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联系。
2、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外部条件: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已有认知结构中有与新知识相联系的适当知识,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以定论的形式传授个学生,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以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主要适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4、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者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这要看学习时所处的条件而定,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样是值得推崇的。
5、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策略是适当利用相关的包摄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材料就是“组织者”。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二、加涅的九段教学事件
教学事件 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1、引起注意 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
2、告诉目标 激活监控程序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从长时记忆提取原有知识进入工作记忆
4、呈现刺激材料 形成选择性知觉
5、提供学习指导 进行语义编码(以利于记忆和提取)
6、诱发学习表现 激活反应组织
7、提供反馈 建立强化
8、评价表现 激活提取和促成强化
9、刺进记忆和迁移 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
三、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
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掌握学习的教学程序:
1、定向
2、新授
3、评价
4、矫正
第二篇:教学技能: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
技能讲授法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到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媒体运用,讲授法始终是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讲授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一、讲授概述
(一)讲授的含义、特点
1.讲授技能含义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是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都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个别差异也很难全面照顾。
2.讲授的特点
讲授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传授。
(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
(3)讲授中,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4)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6)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地说就是:讲述是陈述知识;讲解是分析知识;讲读是读解知识;讲演是发挥知识。
1.讲述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讲述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式讲述和描述式讲述。
①叙述式讲述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②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
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
2.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讲解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解说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实、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概念,以感知为起点对概念进行理解,或者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如对古文、外语、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对疑难词语给出恰当的解释等。这种方式一般用来讲解无须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多用于文科教学。
(2)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3)解答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事实中引出问题,或直接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比较、择优,进而找出论据,再开展论证,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果,最后归纳总结。解答式包括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a原理中心式:以概念、原理、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授。方法是从一般性概括的引入开始,然后对一般性概括进行论证、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又回到一般性概括的复述。教学案例如下:引入: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能养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论证:要认识什么是鱼,需要分析一下鱼有什么特点。鱼是动物,在水中生活,有鳞、尾和鳍……例如,海中的黄花鱼,河、湖中的草鱼,供人玩赏的金鱼都有上述特点。可是鲸鱼是鱼吗?鲸在水中生活,有尾和鳍,但用肺呼吸,不是鱼。鳄鱼是鱼吗?鳄鱼在水中也在陆地上生活,有鳞无鳍,用肺呼吸,也不是鱼。泥鳅是鱼吗?泥鳅生活在水中,有尾和鳍,无鳞,用鳃呼吸,它是鱼。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用鳃呼吸是鱼的特有属性,在水中生活,有鳞、鳍、尾的动物是鱼的一般属性。结论:鱼是有尾、鳞和鳍并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b问题中心式:从事物或事理中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步步引导,最后解答问题的讲授方法。所提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对于理解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或者能够举一反三。问题为中心的讲授常常有一定的探究性,讲解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善于利用迁移规律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还要注重方法。
问题中心式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引出问题一明确标准一选择方法一解决问题一得出结果(结论)。
3.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
讲读主要有五种方式:
(1)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述。
(2)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3)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
(4)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5)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规律。
4.讲演
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道理,而且还 2 要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作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课堂讲授的优缺点
1.课堂讲授的优点
(1)简捷高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经济有效。讲授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简便易行,能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
(3)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教师闻道在先,对知识理解相对深刻,自身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老师讲授能变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
(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职能。讲授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控制教学节奏,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5)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
