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座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2 23:2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普讲座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普讲座教案[大全]》。

第一篇:科普讲座教案[大全]

我与红松共成材

———关于红松的特性、价值与保护的科普讲座

朱东辉

(2010年1月9日)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

利用同学们假期的时间,我为大家作一次《我与红松共成材》的科普讲座。今天我讲五个问题:

一、红松的家世及其特征;

二、红松的五大功能三大价值;

三、红松精神的内涵、形成与发展;

四、保护红松,伊春人在行动;

五、我与红松共成材。

一、红松的家世及其特性

红松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论起红松的家世,可称得上是地球上较古老的家族。在地球的第三纪,红松的祖先就来到东北亚的许多地方。到第四纪,地球变得十分寒冷,出现大范围冰川,许多物种都灭亡了,红松的祖先却逃过了这一劫生存到今天。原始红松林内的多种成分最大程度地保存了第三世纪植物群落的古老结构特征,堪称“第三纪森林”。是欧亚大陆北温带最古老、最丰富、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极为重要和十分珍贵的森林资源。在国内,目前保存较完整的红松原始群落仅有两片:一片在伊春辖区内的小兴安岭,另一片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世界其它地区仅存于俄罗斯的远东占30%、朝鲜占10%,日本的北海道和韩国仅有零星分布。红松因经过几亿年的更迭演替而显得古老,因为它的稀少而倍感珍贵。

红松为高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一般生长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中。在天然红松林内树高多为25~35米,胸径为40—80厘米,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可达40米,胸径粗达150厘米,寿命长达800年左右。在带岭林业实验局碧水林场,有个“红松王”,三个大人才能搂住。红松树冠圆锥形,红松叶5针1束。球果两年成熟,每年9—10月采收。成熟球果卵状圆锥形,长约10—20厘米,种子三角状卵月形。

红松是半阳性树种,幼时耐庇荫,喜好湿润的气候条件。它的根扎得较浅,深度不超过80厘米。常生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山坡上,但也见生于土壤瘠薄的山坡上。红松的耐寒力很强,在小兴安岭林区冬季零下40度低温下无冻害现象。我国最大面积的红松原始林在伊春林区,伊春的天然红松林占中国的50%,占世界红松面积的60%,是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林,伊春也由此被誉为“红松故乡”。

二、红松的五大功效三大价值

红松是伊春和我们国家最珍贵的树种,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它具有五大功能,对于社会来说它具有三大价值。其五大功能,具体地说:

一是用材功能。红松的树杆可以用来做建筑栋梁,人民大会堂这一宏伟建筑主要木料就是伊春的红松。此外红松木材还可以造船、造车、做门窗、家具、枕木等等。枝桠、树皮、树根还可以制造纸浆和人造板。建国以来,伊春林区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2.4亿立方米木材,这些木材一根根接下来,可绕地球到月球6圈半,其树种60%是红松。

二是旅游观光功能。伊春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五营,是国家级红松原始林自然保护区,也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国内外专家、学者、科学考察工作者及游人,因这里红松的挺拔秀美而慕名而来,每年可接待游客几万人次。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原特首董建华先生在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认领了红松500株;香港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先生也在这个保护区认领了1万株红松。

三是益寿保健功能。一方面红松籽仁有很强的强身健体功能;另一方面,红松针叶阔混交林中的负氧粒子及药物粒子,对人有保健作用。据了解,松仁中含有100多种有益人体内健康的营养成份,《本草纲目》中写道:“久服,轻身延年不老”,因此有“长生果”之美誉。经常食用可益智健脑,抗衰延寿,润肤美容,润肠通便,还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儿童、青年健脑食品。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健康每天食用松仁多粒。红松原始林在晴天光合作用下,吸收CO2,排出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5万个。这种天然氧吧,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既可洗肺使人心旷神怡,又可祛病延年。

