自豪。3.品味词语,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喜悦之情。4.找出文中的背景资料,体会其作用。
5.探究中国能成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原因。
7《生命之舟》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报道了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表达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伟大精神的褒扬,以及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等特征。
2.品味电视新闻语言的准确、生动、简明有口语化的特点。
3.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等特征。
2.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品味电视新闻语言的准确、生动、简明有口语化的特点。【教学建议】 1.观看《生命之舟》电视新闻,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2.阅读课文,明确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部分。
3.再与刚才观看新闻比较不同之处,进而体会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的特征。4.让学生交流哪一镜头印象最深及原由。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5.圈画重要词语,品味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6.结合题目,谈谈解放军与武警官兵解救群众的事件,感受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它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2.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袁隆平其人与贡献,获取信息。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2.了解袁隆平其人与贡献,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建议】 1.展示袁隆平的照片,学生交流对他的了解。2.阅读课文,筛选信息,为袁隆平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传。3.比较小传与本文的异同,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
4.再读课文,复述作者选取的典型事例,感知袁隆平的人物形象。5.探究袁隆平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向袁隆平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2.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教学难点】 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概括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感知袁隆平的形象。2.圈画重要语句,探究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
3.思考数据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使人物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4.总结人物通讯的写法,并且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做一比较,探究其异同。
9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文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医生而作,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哀悼之情,而且还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文章典范,结构鲜明,论证有力,语言凝练,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2. 能找出文章的论点,把握思路。3.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能找出文章的论点,把握思路。
【教学建议】 1. 看文题设疑,进而明确学习的目标:(1)白求恩是谁?(2)为什么学习白求恩?(3)怎样纪念白求恩? 2.通读课文,圈画词语和成语。
3.学生回答前面设置的疑问。教师可展示白求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4.师生共同明确白求恩具有的精神品质及作者的观点。把握分论点和中心论点。5.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议论文与记叙文中叙述的差异,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及作用。2.体会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区别议论文与记叙文中叙述的差异,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及作用。2.体会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与作用。【教学建议】 1.勾画出第一自然段中记叙的语句,教师可展示其他描写白求恩的语段,进行比较,感受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进而明确事实论据的作用。
2. 结合练习题二,圈画关键语句,学习对比论证的好处。完成对课文二、三段的研读。3.学习第四段,勾画记叙的语句,感知作者对白求恩的态度与感情。4.统观全文,明确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5.片断练习:可选择与当代医生相关的事情,先概述一件事,后针对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超过200字。
10《谈语言》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谈话记录所谈论的内容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它有着大雅似俗的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几本原则,对于人们日常语言运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文章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2.进一
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3.了解“语言”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教学重点】 1.能从文章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2.了解“语言”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书面语言。【教学难点】 能从文章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教学建议】 1.通读课文,积累词语,重点积累成语。2.解题,明确文题就是论题,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3.再读课文,概括段意,进而拟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4.分组合作探究,依据提纲提炼出作者表达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的语句,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5. 跳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6.学生举例,理解“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规范化”的论点。
11《最苦与最乐》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思想深刻,格调高雅,语言凝重,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犹豫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精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为人处世的态度。2.能把握作者对苦乐的看法及中心论点。3.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1.能把握作者对苦乐的看法及中心论点。2.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难点】 能把握作者对苦乐的看法及中心论点。【教学建议】 1.展示关于苦乐观的名言引出文题。
2.同学交流了解到的梁启超生平,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为本文的学习奠定基础。3.通读课文,积累悲天悯人、如释重负、任重而道远等语句。
4.思考问题: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与快乐是什么?进而把握作者观点。5.学生畅谈自己的苦乐观,也可谈对自己的启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清论证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2.理解设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2.能识别设问句,并且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概括每段段意,在此基础上编写提纲,理清课文的层次与结构。2.探究作者采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圈画设问句,并且找出答案,体会其作用。4.学生可复述文章思路,体会论证严密的特点。
5.探究本文不以“苦与乐”为题的原因,深入理解课文思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其凝重轻灵、流畅简洁的特点。2.理解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其凝重轻灵、流畅简洁的特点。【教学建议】 1.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酣畅淋漓的表达。2. 完成书后习题三,谈谈这些句子的特点。3.圈画文中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学生交流赏析。
4.拓展阅读《少年中国说》,了解梁启超的语言特点。感悟其爱国热忱与责任意识。5.探究梁启超作品大气磅礴、表达流畅的原因。
12懒惰的智慧》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文章以不同凡响的立意、别致新颖的论证、幽默传神的语言,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懒惰”的含义。2.依据关键语句能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3.学习不同凡响的立意,激发学生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懒惰”的含义。2.依据关键语句能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依据关键语句能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建议】 1.由饭店上菜、护士推药品车、医院里移动点滴架等图片引导学生评价这是不是懒惰,从而引出课题。
2.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文谈谈“懒惰”的含义。3.再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4.经过交流、甄别、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5.选择其他词语,如牺牲、奉献等,鼓励学生能另辟新径发表个性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学习新颖的论证和论据叙述方式。2.品味本课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新颖的论证和论据叙述方式。【教学难点】 品味本课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教学建议】 1.朗读课文后,概括段意,拟列出本文的提纲,了解论证结构。2.分组研讨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探究其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观点的特点。3.学生列举生活中懒惰给我们带来了的好处,为本文替换事实论据。4.学生交流最喜欢的语句,品味幽默传神、机敏俏皮的语言风格。5.学生畅谈在未来生活中懒惰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虽然是《水浒传》第三回的节选,但是情节相对完整,结构巧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形象鲜明,语言极富表现力,尤其是“三拳打死镇关西”最为精彩,很值得玩味欣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2.能理清故事情节,概括鲁达的性格。
3.体味和弘扬同情弱者、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能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能概括鲁达的性格,理解小说中情节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由《好汉歌》引出对原著情节及人物的介绍和交流。
2.简介本课故事之前的情节。
3.通读课文,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把题目拓展为一句话,整体把握课文内容。4.可根据地点的变化来理清情节发展,拟定小标题:听——救——打——走 5.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概括鲁达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述课文情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人物形象。2.依据情节和关键语句把握鲁达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依据情节和关键语句把握鲁达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依据情节和关键语句把握鲁达的性格特点。【教学建议】 1.再次复述课文情节,概括鲁达的性格。2.学生阅读课文,圈画能表现人物的关键语句。