2.课堂讲授的局限性
讲授法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授课速度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讲授的内容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
(3)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之间的矛盾。当讲授过多时,将占据课堂学习的大量时间,必然要以学生的活动时间作为代价,学生课堂上活动时间的减少,势必影响学生在校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4)学生不易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二、讲授技能的原则与要求
(一)讲授技能的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古今中外讲授法的教学能生存和发展无一不得益于启发性原则的发挥和运用。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而且对学生听课的方法,还应当加以指导,运用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生“疑”,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积极地向教师学习,主动地和教师的讲授活动相配合,跟着教师讲授过程中的思维路线,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边听讲、边思考、边探究,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2、精通性原则
精通熟练,指的是对科学概念的讲授要精细、到位,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对难懂抽象的复杂问题能够精辟论道,深入浅出;对那些核心内容、基本要素,能迅 3 速抓住其精髓,反复提炼掌握要领,同事 要通宵专业知识,有广博的知识覆盖面。教师要针对每节课题,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深入领会要点内容,吃透其精髓,让这些积累和储备作为讲授的根基,支撑起丰富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所驾驭的课堂教学从内到外的精通,包括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熟悉和把握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为合理的教学结构;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教材知识,把教材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等。同时,在课堂讲授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变通地处理教学,当学生一时不明白教材和教师的表述时,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作灵活的变通,以达到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3、直观性原则
(1)教学媒体的直观性。单纯的语言讲授,学生易疲劳,教师应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所教课题内容,利用直观的教具、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增加学生的感知效率,引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兴奋,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原理的目的。
(2)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于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要体现直观性的原则。语言的直观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润滑剂,能够有效调剂学生的理性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的科学概念时,各自占有的信息储备是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角度都会有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起点也各不相同。虽然学生面对相同的教材,但怎样将教材上的视觉语言转变成对于每个学生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都适用的听觉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直观通俗易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教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可以将晦涩难懂的语言变成学生能接受的和乐于接受的熟悉的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讲授教学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感染性原则
就书论书简单复述,机械传递,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讲授就成灌输。教师讲授应当以情引情、拨动心弦。讲授如能拨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力会更强。作为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教学的一切机会,在传递知识和文化信息的同时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于无声处渗透教师的教育职能。前苏联学者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教学不能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也不能是传授冷冰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散发着有实际价值的信息,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通过自己对所教学科的娴熟把握,游刃有余中抒发对知识深邃精辟的论道和对科学和文化的热情关注,进入这样一种境界的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被真实打动,产生的效果远远强于那些直接的说教,而且富有感召力的讲授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不能设想一个对自己讲授的课程缺乏热情、就书论书、简单复述、机械传递的教师,能担负开启学生心智、传播文化知识、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重要职能。讲授中的感染性原则也是教师课堂讲授法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5.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体现在内容、态度、语言三个方面。
(1)科学的内容。教师讲授内容应该是准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认真钻研、深刻领会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原理充分、逻辑推理严密、列举事实真实、技能训练严格。
(2)科学的态度。教师要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树立尊重科学、严谨治学、去伪存真、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
(3)科学的语言。教师上课要用严密的语言、精确的词汇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如果教师用语含混或模棱两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思维混乱,甚至导致错误认识,把错误的结论当作真理。
(二)讲授的要求
1.讲授的准备要充分、目标要明确
对讲授内容作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做到准备充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力图将系统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2.讲授要生动、形象
教师借助比喻、描绘、表演等手法或教学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领会抽象的概念、定理和规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有着重要作用。讲授要做到生动有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活泼有趣,而流于庸俗、低级,玷污教学环境和学生心灵。
3.讲授要简洁
教师应使用简洁明快,既准确又精练,既有逻辑性又有概括性的语言进行知识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斟酌,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每一个字、每一个句话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历史教学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有位教师概括:“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将教科书中洋洋数千字简缩为十几字,可谓言简意赅、言不虚发,学生听起来带劲,印象深刻。
4.讲授要通俗
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才有可能接受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因此,讲授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教师在选择例子和证据时,应做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使他们容易把这些事物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5.讲授要有系统性