四是生态保护功能。伊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阔叶红松林中生长有植物70—130种,动物360余种,这些动植物的存在,使阔叶红松林成为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的顶级群落,对保持中国和世界东北亚地区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是气候调节功能。红松的根吸水能力很强,一棵红松树,就是一个天然“小水库”。在红松林里,下两个小时的大雨,地表不会积水,因为水被树根积存起来。有人统计,1公顷针阔混交红松林,在雨季会把660吨水存入土壤中,以调节地中水和空气湿度。建国初期到70年代中期,伊春是风调雨顺,无干旱地区。有个民谣说:伊春伊春,10天9阴;南岔、南岔10天9下,还有一天不下也拉拉。但是,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破坏了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干旱和沙尘天气也常常光顾伊春。

红松的三大价值:经济价值 红松材质优良,结实丰富,种粒大,含油量高,可以说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现在红松籽50元/斤,籽仁200元/斤。一些聪明的伊春人看到商机,通过嫁接的方法促其早结籽。红松富含树脂,可采脂;树皮可提取单宁;松针可提取松针油,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文化价值 伊春被誉为‘红松的故乡’,红松已成为伊春的标志和城市名片。红松那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勇于奉献、盛衰与共”的品格及所体现的红松精神正是伊春人民的真实写照,可以说红松与伊春人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由红松精神繁衍的红松文化,她的粗犷豪放与松树油子味,即是具有小兴安岭地域特征和典型树种特征的森林生态文化,是红松精神的重要体现。

生态价值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北方森林中生态贡献最大的群体,在调节东北林区气候,维护各主要水系及全部流域生态平衡,保障区域内农牧业生态安全,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红松林是东北亚的天然屏障,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红松精神的内涵、形成与发展

为了推进伊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988年,伊春市委总结提炼了红松精神,即 “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勇于奉献,盛衰与共”。说红松“坚韧不拔”的精神,主要是体出了红松耐贫脊、耐零下40多度的严寒。对于伊春人来说,主要是艰苦创业。建国初期,老一代林业工人吃橡子面,住地窨子,不畏酷暑严寒,为国家建设提供栋梁之材。说红松“奋发向上”,主要是红松高大,直耸云天,在兴安林海树种中,真可谓“鹤立鸡群”。伊春人在林区生产中不断的“奋发向上”,不断革新生产流程,从采伐使用的大肚子锯、弯把子锯,到使用油锯;从牛马套子集材河水流送运材,到拖拉机集材、森铁、汽车运材;从锯材加工到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家具、木制工艺品等。说红松“勇于奉献”,主要是指红松全身都是宝,从杆到叶到根,全部奉献了社会。我们伊春人也体现了红松“勇于奉献”的精神。建国以来,林业工人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不怕风雪雨霜,为国家累计生产2亿多立方米木材,而住房、道路等生活方面欠帐很多,但伊春林业工人们无怨无悔。说红松“盛衰与共”,是指它与林区整个生态“盛衰与共”。我们伊春人具备红松的这种精神,与森林“盛衰与共”,为发展林区经济,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探索,从综合立体开发,到“一下四上一活”(下调木材产量。上营林、上木材综合利用、上多种经营、上地方工业,搞活流通)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到林权制度改革,停止采伐红松,无不体现了与森林“盛衰与共”的精神。这种“盛衰与共”的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使伊春在开发旅游市场,建设林都机场、开发风电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成就。我们正全面开展全国卫生城和全国文明城的创建。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伊春近些年来相继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并授予“绿色伊春”和“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称号。我们为作为伊春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保护红松,伊春人在行动 上个世纪40年代伊春是全国红松林的主要所在地。当时,天空蓝得清澈,植物绿得醉人,是天然的动植物依存发展的和谐王国,被誉为“红松故乡”。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式采伐、移民的开垦和建国后长期过量采伐,昔日莽莽的红松林海,现在只有在自然保护区和母树林中才能见到。如果不对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红松在伊春就可能消失,“红松故乡”可能就会变成“红松故事”。

