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⑵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⑶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⑴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⑵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⑶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⑷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⑸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⒈ 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⑴ 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⑵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预备知识,以及具有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等);
⑶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和教学顺序(对各知识单元进行教学的顺序);
⑷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
⑸ 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⑺ 进行教学评价(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作出修改或调整。经过多年来众多教学设计专家的努力,传统教学设计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可操作性的独立学科,并且已有大量的专著及教材问世,但是其基本内容都离不开上述七个方面。传统教学设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为此,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综观近年来在国外主要教育技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多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将其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⑴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①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⑵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⑶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⑷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⑸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对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作精心的设计。现在由于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种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反之,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则成为急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⑹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则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的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⒊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⑴ 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⑵ 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⑶ 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⑷ 自主学习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
① 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如前所述,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②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③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④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上节所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⑸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 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③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④ 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⑹ 学习效果评价
设计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如前所述,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⑺ 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六、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的革新
⒈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但是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个中缘由固然有学习理论的流行必然要滞后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的流行这样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九十年代以前社会上还缺乏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例如: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协商”与“会话”——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协商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少数场合用文字)作媒介,这就要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必须要有语音功能,即要用多媒体计算机才能支持。与此同时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前所述,协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群体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即真正完成意义建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有较大的发展,加上HotJava的出现使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进一步融合,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将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条件也就日趋成熟。
⒉ 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不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都是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如上所述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迅速走出理论家的象牙之塔,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锐利武器。
⒊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课例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支架法、抛锚法和随机进入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某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灵活加以运用。在下面介绍的课例中,课例1主要运用抛锚法,课例2主要运用支架法,课例3主要运用随机进入法。课例1:澳大利亚“门尼 · 彭兹中心小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抛锚式教学)
试验班为六年级,有30名学生,教师名字叫安德莉亚,当前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先,安德莉亚鼓励她的学生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奥运会的历史和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会中的成绩等问题(确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抛锚”),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和Internet上查阅资料以后,其中米彻尔和沙拉两位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个关于奥运会历史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在这个软件向全班同学播放以前,教师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和分析软件表现的内容及其特点。播放后立即进行讨论。一位学生说,从奥运会举办的时间轴线,他注意到奥运会是每4年召开一次。另一位学生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总是这样,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这几次是每两年举行一次。还有一些学生则注意到在时间轴线的1916,1940和1944这几个年份没有举行奥运会,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年份没有举办奥运会?”,有的学生回答,可能是这些年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有的学生则回答发生了战争,有的则更确切地指出1916年停办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和1944年停办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协商,认为有必要对米彻尔和沙拉开发的多媒体软件作两点补充:①说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对举办奥运会的影响;②对奥运历史初期的几次过渡性(两年一次)奥运会作出特别的解释。这时候有位小朋友提出要把希特勒的照片通过扫描放到时间轴上的1940年这点上,以说明是他发动了二次大战。教师询问全班其他同学:“有无不同意见?”沙拉举起手,高声回答说:“我不同意用希特勒照片,我们应当使用一张能真实反映二次大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例如大规模轰炸或集体屠杀犹太人)的照片,以激起人们对希特勒的痛恨”。教师对沙拉的发言表示赞许。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到,教师为这个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一个有关奥运会某个专题的情境,并以奥运历史或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中的成绩这类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锚”(学习的中心内容),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入深入。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几个认知环节自然展开,而自始至终又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的(同时用Internet实现资料查询),所以上述例子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的很好课例。
课例2:澳大利亚“伟治 · 柏克小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支架式教学)
