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逻辑框架
【真题】(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答题思路:
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
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 程序和方法。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1)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即为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例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唯物的观点 B.辩证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例题】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D)
A.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真题】(2013、34)(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答题思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具有能动作用。上述两个材料都是讲的是换位思考的小故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
(注:如考生从认识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进行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002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5年):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因为正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需要,人们才去认识世界。
其二,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作为中介,实践把主体和 客体直接连接起来,使主体能够从客体那里获得有效信息。
其三,主体用于处理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源于实践。列宁:“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对此不能做狭隘的理解:
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第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牛顿—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一,实践的发展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其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践中,经验材料日益丰富,物质手段日益完备。
其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恩格斯—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人 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更在于改造客体、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真题】(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
A.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袁隆平的话表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选项正确。实践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依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选项错误。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C选项错误。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D选项错误。
(3)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009年、2012年、2013年): 1)认识、理论指导实践的理由:由实践和认识的特点决定的。
其一,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 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其二,从认识的特点上看,认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认识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2)认识指导实践的表现
其一,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其二,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
其三,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其四,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其五,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3)理论指导实践的表现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这种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其一,端正方向。科学理论能正确地预见未来,为实践的正确开展指明方向。
其二,指导进程。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顺利开展。其三,推动创新。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
其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二,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导致实践失败。
【例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所揭示的是(B)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D.离开了理论,就不会有实践
2、认识观
(1)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1991年、1993年、2008年)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2000年、2002年、2006年、2010年)
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异: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查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其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一个由 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
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这种能动的反映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其三,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为基础来实现的。【真题】(2016)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区分。前一种观点是由恩格斯提出,强调”自由在于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一种观点认为”'由自'及是随心所欲"忽视了客观规律性,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或者唯意志论观点。故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真题】(2010)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 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999年、2000年、2002年、2012年)
1)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特点:
含义: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表现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其优点在于贴近现实即反映对象;其缺点在于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和局部 理性认识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特点:
含义: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表现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优点是深刻、全面;缺点是容易脱离实际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
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是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这就是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的含义。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一方面,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样的。所以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促进感性认识。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含义。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其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实现飞跃的必要条件。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飞跃的必要性:
其一,它是实践的需要。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二,它是认识的需要。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飞跃的实现条件:
其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 “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从正反两面说明实践和理论关系的典型事例。
其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
其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其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真题】(2012)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
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 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A)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辩 证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它既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其一,指导作用;其二,解释作用;其三,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含义: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如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和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作用:动力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诱导 作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激发作用。
【例题】“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 求。”该论断所具体揭示的是(D)A.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B.感性认识的作用 C.理性认识的作用 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009年、2010年)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含义及原因:
含义: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其一,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到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其二,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恩格斯—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指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终点。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 的,所以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不会结束。
认识运动过程的实质:
认识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间的每一次循环,都较前一次循环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真题】(2014).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实验。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正确。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年无命题))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由于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所以产生于某个具体实践的某个具体认识,不能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其他的实践中。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由于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所以,当事物发展、实践深化时,认识也应当随之改变,不能故步自封。
第二篇:马原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第一部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能动反映论的特点;理论意义。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第二部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第三部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如何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概念定义;基本要素;基本特征)关于认识本质的若干种看法(唯物/唯心;能动/被动)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是相互渗透,相互傲寒,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感性认是相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国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为群众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条件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人的认识的人物,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下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一部分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一)真理客观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论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向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对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三)真理和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又是相联系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不可混淆。其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转化的原因:第一,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第二,真理是全面的。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真理都可能变成谬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第二部分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根据在那?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真理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镇旅游是辩证转化的。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他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有相对性真理想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第三部分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阐述了外部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求满足与否的关系。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哲学上的“价值”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由生存状态决定,本质客观)。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祖尧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题的特点相联系。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如钻石的价值可以是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价值的定义各是什么?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绝对真理指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相对真理指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价值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揭示了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对任何价值的评价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耻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馆、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辨证统一的:
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关系如何?