3.学生交流鲁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师生共同明确。4.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导演,鲁达应该是什么样的造型。
5.片断练习:描写熟悉的一个人,运用方法,表现一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不少于300字)。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精彩片段,品味语言魅力。2.理解小说所表达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教学重点】 1.理解鲁达“三次消遣”的用意。
2.辨析“三次拳打”不同之处,欣赏作者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表达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教学建议】 1.理解鲁达直奔郑屠肉铺,没有直接出手,反而以买肉为借口,三次消遣郑屠,其用意是什么?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2. 朗读“三拳”部分,探究鲁达打下“三拳”有什么不同?(位置、劲道、郑屠反应不同),进而品味语言。
3.播放电视剧《水浒传》这一片段,讨论:影视作品与原著本身哪个刻画人物更精彩。4.学生可交流还有哪些词语很有表现力,培养学生欣赏能力。5.从鲁达后来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官逼民反”的主题。6.探究:现代社会鲁达的做法有神不妥。
14《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运用对比和夸张等手法,对范进等人物的塑造,形象地说明了科举制度是套在封建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是戕害人心、败坏社会风俗道德的毒剂,语言辛辣讽刺却又耐人寻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考试的利与弊。2.了解《儒林外史》等相关的常识,积累“腆、踹、带挈、星宿”等词语。3.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教学重点】 1.了解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2.了解《儒林外史》等相关的常识,积累“腆、踹、带挈、星宿”等词语。【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
【教学建议】 1.由现在的中考、高考谈到科举制度,介绍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2.介绍《儒林外史》其文学成就与特点。
3.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4.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关键情节——中举。5.复述故事梗概,理清线索,明确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重难点】 品析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建议】 1.学生复述情节,谈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2.自由朗读课文,感知人物性格。
3.找出描写范进与胡屠户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品味、揣摩人物性格。
4.从情节角度探析中举前范进找胡屠户借盘缠、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等情节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可以采取学生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体会。总结归纳人物性格。5.学生为文中人物绘制造型,要力求表现人物性格。可展示交流。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毒害。2.赏析对比、夸张手法在讽刺小所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赏析对比、夸张手法在讽刺小所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学生可畅谈自认为文章最为有趣的情节或者语言,体会本文的讽刺效果。
2.教师点评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讽刺手法的运用。
3.探究主人公范进一味要追求功名,乃至因中举而发疯的经历,引导学生理解夸张手法的作用,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4.探究前后相关人物对范进态度变化的原因——范进中举了,引导学生理解对比方法的运用,起到了辛辣的讽刺效果,也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毒害。5.总结归纳讽刺艺术采用的方法及作用。
15选举**》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以“选举**”为中心情节,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中学生,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轻松活泼的语言,着实令人爱不释手。它告诉中学生们: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一些坎坷、挫折,这种磨练是不可少的,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们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重难点】
1.积累文中“招徕、忌讳、贿赂、噩耗、不言而喻、首当其冲、耿耿于怀、泰然处之”等词语。
2.通读课文,能复述课文情节。
3.能在理清课文情节发展的基础上,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教学建议】
1.播放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引出关于校园生活的一些文学作品。2.展示《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一书及相关资料。3.教师展示课件,检查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4.学生自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隔行的特点分为四个部分,练习复述,理解这四部分之间的关系:均是与选举有关的。
5.学生谈谈最喜欢的人物及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小说的主题。
2.理解并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幽默、富有中学生生活气息的语言。3.学习小说中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小说的主题。2.学习小说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语言。
【教学建议】 1.结合情节和关键语句,探究贾里的性格和心理发展的过程。2.小辩论:我看鲁艳青。
3.概括文中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交流这些人物给学生的启示。
4.归纳、展示同学口语中的常用语、俏皮话,理解本文富有中学生气息的语言。5.选择同学生活中的场景,用有中学生特色的语言表述,写一片段,字数不限。
16山米与白鹤》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作品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说想告诉人们的就是: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贴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重难点】 1.积累“尴尬、诅咒、倔强、、豢养、阿谀奉承、咄咄逼人、无动于衷、老态龙钟”等词语。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情节与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3.体会“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也能使人与动物、大自然相互沟通”的道理。【教学建议】 1.依据题目猜想课文的情节发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展示课件,介绍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3.朗读课文,注意积累一些词语,并用这些词语造句。
4.依据文中人物,复述课文情节,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5.谈谈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转变的原因,揭示主题。2.能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再次复述课文,回忆情节发展。2.学生谈谈喜欢的人物及原因。
3.再读课文,圈画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4.选择生活某一时刻的特殊心情进行心理描写。5.探究山米转变的原因,揭示主题。
6.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学生畅谈本课给自己的启示。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运用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话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音素对它作用的结果,把比较抽象的科学知识说明得具体清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筛选有用的信息,了解花红的原因。2.结合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理解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筛选有用的信息,了解花红的原因。2.理解设问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事理说明文说明的顺序。
【教学建议】 1.播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曲,欣赏漂亮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入本文的学习。2.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且勾画解释花红的语句。3.学生交流并简单解说。
4.播放花青素在酸溶液与碱溶液中呈现不同色彩等课文涉及到的实验,助于学生了解、理解花红的原因。
5.理解设问句在文题与课文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2.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总结归纳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2.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建议】 1.学生探究这几个方面的先后顺序的用意。
2.理解本文说明事理时按照由内到外、有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逻辑顺序。
3.重点研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勾画、交流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以第十段为例,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学生结合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6.学生交流自己搜索到的《十万个为什么》演示幻灯片。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以大量的数据,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而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其闻声噶群殴、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濒临、摄取、白垩、地壳、栖息”等词语。2.了解当前的雨林状况,明确雨林的毁灭给世界带来的种种灾难。3.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建议】
1.播放热带雨林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热带雨林有一个直观清晰的感受。
2.展示“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的宣传图片,让学生明确热带雨林与地球的关系。引出课题。
3.解释题目,让学生了解雨林毁灭的灾难性后果。4.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雨林的现状如何?雨林的毁灭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 6.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谈认识与感受,激发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2.能准确识别说明事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教学建议】 1.自读课文,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2.研读课文的2——5段,探究雨林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及其深层原因。找出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兼顾品味语言的准确性。3.仿照第二步研读文章的6——10段,探究雨林消失对大气层的影响。4.教师点拨:探索事物因果关系链的事理说明文要写深写透。
5.师生总结: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6.观看当今环境问题的录像,学生交流:我们每个人能为地球做点什么呢?