保护红松,刻不容缓;保护红松,人人有责。面对天然阔叶红松林濒临绝迹的严峻现实,伊春市委、市政府从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出发,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顶着每年减少上亿元财政收入的压力,于2004年9月1日发布了市长第一号令,毅然决定在伊春境内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与建行系统合作,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以保护珍稀树种为主旨的红松龙卡;开展红松认领及保护红松志愿者活动,以便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红松,募集更多的资金来保护红松培育发展红松。我们深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伊春人民的大力呵护下,红松这一历经亿万年沧桑的珍贵物种,一定会生生不息,一定会与人类永远和谐相处。

保护红松伊春人在行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民政部门批准,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于2007年12月正式成立。这既是深化红松保护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保护珍稀树种为主题的公益性社会团体由此诞生。目前,已有800多名会员。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性质:是由金融企业、大中专院校、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和人员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群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的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倡导奉献、协作的精神。它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全社会关注红松,开展支持、保护和恢复阔叶红松林行动,切实保护、培育好红松这一世界珍稀树种,让伊春永远不愧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之美誉。第二、联合会开展了爱心认领活动。按照《伊春林区保护红松爱心认领办法》的有关规定,红松认领是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序,以自愿捐资形式认领一定数量的红松树木,由当地森林经营部门负责对所认领红松树木进行管理、保护。红松认领活动这一创举,得到国内、国际政要人物、影视名星、企业家和市民的热烈响应。认领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3个月。目前,认领红松已从伊春,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认领红红松的人数已达3.4万人,总计认领红松8万株,认领募捐缴费金额达800多万元。为了鼓励和表彰认领红松10株以上个人,认领100株以上单位,拟在伊春区红松广场和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内,建两处相同的认领红松纪念墙,镌刻个人的名字和单位团体名称,作为永久性纪念。

第三、召开了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及培育红松专题研讨会。2009年8月18日,由伊春市、政府和东北林业大学共同举办的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在伊春市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美国、菲律宾等六国的130余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到会,并联合发布了《保护红松伊春共识》。《共识》认为,红松是地球变迁过程中留给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是探索地球过去的活化石,保护天然红松林,就是保护以红松为主的古老生物群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己。《共识》呼吁东北亚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积极传播“关爱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理念,并积极组织以保护红松、保护生态为宗旨的联盟。2009年9月19日,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与市林学会共同组织召开了“如何加快培育阔叶红松”问题研讨会。会上专家们,根据自然林业理论,提出通过采取“栽针保阔”等办法,促进天然阔叶次生林演变成阔叶红松林,形成针阔混交、异龄、多层次、多树种的林分结构。

第四、黑龙江各界爱心认领红松暨东北网络台红松网开通。2009年10月14日,黑龙江社会各界保护红松爱心认领行动启动暨红松网开通仪式,在哈尔滨举行。这次红松认领行动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森工总局、省直机关工委等14个单位,伊春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市委书记许兆君等为认领红松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认领证书,衣俊卿在会上讲话并接受红松认领证书。衣俊卿和许兆君现场点击开通了东北网络台开设的红松网。启动仪式上还发表了《保护红松,共建美好家园——致全省社会各界倡议书》。

第五、开展保护红松志愿者活动。2009年12月14日,由团市委、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伊春保护红松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在伊春职业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华景伟,市政府副市长侯颖达,团省委副书记王淑滨,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职院400多名学生出席了会议。会上,王淑滨、华景伟先后讲话,侯颖达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伊春保护红松志愿者服务队由270名志愿者组成,其中红松使者10名。仪式上还公布了市委宣传部、团市委、文明办、保护红松联合会共同开展的“弘扬马永顺精神,砥砺红松品格,建设生态家园”征文评选结果。

五、我与红松共成材

同学们,你们是伊春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现在正是树理想、养道德、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现在的成长,正是为今后的成功、成才打基础。那么,我们如何与红松共成材呢?