答: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辨证统一的:
(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着矛盾,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它们之间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促进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1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第三篇:马原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之一认识论区别于其他认识论的根本标志: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认识到实践有哪些条件: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第四篇:马原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何谓 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什么是哲学的几种典型观念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哲学特有的语境中来,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和作为问题之学的哲学的兴趣。参考文献: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教学内容:
一、关于哲学,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
1、哲学是智能之学或爱智之学,拉丁文philein 和sophia。古希腊哲学家的观念,汉语中的哲即智慧,《尔雅》,哲,智也。
2、哲学是形而上学,《周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学即研究超经验、超感官的对象的学说。
3、哲学是本体论:ontology,研究存在的学说,即存在、世界、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精神、灵魂还是上帝?本体论概念出现于欧洲中世纪,但是在17世纪才被沃尔夫所详细论述和使用
4、哲学是认识论,epistemology,希腊文为episteme知识和logos理论,自笛卡尔始,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认识,哲学就是认识论。
5、哲学是科学方法论(科学主义理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流派反对哲学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观点,认为所谓超验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感觉无法达到的、人的经验无法论证的,哲学的目的就是为科学提供精确的方法和符合逻辑的命题,因此,哲学就是科学方法论。
6、哲学是人本学,人道主义humanitariamism,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本学humanism,人学、人生境界说,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流派认为哲学是以人 为本的,人的生存中的各种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唯一使命。
7、哲学是语言学(语言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水库,哲学应该透过语言来发现文化和文明的底蕴。
8、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观点。
9、哲学的本性无定论: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哲学的定义是无定论的,关于哲学是否能够有公认的定论也是无定论的,哲学讨论的许多问题也是无定论的,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
二、什么是哲学:哲学家的困惑
1、困惑的本质: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元哲学问题)
2、困惑的缘由:问题的转换与方法的革新
1)近代以来,具体科学从哲学的分离、独立以及细化,使得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学科性质凸显出来。
2)哲学存在的合法性的追问,也就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的追问,它既不再是总揽一切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也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那它究竟是什么,3)哲学的发展史证明,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由于世界和人自身的体悟的差别对于哲学的认识也就存在着分歧,使得哲学的元问题成了问题。
3、哲学的终结及其启示
1)现代西方哲学讨论哲学的终结,有两种基本态度,其一是质疑哲学存在的根据(合法性),其二是在拒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传统哲学的根基)的大背景下,试图重建合理形态的新哲学。
2)马克思也曾经谈到哲学的终结,其意是近代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对历史的反动,因此马克思同时也谈到了哲学的实现,并实际地构建了一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
三、反思哲学的基本思路
1、哲学起源于惊讶 惊奇:对世界充满惊奇,是哲学产生的根本前提,这种惊奇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是一种生命的感怀;
怀疑:惊奇引发兴趣,兴趣引发怀疑,即对感官经验的怀疑,对认知理性的怀疑,对世界之为世界,并且是我的世界的怀疑
探求:有怀疑就会有观察、思考、探询、研究,哲学就诞生于探究、诞生于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真理的渴望
2、哲学活于问题之中
提出问题:从常识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是哲学的使命;
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企图解决问题,哲学的历史就这样延续,但是哲学的魅力却主要不是哲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哲学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3、哲学自身的悖论
1)公共性与私人性:哲学家思考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这种思考却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的,体现着哲学家个人的生命感悟。2)理性与非理性:哲学发展史是一部理性发展史,理性意味着文明,另一方面,非理性长期被遮蔽,使得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生命的总体性被割裂和分解 3)有限性与无限性:理性追逐的是无限,而无限又总是在有限之中
4)理想性与现实性:人之为人,就在于他对自己生活的策划,就在于他的有理想,而现实既是理想的发源地,又是实现理想的限制性条件,哲学的活力就是不断地提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的方式)就是超越,并在这种超越中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分析思考:如何理解哲学的歧异性?由什么是哲学我们能想到什么?