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I生到理l生,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6.讲授要注意和谐性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速、语调、响度等的科学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确定基本的速度和音量后,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和停顿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一些变换、起伏,以吸引学生。一般而言,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规范、节奏适宜、语调平直自然,但也要根据内容要求、感情表达的需要适当改变,做到抑扬起伏、错落有致,恰当的语调是达到教学语言和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7.讲授要适时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或者是通过与同学合作可以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或不讲,教师所讲的应是学生必听的、想听的、愿听的、能听的重点难点关键等,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要在讲解中加以提示和强调,对于离学生认知水平过远的内容以后再讲。总之,教师的讲授要适时,要抓住学生的疑惑点画龙点睛。
8.讲授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应组织一些探究活动或合作讨论,不要把所有的结论都说出来,也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下发现的过程。讲授要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和动作变化技能。
9.讲授要与板书相配合
讲授与板书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讲授的作用。板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图画、文字、公式和表格。板书内容一般都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利用讲授对精心设计的板书内容加以点拨、讲解,能引导学生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重点和关键问题,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记好笔记和复习。
10.讲授要注意教态、仪表
教师讲授的仪态应当端庄、自然、大方,既不可举止生硬,也不宜手舞足蹈;讲述的声音要清晰,音量适当,抑扬顿挫,富有情趣;讲授的速度要适当,速度太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不易理解消化,速度过慢,则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重要问题要稍做停顿,给学生思考或记笔记的时间,简易的问题可以讲的快些。
第三篇:理论基础
同志们:
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自觉性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用“八个坚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用“三型”揭示了党的自身建设规律,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自我总结、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以十八大为标志和起点,我们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认真按照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提出的“九个深刻领会”和公安厅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广大民警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认真研读十八大文件,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定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的认识,深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任务的认识,深化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通过深刻学习领会,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的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真正用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安工作,在全警上下形成加快推进公安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学习路径载体,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丰富学习形式,营造浓厚氛围,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把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来抓,按照州局的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学习计划,对学习贯彻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做出具体安排。各部门的“一把手”,要对本部门的学习活动负总责,带头学习,认真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学习活动深入开展。部门班子成员不仅要带头学习、带头讨论,还要听取民警的发言和心得体会,启发好指导好开展好学习活动,切实把全体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二)丰富学习形式。要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辅导、理论讲座、讨论交流、主题实践等方式,发挥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专家的理论引导作用、民警间的互相启发作用和浓厚氛围的熏陶作用,帮助全局民警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及新党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要充分利用公安内网,采取开辟学习专栏、座谈会、制作宣传展板等载体,以各种方式宣传十八大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要结合本警种工作实际,组织民警开展大讨论,找准学习贯彻十八精神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使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警心民心,内化于心,付诸于行。
(三)注重学习效果。要严格学习纪律,保证学习时间,加强检查落实,确保学习取得实效。各部门要及时收集掌握学习情况,上报学习信息,以便交流、指导、促进。为防止学习活动走过场,政治处将以各种方式加强对学习贯彻活动的检查和督导。要狠抓正反两方面典型,充分调动民警自觉学习和主动工作的热情,推动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和学而有效的开展,确保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保障服务昌吉州“三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抓好学习成果转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要求,紧密联系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大力实施“三个率先”战略、打造“平安昌吉”、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与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三化”建设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动力。要重点做到“六个着力”:
(一)着力提升情报主导警务效能。创新情报信息采集模式,创新重点人管控模式,创新情报引领实战模式,延伸信息采集、分析、研判触角,最大限度采集、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建立重点人员信息摸排长效机制和重点人员数据更新机制,通过研判掌握涉稳案事件的规律、趋势,发现违法犯罪的活动规律特点,为防范打击提供有力依据。
(二)着力提升社会面管控能力。全面客观总结“网格化”巡控运行机制,提炼经验、弥补漏洞,进一步完善城区“三级巡控”机制,进一步推进乡镇、重点村巡控工作的落实,深入推进城区“视频巡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提升动态复杂环境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坚决将事态在第一时间处置在第一现场。
(三)着力提升保障服务发展大局能力。
四、认真完善年终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第四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新课程)
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24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