第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白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伟大的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人的理想越高,他(她)的动力就越大。也就是说,人的理想越高,他(她)成功、成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可以举一些例子作验证。少年林肯,正是因为他读了《华盛顿传》,树立了“我要当伟人”的理想,才使他成为美国的第14任总统。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正是因为有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理想和壮志,才使他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正是因为他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才使他后来成为共和国的首任总理。要树立远大理想与志向,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扬红松精神,奋发学习,立志成材,更好地为建设伊春、建设祖国贡献聪明才智。为了树立远大理想,还要明白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我认为人活着的目的应该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感恩父母;二是建设祖国;三是服务社会;四是享受现代;五是共创和谐社会。第二、要拥有“六心”,养成六个良好习惯。青少年时期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未来的成功、成材。我所说的“六心”是指:面对未来,志在雄心;面对学习,坚定信心;面对社会,奉献爱心;面对公众,捧出诚心;面对长辈,体现孝心;面对成功,树立恒心。在道德养成方面,应养成“六个好习惯”。这就是学习创新的习惯;劳动勤俭的习惯;遵纪守法的习惯;健康卫生的习惯;尊老孝道的习惯;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三、形成人有喜事必栽红松的自觉和制度。如在升学参军、提干入党、结婚生子、开业乔迁等喜事的时候,自觉到红松造林地块种植红松并进行管护,像老英雄马永顺还伐树“欠帐”那样,形成更多的造林家族军团,为扩大红松林地面积,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保护伊春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积极投身保护红松志愿者队伍中去,踊跃认领红松,使用红松龙卡。我市的保护红松志愿者队伍已经组建,他们在宣传培育保护红松资源上积极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中学生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做到与红松同步成长成材。认领红松出于自觉和自愿,希望更多的同学把用于吃零食的钱或零花钱、压岁钱积累起来,去认领1株与自己共同成长的红松,同时,动员你们家长办理使用红松龙卡,共同为伊春保护红松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科普讲座

科普讲座---物理教学的味精

湘潭韶山银田中学贺浩

关键词:科普讲座内容安排的深度广度开拓学生视野 国培班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随着教改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三湘四水的各位初中物理教学精英也汇聚美丽的岳阳南湖之滨,切磋教改之大计。瞭望世界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迅速跟上乃至超越现实。新课改迫在眉睫,而新课改的主阵地在我们的课堂。但我们的课堂容量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意注意是不能太持久的,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大餐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味精是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科普讲座在这方面的特殊功效讲几点意见:

在现行的物理教材中,新增了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如果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物理实践的活动,参与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的活动中去,对提高学生素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也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就物理科普讲座而言,可让学生了解到在现行课本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即可让学生不仅限于课本而主动了解相关的、前沿的、实用的科学知识及发展动态,使学生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那么,科普讲座的内容倾向于哪些,深度广度如何控制,组织形式又怎样,这也是开展科普讲座需探讨的问题。

就科普讲座的内容而言,应是“贴近生活,面向未来”的。既能

便于中学生接受,又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潮,还能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内容和深度要具有先进性、通俗性、实用性、广泛性以及及时性等。

如《空间技术和我们的生活》内容可作如下安排:

空间技术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前景,发展空间技术不仅可以使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宇宙,并可充分利用太空和太空飞行器所特殊环境开展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在讲述了发展空间技术的意义后,还可作以下安排:①介绍什么是空间技术;②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概况;③我国空间技术的具体业绩。在讲解这些内容时,须举证通俗,有趣,有用的例子,既使学生明确其研究的范围,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座力求生动、有趣。在内容安排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其应用: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空间生物学实验;太空材料加工;太空太阳能发电;太空城市等。而在讲解各方面内容时,牵涉到的技术指标可粗讲,只介绍技术的大概轮廓,而重点放在其应用上,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

如讲“空间生物学实验”在介绍太空特殊环境时,只需谈“几乎没有重力”、“各种不同天体物质所发出的射性”等方面。而利用太空环境的实验作用则可作较详介绍,如:利用太空环境可进行如下实验(并讲实验的意义):动物心血管功能,免疫功能的实验,为我们防病治病提供科学依据;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生长与发育等实验,为我们研究哪些因素又对生物的生存造成什么影响提供依据。再可具体列举我们利用卫星技术把400多个植物品种及微生物搭载到太空,取