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先总说后分说,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精致,层次清楚,水到渠成阐释事理。【教学目标】
1.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与思路。2.能识别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认识海洋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教学建议】
1.展示地球的立体图像,感知海洋所占的比例之大,陆地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现状,由吃饭问题引出课题。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依据关键语句(过渡语句)交流: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理清课文的思路及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果溯因。
4.学生研读课文的3——6段,找出其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准确的特点。5.研读开头语结尾,找出议论性语句,理解其首尾照应的特点及作用——提示或者警醒人们增强“海洋意识”。
6.学生探究交流:海洋除了给我们提供粮食之外,还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怎么做?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世纪之交,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与“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说明了中美两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近二百年来出现的新事物,理解本文说明的事理。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本文说明的事理。2.理清课文的结构。【教学建议】
1.展示两百年来出现的新事物的图片,感受世界飞速发展,激发探寻其原因的积极性。2.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3.概括段意,依据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由表象到深层原因)4.能用简洁的语言阐释本文说明的事理。
5.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知道的新事物,教师播放现代最新的发明与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识别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且理解其作用。2.认识中美两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3.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建议】 1.研讨课文的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2)在这一部分中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总——分——总)2. 探究第二部分:
(1)文中提爱因斯坦与爱迪生有什么目的?(2)“科”与“技”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学生设计表格,比较中美两国教育哲学的异同。(4)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作比较)3.对事理说明文特点进行总结。
4.对中国式教育与美国式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明理由。
21《小石潭记》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特点鲜明,行文层次井然,既表达作者发现小石潭美景的欣喜,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伤。【教学目标】
1.能顺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要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有蕴涵在山水间的感情。【教学建议】
1.由小石潭幽静美景的图片,引出文题,了解柳宗元的相关知识。2.听朗读课文,练习朗读,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3.分组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检测学生掌握重要词句的解释。
4.用一个字概括眼前所见到的景致(奇、美均可),选择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5.探究第四段:如此美景,作者为什么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齐声颂读课文,感受作者蕴含在景物中的心情。
22《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教学目标】
1.能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重要词句。2.品味文中描写月色句子的精美。3.揣摩“闲人”一词透露出的作者心境。
【教学重点】 1.能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重要词句。2.品味文中描写月色句子的精美。
【教学难点】 揣摩“闲人”一词透露出的作者心境。
【教学建议】 1.展示与月有关的诗句、风俗、故事,引出课题。2.简介苏轼与承天寺。
3.分组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检测重要词语的积累情况。
4.学生探究:文章围绕“月”,怎样将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5.赏析描写月色的句子,品味语言的妙处。
6.结合苏轼与张怀民的经历,揣摩“闲人”一次透露出的心境。
23《游恒山记》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古代游记、古代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文章叙述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用于踏勘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徐霞客及他的著作。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诵读,依靠注释,能正确的理解全文意思。【教学建议】
1.展示“五岳”的相关图片,引出对东岳恒山。,进而引出课题。2.介绍徐霞客及其作品。3.听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读。4.教师检测字词的读音。
5.学生自由练读。可采取分组读、接力读、示范读等方式。
6.学生分组合作:依据注解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记录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7.齐读课文,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本文的写法特点。2.了解恒山的风光,感受作者在登山中体现出来的精神。3.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教学建议】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大意。
2.通过幻灯片,采取重要语句检测的方式强化学生积累。
3.可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解说沿途所见景点及特点。了解恒山风光,明确按照游踪来记叙,理清文章思路。
4.品味部分词句,感悟作者在登山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5.比较拓展: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游记进行比较。
24《满井游记》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了作者游览京郊满井所见到的景色,虽为早春二月却也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句式整齐,骈散结合,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的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文章大意,积累一些词语。