(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联系:(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2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25、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26、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我国1951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因此,自产生以来,班级授课制便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4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规范、板书整洁;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42、运用练习法有什么要求?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精选练习材料,使之具有典型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份量、次数和时间;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经常检查练习的结果。
4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4)组织学生劳动(5)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6)处理班级日常工作(7)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46、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论,形成优良班风(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47、班集体管理的几种类型:常规性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的管理。
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49、阶段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初报道注册工作;期中对前一阶段进行检查和小结;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考试。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1、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1)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54、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校长是学校行政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是法人代表,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中心,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起监督保证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
55、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的方法。
56、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57、当前教育思想转变中,要树立哪些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学生观;现代课程观;教育民主化思想;教育本质观;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全民教育观;现代教育方法观;教育信息化等
58、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有:(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59、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有:(1)学校管理自主化(2)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管理的精致化。
60、教育科研具有哪些特点?除了具有创造性和艰巨性等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1)研究目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服务性(2)研究参与者的广泛性、群众性(3)研究成果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61、教育科研的任务是什么?:教育 科研的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发现教育规律,并运用这率真客观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具体任务包括:(1)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2)总结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3)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4)预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62、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热爱真理、客观诚实;勇于创新、严肃认真;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63、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1)选择科研课题(2)提出理论假设(3)确定科研对象(4)制定科研计划(5)选用科研方法(6)搜集科研资料(7)进行整理研究工作 64、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 6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66、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67、教育评价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学校办学的水平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68、教育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必须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原则(3)坚持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4)坚持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的优化原则(5)坚持可行性原则。69、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1)教育优先发展(2)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3)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4)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5)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6)依*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7)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8)多形式办学,多规格培养人才。
70、如何开展课堂研究?(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 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② 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 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第五篇: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补充
附录2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补充
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依据学习理论的成果对如何教学提供的描述性理论,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影响较大的几个教学理论
(一)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
夸美纽斯在其所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个原则体系。总的原则是教育应当适应自然。他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也要受这种秩序的支配。在这个总原则之下,他提出了四个大原则,这就是:① 教与学的有效性原则(夸美纽斯的原话是“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与学的方法”);② 教与学的便利性原则;③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④ 教学的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在每一个大原则下,又再提出若干个小原则。
2. 关于教学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之前,西欧中世纪学校采用的是个别教学的方法。夸美纽斯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个最有利的制度。” 他通过实践摸索,创立了班级教学和学年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校分班分组,一个教师同时教许多学生,秋季始业,课程统一编排,采用同一教材,实行同一教法,学年终了,通过考试,同时升级。他认为实行班级教学,教师可以节约时间,学生可以互教互学,工作富有成效。他还提出要维护学校纪律,以保证各种教学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卢梭的教学理论