得了十分喜人的结果。在太空“旅游”过的青椒种子、番茄种子的试种,具有质优、个体大,产量多的好效果。普通的青椒种子利用传统农业试种,一个青椒大约只十几克,经过在地球上培育的优质青椒种子,试种出的青椒每个也不过几十克或上百克,而经过太空搭载的种子,试种出的青椒可达几千克重。

物理教材所增内容中安排的科普讲座的参考题目,都与现行教材有一定联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讲座,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本知识,还能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还可选取另外一些可作为科普讲座的内容。如:物理与化学,纳米技术,电子技术的奥妙,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超导材料的应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关于纳米技术,可泛谈一些技术的应用:利用纳米技术,人们可制造出运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还可制造出医学上使用的移植材料。现在市场上已出现了纳米材料的应用。建筑瓦片用纳米涂层,可防止污物的粘附;手机面版有纳米涂层,可防止变形和磨损。又有谁不相信纳米材料做成的“微机器人”放在人体内部能充当防病治病的“巡逻医生”呢?

科普讲座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安排相应的讲座。在讲第一册“大气压强”后可进行“大气与气象”的知识讲座,为了使内容更充实,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气象谚语。在讲第二册“激光通信”后,可继续讲座“激光”应用,对激光在工业中的应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医疗上的应用,激光的计量,激光的全息照相技术以及激光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军事技术应用选取一方面或几方面作比较详细的讲述。

至于讲座者、老师、学生要穿插进行,有必要可请专业人员、专家教授来校讲座。

总之,科普讲座不能流于形式,既要使之成为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第二课堂,又能作为物理教学的延伸与补充,真正对开拓学生视野取得应有的作用。

谢谢各位的聆听,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

第三篇:无偿献血科普讲座 文档

无 偿 献 血 科 普 知 识

讲座

九 村 小 学邵 美 娥

1、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

凡年龄在18-55周岁,男体重≥50kg,女体重≥45kg,经下列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血压:12-20/8-12kp,脉压差≥4kp(千帕)

血比重筛选:男≥1.052,女≥1.05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1ng/ml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2、献血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献血前的一顿饭一定要吃,最好清淡(如:馒头、稀饭、咸菜),身份证号一定要准确。

3、有什么情况者暂不能献血?

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两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者。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4、献血后如何止血?

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上方5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

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5、献血反应及预防

献血后,有的人会出现出汗、头晕、脸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情况。如发生这种现象,应使患者静卧,头低脚高,松开紧身衣服,必要时可服糖水或牛奶一杯,短时间即可恢复。

为什么会发生献血反应呢?这是因为有的人对献血知识不够了解,思想上有顾虑,是目前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还有的人往往由于夜间休息不好且献血前又空腹,在这种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献血,也可出现献血反应。

6、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

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各血液成分的特点: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正常人献血200亳升,红细胞在8-10天便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它的主要机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对机体所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白细胞:可吞噬外来的微生物和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及衰老的红细胞,故有防御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的作用。

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10天左右,它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可以止血、凝血、修补破损血管、防止血液继续外流。

血浆:是全血的液体部分,占体重的4%-5%。其中主生理功能包括运输、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和体温调节;因含有多种特异性的免疫物质,故可以消灭细菌和病毒等;血浆中含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可以维持血液循环流动或出血时止血。

九 村 小 学

2011年12月18日

第四篇:科普讲座体会

科学无处不在五(3)班周思洁

今天,陈贺能教授将来临我校,给我们演讲,我激动不已。“科学技术能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是演讲的主题。在这演讲课上,陈教授绘声绘色地通过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着当今社会的科技的发展,把我们带到科学技术的发达的前进步伐当中。

一堂演讲课很快地就过去了。这堂演讲使我知道了魔术贴的发明,石头造纸、彩色棉花、长纤维、移动的大厦……同学们滔滔不绝地讲着,此刻,我心里只有几个字能代表我的心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

听完这堂演讲课,我特别激动与兴奋,科学家们是多么的细心啊!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发现奥妙,从一草一木,这些自然界的植物,都能发现规律,研制能使我们的生活方便的产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这是科学们的特点。

我认为大胆想象对我们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移动的大厦,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也为科学家们的大胆想象而连声赞叹。