试验班由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混合组成,主持试验的教师叫玛莉,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自然课中的动物。玛莉为这一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个关于本地动物园的电子导游,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建构“动物”概念框架的情境(如前所述,概念框架是实现支架式教学的基础,它是帮助学生智力向上发展的“脚手架”)。玛莉认为这种情境对于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因而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她把试验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开发动物园中某一个展馆的多媒体演示。玛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愿意开发哪一个展馆和选哪一种动物;是愿意收集有关的动物图片资料还是愿意为图片资料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都由孩子们自己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每个展馆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孩子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集材料。例如,他们到动物园的相应展馆去实地观察动物的习性、生态,到图书馆和Internet去查询有关资料,以获取动物图片和撰写说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在各小组完成分配的任务后,玛莉对如何到图书馆和Internet上搜集素材适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对所搜集的各种素材重要性大小的分析比较也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然后玛莉组织全试验班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围绕一定情境进行自我探索的学习方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协作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将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演示到“袋鼠”这一动物时,玛莉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有无其它的有袋动物?”有些学生举出“袋熊”和“卷尾袋鼠”。于是玛莉又问这三种有袋动物有何异同点?并让学生们围绕这些异同点展开讨论,从而在相关背景下,锻炼与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玛莉在这里连续向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可看作是按照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用架式教学法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的典型例证。
课例3: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所作的教改试验(随机进入教学)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R.E.Calza和J.T.Meade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遗传技术”(GenTechnique)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组,其目的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开发具有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所用教学方法主要 是随机进入法。
该教学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可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学习重点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变异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
该系统的教学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 确定主题——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若干主题(即确定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遗传变异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例如:细胞结构、染色体的组成、DNA的化学成分和遗传代码以及DNA的复制方式等等);
⑵ 创设情境——创设与分子遗传和生物技术有关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境(为随机进入教学创造条件);
⑶ 独立探索——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学下列不同主题,在学习某一主题过程中,学生可随意观看有关这一主题的不同演示,以便从不同侧面加深对该主题的认识与理解(“随机进入学习”);
① 学习主题1:阅读有关细胞知识及结构的课文,观看有关细胞结构的动画(动态演示);
② 学习主题2:阅读有关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课文,观看相应的动态演示;
③ 学习主题3:阅读有关DNA的化学成分、结构和遗传代码的课文,并观看相应的动态演示(学生可在三维空间中,通过多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多侧面地观察、了解、认识DNA的结构成分及遗传特性,即可随机进入学习。);
④ 学习主题4:阅读有关DNA复制(合成)机制、复制方式的课文,并以病毒、微生物和哺乳动物作为模型观看有关DNA复制机制、复制方式的动态演示(可通过随机进入学习,加强对本主题的理解)。
⑷ 协作学习——在上述独立探索基础上,开展基于Internet网络的专题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公告板和email可对学生布置作业、对讨论中的观点加以评判和进行个别辅导。
⑸ 自我评价——为检验对知识的建构与验证,学生在经过上述学习阶段后应进行自我评价,为此该系统设计了一套自我评价练习:练习内容均经过精心挑选,使之能有效地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⑹ 深化理解——根据自我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作补充学习与练习,以深化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验证的能力。
第二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高占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研究创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在我们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这些理论中,包括宏观的理论、中观的理论和微观的理论。宏观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人生的根本指南;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哲学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进行“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宏观理论基础。中观的理论主要是指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这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化的理论是我们研究“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中观理论。微观的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传播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等具体的科学理论。本文仅就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专门的阐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教学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展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习者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原则,确定“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名称
建构主义理论的首要教学原则是,“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按照这一原则,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必须是围绕某一项重大任务和问题进行,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这项重大的任务或者问题的名称往往都是以某某“主题”的形式出现,再加上其他因素,因此,我们就确定了我们要研究的教学模式的名称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二、在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抛锚式教学模式(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我们在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习借鉴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的合理部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了“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其中,有的环节就借鉴“抛锚式教学模式”基本精神进行构建的。
从形式上看,“抛锚式教学模式”和我们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共同部分是,都有“创设情境”的环节。从内容上“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是“确定问题”,这和我们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第二、三、四环节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把这个环节细化了,就是说虽然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形式有点区别,这主要是为了能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和第四个环节“协作学习”,我没有在我的教学模式中从形式上采纳,是因为,我认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不能和其他环节并列,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他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要包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效果评价”,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是“总结评价”的形式,这实际上是一致的。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部分都学习和借鉴“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是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构建的。
三、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我们在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的过程中,吸收了“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第二个环节,“进入情境”和最后一个环节“效果评价”,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就是借鉴“进入情境”的环节,“总结评价”就是借鉴“效果评价”的环节。对于“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其他环节,虽然没有直接借鉴,但是,在实际也体现在实施过程中的。其中,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中的“创设情境”环节,就是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则“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四、在建构主义“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我们在构建“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的过程中,吸收了“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和最后一个环节“学习效果评价”,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就是借鉴“进随机入情境”的环节,“总结评价”就是借鉴“学习效果评价”的环节。对于“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中的其他环节,虽然没有直接借鉴,但是,在实际也体现在实施过程中的。其中,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中的“确定主题”环节,就是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则“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总之,在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的理论上的指导,虽然我们在建构教学模式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一种理论进行,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毕竟是我们“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