1.关于教育目的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否定教会的”原罪”谬论,认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反对强制灌输传统的偏见和呆读死记宗教教条,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要求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通过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自然人”,在他看来就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
2. 关于教学方法
卢梭仍然倡导自然的方法。他认为,刺激儿童学习成长的钥匙不是死记硬背,鹦鹉学舌一样地重复他们所不知道的知识,而是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发挥他们身体的官能。卢梭反对教师光顾解说和有问必答。他主张把学生引向问题的边缘,鼓励学生去思索解决。
3.关于教学内容
卢梭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知识原是叫人聪明善辩,原是叫人能干有为,但是流为纸上谈兵的书本教育却成为人类的灾祸。他进一步指出,应该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引导他们领会与现实有关的知识,避免纯事空论或说教。教师如果传授有用的知识,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给他们培植实际的能力。
(三)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学理论研究中,建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以专心活动,神思活动和心理学的统觉作为教学过程阶段论的理论基础,体现了教学思想的时代性特点。此外赫尔巴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1.关于教育目的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儿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应该通过教学培养这五种观念,以培养儿童的善行。
2.关于教学过程 赫尔巴特强调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按照儿童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一一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3)系统一一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4)方法一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这四个阶段教学,后来为其后继者所发展,把第一阶段分成两步,变成五个阶段,即预备、提示、联系、总结、运用。这五个阶段的教学,人们称之为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
3.关于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可以提炼出许多教学原则,如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等等。其中,以教育性原则最为著名。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
(四)杜威的教学理论
1. 关于教学目的:
他主张教育目的是满足个人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率。教育目的论有以下两个特征:重视儿童本身的需要和强调教育在社会改良中的效用。他反对仅仅把儿童当作未来的成年人看待,家长或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他认为社会的进步不可依赖革命,因为使用暴力会出现惊人的牺牲也得不到民主的结果,相反,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方法,因为教育与革命相比显得和平稳妥。因此,他提倡以教育代替革命,断言“教育是我们政治上的唯一保证。”
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可用三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提倡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结合。他批判传统教材的“非常专门化,片面的,狭隘的。”杜威从试图克服学校与生活相脱离的缺陷,使学生能学到适用的知识角度出发,提倡“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关于教学过程
杜威批判传统学校,说这种“学校的重点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为了使教学过程成为具有真正目的的过程,他主张将学校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杜威所力倡的思维被称为“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他认为这种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包括五个步骤或阶段:
① ② ③ ④ 问题的感觉——在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中,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阻止了连续的活动
问题的界定——使感觉到的(直接经验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
问题解决的假设——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疑难问题;
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对假设从理智上进行认真推敲,看哪种假设能对付疑难; ⑤ 通过行动经验假设——通过行动而检验考虑中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有效性如何。
杜威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使固定的,而且这五个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均可进一步展开
(五)布鲁纳(Jerome Bruner)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美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一次教育改革浪潮,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思想,就是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1.关于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一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说过,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解释说,“基本的”就是一个观念具有广泛而有力的适应性,“结构”就是指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之间的相互联系。科学的基本结构就是每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的体系。他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因,在于学科基本结构有三方面的效能:第一,简约化。布鲁纳认为,现行的丰富的学科内容,可以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有活力的东西,学生也易于理解,有助于记忆。第二,学生“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 ’的大道”。能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三,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还可以“缩小‘ 高级’知识和‘ 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这对成绩差的学生更有利
2.关于发现学习
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他认为从智力活动方式来看,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没有本质的差别,“发现,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做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他还认为,发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的潜力,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学会探究学习方法。因此,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亲自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他认为传统教学的讲解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张假设式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结论和原理
发现学习并不要求学生去探索新知,创造科学成果,而是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布鲁纳是从学科结构出发提出发现学习的,他认为学科结构于发现学习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必须教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组建
(六)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
1.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Bloom,1956),最早提出将学生学习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加以分类研究,并以他为首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推出认知、情意和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其中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简而繁的一个梯度
