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

时间:2019-05-12 23:5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

第一篇: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

申红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页例5。

本单元共九课时本课时为第六课时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这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草原上吃草的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帮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的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教学准备】活动纸条

【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及游戏,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1)6个同学在踢球,3个同学在加油

(2)有1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师: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取图片中的数学信息,逐步使学生明确,可以通过数数、看文字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

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一想:题目出现的信息中,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条件?

摆一摆——教师将条件与问题制成活动的纸条。让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与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教师小结:“我们队踢进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师多余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根据问题或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知道“我们队踢进4个”这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的。】 3.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而且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更明白吗?说书你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说明图中各部分的意思。图示如下。

教师:观察同学们画的图,尽管大家所用的符号和画图的样式不完全相同,但都表示的是哪两个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根据图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好?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师: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6-9 = 7(人)”

教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确定算法,老列式计算,说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4.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1)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习检测方法。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解答的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我们解答的结果是正确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答问题之后要有意识的进行验证,意识到加法可以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师小结:同学们用加法检验了我们的结果是正确的。

(2)回顾反思,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分几步? 教师: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的意义,选择解答的方法? 教师:是不是我们找到的信息在解决问题时,都要用到呢?

教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要通过看图、看文字弄清楚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要弄清那两个信息和问题有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通过画图、操作等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方法,第三步则要回顾检验解答的方法和结果书不是正确。

三、巩固练习,选择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1.完成“做一做”

教师:要求“母鸡有几只?”哪两个条件有关系?谁是多余的条件? 2.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教师:观察同学们捉迷藏的游戏图,用哪两个信息可以求出“藏起来几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知道了要从已知的条件中提出合适的问题,并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第二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与条件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解决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教学准备:课本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可能的答案:

(1)6个同学在踢球,3个同学在加油

(2)有1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师:

(1)这一题中,已知条件(数学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根据生的回答小结:知道总数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来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还有几人没来,用减法。

(3)师: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与人数无关,所以是多余信息)根据生的回答板书:16-9=7(人)(4)师:“16-9”怎样算?

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7=16,所以16-9=7

B、10-9=1 1+6=7

请个别生说算理后板书得数“7”及单位名称(人),并强调应用题得数后面都要写上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5)强调应用题要答。师板书“答:还有7人没来”

全班口答一遍。

师:刚刚有小朋友还提到这两个信息,我们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1)师:前面我们说过在应用题中,这些已经告诉我们的信息都叫做什么?(生:已知条件),你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吗?

(2)小组讨论后进行回报

(3)我们能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根据学生依次将三个问题的算式、得数和单位名称板书于对应的问题下,并进行集体口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母鸡有几只”?要用哪两个有关系的信息?

(3)让学生完成后,再说一说算式什么意思?

2、练习五的第二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共有16人。

还有几人没来?

已经来了9人。

有一队踢进了4个

多余的 16—9=7(人)

第三篇: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足球场上可真热闹,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二、互动新授

1.教学课本第20页例题5。

教师提问: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观察情境图)

汇报:已知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要解决的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有来?

教师提问:怎样解答“还有几人没有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从总数里去掉已经来的9人,就能求出还有几人没有来。教师课件展示学具示意图: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汇报:用减法计算16-9=7(人)。师:有一队踢进4个球这个条件有用吗? 学生思考,汇报:这是个多余的条件。

师:为什么说这个条件是多余的?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设计意图:例题中提供给学生的已知条件有多余的,这时候教师就指导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必要的信息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有序地进行分析、解题。)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还要来的7人加上已经来的9个一共有16人,解答是正确的。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下列三个步骤,在小组内完成学习,教师巡视指导。(1)读题,你从题中读懂了什么? 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母鸡有几只,要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母鸡有几只?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设计意图:为学生小组探究解题的过程列明解题步骤,逐渐使学生感受并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有序思考的解题步骤。)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两个小组一共13人,我们组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另一组有几人,即从两组的总数中,去掉已知小组的6个人,就能求出“另一组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两个小组的人数相加6+7=13,求出的答案和题中的已知条件“两组一共13人”数量一致,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2.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4题。(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藏起来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藏起来有几人”,即从玩捉迷藏的总人数14里,去掉外面的6个人,就能求出藏起来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外面的6人与求出藏起来的8人相加得到14人,与题中的已知条件“有14人在玩捉迷藏”一样,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交流、个别汇报。

教师小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多余的条件。大家要学会判断,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排除多余的已知条件再进行解答。2.布置课后作业:练习五的第1.3两题。

五、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圈一圈:能穿5串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检测:5串是50个,还有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教学反思:

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一)1、草地上有25只白羊,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几

只?

答:白羊比黑羊多。

2、一年级一班有34名男同学,20名女同学,女同学

比男同学少几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少。

3、小红要做14道题,已经做了7道,还要做几道? 答:还要做。

4、小红有30张画片,小名有33张画片,小丽有8

张画片,小丽比小红少多少张画片? 答:小李比小红少画片。

5、小明两天看了30页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

看了多少页?

答: 第二天看了。

6、一共有20个桃子,吃了一些后,还剩6个,吃了

多少个?

答:吃了。

班级:姓名:

7、停车场的汽车,开走了12辆后,剩下30辆,原来

有多少辆?

答:原来有。

8、小明排了20下球,小刚拍了7下,小刚在拍几下

就和小明拍的同样多?

答:小刚在拍下就和小明拍的同样多。

9、小红有12本练习本,用了6本,现在还有几本没

用。

答:现在还有本没用。

10、矿泉水:1.50元;小熊:5.00元球:12.20元(1)一瓶矿泉水和一个球共花多少钱?

答:一瓶矿泉水和一个球共花钱。

(2)一只小熊比一个球便宜多少钱?

答:一只小熊比一个球便宜钱。

(3)有20元,买一个小熊和一个球够吗?

下载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52盒彩色粉笔,用去一些后还剩20盒,用去多 少盒? 2、小玲买一枝钢笔用了8元钱,她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3、学校种了1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

    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72页例8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有序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5教案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解决问题例5 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与条件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

    一年级解决问题

    我们一共有10个男生,老师让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一共可以站进多少个女生?两个值日小组,一组植树8棵,二组植树9棵,一共植树多少棵?鱼缸里有46条金鱼,黑色的有7条,其余的全是金......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二

    解决问题(二)班级姓名1.同学们要浇34盆花,已经浇了20盆,还有多少盆没浇?2.同学们浇花,已经浇了20盆,还有14盆没浇,一共要浇多少盆?3.在一条马路的两边各要种20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4.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一)班级姓名1.有15支铅笔,分给小朋友9支,还剩几支?2.有13支蜡烛,吹灭了9支,还剩几支亮着?3.树上原来有11只鸟,飞走了3只,还有几只?4.小朋友们摘了15筐苹果,运走了7筐,还剩几筐?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5则范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2)》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二)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