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二、简答与论述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有哪些,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关键时间、时间和各阶段发展特点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 关键期 学习准备
二、简答与论述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小学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
二、简答与论述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名词解释 人格
自我意识
二、简答与论述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名词解释 认知方式 智商 性格
二、简答与论述
学生之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认知差异对教育有哪些启示?
性格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名词解释 学习
二、简答与论述
1、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2、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3、简述加涅的学习分层和学习结果分类
4、我国对学习的分类是怎样的?
第二节
联接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试误说 准备率 强化 消退 惩罚
程序教学
二、简答与论述
1、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2、准备率对教师的启示有哪些?
3、学习信息加工模式是怎样的?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 完形顿悟说 学科基本结构
二、简答与论述
1、完形顿悟说的意义?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对教师教学有什么启发?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4、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名词解释
动机及其功能
学习动机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诱因
二、简答与论述
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由哪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分别是什么?
2、学习动机是如何分类的?分别指什么?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名词解释
自我效能感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2、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3、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4、成败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作用是什么?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简答与论述
1、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根据阿特金森的公式:Trg=Mg*Erg*Ig , 教师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3、“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反映了什么定律,请分析。
4、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有哪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论
一、名词解释 学习迁移 正迁移 负迁移
二、简答与论述
1、迁移是如何分类的?分别指什么?
2、迁移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根据现代迁移理论,迁移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名词解释
1、定式
二、简答与论述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促进迁移的教学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名词解释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二、简答与论述
1、知识学习是如何分类的?举例说明
2、知识学习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一、简答与论述
1、知识直观的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名词解释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艾宾浩斯曲线 组块
二、简答与论述
1、关于遗忘的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
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名词解释 技能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二、简答与论述
1、技能的特点有哪些?
2、操作技能的特点有哪些?
3、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哪些?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简答与论述
1、论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以及各阶段的涵义和特点。
2、简答对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名词解释 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二、简答与论述
1、对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有哪些?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名词解释 学习策略
二、简答与论述
1、学习策略是如何分类的?
2、简答学习策略的特征?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名词解释 元认知策略
二、简答与论述
1、简答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的方法有哪些?
2、资源管理策略有哪些?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简答与论述
1、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是什么?
2、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名词解释 问题
二、简答与论述
1、问题解决有哪些基本特点?
2、简答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如何通过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名词解释 创造性
二、简答与论述
1、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影响创造性的要素是什么?
3、如何培养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名词解释 态度 道德
二、简答与论述
1、态度有哪些解构内容,解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理解道德定义时要把握哪几点?
3、论述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4、论述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简答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名词解释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二、简答与论述
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教师实施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 心理评估 心理辅导
二、简答与论述
1、中学生容易产生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原因有哪些?
2、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一、名词解释 教学目标
二、简答与论述
1、论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2、行为目标表述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第二节
组织教学目标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
二、简答与论述
1、教学中的九大事项是什么?
2、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哪些?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一、名词解释 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 情景教学 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掌握学习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按照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课堂管理
二、简答与论述
课堂管理有哪些功能?
影响课堂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为什么会对课堂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名词解释 群体
正式群体 群体动力 群体凝聚力 群体规范
二、简答与论述
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班级管理如何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二、简答与论述
课堂纪律是如何分类的?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名词解释 教学评价
二、简答与论述
教学评价与测量和测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如何分类的?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名词解释 信度 效度
二、简答与论述
标准化成就测验有哪些优越性与不足? 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有哪些?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简答与论述
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二、简答与论述
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微格教学
二、简答与论述
教师成长的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科顿提出的教师反思框架和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是什么?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重点与答案!!
名词解释:
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在吸收新材料的力量。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是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形成的。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言语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教学评定: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个体化社会:是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学习目标:也叫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学习(狭义):特指人的学习,它需要借助语言,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主动积极地去获取个体的经验。学习(广义):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轻微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简答题: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因素,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发展发散思维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知?
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准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3、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1、教学目标的启动功能
2、导向功能
3、激励功能
4、聚合功能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1、教学更注重情感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加涅关于知道学习的基本观点?
1、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认为教思维方法,知道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培养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2、情意领域教学目标
3、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1、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2、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而是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
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知?
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3、重视学习过程
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8、强调信息提取
9、提倡发现学习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简述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2、培养良好的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到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己律为终
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和校外刺激因素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1、宽大误差
2、光环效应
3、集中趋势
4、逻辑误差
5、对比误差
6、邻近误差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1、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第一级近似值的可用性,并且认识他们试验各种假设的激活作用
2、应该是发展学生们的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4、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5、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
3、有效性
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面向未来性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的错误率简述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
3、效果律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
1、遗忘曲线或保持曲线
2、保持内容的质变或歪曲
3、记忆恢复
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1、正常的对待方式
2、正确的态度
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简述因材施教的策略有哪些?
1、能力分班或分组
2、跳级
3、留级
4、复式教学
5、程序教学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
1、变通性
2、独创性
3、流畅性简述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简述禀赋优异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
1、加速制教学策略
2、充实制教学策略
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当前的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点而实施
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了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需求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3、负责教育者不应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反而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简析影响学习测量与评定的教师心理因素?
