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背影》片段教学大全
《背影》片段教学及其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
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
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师:全班齐读 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
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
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冯岚同学说得真好。还有其它 意见的吗?
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
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
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
师(评价):哦,你的这个问题(课后练习四·1)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争议性,我们课后问题也出现了,老师打算针对这个问题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布置的作业。
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4、板书设计:
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 家境惨淡 体贴周到
细节 描写 : 父亲爱子深情
动作:穿、爬、探、艰难费劲
攀、缩、倾
《背影》片段教学说课教案
一、说课标、说教材。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真挚而动人的感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背影》细节描写阅读片段教学,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的重点。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细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三大类,根据该教育理论以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说学情、说学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不是以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学习较被动,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还是写作的范文。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尽可能在提出问题,因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并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朗读、表演、讨论、做笔记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重点句子、词语的理解进而达到体会主旨的作用。
三、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实”,要从实际出发,要简单易行,要灵活多样,要综合运用,如讲解、朗读、提问、讨论、表演、练习、多媒体辅助、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实现教学目标。教法的选择实际上是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作用的具体化,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启发、“激励、唤醒和鼓舞”。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语文教材的例子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引导教学,它就具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具备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化意义。
“整体阅读,抓住精要,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以抓住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和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分析为重点,通过朗读、引导、讨论,表演、分析、讲解等途径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四、说教学程序。
1、过渡导入正课。
2研读第六段,品读关键语句意义,设计问题。
(1)朗读、讨论: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文本经不同人的解读之后,成为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独自地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罔然而无所得,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则有两个思想。这是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
(2)关键语句的品读,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3)学生即兴表演加深对语句的理解。
(4)学生质疑,老师解答。
3、作业设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
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材、微缩教案,它概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示教与学的思路。衣着与动作描写是背影的入微刻划,这一细节描写是这堂课的重点,是主旨的生动再现。
五、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彻底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反思自我和反思性实践,重新塑造新课程中的自我。自觉变革自身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教育创新。《背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一直以其质朴的文字、感人的情感,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深深父爱的真情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让学生走进深深的父爱,学会感恩身边给予我们关爱的每一个人:
1、抓住背影、朗读圈划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外拓展、体会写法
“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然后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课后设计一堂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深沉的父爱。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
3、连接生活、畅谈心声
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这堂课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此。
第二篇:初中语文《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2.过程与方法: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②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③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 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师:全班齐读 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冯岚同学说得真好。还有其它 意见的吗? 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 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 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 师(评价):哦,你的这个问题(课后练习四·1)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争议性,我们课后问题也出现了,老师打算针对这个问题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布置的作业。
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4、板书设计:
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
家境惨淡
细节描写: 父亲爱子深情
动作:穿、爬、探、艰难费劲 攀、缩、倾
第三篇:《背影》片段教学及其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 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师:全班齐读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冯岚同学说得真好。还有其它 意见的吗? 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 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 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
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 师(评价):哦,你的这个问题(课后练习四·1)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争议性,我们课后问题也出现了,老师打算针对这个问题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布置的作业。
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4、板书设计: 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家境惨淡体贴周到 细节描写:父亲爱子深情
动作:穿、爬、探、艰难费劲 攀、缩、倾
《背影》片段教学说课教案
一、说课标、说教材。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真挚而动人的感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背影》细节描写阅读片段教学,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的重点。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细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三大类,根据该教育理论以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说学情、说学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不是以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学习较被动,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还是写作的范文。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尽可能在提出问题,因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并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朗读、表演、讨论、做笔记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重点句子、词语的理解进而达到体会主旨的作用。
三、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实”,要从实际出发,要简单易行,要灵活多样,要综合运用,如讲解、朗读、提问、讨论、表演、练习、多媒体辅助、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实现教学目标。教法的选择实际上是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作用的具体化,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启发、“激励、唤醒和鼓舞”。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语文教材的例子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引导教学,它就具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具备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化意义。“整体阅读,抓住精要,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以抓住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和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分析为重点,通过朗读、引导、讨论,表演、分析、讲解等途径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四、说教学程序。
1、过渡导入正课。
2研读第六段,品读关键语句意义,设计问题。
(1)朗读、讨论: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句。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文本经不同人的解读之后,成为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独自地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罔然而无所得,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则有两个思想。这是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
(2)关键语句的品读,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3)学生即兴表演加深对语句的理解。(4)学生质疑,老师解答。
3、作业设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
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材、微缩教案,它概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示教与学的思路。衣着与动作描写是背影的入微刻划,这一细节描写是这堂课的重点,是主旨的生动再现。
五、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彻底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反思自我和反思性实践,重新塑造新课程中的自我。自觉变革自身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教育创新。《背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一直以其质朴的文字、感人的情感,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深深父爱的真情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让学生走进深深的父爱,学会感恩身边给予我们关爱的每一个人:
1、抓住背影、朗读圈划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外拓展、体会写法
“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然后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课后设计一堂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深沉的父爱。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
3、连接生活、畅谈心声
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这堂课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此。
第四篇:阳琴 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片断设计
教学说明:课堂前半部分学生已经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选点:文中第二次背影描写。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第二次背影,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聚焦“背影”(2分钟)
1.从刚才同学们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我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大家是深受感触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充满了魔力,因为作者有一个特别的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特写镜头,描写父亲也用了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是什么?