2.理清课文的写景层次,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品味语言。3.领略美景,体会作者的欢快心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趣。【教学建议】
1.由各地名胜古迹的独特之处引出北京郊区的满井。
2.在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基础上,积累一些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结合课文谈谈印象最深的景物,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揣摩品味修辞方法的作用。4.播放图片,进一步感受早春的美景。
5.依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袁宏道其人及主张,体会作者的心情。
诗词五首
【教材分析】
《诗词五首》有古风,有律诗,还有词,展示我国古典诗歌的多样性。这五首诗词有的表达了作者推己及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有的表达民风的淳朴、友谊的诚挚,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有的抒写要奋发进取的想法。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诵读、默写。
2.能理解叙事诗的大意。积累“挂罥、对面、得、丧乱、何由彻、突兀”的意思。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情感。【教学建议】
1.展示杜甫草堂的景色图片,引出课文,了解杜甫的相关常识。2.一听朗读录音,纠正字音。
3.二练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音韵美。
4.三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积累一些重要词句。
5.四品读诗歌,可通过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揣摩诗人叙事过程中的情感,体会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情感。6.五诵读诗歌,能正确默写。
第二课时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诵读、默写。
2.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比较体会两首诗主题语情感的异同。
【教学建议】 1.展示田园风光与生活的图片,学生谈谈这种生活的感受。引出课题。2.一听朗读录音,纠正字音。
3.二练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音韵美。
4.三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积累一些重要词句。
5.四品读诗歌,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体裁、内容、主题、写法等角度)
6.五诵读诗歌,能正确默写。
第三课时 《渔家傲》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诵读、默写。
2.在把握大意、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体会边塞诗歌的特点。【教学重点】 1.能准确诵读、默写。
2.在把握大意、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体会边塞诗歌的特点。【教学难点】 能体会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
【教学建议】 1. 出示一些能表现边塞风光的图片,学生用一些词汇描述看到的感受,引出课题。
2.一听朗读录音,纠正字音。
3.二练读词,感受词与诗歌不同的节奏美、音韵美。
4.三解读词内容,理解大意,积累“千嶂、勒、寐”等一些词句。
5.四品读词,欣赏独特的塞外风光,感悟作品中抒写的思念家乡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6.五诵读诗歌,能正确默写。
7.拓展其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词作品。
第四课时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诵读、默写。
2.在把握大意、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体会作者被贬黄州时候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1. 出示一些能表现江南暮春时节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用一些词汇描述看到的感受,引出课题。
2.一听朗读录音,纠正字音。
3.二练读词,感受词与诗歌不同的节奏美、音韵美。
4.三解读词内容,理解大意,积累“萧萧、休将白发唱黄鸡”等一些词句。5.四品读词,感悟作品中抒写的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情感。6.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比较阅读。7.五诵读诗歌,能正确默写。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文采。本文就是在列举实例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又从国家和个人正反两方面论证,从而证明论点的。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主张与作品。
2.认读生字,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3.积累“举、苦、劳、拂、动、恒、过、衡、作、征、拂”等词语,能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2.积累“举、苦、劳、拂、动、恒、过、衡、作、征、拂”等词语。【教学建议】
1. 播放《百家讲坛》孟子的相关录像,学生整体了解孟子其人与主张。2.听朗读录音示范,学生标注拼音。
3. 学生自由练读,可采取齐读、分组读、连读等方式,要读顺文章,停顿恰当。4. 分组理解课文大意,有疑难问题全班交流。5. 进行重要词句的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主要观点。2.品味排比的作用,按照思路背诵课文。3.认识到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教学重点】 1.按照思路背诵课文。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主要观点。【教学建议】 1.复习重点词句,强化积累。
2.朗读第一段: 概括段意,讲述涉及到的人物故事。3.研读第二段: 了解本段与第一段之间的关系。
4.探究第三段:作者论证的思路。(个人与国家的正反对比论证)5.学生总结、明确本文的思路与中心论点。可交流相关的名言或者谈感受。6.齐读课文,品味语言特点,感受其文采。7.尝试按照写法与思路背诵课文
27《曹刿论战》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以长勺之战为背景,重点记叙了曹刿“论”战略、战术。仅通过人物简短的对话和扼要的叙事表现,写出事态曲折,也写出了人物。肉食者、庄公的形象更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军事远见、沉着果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2.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间、对、牺牲、信、福、狱、鼓”等词语。【教学建议】
1.由“一鼓作气”等成语引出课题。介绍《左传》与曹刿。2.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记注音。3.听朗读录音,轻声跟读、练读课文。4.分组依据注解,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5. 全班交流答疑。
6.出示应该掌握的重要词句进行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握曹刿的形象,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2.引导学生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教学建议】
1.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情节与人物形象。3.你最欣赏曹刿性格的哪个方面?