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石头造纸,用它造的纸柔软,冰凉冰凉,不易撕扯。这可真是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只用把石头磨成粉,再加几道工序,就成了本子。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科学技术能保卫祖国,也能加快一个国家的发展。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就等着我们发现与创造。只要我们勤于动脑,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生活离不开科技

五(3)班何杰环 今天下午,随着铃声,同学们迅速地到报告厅去听由陈贺能教授演讲的科普知识讲座。

只见陈教授身着白色衣服,带着慈祥的笑容进来。他让我们叫他“陈老师”,我想:一们著名的教授,应该是非常严肃的,但一看到他那慈祥的笑容,让我感觉离陈老师很亲近。

陈老师开始讲了,首先,陈老师打开了一幅图片,让我们说那是什么,有许多同学纷纷举起手来„„原来魔术贴又叫尼龙搭扣,后来老师讲了魔术贴的由来。

陈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未来的房屋会旋转,还讲了石头做的纸„„期间陈老师提了很多问题,由同学们一一解答,看见同学们有的回答对了,获得娇艳欲滴的鲜花,还有的获得奖章,我心里都快羡慕死了。

总的来说,这次报告让我知道了响尾蛇导弹是从响尾蛇颊窝的作用上得到启示而研制出来的,也让我知道了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

我喜欢这次让我增长见闻的科普讲座。

争取成为有用之才

五(3)班文馨鹏 今天下午,中科院专家陈贺能教授给我们讲了关于科普给人们带来好生活的讲座。听了这个讲座后,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了,一开始,陈贺能教授出其不意地把魔术贴的来历故事和用处都讲给我们听。这时,我才意识到魔术贴的好处。

然后又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里面挑出几点讲,我又再一次感到惊叹,这个实在是太先进了。

最后,陈教授把一段科学家研究响尾蛇的视频给我们看。这时,我感觉到有一些辛酸,因为,科学家们成功的背后其实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失败才得来的成功。这实在太累了,所以,我佩服那些通过自己努力才取提成功的人。

通过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明白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道理: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成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向前一步出一份力!

第五篇:地震科普讲座2018.10.13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各位老师:

你们好!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外,还会造成很多次生灾难,如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等地表的破坏;并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死亡近10万人,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地震的消息传出后,震憾了世界,大地震给人们心理和精神上造成了长期难以愈合的创伤。在汶川地震震区很多学校楼房倒塌,好多学生被埋压在下面,但是,刘汉希望小学因为平时经常进行防震避震演练,地震发生时教学楼没有倒塌,另外两幢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也安然无恙,学生们在老师的疏导下,及时有序地撒离了教室,没有发生伤亡现象,这一点就证明了,搞好建设工程防御和平时的防震演练非常重要。认识并预防、减轻地震灾害,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人们生存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今天有幸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相互交流,探讨,来进一步加深了解防震避震知识,做到科学避震。

下面,我就谈一些防震减灾方面的基本知识。

一、地震以及与地震相关的概念。

地震俗话说就是地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古代,人们对地球知识缺乏了解,以为人们脚下的大地是驮在一条大鲸鱼的背上,鲸鱼累了要翻身,便造成了大地震动。也有的说是“大地发怒”是对人的“报复”等等。事实上,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多层球体。就好比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鸡蛋的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地震是地壳急骤颤动的自然现象。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轻易忽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也就是说地震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水满则溢,装满水的杯子必须倒出一些才能再装水,运动中的地球积聚的能量要不断释放再积聚,地震就不可避免。一般来说,积聚的能量过多突然释放就会引起较大级别的地震,频繁小量释放则会出现一些小地震,同一区域能量释放到一定程度后,会有一个相当时间段的休整,短期内不会再发生较大级别地震。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构造地震。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 2 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塌陷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人工地震。核爆炸、化学爆炸和机械振动等人类军事活动、生产活动引起的地面振动合称人工地震。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主要有:1、纵波和横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 —6 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 —4 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 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2、震源和震中。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3、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 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相差1 级,能量约差30 倍;相差2 级,能量相差约1000 倍。小于3 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3级小于4.5 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 小于6 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大于6级 小于7 级的地震称为强震;等于、大于7 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8 级或8 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 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 度,5 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地震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它受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具有区带性分布特点。全球共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使中国区域内的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受其影响和控制,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20 世纪全球1 / 3 的大陆地震发生在我国; 20 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约一半以上;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 级以上地震。