第二节:哲学何为
教学目的:了解哲学家的工作以及这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生对哲学的功能和价值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 参考文献:
朱德生:《形上之思》,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罗伯特.罗兰.沃尔夫《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关于哲学:哲学家都做了些什么
研究人和人性
1、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自然转移到人,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明确宣告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而开辟了哲学的人学路径(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孔子,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取了政治伦理的路向,墨学如此,道学如此,儒学更是如此,由孔子建构的仁实质上就是一种人学,仁者,爱人也。
康德:康德是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受卢梭等人自由思想的影响,他创构了自己的哲学人类学,确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道德高于知识,为维护人的精神的独立自由,维护人的主体性,他有意把自由从必然性中分离出来,把自由、主体性看成是超越于经验之外的东西,是超验的东西,从而将德国古典哲学引入主体性哲学的话语之中。
朱熹:程朱理学自诩为“继往圣之绝学”,引佛入儒,使得儒、释、道三者内在地融合在一起,与陆王心学共同把中国哲学的人学传统发挥到极致,而对心性问题的研究则是其贯穿始终的一条思想线索。
(3)海德格尔:存在之思(哲学即是人们本质上无所取用而婢女必予取消的那样一种思)——存在(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存在者(哲学就存在者的存在求索什么是存在者。哲学通往存在者的存在之途)。
2、研究宇宙
(1)古希腊自然哲学: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主要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万物的本原,一是宇宙的生成,他们拓展了对自然的本质及其秩序的思辨性理论,同时诉诸自然力量来理解自然事件,而非诉诸神灵或非自然力量的介入。(2)近代科学之科学:部分保留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兴趣,但随着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和独立出来,哲学除对世界整体仍可发表意见外,在具体的领域已经失去了话语优先权,转而研究认识,即研究科学之成为科学的条件和方法,如培根、笛卡尔和黑格尔等。
(3)现当代科学哲学: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等皆属此列,形成现代西方哲学之科学主义思潮;另一方面,产生特定意义的科学哲学,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科学的进展是不断的革命、新的范式或图像不断取代 旧有的范式或图像的过程,从而对科学的建制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强调科学的社会及其制度层面的结构,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
3、研究社会
(1)社会批判:对社会整体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进行批判性考察,如法兰克福学派就以社会批判理论见长。(2)社会建构: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为了建构,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它提出的“哲学王”即典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理论,有关其对资本主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分析,最终都是为了揭示社会历史的矛盾运动和本质、规律,以建构一个标志着人的自由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3)社会理想:每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应然和实然、应有和现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哲学始终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内在源泉,如《太阳城》、《乌托邦》、《大同社会》等皆如此。
二、哲学的特点:
1、抽象性:哲学研究的世界一般,追求的是普遍性和必然性;在语言的表述和理论的建构方面,哲学对本质问题的特殊爱好使它摆脱直接性和具体性,采取抽象思辨的方式,黑格尔称哲学就是反思;
2、超越性:哲学以观念的方式内在地把握世界,它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立足此岸世界,但却并不满足于对现象的分析,而是试图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之间架起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性的超越。
3、批判性: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对历史的批判,对自然的批判,对人的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批判就是一种考察,以及在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理性原则所进行的判断;
4、非知识性:哲学离不开知识,包含知识的成分,但它本质上却并非知识,而是一种体验,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从有限中把握无限。
三 哲学的功能与价值
1、哲学作为一种价值理性
(1)价值理性的人性旨归:哲学崇尚理性,归根结底是理性的产物,但这种理性本质上是价值理性,它关注人、人性、人的发展并以人的发展尺度衡量世界,因此,它主要不是描述性的,而死评价性的。
(2)价值哲学:尽管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才产生出来,但从哲学的根上讲,所有的哲学都是价值哲学
2、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理性
(1)社会的良心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哲学是哲学家的工作,是哲学家诉诸心灵的工作,是哲学家代表人类从事的工作,哲学家不向个人负责,不向权威负责,而是向社会负责,向历史负责。
(2)启蒙与净化:哲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却是特殊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支撑,肩负着对社会进行启蒙的历史重任,同时肩负着对社会进行文化净化的历史使命:哲学史表明,人类的每一个进步,斗鱼哲学的积极介入密切相关,如作为资本主义生存之基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法国启蒙主义注额加对时代精神真实状况的提炼。
3、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理性
(1)哲学的实践指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生活与生活世界:表面上,哲学以其玄奥远离人们的生活,而实际上哲学离人们的生活最近,哲学就是生活本身,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心灵中的映现:更为重要的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即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分析思考:
1、哲学: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
2、分析,哲学万能论,哲学无用论,功利哲学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理论和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革命意义中,着重领会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独有的方法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参考文献: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俞吾金:《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
1、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前提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社会前提: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及其现实解放运动 理论前提:世界哲学遗产,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2)意义
本体论的革命:关于ontology这个词,以前我们译为本体论,现在更多的人则倾向于译为存在论,即关于on 的logos,关于存在的 言说,研究存在的学问,不过我们也因该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这个词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语境下来使用它。一般地讲,ontology所标识的,就是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因为它总是企图超越感觉和经验,为人们提供世界终极本体的深层思索和探究,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形上之思,这一点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哲学家们历史思维的方式和 对历史的认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既不在于用一种本体论代替了另一种本体论,也不在于逃避或者据斥了有关本体论的一切话题,而在于彻底改变了本体论的提问方式和立论根基,实现了由传统本体论向存在论的现代转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很多学者认为,对人的未来的命运、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注,使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全部理论的核心,而历史的本质则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