[明确]背影。
2.请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背影?
[意图]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二.精读赏析,品味“背影”(13分钟)
(一)锁定第六段(2 分钟)全文多处写到背影,请大家快速找出你觉得描写最细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提示:试从人物描写方面入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明确]第二次背影。
(也许有学生找到其他几次,但是经过提示找到第六自然段并不难)
[意图]学生通过再一次浏览课文,带着问题回到课文,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学习正面描写
1.筛选信息(3 分钟)
(1)第六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对父亲进行描写?请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
[明确] 衣着:“我看见他穿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动作:“蹒跚、探、穿过、爬上、攀、缩、倾”
语言:“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头没人。”
(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明确]正面描写
[意图]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验,从课文中寻找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学会提取有效信息。
2.分析衣着(2分钟)
(1)请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父亲衣着特点的词语;父亲为何如此着装?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在“背影”加上一个恰当的形容词(的背影)。
[明确]
衣着:青、黑;
原因:家境惨淡;正值祖母丧期
看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情感,此段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祖母丧期,用“黑色”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总结:沉重的背影
(2)作为儿子,我又穿着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紫毛大衣铺座位;通过对比,从侧面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分析动作(3分钟)
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方法分析父亲的动作,小组讨论,提示:可不可以向权威挑战,换掉几个动词?教师出示修改过后的段落,最后,同样用简短的词语总结。
[明确](1)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如:父亲走路姿势是“蹒跚”;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所以是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两脚缩着;身子向左微倾着。
(2)可否更换动词?“探”换成“弯”?“攀”换成“抓”?“缩”换成“蹬”?
总结:艰难的背影 3.分析语言(2分钟)
父亲的语言不多,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3)“进去吧,里头没人。”(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意图]老师示范一例,教授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示集体的智慧,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提高课堂的有效率。
4.温故知新(1分钟)
回顾一下,这样的人物描写刻画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
[明确]《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长妈妈睡觉姿势的特写;
[意图]温故知新,加深学生对人物刻画方法的认知,新旧知识相结合,提升隐形记忆能力。
(三)学习侧面描写(2分钟)
1.看到如此沉重、艰难的背影,作者有什么样的反应?
[明确]流泪
2.本文主要是描写父亲的背影,为何还花费笔墨描写“我”?
[明确]描写我的情感变化是从侧面描写父亲的形象。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物描写的刻画方法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从旁人眼中更能窥见人物的情感特征。教学后续:
背影是全文的线索,本小节教学片段着力分析第二次背影描写,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顺势导入对“我”的情感分析,主要呈现出来的就是四次流泪。
第五篇:刘子荣《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安乐中心学校 刘子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2.过程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父母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第二次背影,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朱自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又是怎样捕捉父亲背影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具体分析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用了哪些关键词语?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圈点批注。
师(评价):吴发林同学的回答是:“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
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补充了“蹒跚、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等”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
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正如廖小月同学所说的,这是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上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师:全班齐读买橘子背影细节描写的句子。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表演一下这个过程。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
有请马昭龙同学表演。
马昭龙同学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很到位,掌声鼓励!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小组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
师(评价):说得好,李小强同学说是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描写,突出父亲的穿着是:黑帽、黑褂、青袍,体现家境惨淡。
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曹志彬同学在对比中阅读,说得真好,非常有亮点。还有其它意见的吗?
师(评价):陈玉婷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橘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周永祥同学也提到:父亲的“肥胖的身子”造成了父亲攀爬月台的困难。周永祥体壮心细腻啊!