1、宽大误差(由于教师的心理作用而导致对学生学习夸大的评定)
2、光环效应(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定不适当的受到对这个学生总印象的影响)
3、集中趋势(教师自觉的避免对学生学习进行极端的评定,从而使评分有接近中点的倾向)
4、逻辑误差(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某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的倾向)
5、对比误差(教师对和自己的倾向相反的学生给以较低评价的误差)
6、邻近误差(相对临近的几张试卷给予较一致评分的倾向)
论述题: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合理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如何让运用感知规律来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静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
力?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定出周密的计划
3、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教学中怎样促进知识的理解?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7、指导学生自学
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是?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
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巩固学生优良行为,有哪些心理原则?
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量或模式化
2、尽量强化这些行为
3、尽量引导这些行为,通过成功的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根据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活动阶段的研究,说明分析智力技能是如何形成的?
1、智力活动的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2、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思维活动表现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等特点3内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
3、智力技能的培养(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物、著作、练习及答案
1-5:DBBCA 6-10:DDABA 11-15:ADADA 16-18:DCB
19:ACD 20:ABCD
小练习:
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
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
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
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 B、廖世承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7、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11、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奥苏倍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
1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尔伯格
1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4、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15、布鲁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A、学科基本结构B、行为习惯 C、榜样行为 D、动机
16、在学习理论领域,()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7、加里培林提出了()的理论。
A、掌握学习B、观察学习C、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 D、学习结果的分类
18、提出发现教学的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加涅
第四篇:2011教育心理学答案
作业1 1-4章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P16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P18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P18
4.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P34
5、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P59
6、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P39
7、意义学习: P72
8、陈述性知识: P84
9、原理学习: P95
10、迁移: P100
二、简答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P19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P37-38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P43
答: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P63
5、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P86
6、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P102(1)区别:知识迁移指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包括正负迁移和顺向逆向迁移。知识应用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知识理解、知识巩固共同构成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是知识掌握、原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检验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理解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2)联系: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加强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途径。但知识应用并不等于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
三、论述:
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P45
答: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1)认知差异。包括: A.一般认知能力差异。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一个未来的巨匠埋没在不适当教育氛围中。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些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B.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C.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2)人格差异。A.气质差异。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但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达到同一成就水平所走的道路有可能不同;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的方式也可能不同。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教师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方式发展进步。二是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B.性格差异。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时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承担起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任务。
(3)性别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清醒的、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性别差异,对确实存在差异的学习领域,教师要精心研究帮助男女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设计;对于社会偏见,可通过教学与学习的事实,打消社会偏见带来的消极影响,鼓励学生努力进取。
2、试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P62 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生的学习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③学生的学习是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学生学习基本特点外还表现出年龄阶段特点。
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
②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
③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
3、试论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P105--106 答: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
(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
(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4: 联系实际论述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P94--95 答: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
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
4、多用变式和比较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是创造型人才的关键特征。是根据一定目的,运 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2、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3、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作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
4、高原现象:是指在总的进步过程中,会出现练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有时甚至出现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5、原型启发:P129
6、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7、他律:又称权威阶段(6---8岁),儿童的品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
8、习俗水平:(9---15岁)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而服从多项准则,也可以说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而服从多项准则。
9、精加工策略 P195
10、元认知策略 P191
二、简答题:
1、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P111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P119
3、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P137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P139--141
5、道德行为的训练包括哪些方面?P174
6、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P176
7、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P162
8、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192
三、论述题:
1、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P129—130
2、试论述如何培养智力技能。P150
3、试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206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2.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3.表现性目标: P251 4.个别化教学: P259
5.课堂评价: P263 6.课堂气氛: P281 7.移情: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关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8.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具体来说,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直接妨碍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行为,以及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总之,问题行为包括品行和人格两个方面。9.趋-避式冲突:P314—315 10.教学设计:
P243
二、简答题
1、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P220
2、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 P233
3、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 P238
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 P247
5、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
P253
6、简述现代课堂学习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P278
7、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P285-287
8、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P290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P226—228
2、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P293—295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P316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答案
一、选择题
1、(ABC)
2、(ABCD)
3、(ACD)
4、(B)
5、(ABCD)
6、(B)
7、(BD)
8、(C)
9、(D)
10、(ABCD)
二、名词解释
1、行动研究法 P19
2、自律 P161
3、合作学习P260
4、成长记录袋 P268
5、教师的工作倦怠 P324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
1、简述小学期间同伴交往的点。P43
2、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P138
3、简述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P229
4、如何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P32
六、论述:
1、试评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
p78—80
2、联系实际,分析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P321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A.对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A.爱好 B.忠诚 C.热爱 D.兴趣
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8.()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9.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2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
21、D皮亚杰
2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2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3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3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3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3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3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3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 4土2个组块 B 5土2个组块 C 6土2个组块 D 7土2个组块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2.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E.自我强化
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A.桑代克 B.贾德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
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A.动作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11、按迁移的性质与效果,可把迁移分为()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E特殊迁移
12、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驱力有(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理想内驱力 E自我价值内驱力
13、表征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A概念 B规则 C 命题 D命题网络 E图式
1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差异心理 E教师心理
15、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位教师编制的测验是否好(A效度 B信度 C适度
))D难度 E透明度
三、判断题
1、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对)
2、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陈述性知识。(错)
3、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属于接受学习。(错)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对)
5、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对)
6、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对)
7、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错)
8、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错)
9、练习的相对同一有利于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练习的变化有利于克服学习定势的消极作用。(对)
10、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但不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能力。(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