历史辩证法的确立:人的存在是出发点。思辨的历史哲学“全部都是逻各斯中心论的logozentrisch,但却不是人类中心论的。虽然它们是主体性哲学,但主体却不是生生不息的人,而是一种绝对主体:自我或者理念。费尔巴哈倒是注意到了人,将人视为其新哲学的出发点,但那人却只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用人(个人)的存在来取代人,并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人的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取得了本体论的地位:人不是理性可以预设的、依附于某种抽象本体的东西,人就是人的存在,人通过存在来完善自身、领受自身,而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和生产,就是实践,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人的观念只不过是人的存在的反射和回声。
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既是一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的必然要求,又是它的实际运思结果,这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就是:经验性分析、实证性研究和批判性考察,即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察法,或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既然派出了一切先验预设的可能,当然也就不能再行采用思辨和直观的形式。“在思辨终止的地方,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历史是人的存在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对象,以人的生活和生产(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人的实践为对象,必须以唯物主义为原则,并在这个原则高度上来批判性地考察此在(人们的生存状况、经验的历史),找到此在的存在论根 基,揭示存在的意义。
在存在论的视域下,历史是生成的,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的人的存在的敞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主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列宁、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释)——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2)支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第二国际(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决定论,从而使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退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再到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1、哲学的基本观念: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体系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者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规定者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二者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认识论问题,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3、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哲学运动,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
人文主义:主要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方面,它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几种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性。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方法论基础:唯物主义
2、方法论内涵:
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历史辩证法:按照历史的辩证本性来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分析思考:如何理解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你能肯定自己需要或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吗?理由如何?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参考文献: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韩庆祥、毛卫平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第五篇:马原教案探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
绪论是对整本教材的一个总的概括或者是摘要,它交待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并且将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系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
在绪论当中我们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1、澄清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整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从整个教材整体入手,从课本的目录中讲起,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脉络体系,绪论是总体介绍马克思主义,一二三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五章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六七章科学社会主义。
虽然马克思主义包括这三个部分,但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相互割裂开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是基础,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看问题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一种出发点看待世界、理解世界、分析社会和历史问题;
第二部分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以一种辩证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各种具体问题(形式、发展、本质、矛盾等问题)的分析,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性;
与第三部分紧密联系起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历史已经证明并讲继续证明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分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初级阶段的胜利和发展完善直到共产主义阶段。
二、具体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针对绪论所涉及的内容讲起。绪论中包括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二三问题都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题是在从内涵和概念的角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问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角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三个问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角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当我们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才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