地震灾害是各类自然灾害中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最大威胁之一,而我国因地震多发,更是受灾深重。据记载,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在20 万人以上的大地震有两次,均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 年的宁夏海原8.5 级大地震,死亡23 万 多人,另外一次是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 万多人,2004 年12 月26 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四面海域发生大地震引发了近40 年来最大的海啸,导致印度洋沿岸地区十几万人丧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四川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严重,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地面塌陷、道路滑塌,特别是众多堰塞湖,造成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更加深远。

二、如何做好震害防御以减轻地震灾害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确定了“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对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发展战略,支持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案,由胡锦涛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号主席令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强化了政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社会保障、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必将对促进我国 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防震减灾工作包括四个环节。第一是地震监测预报。这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它通过对震前多种前兆现象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来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为震前预防、临震应急抗御、人员疏散、物资转移等提供依据。但是尽管全世界的科技人员为地震预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地震监测手段和仪器发展很快,地震预报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仍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地震孕育过程的极其复杂,使地震预报,尤其是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目前仍处于经验性预报的探索阶段,仍是世界级科技难题。大家都知道,地壳运动在地壳的某些部位造成地应力积聚,当地应力积累到超过当地岩石的剪切强度时,地应力以岩层破裂方式释放,即发生地震。地应力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地震的能量积累在我国西部短则也在数十年,而东部地区可以长达数千年。也就是说,大地震的地应力从积累到释放可以长达数千年。而当地壳运动积累的地应力在某些地方接近当地的岩石剪切强度时,何时释放则往往取决于有利于触发地震的外力因素,而触发地震的外力及发震机制十分复杂,地震预报的难度可想而知。(地震为什么不能预报呢)我国除了在辽宁地区数次有小震活动前兆的地震短临预报成功外,其它类型的地震,大多停留在部分预报或内部预报阶段,少有重大突破。这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震源情况无法直接探测。地震大多发生在15 千米左右的地壳中。在近代科学发展的今天,虽然借助于天文望远镜,人类的目光已经达到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但对于地壳,就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的资金和力量,目前其最大钻探深度也仅12 公里。因此,人们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情况,只能通过在地壳表层布设测震、地壳形变、地下水位、水化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动物宏观等观测手段,间接探测地壳深处的变化情况。二是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具有破坏性的7 级以上的地震,虽然全球每年平均发生10 多次。但大部分发生在海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而在有稠密观测台网的地区却发生得比较少。大陆地区强烈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往往在百年或千年以上。因此,人们从事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较少。第三个原因则是由于我国地震监测网点密度不够,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存在有监测盲区。因此说地震的短临预报相当困难。但利用地震地质资料等,分析地震构造活动性,预测未来地震危险程度,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中长期预报相对容易把握,实质上我国地震部门的中长期预报能力较高,中期预报的准确率已达到30 %,基本上可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需要。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防震减灾工作第二个环节:地震灾害预防。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两大类。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指在国土地震区划和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和加固,进行城市 地震设防规划。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是制定防震减灾法规、计划;成立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和抢险救灾工作队伍等等,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民众的抗震防灾意识也包含其中。地震灾害预防工作对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提高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疆地处地震多发区,地震灾害频发,部分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房屋居住条件标准低,抗震性能差,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就会给各族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边疆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出要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防御地震灾害。2004 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全疆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扭转灾后重建被动局面,实现地震灾害提前预防。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树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这一工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呼声,代表了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防震减灾工作第三、第四个环节分别是地震应急救援及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地震应急救援是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应急准备、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应急防范和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抢险救灾。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地震发生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这两个坏节都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工作,在这里就不详谈了。

