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论文
改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提高课堂实效
新课改给语文学科带来的评价方式转变是巨大的,其理念和设想的初衷在实践中虽然没有被完全彻底地贯彻执行,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些改革措施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初步成效。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任务和经历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能力成为新课堂的有机整合训练目标。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评价学生不是为了评定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那么,如何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从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评价内容要科学、全面、灵活多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评价的内容要科学、全面。
1、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现在与过去的比较,而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全体学生。要侧重于学生在自己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发展,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努力的方向。比如学习较差的学生做错了题,如果他能发现错误原因并改正,这就是进步,便可以得到激励性评价,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还要考查学生对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的运用情况。
3、注重评价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人们往往比较关注对“双基”与能力的考查,而忽略了考查学生情感的发展与态度的形成。这会影响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而且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情感的发展与态度的形成包括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对这些方面的评价,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
4、从评价结果上,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多数教师习惯运用定量评价的方法,这种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教师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查漏补缺。但是定量评价仅适用于能计量的情况,对于一些不能精确计量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的形式,在评语中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情况,充分肯定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在实践中,不能忽视定性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二、评价方式要由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所谓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语文评价手段的拓展上,也体现在思想的丰富上。这种改变一方面给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给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另一方面有时也的确使人感觉“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所措。当然,从总体上来说,新课改后的语文评价方式还是要优于新课改前的评价方式的。
1.从评价手段上来说,新课改鼓励学校和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起“成长记录袋”,强调学生对发展过程的评价,并且能够通过“成长记录袋”看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摒弃了以往单纯以试卷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引入书面测试和口头测试,结合观察法、问卷法、即时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并将其有机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确保教师和学生不失偏颇;考试次数也由一次变为了多次,多次考试、多套试题,有效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发挥和对其真实水平的测量,避免了评价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2.从评价主体上来说,新课改后的语文评价方式倡导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是社会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共同合作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其中既可以是来自于不同群体的评价,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是相同群体之间的互评,如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可以是评价主体对其本身的评价,如学生自评。全员参与的评价主体带动了命题的开放性和多向互动,市学生们有了自主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并在其中增强了学习趋动性,主动汲取知识。
3.从评价客体上来说,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好”或“差”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难以定量描述的评价标准也被引入了小学语文的评价客体之中,这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进行了监督。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更注重学生的“相对成就”,即学生相对于以往的自己的进步,提倡对进步的过程进行评价,而不是作为单纯的结果的与别人相比的成绩次序。评价客体的多元化直接导向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才是更加重要的,这也侧面反映了教育精神的变化:更看重努力,结果并不是唯一的。
4.从评价目的上来说,新课改下的语文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为主,认为语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功用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其他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过分干预学生的思想;倡导尊重文本,不将作者的文字和原本的思想割裂或强加不切实际的臆断,还原最真实的情感;倡导引入多元文化,不拘泥于唯一的形态,为学生展示更广阔的世界,放眼未来;倡导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升华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倡导将现代语文和传统语文有机结合,与时俱进的同时不忘沿袭优秀传统。此外,由于新课改将过程的评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此强调改进的诊断性评价和强调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的地位均有增强的趋势,而终结性评价的地位则略有削弱。
5.从评价理念上来说,新课改下的语文评价方式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从上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共同发展”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中心环节,在学生个体差别越来越大的今天,关注差异已经成为了不得不提的话题。要想促使学生在变化中平等地发展,感到“只要有进步就是值得高兴的”,就要提倡积极