4.分组探究:(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2)文中的“其乡人”“肉食者”“鲁庄公”等人物的作用。5.总结曹刿的物形象。
6.列举实例来验证曹刿的观点——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28《干将莫邪》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表现手法富于浪漫色彩。运用细节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3.能整体把握情节。【教学建议】
1.展示历史上的名剑,引出铸剑师——干将莫邪。介绍干宝的《搜神记》,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读音。
3.学生分组练习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4.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情节。
5.学生逐段复述课文情节,分清情节的发展阶段。6.进行重点词语检测。半课时 【教学目标】
1.对文中人物形象有自己的评价。2.能正确评价文中复仇的做法。【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教学建议】
1.以课本剧的方式,感知人物形象。
2.依据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生论坛:评价文中的人物。
29《劳山道士》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王生矫情不能吃苦,拜师学法却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最终“碰壁”的故事。在写法上两线并行,一明线是学法,一暗线王生不愿吃苦。情节上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很耐人深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2.积累一些重要词句,能理解课文大意。【教学建议】
1.观看动画片《崂山道士》,引出《聊斋志异》及相关文学常识。2.学生自读课文,能正确认读字词,停顿恰当。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4.分组翻译课文,了解大意,全班不解答疑问。5.进行词语积累检测。
半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情节,了解情节的发展过程。
2.能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学难点】 能找出文中的两条线索。
【教学建议】 1.请同学复述情节,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2.在简要概括情节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线索。3.学生论坛:结合实际谈谈读后的感受。4.拓展阅读:《聊斋志异》。
30《诗词五首》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四首古诗,或叙事,或抒怀,各写胸臆,散曲一支,言简意丰。学习中应多体味诗歌的意境美、多感悟诗人的胸怀与情感、多积累经典名句。
第一课时 《观刈麦》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欣赏名句,品味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的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两首作品的比较阅读。
【教学建议】 1.播放小麦成熟收割的情景,想象农民此时的心情,引出课题《观刈麦》。2.播放幻灯展示作者白居易的相关常识。3.配乐朗读诗歌,分组了解诗歌大意。
4.情景表演,揣摩诗人此时心情——同情与怜悯。5.播放潼关附近景色,引出《山坡羊 潼关怀古》。6.在配乐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大意。
7.依据散曲中的词语,揣摩作者的情感——对人民的苦难表达深切的同情。8.分组探究:两首作品的比较阅读。加深理解。9.背诵、默写。
第二课时 《赤壁》 《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1.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欣赏名句,品味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的背诵、默写。
【教学建议 1.由赤壁的古建筑入手,引出《赤壁》。2.学生交流杜牧的文学常识及写作此诗的背景。
3.配乐朗读,分组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人借史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思想感情。4.以同样方法学习《过零丁洋》《己亥杂诗》。5.拓展训练:交流与这些诗歌主题相近的古诗词。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文本学习,感受新闻的文体知识和结构特点。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3.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过程与方法: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悟和欣赏文本语言“在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突出感情色彩”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教学难点: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三、教学策略
通过任务性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问题,充分领会文本的主旨及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组织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想象模仿播音员的感觉,并思考:如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的方式来说出新闻的内容。【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二)再次朗读,概括要素,体会情感 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象模仿“人民解放军新华社长江前线播音员”的感觉,结合背景,抓住并概括新闻的六要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文体知识。
(三)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领会主体部分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顺序安排的匠心所在。
课堂提问: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理清作品思路。
(四)语言品味和鉴赏
1.先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重点品鉴“百万”一词。(1)设问:这是“号称百万”,还是“确实百万”?
【明确】用加法计算,中路军30万,西路军35万,东路军35万,一共100万。这是准确数字。
引导学生想象: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大江之上,(可随手画出九江到江阴的战线示意图)我百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是怎样的气势和威武壮观的景象!
(2)设问:“百万”是唯一的修饰语吗?可以换一种修饰吗?比如,用“威武”大军?
【明确】新闻的语言准确,是指给读者提供“真实的、明确的、具体的”信息。
“威武大军”不像“百万大军”交代具体的人数,用“真实、明确、具体”的数字来突出我人民解放军兵力多,作战规模大,从而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显示出作者豪迈的胸怀和气度,有一种王者霸气。还可以引导学生换用其他修饰语,比如用“东西中三路大军”,合理与不恰当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明确】“三路大军”,是“明确、具体、真实”的数字;“东西中”,交代了作战部署,说明我军全线展开攻势的作战情况。这是“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表达“不简洁”,新闻语言要求用语“俭省”,要高效地表达信息。(能用一个字说清楚就不用两个字,能用两个字就不用五个字。)还有,“百万”说明的是人数,它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意味着那么多年轻战士的身影,他们汇入到集体行阵的洪流之中,根本没有清晰的面孔,但是,正是他们,用青春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历史,创造了历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略的语言形式,并通过“作比较”的方式,品味语言,作出合理解释。
2.接下来,再看我先头部队“中路军”的作战情况,重点品鉴“突破”一词。
这段文字很短,语言非常简洁,一共是54个汉字,9个标点,交代了明确的渡江时间(20日夜,24小时),渡江人数(30万人),这么俭省的文字却交代了中路军30万大军的辉煌战果。
(1)设问:从哪个字眼特别能让人感觉自豪呢? 【明确】“即已”。借用同学预习的说法──这是两个文言文的副词,意思是“就已经”,特骄傲地展示了我军的辉煌战果,用现代网络词语叫“晒一晒”。
(2)设问:不过,不能光顾着“自豪”而忽略了这辉煌背后的艰难!从哪个词看出“艰难”? 【明确】“突破”。
(3)设问引导:为方便理解,换用其他说法进行比较,能否把“突破”换为“越过”或者“冲破”呢? 总结规律:辨析词句,可以尝试换用另一种表达方式与之比较。换言之,作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说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做动作区别“突破”和“越过”,即在座位上比划比划这两个动词的不同。
【明确】原来,这二者有难度上的差异。突破:很难。“夜”,晚上,月黑风高,风急浪高,自然条件的险恶,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天险”;更何况敌人在此苦心经营,严密布防,司令官亲自督战,人员、武器、装备充足;而我方,从背景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当时我军渡江的装备之简陋,没有空军部队的配合,没有轮船,更没有军舰、航母,只有一艘艘的帆船,甚至征用了民用的小木船。条件何其差也!要想“越过”敌阵,那是须经过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的,是要用血肉之躯,冒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死伤无数,才能“突破”敌人这道严密的相当巩固的防线的。不可能像是“越过”这么简单和轻松!
总结:“越过”,仅仅是“结果”;“突破”,背后还有激烈、惨烈、残酷的战斗过程。
总结规律:当某个词不是很容易辨析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可以用“想象”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这样,文字背后丰富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就更容易浮出“水面”了。
(4)设问引导:“越过”之后,就该换“冲破”了。这个更难辨析。“突破”“冲破”的区别是什么,在这里真的需要非此即彼吗?
【明确】鉴赏和评价,形成解释,都不能感情用事,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和能力。把这两个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突破”,说的是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是“突破”一段区域;“冲破”,是三路大军,全线进攻。“突破”是点、段,“冲破”是线、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语准确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近义词之间的比较,检测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对语言形式形成准确全面的解说。
3.“东路军”的作战情况:重点品鉴“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设问:能删掉“歼灭”“击溃”“一切”“抵抗”中的任意一个词吗?
