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一个蓝色的球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生:原来是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 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 生:原来是个存钱罐 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观察数学书。
(1)请组上同学把数学书立着拼在一起,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数学书和笔盒。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笔盒,放在书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2、出示一张教学楼的照片。
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3、出示天安门三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4、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
学习目标:
1.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具:
玩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吗?(有)信心十足,老师也相信你们。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2页,看红点题中的问题,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自主练习中的第一题。
五、后教(议一议)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说说理由。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观察简单物体形状的方法: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我们可以从物体的、、位置上去观察;从不同位置上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2.游戏:你说我做,二人一组,互相交换.一人依次说你站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六、当堂作业(练一练)
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
60页2题、3题、4题。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八、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前面、后面、侧面等位置上去观察;从不同位置上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九、教后记
第三篇:201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单元教学要求: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单元教学课时:大约3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1. 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第二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
2、例3,练习十六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究立体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积木: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快又对。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着的这个面称为正面。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一)教学例2
1、小组合作探究
把正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长方体,并和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根据画面情境指出。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从不同角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 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面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指名回答:看到的是正方形。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教师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此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4、小结
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我们看到的形状不同,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因此,我们说: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在交流中得出,在任意角度观察球体,给我们的视图感受都是圆形)
小结:正方体和球从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从不同的面看过去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例3
1、猜猜看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说明:这是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这个立体图形是外面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教师引导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也是正方形的。
外面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正方体和有正方形面的长方体)
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填出序号,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我们以后观察物体时,应从多个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准确。
第三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过程与方法:从具体、形象、直观的物体中形成表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重、难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1、出示书包、玩具等图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2、出示实物立方体,提问: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几个面?
二、积累运用 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 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可能不同呢?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三、练习观察图形。
1、填一填
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为什么说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2、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各是什么图形? 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第四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教学过程:
一、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一个盒子,孩子们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师:老师需要三名同学上台来帮老师一个忙,谁愿意?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吃惊状),咦?这三名同学观察的都是老师带来的这一个盒子,为什么画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 认识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小熊、数学书,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四、书本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做,反馈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第五篇:2015年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8例1及练习十六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能力点: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2、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 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3、出示68页例1。
先观察熊猫娃娃,再出示例1,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互动展示
1、出示茶壶不同角度的4张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上、下、前、侧)在说说幻灯片上不同的面是谁看到的?
2、出示汽车的不同方向图,说说是谁看到的。
3、一个恐龙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4、出示动物局部图,猜整体。
四、当堂检测
1、做“做一做”。!
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部分连起来吗?
2、练习十六第1、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六、课后反思:
课题: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
2、例3及练习十六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探究立体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 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力点: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 维。
德育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学准备: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积木: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快又对。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着的这个面称为正面。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一)教学例2 1.小组合作探究
把正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长方体,并和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2.出示例题。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根据画面情境指出。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观察正方体: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面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指名回答:看到的是正方形。
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4.小结 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我们看到的形状不同,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因此,我们说: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正方体和球从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从不同的面看过去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例3 1.猜猜看
(出示一个正方形)说明:这是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这个立体图形是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教师引导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也是正方形的。师: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生: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正方体和有正方形面的长方体)
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填出序号,并说明理由。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5题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