评价,防止消极评价,提倡鼓励的教育。因此,及时评价的概念在此被引入,旨在随时随地给与学生信心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更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而所谓的过程是很难定量的,故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注重定性的理念更被看重;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也是主流趋势。此外,对话式评价、情境性评价、多元化评价也作为新的概念被引入到新课改的语文评价理念中来。坚持语文评价中正确的价值取向、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的评价、运用科学方法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作用、强调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等评价理念均是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所提倡的,其目的并不是使学生达到预期,而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由于过去的教育观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新理念,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对学生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观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有利挑战,又是对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具体体现。它实现了素质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和谐统一,适应了素质教育对学生评价的内在要求。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发展性评价观应该贯穿于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关注学生的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达到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育评价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教育评价功能的变迁,学生评价方法的突破,就会在学生评价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
总之,我们必须遗弃传统教育给我们带来的障碍,用新型的教育观,用新型的评价观评价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的价值,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而不是让学生懂得学什么?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培养学生学会什么的方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用新的评价观念评价学生,就能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我们要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灵活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科学、全面、恰当、及时地给予评价,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学生评价的方式
学生评价的方式
我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教师评价要因人而异,将方式手段和不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学生成绩考差的时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批评或当众批评,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度;要注意情感性评价语言的使用:好的评语,不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和尊重,更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信赖、鼓励和期待,这些学生在得到教师这种“心灵感应”以后,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进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此可见,教师这种深沉的情感性评价,极大地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此外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中,既要包括学力评价,也要包括能力评价、思想品德评价、体质健康评价、审美能力评价、劳动技能评价等多方面内容;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不能过分地突出某一方面,更不能以偏盖全,以成绩的优劣对待一个人。评价的依据多种多样:
一、纸笔测试。
1.拓宽试题来源。2.丰富题型。3.确立范围和题量。
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也是以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没有和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结合起来,学生参与性往往不高。我通过建立课堂提问追踪表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跟踪,期末时对学生所得的分值予以统计,再折算到总评当中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
三、思品小课题。我们对这些小报、课件和游戏进行评价,分成等级并赋予分值,纳入到过程考核当中去,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依据。
四、平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小论文进行评价
总之,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警示和促进作用。为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灵活机动的评价以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对学生评价的一点思考论文
新课程下对学生评价的一点思考
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 蒋卫青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的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的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只有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时,他就把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付诸实践,以提高自己。学生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感,但往往有孩子气,幼稚,不懂事,不能正确理解社会和人生问题。教师要给以启示、指点,使他们放眼社会、懂事明理,从幼稚中醒悟,关心他人、祖国和世界,树立自己的理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多用赏识、赞扬、激励的语言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不断取得进步,引导他们虚心听取父母、教师、同学的意见,在愉悦的心情中树立自信,认识自己,进行有利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进步。
美国新乔治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格达得曾使用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当他对疲倦的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时,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
毕加索有着绘画的惊人天赋,但在要求循规蹈矩的学校里,根本就不是社会所认定的好学生。上了两年的学,他连最简单的数学计算也不会,同学、老师以及镇上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呆子傻瓜。但毕加索的父亲何塞却相信自己的儿子的绘画天分,他不断用言语鼓励他,每天送儿子去学校,在行动上支持他,毕加索被学校关禁闭他也不责骂他。当他们搬到另一个地方时,为了让儿子顺利通过学校的入学考试,他千方百计的找到当地的主考官说明情况,终于说服主考官破例收了毕加索,是父亲何塞对儿子绘画天赋的赏识成就了毕加索。
我们的学生需要赏识,犹如禾苗需要阳光和雨露,激励能把学生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从而达到充分释放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断保持,他将巩固成为学生的一种本性,从而终身受益。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赞赏是一种聪明的、巧妙的、积极的肯定别人的方式,透过恰当的赞美之词,给人以无比信任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归纳起来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更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渴望被别人赏识。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家长、教师的赏识、激励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从而不让他们自暴自弃,自卑自贱,自我消沉,不让他们已经是成绩落后于别人,思想上还要背上沉重的包袱,这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在他们的优点长处上或做对的时候,适时地赞扬表扬他们,会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心理成长有好处。我班有一个男生,在小学里是一个老师见了头疼、学生见了讨厌的人,到了初中,各科成绩差,行为不当甚至会有怪异行为出现,说话时有脏话且有不健康言语。我除了一般性的教育外,在平时就留意他的长处,留意他的一些小事,我发现,他读书时声音响亮,有时能关心班级的一些细小事,对人有礼貌,在我找他谈话时,我故意都说他的这些优点,并且在班会课上还特意表扬了他:早读课和其他课上读书声音响亮,这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能为班级做事,说明有集体荣誉感;对人有礼貌,体现他有修养。这样对于这个学生而言,他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初中三年,这些优点他都能保持,学习也很起劲,这让认识他的老师都很诧异,不是我班的任课老师也都赞扬他。从他快乐的生活和学习中我感觉到:赏识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对一个成绩不好、心理自卑的学生而言,赏识犹如冬日的暖阳,给他带来了温暖的安慰!当赞美了学生以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被寄于厚望的感觉,努力的欲望就高。
