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能进一步熟悉学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课更深层次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难点: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归纳小能手
(1)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乘法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2)同桌互查,并用语言概括乘法运算定律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知识挑战。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二、挑战基础
1、下面这些算式分别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17×3+117×7=117×(3+7)()35×46=46×35()(4+5)×a=4×a+5×a()45×5×4=45×(5×4)()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35×16=16×35()(2)110×(20 + 9)=110×20 + 9()(3)12×4×4×13= 4×(12 + 13)()(4)78×101=78×(100 + 1)()3.填一填,在○里填上适当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 ×30(2)a×4 + 6×a= ×(○)(3)85×(100-2)=85× ○ 85×(4)13×25×4=13×(×)
三、智慧宫殿 1.想一想:下面的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
44×25(你喜欢哪一种,说明理由)
小结:进行乘法计算时,结合具体数的特征,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2.算一算:125×25×4 75×299+75 32×(200+3)25×101 57×99 125×32×25 3.说一说(小组交流):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认为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结:
(1)在连乘算式中,如果某两个因数的积正好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运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
(2)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如果每个乘法算式都有共同的因数,那么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注意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接近整百的数101可以变成(100+1),99可以变成(100-1)等。注意观察数字特点,多动脑思考,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进行简便运算。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南县玉潭小学部新建教学楼一共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桌椅。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桌椅?
(2)四年级要购置课外阅读书籍充实班级图书架,《笑猫日记》每本13元,刘老师买了4本;《格林童话》每本12元,罗老师也买了4本,刘老师和罗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
(2)董老师买了篮球和排球各8个,篮球每个70元,排球每个45元。买篮球比买排球多用了多少元?
五、拓展练习
(1)56×386-286×56-56×95(2)666×444+333×112
六、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第二篇:乘法运算定律练习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一、介绍课型
师:同学们,目前我们已经学完了乘法运算定律,为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明了地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上一节《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课》,希望同学们今天能学得更出色。(教师板书课题)二.回顾法则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了哪几个乘法运算定律吗?用字母表示法又是怎样表示的呢?请同学来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预设:生1:我们学了有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生2:还有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生3:还有最后一个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设计思路:通过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图。】
师:同学们记得可真熟练!
乘法分配律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数的和乘以一个因数,我们可以转换为用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因数相乘,再相加;
另外一种是两数的差乘以一个因数,解决办法和刚才的两数和做法差不多,只是最后是求两积之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定律读一遍吧!(教师指板书,学生朗读)三.宣布奖励制度
师:同学们,那咱们就带上这些运算定律,跟随小精灵一起去迎接接下来的关卡好吗?看看谁能出色地闯关。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对练习活动提高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 四.开始闯关 第一关:填空题
师:请看挑战题一的题目,课件出示:填一填
□×★= ×□
(23 ×125)×8=23 ×(×)(125—50)×8=___×___—___×___ a×6+15×6=(+)×___ 生1:第一题应该是□×★=★×□,这是根据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我们挑战一的题目顺利过关了,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希望你们的热情继续保持。
【设计思路: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兴趣做以下的练习】
第二关:判断题
师:好了,同学们接下来再看看挑战三里的题目,判断对或错。
(1)18×12=12×18()(2)25×9×4=25×4×9()(3)12×4×4×13= 4×(12 + 13)()(4)36×34×23=36×23×43。()(5)86×5=(80×5)+(6×5)()师:请问第一小题对还是错呢?
生1:第一小题是对的,因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这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所以是做对的。
师:这位同学解释得很清楚,掌声鼓励,那下一题呢?请同学来说说。师:原来同学们都长着一双火眼金睛,观察得非常仔细,能快速判断对错,并找出错误原因。那么下一关,就请你来当当小老师了。
【设计思路:通过判断对错,有助于学生能够避免对相关运算定律的混淆。】
第三关:编一编
教师给出三个数8、40、125,让学生根据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分别编三道式题,在四人小组内说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把出题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设计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
第四关:稍难的简便计算
师: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我们来点有难度的,行吗?
请看第五关 课件出示题目 36 ×101 18 ×99+18 25 ×44 125 ×25 ×32 83 ×99 师: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的100从哪里来的?
生: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生1:25×(20+24)
生2:25×2×2
2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
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这两种方法都对吗?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是求四个因数的积。
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但还别忘了不能违背计算原则。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出示刚才做过的题目),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生1:先看看数,再看能否用运算定律?最后算一算。
生2:看这些题能不能应用运算定律,再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很好,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
七.第五关: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前面的挑战题目让我们对乘法的运算定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精灵到街上去逛逛,用我们刚才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家文具店。有什么需要解决问题呢?请看题目:
1钢笔一盒装12支,每支4元钱。小精灵买这5盒这样的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是炉火纯青,逛完了文具店,我们接着往前走,来到了一家服装店,王阿姨正在买单,让我们去帮帮她吧。
2一件上衣的价钱是65元,裤子45元,王阿姨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是不是所有计算价钱方法都可以用配套买更简便呢?
下一家我们一起逛到了肯德基,李叔叔正在柜台点单,我们一起去看看 3肯德基餐厅里的原味鸡腿堡每个20元,李叔叔买了5个,中份薯条每份9元,李叔叔也买了5份,李叔叔一共用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当我们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到什么呢?