2007年8月15日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邵阳县七里山学校
陈玉琴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已走进我们的校园,要实现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的全面支撑。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主题,也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始终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为引领。
一、以教育信息化领航学校规划——着眼学生未来成长
“和谐”是文化之魂,“和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培养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这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积淀中形成的教育哲学,也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表述。怎样让学校发展规划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我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谐”的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学生要具备适应力、沟通力、创新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信息化的视角下理解教育,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力引擎。所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我们既把教育信息化做为一种发展路径,也做为一种发展理念,通过构建评价数据库及泛在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运用到学生个体。
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我们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课堂改革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做了如下探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们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课堂教学,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动画、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例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讲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通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转变来的,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制作了圆柱体沿着半径等分成若干等份,通过动画的手段重新组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看了屏幕的演示后,清楚地了解到圆柱体与长方体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多媒体在这节课中的使用大大摒弃了传统教具带来的不便,让学生观察从圆柱体变成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还可以反复播放,这也方便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突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得这堂课生动有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着眼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的深度广泛应用,将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成为主体。
网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环境,其巨大的资源容量对于求知欲正浓的学生而言,实在是魅力无限,这种魅力往往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主动延伸、拓展,从而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筛选能力以及信息加工、利用、交流能力,并进一步服务于课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摸索尝试在一定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任务型学习
在“班班通”实施初期,我们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围绕学科通过网络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例如:语文老师在上《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并把搜集的资料存放在自己的QQ邮箱或拷入U盘中;课中让学生借助电子白板上网打开邮箱或插入U盘,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同时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举两得呀。
(2)项目式学习
任务学习毕竟是浅层次的,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层次,学校探索了一些项目式学习。例如:以《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多大》为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电池的种类,组成电池的有害物质,它是如何进入环境的,通过哪些途径形成污染,常规处理方法有哪些缺点,国外是如何治理的,我们能否借鉴国外的经验等。然后在中、高年级开展主题中队会,学生把针对此学习项目的资料通过教室的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并做出详细的讲解。同时,学校还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放在校园网上,让师生共同评价。
(3)研究性学习
我们也积极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组研究一个发展阶段。学校向这些研究性小组开放了多媒体教室,他们可以随时进入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网络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增长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样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指导老师研究前期就根据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组,选择了一个以强带弱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兴趣需要,也照顾了能力、水平差异。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学业质量监控机制,让教师更会教、学生更会学。
积极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及时反馈、个别诊断的功能,主要有点是教师借助辅助系统自动批改和错题统计功能,迅速发现不足,掌握学情,为及时弥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以教育信息化整合资源——给学生一所“超时空”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各种教育资源的组织与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能够更高效、创新地整合各种资源,打破学校的围墙,使教育变得开放和现代。
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同年,学校升级改造原有的“班班通”平台,建设班班通提升工程,为所有在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及高效的授课环境;2013年,学校又利用“班班通”平台,扩展了教师备课功能,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家长辅导的功能,基于这样的资源建设背景和条件。
1、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过程的选择者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能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相比,他们时刻受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影响和导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建立学习邮箱,将作业套餐发至邮箱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完成作业,分层、弹性作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很好体现。还有的班级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文心园”,学生选择出自己认为较好日记、作文、随笔发表到这个平台上,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点评、互动。
2、让每一个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
教育信息化已与家校联系紧密结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作。学校通过“校信通”将每周开展的活动告知全体家长,让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老师们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有些班级还组建班级QQ群,设置公共邮箱,还有些班级开辟视频窗口和互动性专栏、论坛,综合运用网络、短信等手段,及时给家长答疑解惑,共同商讨班级活动,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并组织家长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
3、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
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把控硬件与软件、建设与应用的平衡,资源建设问题和设备使用问题结合起来,动员全体教师共参与,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库。通过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借此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举三得。为了使教师资源库建设步入正轨,我们学校还特别制定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制度。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案例、备课资料、学科题库、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存储在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按照目录提示进行存储。资源库管理人员对教师存储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借助录播教室、微格教学等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学校还通过网络一起观课、议课,探讨班级管理经验。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技能,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时间。
教育信息化之路,使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学生发展的未来诉求。使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有了实现的平台。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功能强大、包罗万象的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当有度并有效的得到应用,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羽翼。同时,教师和学生不应被信息技术多彩的外衣所迷惑,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我们较好地学习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应当将其雕琢成一柄利器,去掉繁芜的表象和扰乱思绪的东西,精选那些补充丰富和再现教学内容的东西,让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的未来助力,为学生的明天助力!