赏识可以分为评价式的和建设性的,中学生更需要的是建设性的。在对学生进行赞美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选择适当的赞美语句。诚挚的赞美、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打动人。赞美时不要是笼统的敷衍式的语言,应该由衷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用真诚的语气说出来。我班有个学生,其他功课都不怎么样,到初二接触物理时,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作业、测试中准确率都很高,见此,我趁热打铁,找他谈话:“你的物理成绩很好,我注意到你这几次测试成绩都不错,说明你学习很努力,脑子也不错,其实你并不象你自己想象的那么差,认为自己笨,自己不行,现在,你看,经过你的努力,你的物理成绩不是很好?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学习物理的吗?”这个学生听了,很高兴的对我说他的学习方法。我在班会课和其他时间不断表扬他,让他感受到对他的赞美不是敷衍随便说说而已,从此,他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物理成绩一直保持不落,学习态度也有很大改变,让人很欣慰。
(2)通过第三者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赞美。凡经由第三者出面表达的意愿,容易使听话的一方感觉到具有真实的客观性,收到的效果有时会较直面赞美更佳。有一项实验可以证实:两位心理学家对三十位受试者进行戒烟劝告的实验。实验分两个小组,一组是采用肺癌的痛苦来劝戒他们;而另一组由一个医学专家根据他的临床实验报告,非常客观的解释抽烟的害处。实验结果,第一组有35%,第二组有70%的人开始戒烟。这说明,由当事人劝说不及第三者解说有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引用其他任课教师、其他学生甚至是其他家长对一个人的评价,都会让学生内心雀跃不已,更保持并发扬他的优点。例如,对某位上课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某次告诉他,说某位老师说今天上课你特别认真,发言积极,希望下次再见到你这样的好表现,也许那天他只是由于上课内容引起他的兴趣,但教师要抓住他这个特例并通过第三者的叙述来赞美他表扬他,并适时提出对他的期望,他觉得受到了老师的注意,受到关注了,内心愉悦,在近几天都会表现的很认真,教师只要再多表扬他几回并不断提出要求,慢慢地他的学习习惯纠正了,学习态度改变了,不断取得进步。
(3)意外的赞美会使学生信心倍增。众所周知的陶行知的“三颗糖”的故事就属于意外赞美取得的效果,意外赞美,让学生发现自己都没想到或没发现的优点或长处,尤其是内心敏感又当做错事的学生。例如一个老师和家长都顽劣的儿童,经常遭到责骂,他觉得非常自卑。有一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他说:“你的顽皮、恶作剧都有独创之处,能想出这种恶作剧的孩子,按理说功课不可能太差。”被老师这么一夸,他对自己的头脑竟产生了自信心,从此以后便努力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连夸奖他的老师都觉得惊异不已。
(4)找出学生的点滴优点,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强项上的,而不是弱势上,因此,若在学生的行为中找出可赞赏的长处和优点,会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态度的改进都有很大的作用。每个学生的成长,达到所期望的标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要一步步的不断实现,而不是一蹴而就,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要能敏感的察觉并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在不断的赏识之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一块田,撒下了希望的种子,用知识去浇灌,用爱心去呵护。让我们用象春风一样的赏识拂过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吧!
第四篇: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同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具有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或教育评价中,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
一堂课中,教师正确、肯定、赞赏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而讽刺性的评价语言则会刺痛学生心灵,甚至会无形中把学生推向逆反的深渊。因此,在教育教学评价语言要科学、准确,多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同时要让教师的评价语言富有艺术和魅力,才会让教育评价发挥积极作用。常言道“人人爱听好话”,孩子们更是如此。实践证明,启发、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正向激励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二、多元化、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评价不能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教师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和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进步的喜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不一定突出,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爱好广泛,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特长明显,在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
礼貌等方面表现好等,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多一把尺子,多一套标准,可能就会发现更多的“闪光点”,更多的成长与进步。
三、自然、真诚,富有美感评价的语言,更有力量
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说的就是语言之美。只有美的语言才会吸引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亲切、自然、真诚的评价语言最具美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美育素养和语言表达的技能智慧,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其次,要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都充满爱心、包容与关怀,心灵美了,师德美了,教师的评价语言自然会美。
四、良好的肢体语言“评价”,不可或缺,更具魅力
在教师评价中,善用形式多样的无声“肢体语言”参与评价,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评价魅力。比如,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握手、一个鼓掌等,这些肢体语言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容易拉近师生间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一旦学生从这些多样的体态评价语言中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激励,感受到欣赏,就会产生无尽的成长动力。
第五篇:传统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共)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课堂纪律5%;《地理填充图册》作业4%;《地球仪的模型》制作4%;《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的制作4%;校园平面图绘制4%;《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绘制4%,开卷考试占25%——教师拟定10道题目,学生从中选择2-3道回答。闭卷考试占25%;题目以填空选择、填图绘图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地理小论文占25%——教师拟定3-4个专题,学生任选其一,800—900字左右,学生如对其他专题感兴趣也可自拟题目,经教师审定后,自行撰写。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多。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灵宝市基督教宗教建筑的分布地点时,学生脱口而出。当问到佛教信徒如何诵经并表演出来时,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演得很好,这时另外一组的一位学生,举手示意要给大家表演佛教信徒如何拜佛,还主动要求站在讲台上表演,他跪在讲台上一边表演一边解说。刚完毕,又一位学生要上台表演喇嘛教信徒如何拜佛,他也在讲台上又趴又跪,好不热闹。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成绩的结果,过于重视纸笔检测,忽视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忽视了多种考查、评价方法。实施新课程,就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使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