【明确】“歼灭”“击溃”,删掉其一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即所谓“不准确”;“一切”,表范围;“抵抗”,谁敢不投降,就拍死你!──这是“霸气”!删掉了,“情感不足”。所以,为了表达“准确”和“情感”需要,有时甚至可以牺牲“简洁”。
【设计意图】除了对语言形式的“形成解释”,阅读新闻作品还应包含对“思想感情”作出“合理全面的解说”。
4.布置作业:编题、做答案。
语言的体味和推敲,让我们发现了那么丰富的意蕴,我们也来尝试做发现者:
在本则新闻中再找一处(有余力的同学多多益善)你觉得值得品味和鉴赏的语句,仿照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编成练习,并给出参考答案,下节课用你的题考考同学们。
【设计意图】将“形成解释”拓展到课外学习,既发现值得品味鉴赏的语言点,还能通过“做答案”这一要求,尝试作出“合理判断,并形成全面、准确的解说”。
第一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继续掌握新闻的五要素。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新闻的五要素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者及历史事件;通过品味新闻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闻写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体会歌颂人民战争伟大胜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分析文章结构层次。2.难点
体会背景介绍在本则新闻中的作用。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配乐朗读。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了解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也体会了当百万大军渡过长江,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我们内心的喜悦之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新闻,发生的背景也在解放战争时期。
二、范读
1.播放音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配乐朗读 2.自由朗读
3.教师范读指导
师:体现感情的词语应该重点读。比如:“他是怕对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
三、整体把握
1.划分五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把握的新闻五要素,现在我们以这则新闻为例,再来尝试下寻找新闻的五要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背景——南阳为古宛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主体——在过去的一年中„„最后。结语——本则新闻没有结语。2.划分层次
师:这则新闻的内容比较翔实,但是其实条理十分清晰,我们试着来划分文章的层次。
学生小组讨论,统一答案。师:
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四、背景资料补充
(资料: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我们每位同学对毛主席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这里老师不一一赘述,请同学们自己到书中、到网上查找资料,对这位伟大的人物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入。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五、问题探究
1.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是概述一年多以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以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以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将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2.这则新闻为什么要介绍南阳的历史背景? 介绍南阳的历史背景,主要是为了体现南阳的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六、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比较下面两段话:
(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我们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明确: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繁茂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七、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八、作业
尝试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身边的新鲜事,要包含新闻的五大结构。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题材:战争主题。体裁:以叙事用品为主。阅读教学:
1、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情景,品味语言(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
2、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注重技巧,经常自测)。综合性学习:
1、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活动:古今战争知多少,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文艺作品与战争,铸剑为犁应有日 教学计划用时:11课时 第一课 新闻两则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 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比赛
本文是新闻,是当时在广播上向全国民众进行广播,我们今天要了解其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还是要读通课文,所以我们先进行一次朗读比赛。每位同学就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这位播音员,想着毛泽东这则新闻的目的,朗读这篇课文,比一比,其它同学都是评委。目的:通过比赛,训练学生语感,同时在朗读中强化对文的理解。
二、我来指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把这条线当作长江,请同学们在长江上标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部署的渡江情况。目的:培养学生全局意识
方式: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其他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演示动画。
三、品味语言
1、新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两则新闻在语言上符合这个特点吗? 目的:体会新闻语言特点。
方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上面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参照课后第二题进行学习,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生动、鲜明、通俗”的特点。
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了解了那些信息,初步了解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第 三 课 时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第 三 课 时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二、芦花荡 第__ 1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教具与学具准备:录音机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可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自由细读文章,复述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这是。。。。”复述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的故事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护送两个小女孩的故事,这是讲述一个老英雄为受伤的女孩报仇,痛打几十个鬼子的故事。。。
总述: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三、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四、根据故事梗概理清写作思路: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芦花荡和人物老头。一天夜里老头护送两女孩,一女孩受伤。第二天老头设计斗鬼子,为女孩报仇。
五、作业 :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课题:
二、芦花荡 第__ 2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教具与学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
一、导入 :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最早的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刺秦王的壮士荆轲、三国勇士张飞、宋太祖赵匡胤;到了近代有小兵张嘎、在长长的铁道线上英勇杀敌的铁道游击队员等等。今天我们学习来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去认识一位无名老英雄。
二、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
小说通过对老头的外貌和事件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与品质?请用:“他是————人”的形式说话,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他是一个自信又自尊的人。课文描写他为部队运送粮食、护送干部,从没有出现过意外。当他这一次送两女孩时,一女孩受伤,就使他感到无脸见人,决心为受伤的大菱报仇。
2、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六十多岁了,深夜独自一人出入芦花荡,神出鬼没,不带一枝枪,负责淀内淀外的联系,特别是他单身一人,设下计谋,痛打十多个鬼子,更是他有
勇有谋的表现。
3、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与小女孩无亲无故,在护送中他与尽了力,但对小女孩的负伤,他是那样的自责,这表现出的是对小女孩、对自己同胞的爱。而痛打鬼子则是体现了他对敌人的憎恨。。。。
三、作者表现了这样一位无名的老头还有什么深意?