2. 关于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反映布卢姆得教学观的重要理论。它是建立在“人人都能学习”这一信念的基础之上的。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的原型是卡罗尔(J.B.Carroll)的“学校学习模式”。它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的学习课题的潜力。第二:在现实中出现的学习达成度的差异,是由于该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可用如下的函数关系表述:学习达成度=(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
布卢姆经过研究发展了卡罗尔的模式,提出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是:第一、认知的前提能力(cognitive entry behavior)。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能力的程度。第二、情感的前提特性(affective entry characteristics)。即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第三、教学的质量(quality of instruction)。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布卢姆认为这三个变量对学习达成度的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
3. 关于形成性评价
布卢姆从职能的角度把教学评价分为三大类。第一是诊断性评价。第二是形成性评价。第三是总结性评价。关于形成性评价,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布卢姆则指出了如下四个职能:
① 调整学习活动。从形成测验的结果可以确认自己的目标达成状况;推断完全地掌握该单元的主要目标所需的努力和时间,藉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② 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即令部分达标的儿童,当受到外部的确认时,也会产生部分的“强化”作用
③ 诊断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形成性测验的结果确认自己的错误类型,可以发现最终目标之所以未能达到是由于哪些学习课题未能突破,哪些基础知识和能力未能掌握等等,从而明确日后应主攻的薄弱环节
④ 获得矫正学习的“处方笺”。这同上述三点密切相关
根据布卢姆学派的研究,这种形成性评价至少有三种水平:
第一、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儿童的表情、态度和确认举手的状况,使用活动表、应答分析器等,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作出及时的反馈
第二、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就是对每个单元的达成目标,举行形成性测验,在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作出一次或数次的反馈
第三、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期中测验、期末测验来决定是否针对每个学生的学力缺陷进行补救性的矫正辅导
(七)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 关于最优化的概念
什么是最优化?他自己曾明确下了一个定义。“最优的”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他认为标准有教学效果、时间支出、精力和物质消耗等等,不过最重要的是前两项: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这种最优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指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而言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组成一个体系;不只包括教的方面,而且包括学的方面,教的最优化和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
教学过程是否达到最优化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效果与质量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二是时间标准,指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两个标准,教师在选择最优化教学方案时,要符合以下的原则:
(1)所选择的方案要完整地包括教学过程的所有基本成分;
(2)选择方案时要依据教学论的全部原则;
(3)选择方案时要循序渐进地考虑教学目的、系统的可能性,教学任务、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组织的形式;
(4)要注意到每一种教学的手段与策略都有其优缺点;
(5)为了尽可能综合地实现全部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有合理的多样化思考;(6)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方案,应随着学生学业成就的变化来改善方案。
2.关于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环节
巴班斯基根据辨证——系统的方法,对教学过程多方面的因素,作了比较全面的设想,进行了新的划分。他认为教学活动过程应该包括社会方面的成分(目的、内容),心理方面的成分(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控制)。因此,他规定教学过程的结构成分如下: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他还郑重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的发展(运动、变化)。“因此,从全过程的观点来看,把教师和学生列为教学过程的直接因素是不对的,把物质条件同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相提并论也是错误的。”教师、学生、条件都是“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整个体系的诸要素,但不是过程本身的直接成分”。
3. 关于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
“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的基本活动方法是:
① 以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方式
② 考虑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使教师活动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具体化
③ 在规划活动的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
④ 比较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各种不同方案,以便按照有关标准选择最佳的方案
⑤ 考虑各组学生的特点,又区别地选择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
⑥ 创设必要的教学条件
⑦ 考虑变化了的条件和可能性,随机校正教学
⑧ 注意节约教学过程的时间、精力和费用。”
4. 关于实施教学最优化的程序
如何获得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巴班斯基提出了一套实施程序:① 综合地掌握教学任务,并在研究学生在某一时刻的实际可能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② 选择在该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③ 研究制定一整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④ 尽最大可能地改善教学条件;⑤ 规定的教学计划的实施;⑥ 依据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八)加涅的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
加涅要求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要按照五种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加涅明确提出,应把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对教学目标理论的重大发展。过去我们强调“教是为了不教”,即尽快使学生能够自学。加涅把认知策略单独列出作为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便使“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目标之中了
2.关于教学过程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据此他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
(1)引起注意:这是用以唤起和控制学习者注意的活动。一般来说,引起注意的方式分为四种: 改变呈现的刺激; 引起学习者兴趣;
用体态语(手势、表情等)引起学生注意; 指令性语言。
(2)告知学习者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习者具体了解课堂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达到目标后,他们将学会做什么,从而使学习者形成对学习的期望,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3)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指出学习新技能所需具备的先决技能,以刺激学习者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让学习者看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将要学习的目标的联系。这使学习者有可能充分利用他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合适观念来同化新知识,有助于避免机械学习。
