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塔》教学设计4
《乌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习如何阅读课文。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1、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2、乌塔身上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应该怎样学习。
四、教学难点
怎么理解乌塔的思维观念与行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欧洲国家的风景图片,情境导入。
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图片中的这些地方漂亮吗?”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说漂亮。接着问:“那你们喜爱能够去那里玩吗?”学生回答“想。”再问:“那么要是让你们独自一人去那些地方旅游,你们敢去吗?”
如学生回答是否定的,就说:“老师知道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差不多大,她很勇敢,一个人去了很多地方旅行。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很特别的小姑娘吧!”
如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勇敢呢!那老师还知道一个和你们一样勇敢地小姑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
2、讲课
“大家把书翻到《乌塔》这一课。现在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这篇课文浏览一遍,并且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时间大概差不多时说:“已经看好的同学请把头抬起来。”等到大部分学生都看完之后,点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他们在阅读中有哪些疑问。再问有没有知道这些问题答案的,让他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我从旁对于他们的回答进行纠正或补充,从而基本上疏通课文。
通过课件展示几个问题。
(1)乌塔独自出游不怕遇到危险吗?她怎么做来防范危险?
(2)乌塔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文中用什么手法来突出乌塔的个性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再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备注:答案(1)她很勇敢。国外的文化不同,教育也不同。她事先用三年的时间为这次旅行做了准备,阅读了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每到一地就先查当地的警局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是寄张明信片。
(2)勇敢、热情、细心、独立自主、做事有条理、有计划,有主见、生活能力强。主要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看出。
(3)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对比来突出乌塔的个性特点。(如a、语言。“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b、动作。当作者筋疲力尽的回到旅馆看见乌塔惬意的爬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c、对比。将乌塔与中国孩子进行对比。乌塔独自出国旅游,而中国孩子有电视、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是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和乌塔的性格特点的了解。重点是让学生从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让他们能够了解乌塔思想与行为形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从而理解她的思想观点与行为。
3、重点解析
让学生仔细的品读课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与见解。
(1)乌塔身上有哪些我们所没有的优点,为什么?(独立:生活独立和思想独立。因为国情不同,国家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孩子大多被呵护在父母的羽翼下,依赖性强,与外界接触少需要锻炼,经验少,不能独立的处理事情。)
(2)学习了《乌塔》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今后准备怎么做?(认识到自身相对于乌塔的不足之处,今后努力做得更好。学习他的独立精神,克服自己的惰性与依赖性,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答案不必相同,只要学生能过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有自己的体会即可。且在讲课过程中可抓住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进行生成,拓展。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正确学习乌塔的精神。不是盲目的效仿,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能力的人。
4、课堂小结
归纳课堂内容,总结乌塔的性格特点,加深学生印象与理解。突出她的独立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5、作业
(1)从今天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动手、动脑能力。(2)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篇:《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与学生交流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好吗?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数学统计图)
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话想说?
2、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新词: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电话号码。
(指名领读、齐读、指名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独自一人游欧洲)
三、质疑问难
1、师: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爸爸妈妈不担心吗?等等。
四、研读课文
1、师:是呀,乌塔在独自一人游欧洲前,难道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想到吗?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对乌塔的种种疑团,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乌塔到底是怎样一个孩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乌塔是怎样一个孩子?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勇敢、坚强、胆大、独立……)。
4、从哪些地方看出乌塔十分独立?
5、找出乌塔和作者的两次对话读一读,想想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1)指名读作者的话。
(2)乌塔对作者的话有意见吗?指名读乌塔的话。
(3)师生分角色读(作者和乌塔的对话),再齐读。
五、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都觉得乌塔是一个做事十分独立的孩子,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六、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⑴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 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 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七、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乌 塔
勇敢坚强长出独立的翅膀
胆大独立
独自一人游欧洲正确地认识自己
第三篇:《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积累本课好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立自强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能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3分钟)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幻灯出示:学习链接——欧洲,全称欧罗巴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欧洲国家大多属于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亚洲和非洲。著名景点有:埃菲乐铁塔、罗马斗兽场、大本钟、布拉格广场、比萨斜塔等。
二、学生根据以下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10分钟)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画出好词并读一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在微卡上。
三、全班交流及展示(8分钟)
1、我会读词语。(幻灯出示词语)
2、抽查其中一小组读课文,其余小组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再读课文,全班交流感悟(17分钟)
1、小组内交流微卡上的问题,再读课文,做到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
2、各小组质疑本组内还未解决的疑问。
3、全班解疑。
4、再次自由读全文,用横线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5、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乌塔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2分钟)
读了课文后,我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父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达标
1、我积累了本课的这些好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睡眼蒙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件事,我从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
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
交流一:
1、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馆里初识乌塔,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呢?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睡的正香,小姑娘已经起身,正在收拾东西。
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偷偷的告诉我,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请大家自由地阅读剩下的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乌塔的热情活泼?
像这样一个热情的、经验丰富的女孩子,虽然只有14岁,可是她已经去过很多地方了。你们知道,她去的地方在哪儿吗?
出示地图
交流二:
2、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独自去了那么远的地方旅游。作者心里有着许多的疑问。请大家找到作者疑问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你是否也和作者一样对乌塔独自旅行感到不放心呢?可是乌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女孩子,为了这次旅行她做了充足的准备。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
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有独立精神的。
交流三:
3、你们能像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
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
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8、9自然段中乌塔和作者精彩的对话,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课文8、9自然段,想想乌塔的说法对不对?
指名读第8自然中乌塔说的话。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是什么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交流四:
5、同学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老师觉得乌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看法,乌塔还和作者说了什么?读第9自然段。
6、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把第9自然读好。
师读作者的话,生读乌塔的话。
一二组练读
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四、拓展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
3、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作者希望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仅14岁的乌塔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作为同龄人,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向她一样独自去旅行,而是要从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克服依赖思想,积极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并逐步走向成功。
在这里,老师要送大家几句话,希望大家能够像乌塔一样,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乌塔
经验丰富
热情、独立自主
热爱生活
第五篇:乌塔教学设计
27﹡《乌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
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筋疲力尽、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结结巴巴。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
交流一:
1、孩子们,你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交流二:
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
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
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三:
3、我们应该像能向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
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
4、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四、拓展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结: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经验丰富
乌塔热情、自立独立自主
亲自体验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