第四篇:转变思想观念 革新传统定位
转变思想观念
革新传统定位 引导学生步入正螺旋状态
信息学院
唐敏
“十破十立”是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的,“十破”既:破除信心不足的思想;破除墨守成规的思想;破除自我满足的思想;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破除消极等待的思想;破除怕担责任的思想;破除坐而论道的思想;破除反应迟缓的思想;破除忽视产业的思想;破除不跑不要的思想。“十立”既: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树立包容合作的意识;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树立勇于担当的意识;树立干字当头的意识;树立立说立行的意识;树立工业主导的意识;树立主动争取的意识。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2】26号文件)精神,并按照学院要求,我校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进行了学习。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于今后工作中的“破”与“立”有些自己的想法与体会。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而肩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将迎来更为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型、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明确自身定位,探索中确立自身办学特色,然而,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核,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巨大冲击,新时期新形势需要教师从传统角色中逐渐解放出来,需要教师着力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引导学生步入正螺旋状态。因此,高职教师必须从素质、方法以及观念等各个方面做出调整。
教师转变思想观念革新传统定位,就不得不研究同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如今,我们面对的90后高职学生在思想上有他们这代人的新特点:
1.网络时代,知识的涉猎面广但缺乏深度
网络是当代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之一,学生可以轻易的通过网络媒介获得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对获得的大量信息,没有进一步学习和深究。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时常会感到无助。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有学生会出现依赖网络的现象,不愿与老师、同学相处交流,表现得沉默甚至孤僻。
2.内心敏感脆弱,情感丰富
“90后”大学生成长于多元化思潮的社会环境之下,由于接受的思想相对开放,大多数有自己较为独立的恋爱观、家庭观、社会观。但因生理和心理并不成熟,加之没什么生活阅历,致使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阻碍或隐患。
3.为人行事更为功利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难也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在近些年的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想尽各种办法不择手段当班干部、进学生会、入党,所有的行为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有益为评判标准,只要对学生今后顺利就业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动和行为成为学生们重视的事情,其他看起来对就业没那么重要的活动和行为则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和在意,并且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目的性越发的直白和露骨。
4.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为他人考虑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管教趋向于过分呵护和溺爱,导致很多孩子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漠等问题。而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更为复杂,一定比例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往往产生怨天尤人,认为社会、家庭对自己不公平的想法。遇事很少考虑别人的利益和立场,一旦学校和班集体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宿舍临时调整等等,有些学生会通过带头起哄、制造混乱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多元化思潮碰撞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很少盲目的去接受某种思想或某种理念, 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接受事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这就使部分学生缺乏理想甚至信仰缺失。
面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上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比起专业学习上的问题,目前学生思想上和整体状态上的问题更迫切的需要解决,即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步入“正螺旋状态”。“正螺旋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受到鼓励表扬,不断体验成功,并不断强化,变得越来越自信,进入一种积极的、上升的状态。反之,一次次的挫败打击并不被重视,就会造成学生厌学,失去信心,进入一种消极的、下降的状态,就步入了一个“负螺旋状态”。而成功感和自信心是进入正螺旋状态必不可少的,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呢?