(4)呈现刺激材料:即呈现新知识材料。教师呈现的新知识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以促进选择性知觉的内部过程。如学习概念和规则时要使用各种各样的事例作为刺激材料;要求学习者掌握规则的使用时,就安排各种例题,让学习者看到这些规则的应用。
呈现新材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新材料顺序的安排;二是教学过程中每次呈现知识内容的多少。呈现的材料应尽可能适合学习者的特点,如年龄、知识准备、学习类型等。(5)提供学习指导:这项活动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知识理解、记忆和技能形成的内部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用命题、各种概念层次关系等有意义的形式组织所接受的信息,教师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指导。如,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组织结构;通过一系列提示或问题,提供思路,启发问题的答案,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学习记忆。
(6)引发学习行为:这是学习者知识获得或技能形成的必经阶段,也是教师判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呈现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做出积极的反应。通过参与,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并保持所呈现的信息。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愈积极主动,学习效率愈高。如能在呈现信息过程中插入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心理参与度,这种方式即使不期望学习者回答,也能产生推动学习者思考的效果。
(7)提供反馈:在学习者做出反应、表现出学习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这是提供反馈的活动。反馈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学习者能肯定自己的理解与行为是否正确,以便及时改正。这种反馈既可以是由学习者自我提供的,也可以由外部提供,如教师观察行为时的点头、微笑、以及教材在适当的地方出现答案等。另一方面,反馈活动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与积极性。通过反馈,学习者的成功学习得到肯定,受到一定的鼓励,就能建立信心。
(8)评估学习行为:评定学习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手段。测试是评估行为的主要方式,既可检查学习结果,又能起强化作用。
(9)促进记忆与迁移:这些活动旨在使学习者进一步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就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言,教师可提供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供学习者回忆知识时使用;就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言,教师应安排各种练习机会,反复要求学习者回忆和运用已学的技能,进行有间隔的系统复习。
对于教学,加涅有如下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不管教是否存在,学习都会发生。第二,学习过程有阶段性,对某个学习阶段有效的教学事件可能对另一个学习阶段是无用的,所以应谨慎地操作不同的教学事件。
第三,教学事件应根据学习目标的类型予以规划
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正因为学有许多顺序的阶段,教才有这些阶段。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满足了某些阶段的要求,则教的这个阶段就可以不出现。例如,如果学生已经有了注意,则引起注意这个阶段就可以省去
3.关于教学结果的测量于评价
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活动。加涅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对预期的学习的结果做出明确的陈述。在这一明确的目标指导之下,教师安排教学顺序,组织师生双方活动,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最后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测量和评估。如果评估的结果表明教学目标已经达到,则教学进入下一循环。在加涅的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明确陈述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一步,如果教学目标设置合理而陈述得可以观察和测量,那么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问题便自然解决了。
(九)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潜在水平,即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它们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学生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十)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是苏联教育学专家、心理学家。他的发展教学论在国际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三大教学论之一。(1)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他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确切的论证,并对如何创设最佳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一般发展是他整个教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既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也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即包括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情意领域等非自身的情意活动。而情意活动的某种状态,既可能促使智力活动积极展开,也可能阻抑积极的智力活动。
他继承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学说,把发展分为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两个阶段。后一种发展水平是指那些正处于形成状态,还没有成熟但正在走向成熟的心理机制。他主张把教学目标建立在最近发展区上,曾多次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这种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2)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理论的精髓
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赞可夫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主要表现在: 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他提出的所有教学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他认为,后进生之所以在学习上落后,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后进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后进生在情感、意志、情绪方面,有“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在学习动机方面,缺乏学习的愿望,求知欲较低;在认知方面,观察力极差,经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提出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花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从而也能够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才能消灭教育的“废品”和“次品”;
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教学
他提出,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将学生的水平拉高就低,使之相同,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等生的发展,而是让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在自己的智力起点上,按照自己的最大可能性,得到最理想、最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力求将相同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
参考网址:http://www.chinatde.net/course/a1012/coursefiles/3_1.htm
二 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里涉及到的“图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2. 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 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5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意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