三、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首先,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好应对地震的应急预案,平时准备好地震应急包(手电筒、矿泉水、外伤药、方便面、饼干、绳索、贵重物品等),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其次,平时清理路道,腾空床下,准备好急救箱和灭火器,并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使用。加固悬吊物品,将柜架的重物放到下层,轻物放到上面,地震时以免掉下伤到人。第三,要熟悉燃气阀门、电源、电闸如何使用,并使其保持灵活好用,在发生地震时就近快速关闭、切断发生次生灾害的电源、火源等。第四,平时了解家和工作场所附近的应急避难所,地震时就可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如果突然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我们说震时个人避险的原则,一是要镇静;二是要果断地做出正确的瞬间选择,抓住地震发生时的“瞬间”机会,采取最有效的应急避险自救措施;三是要“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注意保护头部。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蹲下、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楼房内千万不可跳楼、跳窗。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在教师指挥下有组织地撤离。

在家庭怎样避震:在家里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时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在楼房时千万不可跳楼、跳窗。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利用它们。

室外避震:一是选择开阔处,不在狭窄的胡同、巷道中停留,车辆应迅速停驶,人员要立即离开车辆躲避到安全处。二是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广告牌、电线杆、高架立交、桥梁等,远离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三是迅速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储存场所。

震后要努力进行自救互救以减少地震时人员伤亡。自救要领:一是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二是不能自我脱险时,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三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 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可用石块敲击物体等方法与外界联系,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四是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要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当面临被渴死危险时,可饮尿求生,以延续生命,等待救援。互救要领:一是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埋压人员,争取高救活率良机。二是先救青壮年、浅埋易救和建筑物边沿瓦砾中被埋人员,以利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互救队伍。三是注意搜听被埋人员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根据房屋结构,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四是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以免伤及受埋者;分清支撑物的主次,保主移次,力求不造成新的坍塌;尽早挖通封闭的暂安全的空间,便于通入新鲜空气和生存急需的供应通道;避免尘土过大而造成底下被埋者窒息。五是施救中,可先救容易救的和伤势轻的,使被埋者得以存活,待后来的救援者去完成脱埋任务,以抢时间救更多的生命;抢救中宜轻慢,切忌猛拉硬拽,注意转运安全;对长久处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被埋者,要蒙其眼,让其缓慢进水进食。

通过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我们是不是应该吸取教训?因此在平时学校组织师生进行防震演练是很有必要的,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很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防震演练是不可少的。同时,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投身到减 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去,多学习了解地震科学知识,明辨地震谣言,做防震减灾的主人。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挥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优势,向学生们多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多组织学生进行演练。为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科普讲座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普讲座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保知识科普讲座

    *****举办环保知识科普讲座 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怎样保护环境?三、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我们......

    科普讲座的主持词

    导语:对于科普讲座,各位会怎样进行支持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普讲座主持词,供各位阅读与参考。一、科普讲座的主持词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科学院......

    科普教案

    成人教育《科普大课堂》教案韩村乡成人教育学校 郭栋 科 普 大 课 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举身边事例形式引起家长们对煤气中毒安全的重视。让家长初步掌握一些煤气......

    科普教案范文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空形成彩虹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喷壶 教学流程: 一、彩虹基本知识 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

    科普讲座活动总结docx

    xxxxxxx协会 《xxxxxx》系列活动专题讲座活动总结 活动期次:第一期 活动时间:2016年1月12日 活动地点:xxxx 活动主题:xxxxx 2016年1月12日,xxx在xxxx的合作下成功举办了2016年度......

    如何开展社区健康科普讲座

    如何开展社区健康科普讲座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赵芳红 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本职工作中加上了一项内容,也要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如何开展好社区健康科普讲座,是我们做学生......

    听科普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参加“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兵团活动心得 2015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来到二师铁门关市。5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

    听《科普讲座---航天气象》有感

    听《科普讲座---航天气象》有感 10月17日,我们学校五、六年级同学听了夏青教授的科普讲座----航天气象。 夏教授为我们讲了: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而太阳只是宇宙中的一颗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