师:穿马褂的父亲买橘子行动艰难,具体表现在哪里? 师:(评价)郑艳莹这一学习小组回答最快,就是动作描写。我们一起把郑艳莹同学说的动词圈起来:“探”“穿”“爬”“攀”“缩”“倾”
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吴汉文同学说对了,这些动词表现父亲举动的艰难费劲,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父亲为我买的橘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橘子不一样吗?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
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橘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者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正如李小强同学说的:橘子普通,父爱无价呀!
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 师:夏丽华同学提到的“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有什么内涵?请思考。师(评价):聂清歧同学说得精彩:这一个“搀”也属于细节描写。不错,夏丽华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在课后练习中有出现,“搀”强力地体现了我的感动,体现了我对父爱的回馈(回馈父爱)。文章不仅仅是写父爱如山,子爱也似水。父子情深啊!
3、课堂小结
老师每每揣摩这篇文章都会泪满衣襟。可是大多同学们都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没啥好感动的。
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少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这次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父母的优良品德。同学,请珍惜至爱亲情!
4、作业布置:
①完成德育处布置的“母亲节--感恩”这一作业。
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把自己的感恩行动形成小作文。
②写一篇《背影》读后感。
5、板书设计:
背 影(至爱亲情)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家境惨淡
细节描写: 父爱无价
动作:探、穿、爬、攀、缩、倾-----艰难费劲 父子情深
搀---------------------回馈父爱
《背影》片段教学反思
宁化南片开展片段教学,作为选手参赛,未取得好名次,反思如下:
这节课,课前是播放《背影歌》,营造一种离别的伤感。然后一问:“是一件什么事让他有如此的感受?我们来看朱自清的《背影》。导入新课。在初略感知文本的大层次后,直奔第6段,重点品析了望父买桔的背影是如何刻画的,这一环节,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找描写背影的句子,品析动词描写的妙处。归纳人物特定环境下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纷纷举手,品词品句很精彩。师生互动协调。重点突出,分析很到位。
接下来,紧扣两次流泪,体会父子间深沉真挚的爱是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学生是很难进入意境的。我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路上父亲为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所做的几件事,还有文中父亲说的5句话来体会。一层层地导着学生进入意境,体会到作者当时流泪的复杂心情:这是理解的泪、感动的泪、幸福的泪、怜惜的泪、自责的泪、依恋的泪。。正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怀的时候,用一首刘和刚的歌《父亲》,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许多同事说:“歌声很感人,唱出了内心的感受。”真可谓恰到好处。
第三个环节是用心感恩,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学生对家长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进行一种美德教育。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家里不孝敬的表现,然后用一段《感人的家长会》录像去震憾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去孝敬父母、珍爱亲情吧。因为只有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我们这个人类社会。”话音刚落,屏幕出示作业:
1、回报爱。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他们需要做的事。
2、描写爱。回忆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片段,学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细节描写。这堂课延迟了5分钟下课。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评课活动。
1、整节课很完整。
2、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3、刻画背影一段的品词品句很到位。
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思想受到了洗礼。
5、多媒体运用很恰当,提高了教学质量。
6、整节课的容量很大。
另外还有几点争议:
1、“歌声可以不要,回归语文本色”与“歌声很动听,唱出了内心的感受”?
2、“第三环节可以不要,因为美学教育不是一节课的事。多了它显得拖堂了。”与“第三环节应该要,课堂结构才完整。素质教育是育人为本。”
听着他们的话,我反思自己的课:
1、整堂课我始终注意学生的动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拐杖、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这一点我做到了。这要谢谢陈大伟教授给我的片言片语的指点:“注意学生的反应,用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学。”
2、导入新课自然,环环相扣,像一条顺势而下的溪流,水到渠成的流到课文的深处,流到课堂的结尾。整节课很完整。
3、第一次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是很熟练。加之,学校里没有遥控器,每次来到学生当中活动后,又要走回到黑板前,动鼠标才能展示课件。这样来回浪费了一点时间,导致拖堂。以后要多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4、至于要不要歌声,关键就是看学生的感受需不需要。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多媒体都是好样的。如歌声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升华,有什么不好?多媒体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与教学内容是有机的组合,而不是各自分离。直观、提示、促进、升华。
5、至于美学教育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要不要砍去?我认为,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先,教育工作者先育人,再教书。“德智体美”“德”为首。一个没德的人,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下课了,那我就用下课几分钟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又促进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有什么不可?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中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的统一是我每一节语文课都认真对待的事。
该文章转自[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htt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