1、他没有姓名,因为他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的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很多很多。
2、作者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英雄品质,正是喻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
四、感受芦花荡的美景,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划出全文景物描写的语句,结合课文前的图片,展开想象,用“这是一片 的芦花荡 ”说出来
2、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使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它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了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是融情入景。
五、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六、作业 :阅读其姊妹篇《荷花淀》,比较异同,进一步感受孙犁作品的特色。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课题:
三、蜡烛 第__ 1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 录音机 教 学 预 案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 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 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
2.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3.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 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小结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五、作业
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教 学 设 计
课题:
三、蜡烛 课时安排__ 2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3、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与学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
一、导入 回顾老妇人的形象导入
二、探讨交流
1.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2.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三、思考、讨论,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
1.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反复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4.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5.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老人把她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教 学 设 计
课题: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安排_1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
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朗读法、引导法。教具与学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 教学改进与随记
一、导入课文 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二、整体感知。1.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2.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3.找出语句上的鲜明对比。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与讽刺劫掠者的语句。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三、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
四、探讨:
1.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 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2.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 雨果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麽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五、作业
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教 学 设 计
课题: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安排__ 1 课时 课型: 精讲课 预设目标: 领会文章的主题。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
一、导入新课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动人感情。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2、“他们杀孩子„„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 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3、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5.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态度有何不同?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
6。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
八、作业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他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对日本作家却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
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综合性学习——战争知多少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更多关于战争的历史史实、名人秩事、诗词,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任务目标:
1、查阅有关战争的历史资料,例如史上著名战争,世界战争数据,一战、二战数据等。
2、查找有关战争的古诗文,名人秩事,著名将领等。
3、查找战争遗址。
4、关于战争的文学人物形象,成语故事等。
活动设计:
主题:战争知多少知识竞赛
活动过程设计: 主持人两名:一名主持,一名一黑板上记分。参赛人:全班同学。
(同学们可把搜集的资料带上)。
1、默写竞赛:限定时间,看谁默写的有关战争的诗词数量最多。(默写一条给5分)
2、背诵竞赛:按座位顺序每人背诵一句关于战争的名句,不得重复。(答对得分10分)
3、抢答题:主持人事先准备好题(不少于10道),如其中无人能答,主持人要公布答 案。(每答对一题10分)
4、讲故事:主持人事先准备好卡片(关于战争的成语)。让同学抽签,抽到什么讲什么。(讲得完整、流畅得10分,生动形象给10分,共20分)
5、总结评比。评出得分最高的8人为优胜奖,2 位风格奖。活动小结: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获得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开阔了视野,并且对战争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注重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战争只能带来灾难PK 战争促进科技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战争有进一步的了解,积累更多关于战争的知识。
2、锻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思想在能力和听话分析应变能力能使用文明得体的语言对他 人进行反驳和自信的表达自己观点。
活动准备:
1、在进行战争知多少知识竞赛之后。
2、活动人选预定,活动程序组织。
活动开展:
一、主持人开场白
二、宣布本次辩论会参赛选手、评委、要求。
三、宣布辩论赛开始
1、请正方一辩阐述本方观点,限时3分钟。
2、请反方一辩阐述本方观点,限时3分钟。
3、请正方二辩针对反方观点及反方一辩作出反驳,并进一步辩明本方观点。
4、请反方二辩针对正方观点及正方一辩、二辩作出反驳,并进一步辩明本方观点。
5、请正方三辩针对反方观点及反方一辩、二辩作出反驳,并进一步辩明本方观点。
6、请反方三辩针对正方观点及正方前三辩作出反驳,并进一步辩明本方观点。
7、自由辩论:每一方限时6分钟,全班可自动分成两大阵营参与,但参赛选手只能代表本方。
8、反方四辩作总结发言。
9、正方四辩做总结发言。
10、主持人结语。11、老师作点评。
12、评出最佳辩论手一名,评出辩论胜利方,所有参赛选手给予小奖励。
资料战争数据(沙路)古今战争次数统计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 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 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 括 现 在 仍 在 进 行 着 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其 间,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 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据 前 苏 联 学 者 统 计,从 公 元 前1496年到公元1861年这3 357年
间,人
类
有
3130年在打仗,只有227年是 和平的。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470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2.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体会文章情思绵绵的意蕴。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层次
一、导入
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光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课题:同一个父亲,在儿子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背影》写于1925年,他到清化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尤其是七、八年前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三、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朗读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2.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4.自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第一部分(第一段):怀念父亲,最难忘背影。(点“背影”)----开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忆往事,车站离别看见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忆“背影”)----往事回忆
(一)交待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交代家境
(二)写父亲决定亲自送行,并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浦口送别
(三)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时的“背影”,抒发真挚感情。(写“背影”)----车站买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读父信,再现背影,表达了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哭“背影”)----结尾怀念
(一)学习第1--3节(1)指名朗读第1节。
(2)第一切中提到的“两年来”具体指哪一段时间?第一节起什么作用? 1923--1925年;开篇点题。(3)读第二节,思考: ①“那年”是哪一年?
②“祸不单行”“满院狼籍”是什么意思?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故说:“祸不单行”,父亲那时卸职奔丧,需打点行囊,所以说“满院狼藉”。
③“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是为什么?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伤心地流下眼泪。④父亲的那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是对儿子的宽慰,体现了他的爱子之情。
(4)第3节点明家中光景惨淡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5)这两段写家中因顿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二)分析第二层
(1)这一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的?抓重点字词。两个“再三”“踌躇”。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贴。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3)进站后,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4)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聪明过分”;而且还叹气说:“我„„真太聪明了”? 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恨自己那时年轻无知,未能体会父亲的一片深情。(5)齐读第2层,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三)讲读第三层。①指名朗读,考虑:
这一层重点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分几层来写? 四层:
第1层写父亲执意要去买橘; 第2层写父亲越过铁道买橘; 第3层写买橘回来; 第4层写与父亲依依告别。
②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③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买橘时的感人形象的?
先写了父亲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紧接着写了去买橘时的一系列动作:
走、探身、穿过、攀、缩、倾、这些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全过程的栩栩如生的动态印象。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观察细致,清楚,用词准确生动,故此写得真切感人。)
父亲是个胖子,走路都是蹒跚的,却要去努力地攀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看到这样的背影谁能不为之感动。当“我”看见这一背影时,感情是怎样的?(齐读)④父亲买橘回来时,“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父亲买橘的道理:越是尽到父亲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和满足。
⑤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箱会丢失东西。临别时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佩。
⑥这一层中两次写看见背影流泪,说说这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心情?