生1:要先认真读清楚题目。生2:要分析数量关系。
生3:要注意写出准确单位和答题要完整。(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共同修订)
【设计思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设计思路:通过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收获,进一步明确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
第三关:简单的简便计算
师:下面请看挑战三的题目。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5 × 8 × 2 × 125 8 ×(125+11)65 ×32+35 ×32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题卡上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学生的题目解题情况,集体修订)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体会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看清楚算式的特点与数据的特点。】
第三篇:《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这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一节练习课。【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难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练习题卡、磁铁 【教学过程】
一、单刀直入,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为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明了地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上一节《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课》,希望同学们今天学得更出色。(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了哪几个乘法运算定律吗?用字母表示法又是怎样表示的呢?请同学来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生1:我们学了有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生2:还有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生3:还有最后一个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或者(a-b)×c=a×c-b×c。
【设计思路:通过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图。】 师:是的,乘法分配律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数的和乘以一个因数,我们是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因数相乘,再相加;另外一种是两数的差乘以一个因数,解决办法和刚才的两数和做法差不多,只是最后是相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定律读一遍吧!(教师指板书,学生朗读)师:同学们,看,我们的家乡白水寨风景区多美呀,它全长有9999级台阶,今天分别有3位好朋友在不同的台阶上等着我们去挑战,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挑战题全做对的小组可以在排行榜上晋升一级,看哪个小组可以顺利到达最高峰,让我们一起来“勇闯最高峰”吧!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对练习活动提高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
二、基础练习,巩固知识
师:请看第一位朋友的挑战题(课件出示)
1、下面这些算式分别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17×3 + 117×7=117×(3 + 7)()15×5×4=15×(5×4)()35×46=46×35()(4+5)×a=4×a + 5×a()(请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答案)生1:第一小题是用了乘法分配律。
师:请全班同学为他评价做对了吗?那第二小题呢? 生2:这题是用了乘法结合律。„„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挑战一”里的第二题题目,你能填上正确的运算符号和数吗?可以先在自己的练习题卡上做一做
2.填一填,在○里填上适当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12= ×30(2)a×4 + 6×a= ×(○)(3)85×(100-2)=85× ○ 85×(4)13×25×4=13×(×)
生1:第一题应该是30×12=12×30,这是根据乘法交换律。生2:这题是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应该是a×4 + 6×a= a×(4 + 6)„„
【设计思路: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兴趣做以下的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挑战一的题目顺利过关了,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所以全部组都晋升一级吧。
三、分层练习,深入强化
师:下面请看第二位朋友带来的挑战二题目。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2×29×5(2)13×52 + 13×48(3)(40-4)×25(4)25×12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题卡上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学生的题目解题情况,集体修订)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题,我们不难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都是只有乘法,是同级运算,而乘法分配律是有两个不同的运算符号,是不同级的运算,也就是混合运算。
【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体会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看清楚算式的特点与数据的特点。】
师:好了,同学们接下来再看看挑战二里的第2题题目,请判断对或错: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35×16=16×35()(2)110×(20 + 9)=110×20 + 9()(3)12×4×4×13= 4×(12 + 13)()(4)78×101=78×(100 + 1)()师:请问第一小题对还是错呢?
生1:第一小题是对的,因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这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所以是做对的。
师:这位同学解释得很清楚,掌声鼓励,那下一题呢?请同学来说说。生2:这题是错的,右边应该还要9×110。„„
【设计思路:通过判断对错,有助于学生能够避免对相关运算定律的混淆。】
四、实践运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师:同学们,前面两个挑战题目让我们对乘法的运算定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吧!请看第三位朋友的挑战题目(课件出示题目)
解决问题:
(1)麦当劳餐厅里的原味板烧鸡腿堡每个15元,爸爸买了5个,中薯条每份9元,爸爸也买了5份,爸爸一共用了多少钱?
(2)郑老师买了篮球和排球各8个,篮球每个70元,排球每个45元。买篮球比买排球多用了多少元?
师:同学们,当我们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到什么呢? 生1:要先认真读清楚题目。生2:要分析数量关系。
生3:要注意写出准确单位和答题要完整。„„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共同修订)
【设计思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设计思路:通过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收获,进一步明确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 【目标检测】完成书本练习题
第四篇: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内容:教材第33一35页例
1、例2 上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媒体 投影仪
一、导入
1.我们原来学过的运算定律都有什么?字母表示是什么? 2.出示第33页主题图。
3.师:植树节快到了,四年级同学去义务植树。
4.师:看图,植树要做哪些事情?
(挖坑、种树、抬水、浇树…)
4.师:这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想学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3页主题图)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算,小组里交流。生汇报。
生甲:4×25=100(人)
生乙:25×4=100(人)
师:他们算得对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议一议,交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例:7×5=5×7 20×10=10×20
师: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
生甲: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它吗?
生乙:a×b=b×a
师:总结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字母表示。学生试着背一背。2.教学例2。(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①师:看图,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捅水?
生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生甲:我先计算一共种树多少棵。
(25×5)×2 =125×2 =250(桶)
生乙:我先计算每组种树要浇水多少桶。
25×(5×2)
=25×10 =250(桶)
②师:那么(25×5)×2○25×(5×2)中间填上什么符号?
生:等号。
请你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甲:(25×2)×2=25×(2×2)生乙:(l0×5)×5=10×(5×5)生丙:1O×(2×5)=(10× 2)×5 ③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三个数相乘,先乘前面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仿照加法的运算定律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生乙:我叫它乘法结合律。
师:同意这种叫法吗?
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丙:(a×b)×c =a ×(b×c)
3.比一比,议一议。
师: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是交换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生乙:我发现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了题里的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师:你们真聪明,说得好极了。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 高。1.课件展示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
第五篇:《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1)出示例5(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1)出示例6(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b×c)(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7。(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方法①:
方法②:
12×25=300
12×25 1 2
=(3×4)×25
× 2 5 =3×(4×25)0
=3×100 2 4 3 0 0 方法③: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5)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3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2.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3.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4.完成练习七的第8题。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