重中之重,是明确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这并不是对传统教师角色定位的颠覆和完全改变,是在原有基础上取精华去糟粕,破除陈旧思想,树立符合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的新观念,是对原有教师角色定位的革新与完善。
一、充分尊重学生,转变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1、对待学生宽容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高职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并给其以改正纠错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像一个伯乐一样去发掘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给学生多种表现机会推动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各项活动,从中认识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从而拥有信心。
2、善待弱势群体,给予鼓励而非斥责冷落
我们许多学生由于受认知、环境、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上状态不佳临时处于弱势,如果我们的教师只是一味批评、冷落、甚至嘲笑学生,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陷入负螺旋状态的恶性循环、不能自拔。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甚至给予弱势学生多于其他学生的关怀鼓励,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未放弃他嘲笑他,而是对他寄予厚望。
二、加强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身为一名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深知教育更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高职教师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引路人和践行终身学习的榜样。首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为了寻找职业而学习,在学习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经历的两大阶段。其次,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外,教师坚持不断学习起到榜样作用,鼓励并引导学生组织参见各种讲座、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主动性。第三,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以指导和激励,树立学习信心。第四,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时刻起到其榜样的作用。
三、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确应当承担传授知识、技能的任务,但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知识的传播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无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四、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做合格人力资源开发师 教育部相关报告中曾指出,“人力资源石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高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输送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历史使命,那么,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更是每一位高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做一名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师,高职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具备创新意识,更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学习处于前沿的职业教育方法和技术,善为伯乐,从企业、社会需求的角度发现和培养人才。
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家庭、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量避免采取道德宣讲、理论灌输的方式,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应积极的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真正放低位置,以朋友的角色沟通交流,建立相互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
六、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高素质的学生自主管理队伍是教师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师生之间共同的重要桥梁,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们学生自主管理主要有两支队伍:
1、班级班干和团干队伍;
2、学院、分院的团总支学生会队伍。在对这两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管理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工作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工作、生活中时刻关心他们,充分调动学生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第三,要始终加强学生管理者的培训和督促他们不断学习,提高学生管理者的业务水平。
针对新校区过渡时期,新老学生分布新旧两个校区的现实状况,学生自主管理队伍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原有的两支队伍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分院将尝试每个新生班级设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同时,增设助理班主任一职,由品学兼优的大二学生担任,主要负责对口班级学习生活上存在问题的答疑,以及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思想动态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等工作。
七、改变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如今,高职院校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比起普通高等院校更具开放化、社会化的特征。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提高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走出学校,主动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加强与企业、社区、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并利用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自己成为一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同时,更应该鼓励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回馈社会,用自己微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为将来毕业顺利步入社会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讲授和解惑,而是要启发启发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也早已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要作为将来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火种,引导他们感受成功、拥有自信,处在“正螺旋状态”下不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世界,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第五篇:论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 教学观的整合
论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
教学观的整合
摘 要: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课程改革,不断见诸于西方教育文献中的建构主义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的研究时尚,对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实践证明,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并非替代关系,两者适用的领域不同,彼此是相互补充的,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将两种教学观加以整合以指导教学。
关键词: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整合;教学设计
2O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课程改革,中国也在2001年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又一轮课程改革。不断见诸于西方教育文献中的建构主义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的研究时尚,对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建构主义教学观体现了教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正确方向,但简单地将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观对立看待,会对课程改革造成消极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策三先生曾说过:“大多数(不说全部)倡导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字几乎没对讲授说一句好话。"其实,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讲授法还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只不过在我国长期教学实践中,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法,所以,以其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观便成为了改革的标靶。我们要做的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传统教学观的特点
传统教学观是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流派所持有的教育观点,倡导以教师、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论”。传统教学观有以下四个特点。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
传统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与个体的主观经验无关联,因此,培养人才就是传授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由老师预先设定的,老师把学生看做空瓶,通过课堂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让其能够感知、记忆、理解以致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的每一步都为传授知识这一目标而服务,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消化、理解老师所讲。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是单向的,从教师传递给学生,很容易形成满堂灌式教学,而且,教学目标是为整个学习团体设计的,强调一致性,不会顾及学生认知能力的个性差异。2.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传统教学观强调师道尊严,讲究教师的权威,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介绍理论、提出并分析问题、推出结论等,以及时间的把握都由教师来控制。教师是教学的计划者和领导者,他们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大纲要求来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组织并向学生展示信 息,扮演专家角色,控制学生对信息的访问。教师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用标准化且唯一的答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3.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传统教学观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记忆老师传授的知识,不考虑自己的想法、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限于学时紧张,教师也无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是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通过表扬和批评来刺激学生学习。
4.考试是评价学习结果的唯一方式
传统教学观下“千人一卷”的考试是评价学习结果的唯一方式。不可否认,考试确实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分数决定一切,背得多、记忆力好就会获得高分的评价方法,使得学生只重视对已有知识的机械掌握,没有追求创造和创新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仅注重那些考试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由诸多学者共同构成的,来源驳杂、流派纷呈的“教堂”,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与经验,以此为基础,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主动探究、协商合作,来建构现实,从而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因此,“知识是被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人无法替代,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特点如下:
1. 主张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独立的、客观的、绝对的知识体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接纳新信息,并与周围环境以及他人进行互动,建构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自我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过程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去建构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可以简单地告知和传递信息,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传统教学忽略了情境对所学知识的影响,学习者常常难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迁 移到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中。针对这种情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 相关的情境联系,在教学中设计真实性任务,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分 析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建立起灵活迁移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学习积极主动。
3.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快乐、融洽和轻松的情绪下更容易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大胆想象、敢于实践,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这样一个没有压抑和强制的宽松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平等顺畅地进行信息和思想的沟通,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应该从主导者、组织者和灌输者向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转变,不要仅仅传授知识,而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与学生平等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所想,帮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体。
4.倡导对学习结果进行多维方式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进行广泛交互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完成较高层次的意义建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以及获取、解释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学习路径也不同,因此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取决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多少,用考试这样唯一的方式不合理,应该考虑多样化的有效评价方式,实现对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比如,可以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等。
三、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整合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经常被提起,对教师的相应培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难道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全错了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吗?建构主义一定能达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吗?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替代关系吗?关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实,两者之间并非替代而是并存关系,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3]。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适用领域不同,在具体教学中相互补充[4]。我们提倡将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整合,洋为中用。1.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而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起到促进、帮助和指引的作用。因为任务性情境需要教师来创设,这其中便隐藏着他的预想;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由教师来组织的,其间需要他的明确提示和建议;学习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学习结果的评价获知自己是否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这个学习结果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控制的。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并未消失,全以学生为中心是做不到的。然而,我们要吸收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思想,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应该对立,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适当选择。建构式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具有娴熟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内容熟练掌握、对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兴趣很好把握,所以,每堂课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运用建构式方法进行教学是不现实也不必要的。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权衡时间以及教师、学生的现实情况,在讲授与情境教学中寻求平衡。
2.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
中国学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学习中呈现出与西方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不排斥竞争,但也不大愿意“出头冒尖”;他们内心希望一鸣惊人,但大多时候却表现得含蓄被动,更愿意依赖外部动机。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将西方教育方法搬到中国复制,而是需要立足中国学生自身的特点,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要以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为目的。
四、整合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实践中不应囿于某一种教学理念,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步骤流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下面我们将在传统与建构主义整合的教学观指导下,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授课过程中具有专家的性质,一定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才能高屋建瓴地对学生进行引领,对学生的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并能判断学生观点的正确与否,从而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划分出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总体课时要求,分配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根据每个模块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的具体策略,并考虑需要配套的教学资源;制定学习过程中的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准。这些准备工作越细越好,可以使教师能够在整体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和把握。最后,在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告之教学目的、具体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以及评价标准,避免由于不了解教学程序而出现障碍。2.授课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机动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首先表现在师生互动方面。上个世纪7O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要在教师搭建的“支架”扶持下,才能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师生互动式教学决不是简单的提问和回答,而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并作为一名合作者,倾听学生的内心所想,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这种引导可以是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布置任务,提倡采用“赞赏式探寻”策略来鼓励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使双方了解自己的优劣,明确努力方向。互动式教学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以合作和互动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并达到标,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学习进步。实践中的小组讨论、同桌互助等都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体现。因为“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强有力”_5]。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减弱,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指选择值得探索的问题,把某一知识点与相关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周密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多维度、多层面理解知识。这要求教师能够精心策划并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以启动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去发现和探索,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实践中的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都体现出情境教学的特点。
(3)网络辅助教学。网络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辅助平台,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外的网络辅助教学。在这里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把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发到网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学习资源以及心得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在这里师生间可以实现及时交流,教师可以布置 作业、推荐学习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发到讨论版上与大家交流。最后,教师可以将网络教学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评价阶段
学习的评价要多角度、分阶段进行,而且要依据多维的评价标准。网络学习评价的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深度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主要由教师给出评价结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点要关注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由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共同给出。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价,以促使师生双方的及时改进。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场全球性教育变革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众多特点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利器。但作为一种西方舶来的新理论,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学生的特点来活学活用,决不可简单照搬照用。传统的教育观念虽说有一些弊端,但绝非全无用处,应该将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 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06.
[2]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9(3):21—25.
[3]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23—25.
[4] MEEEIENBOER J J G V.Training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A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for Technical Training[M].Englewood Clniffs,NJ:Educational Teehnology Publications,1 997:285—288.
[5] 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I-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