第1次是看见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使我感动,流的是感动的泪,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里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里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⑦先分层朗读,再齐读这一段课文。要求读出你爱子,子爱你的的深情。
(四)分析第三部分:
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重点写了接读信后的感受。(齐读)接读父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背影,这是作者第四次流泪,这时的感情是怎样的?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束全文,直接表达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五、本文细腻刻画了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方两的。一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二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内疚和感伤之情。
四、巩固练习
一、注音
差()使()
交卸()
奔丧()
狼藉()丧()事
赋()闲
踌()躇()
栅()栏()蹒()跚()拭()干
颓()唐
琐()屑()
举箸()
迂()腐
晶莹()
三、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按顺序订正。
情不自尽
不能自己
万簌俱寂
满院狼籍
再三嘱附
托咐别人
订正:
三、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差别()
差劲()
出差()
参差()2.丧失()
丧事()
丧命()
奔丧()
四、解释加粗的字
1.触目伤怀()2.触他之怒()
3.踌躇了一会()
4.踌躇满志()5.情郁于中()
6.不能自已
()
7.举箸
()8.惟有
()
9.变卖典质
()10.迂腐
()
五、解释词语
1.祸不单行:
4.颓唐:
2.赋闲:
5.琐屑:
3.蹒跚:
6.情郁于中:
六、填空
1.《背影》是一篇()散文,选自()。作者(),中国散文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散文----、-----等。他的散文风格是:(),(),以(),()著称。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春]
2.《背影》这篇散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父亲------------------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之情。
3.《背影》一文的中心是通过--------的描写表现父子之情,采用-------法来选材构思。
4.课文主要写了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橘、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几件事。其中作者着重写的是---------。
5.散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
散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
。五。小结(学生谈收获)六.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三。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论讨讲解
一.“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理解记叙的要素)
二.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①祖母死了
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三.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1)四次写到“背影”:难忘的背影、买橘的背影、惜别的背影、思念的背影。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情念旧事,思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线索)
四.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蹒跚【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为何用“攀”不用“抓”?【明确: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明确:“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 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小结: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五.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1)第一次流泪:
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2)第二次流泪: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望父买橘,感动的 泪。
(3)第三次流泪:
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4)第四次流泪:
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一„
五.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这三点对初二学生来说,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重点在于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7.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六.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一)品味语言,明确文章的线索,感悟主旨
1.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
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名篇的风范。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试试看,能发现吗? 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这就是“背影”。
(1)“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结论:文章的明线一背影。
(2)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
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
小结: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结构文章。
七、巩固练习
(一)体会语句表达的感情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2.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别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话)3.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话)
4.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的话)5.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话)6.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7.“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二)、简要回答问题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句中的“聪明” 的意思如何理解?
[答:这里的“聪明”是反语,可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理解的追悔。
划线处也可换为:(是作者在写作本文时,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挚爱后的自责自嘲。)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 答:包含着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深深思念。3.说说本文“我”四次流泪的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三)、读《背影》第六节,回答问题。1.注音[思考一下“蹒跚”“拭”的意思]
栅()栏()
蹒跚()()
拭()干 2.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3.“„„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的作用:
参考答案: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衬托父亲买橘的感人举动,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4.父亲走路“蹒跚”的原因是:
5.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
”“
”“
”三个动词的作用:
答案:“攀”“缩”“倾”;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难中见深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6.“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我为什么“怕他看见”? 答:
7.(父亲买橘回来后)“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提示:父亲的动作和表情,是我的眼光看出来的)
答:“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因为父亲,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和满足。其实不轻松,父亲装出轻松的样子,是怕儿子感到心里难过,因此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
8.“„„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体会父子之情,说说你的理解。
答:“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回头”是依依不舍;“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
“望”字,饱含深情,有感激父爱之情,有依依不舍之情,还有悔恨、自责之情。两小句话,表现了父子深情。9.选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
答 :第一次流泪,这是被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流泪,是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八.总结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九.作业
1.将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2.思考课后第一题。十.板书设计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1.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
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沧浪亭: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留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教师提问: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角度:
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2)同桌之间交流,求同存异。
(3)小组内部交流,求同析异,并统一看法。(4)全班交流,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①学生齐读第4段。
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五)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讨论,明确: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1、2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六)巩固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蔷薇()轩榭()峦山()
二、根据释义,写出正确的词语。
指在技巧与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该相同而相同()
三、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2)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四、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下面是一首咏唱苏州园林中“怡园”诗,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
A.水芝开出似车轮 B.便有红鱼跳绿苹 C.石幢一尺桃花明 D.叠石疏泉不数旬
正确次序是:
六、拓展阅读
七、小结(学生谈收获)
八、布置作业
1.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复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找出两文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九、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比较阅读,深化对于说明方法的理解;延伸拓展,有助于课内知识的消化及能力转化。
一、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教师简单介绍有关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的知识。
关于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2.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④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二、比较阅读,加强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运用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语文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最后科代表作总结发言。明确:《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选用的说明方法有:(1)打比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遍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2)举例子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江南乡间石桥„„”“长桥„„”“风雨桥„„”
(3)列数字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卢沟桥)桥长265米„„”(4)引用
“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三、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探讨课后练习二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明确:(1)“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5)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2.学生另找几例品评涵泳。如:“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五、课堂练习
仿句训练
1.“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讲究„„讲究„„讲究„„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要求:仿照本段,利用总分总的格式写一段话,要求分说部分用一组排比句。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要求:利用分总式的格式写一段话,要求分说部分结构要整齐,冒号前后为因果关系。学生任选一句仿写句子,然后选两位同学回答,其余同学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2.预习《故宫博物院》,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