三、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教材绪论中第四个问题为了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它包括我们个人的实践(生活、工作、学习、择业、就业等),社会的实践(基于不同主体的社会主体,家庭、单位、地区、国家、人类整体等),历史的实践(基于人类历史的社会的发展历程等),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在这次课中有些小细节是需要交待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指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来命名这一理论,在这段经典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伟人的伟大之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这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学科不仅仅要学习理论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这样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作为世界观的方法论。理论固然重要,而在这一理论创立过程中,伟人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及他们为发现、创立新的理论、为提出新的假说、为证明、证实这一理论或假说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他们面对困难、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理论,却执意以马克思来命名,这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面对那么大的荣誉,恩格斯表现的那么大度、谦虚,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应该吸取的学会的东西。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基础,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处在一个奠基的位置,是我们看待、处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的理论基础。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而言,而哲学作为人类思维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和总结的理论体系更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基础,因而在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前,在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哲学有个总体的印象和了解,这不仅是我们展开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哲学这一部分必须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哲学一词的来历,哲学问题的产生。
第二是对于哲学的理解,爱智的哲学,对自明性的追问,凭借着人类自身的激情(对宇宙、世界、社会、历史、人生、生命的激情)。
第三是摆正哲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黑格尔的三个比喻来加以理解: 1. 庙里的神 2. 密涅瓦的猫头鹰 3. 同一句格言 参考文献: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节选)《共产党宣言》(节选)导读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资本论》第一卷(节选)导读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反杜林论》(节选)导读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节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节选)导读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导读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导读 列宁 论粮食税(节选)《论粮食税》(节选)志读
毛泽东 实践论 《实践论》导读
毛泽东 矛盾论 《矛盾论》导读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导读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导读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导读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导读
三
第一章中主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以及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物质观与第二专题实践观,两部分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及其实践基础。在这两个专题中需要了解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2. 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了解(实践中介基础、实践基础论、实践物质基础论)3. 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自在与自为)
4. 从“时间先在性”看旧唯物主义(非本质、非辩证、非能动)5. 哲学基本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6. 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朴素、机械、辩证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7. 运动、物质、时空的关系(芝诺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8.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9. 对实践的不同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建立的目的就是从主观上说明人类道德行为的客观性和必然性、马克思、毛泽东)10. 11. 1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分与联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关系基础、生活领域、发展动力)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四
联系和发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联系的含义:事物、现象、过程及各要素之间 3.联系的特点:客观、普遍、多样性和条件性
4.联系与系统:部分与整体(五官争功,木桶与木板,1+1>2)
5.联系的观点方法论要求:(客观性、复杂性、系统方法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自然界、人类及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7.发展的过程性:发展的实质都体现了这一观点
8.方法论:坚持辩证法的态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五
对立统一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对象、特征、性质;三大基本规律、各对范畴)2.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3.两种辩证法的关系(内容和本质、表现形式)4.总括矛盾规律的核心作用。5.矛盾及其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含义、复杂性、方法论意义、辩证关系)。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量的规定性)
2.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3.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4.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
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自我否定”、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扬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6.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六
七
(十一)八
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检验标准)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4.认识的主体、客体、中介及其特点
5.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反映、选择、建构(体现能动性)6.认识论的两条路线:反映论和先验论
7.从实践到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原因、条件)8.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原因、条件)9.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
九
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内容与检验标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2.真理是内容上的客观与形式上的主观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一(对立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基督教的绝对真理观和庄子的相对主义真理观)
5.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与可知性)
6.真理的相对性(主观性与程度<深度和广度>)
7.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8.价值的涵义(属性范畴、关系范畴)
9.价值的客观性(客体本身及其属性、主体需要的历史依据、主客体关系的结果)10.价值的主体性(主体中心尺度、主体超越性、主体层次的特殊性)11.价值的相对性(历史性和多维性)12.价值与价值观的区别(满足与评价)
13.价值评价的特点,形成合理的价值评价——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同一性
十
教学影片:《我,机器人》Will Simith
十一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题探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部分。即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3.why?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原理 4.how?实事求是
5.为什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6.原则和方法:(1)要坚持调查研究,反对“唯书”、“唯上”。(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主体自身素质。(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7.认识与改造世界:关系、根本途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