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5篇

时间:2019-05-12 23: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平乐村居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平乐村居教案》。

第一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课题:清平乐 村居 主备人:刘美玲 使用人: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评析“醉”字,体会词人才华难展、志不得伸的心情以及渴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伟大情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自主学习:

1、幻灯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自由读古诗,理解诗的意思。

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合作探究: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精讲点拨:

1、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要点:理解“青青草” “亡赖” “相媚好” “醉”

随机口头练习:夸一夸大儿子和二儿子,想象老两口互相逗趣,他们在说些什么?

2、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词,把这个画面在心中理理顺。检测巩固:

1、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

3、背诵本首词,说说这首词的意境。教学反思:

第二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

师:板书:清平乐 生:读“清平乐” 师:(将题目补充完整)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生:读“村居”。师:读了“村居”,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农村里的房子。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的房子。我想到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真好。他想到了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还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低矮的草屋。师:说具体一点。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的草屋,矮矮的,很少的几户人家。师:引读《村居》。指名读《村居》,相机指导朗读。wēnɡ ǎo

wò bāo

lián pénɡ 翁

卧 剥

蓬 师:为什么念bāo?

生: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时念bāo。师:“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没有人知道。

师: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师:古人读诗时还会手舞足蹈,像这样(有节奏地手舞足蹈),师生齐读。师:读了三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答看到的画面,教师就用视频出示画面,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把几幅画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再仔细看看,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

生:放流水声。生:少了溪水。

师:对。小溪怎么流的呢? 生:缓缓地流着。生:叮咚地流着。生:潺潺地流着。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放音乐,师生齐读。

师: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么? 生:不重复。因为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不同的意思。师:具体说说看。

生:第一个“溪”是说在溪岸上,第二个“溪”是说在溪东,第三个“溪”是说在溪头,就是在小溪的上游。

师:说得真好。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并不重复。诗人会在哪儿呢?他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

生:诗人会在屋外。他看到了小溪。生:诗人会在屋里,看到了翁媪相媚好。

生:诗人会在小溪边,看到了大儿在溪东锄豆。师:具体在哪儿? 生:在溪对岸。

生:诗人在溪边看到中儿在织鸡笼。

生:诗人在溪边游玩,看到了小儿在溪头剥莲蓬。师:诗人可能是诗中的人吗?为什么? 生:诗人可能是诗中的老翁。生:诗人可能是诗中的小儿。师:放溪水音乐,引读。(让我们再来读读,把诗中的人、景印在心里。)师: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生:美。生:爽。生:好。

师: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生:醉。师:“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师:“相媚好”什么意思? 生:互相夸奖赞美对方的好。

师: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

生:我来说翁夸赞媪,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能干,为我生了三个儿子。生: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漂亮啊,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美。„„

师:我们再来夸一夸翁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真能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

师:执子之手,白头偕老。唱(《最浪漫的事》)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我们再来夸夸三个儿子。先来夸夸谁?

生:我来夸大儿:你真能干,知道帮爸爸、妈妈干活了。你真勤劳!„„

师:是啊,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也许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媚好,就这样让人醉了。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谁记得关于莲叶的诗句?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 生:卧在那儿剥莲蓬。师:“卧”什么意思? 生:趴的意思。

师:带进诗中去读一读。生:溪头趴剥莲蓬。师:好不好? 生:不好。师:为什么? 生:“趴”没有“卧”好,不生动。师:还可以用哪个字? 生:躺、睡。

师:带进去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 „„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师:看他的小脚丫,你能让它们动起来吗?

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使小儿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师:在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他一个词。生:聚精会神 生:全神贯注 生:目不转睛 生:专心致志

送一个词给他,他在剥莲蓬时态度怎样?

师:这一动一静,让人醉了。板书:醉 师:那大儿、中儿他们就不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你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的? 生:调皮鬼,你怎么不听话? 生:小捣蛋,„„ „„

师:看似责备,实则喜爱。所以说他是“无赖”。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生:和睦的家庭。生:和谐的家庭。

师:我们不是在创建和谐社会吗?这样的家庭你羡慕吗?

师:看到这情景能不羡慕吗?他更羡慕小儿,所以写了(引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师::酒不醉人人自醉。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作者,他会怎么想? 生: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生: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

生:我们虽然住得不好,但是我们一家和睦。

生:我们居住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

师:茅屋虽小,我住觉宽。物质的富有怎抵得上精神的富有?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啊。师:诗人住在这村子里,他想到了什么? 生:平安。板书:安居乐业 作业

写话

第三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

村居

执教:东海县实验小学

姚彩霞 范围:省中青年教师阅读大赛 地点:东海县海陵影剧院 承办:东海县教育局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传世佳作。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快、风景秀丽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一户农家五口人温馨、和谐、宁静、美好的生活情趣。内容浅显,语言清新,耐人回味。

但是,这首词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第一、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远。如何让学生能体会到7百多年前这位爱国词人写这首词时的情感,这是教学应该关注的一点。第二,学生的生活与词中所描绘的一家五口的生活也相距遥远。如何让生活在城市的现代儿童去感受到古时候人们在乡村田园生活中生活清贫却自得其乐的情感,这也是我的教学关注的一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如果教学中,能寻找到也根亘古不变的情感线,将学生与作者辛弃疾、学生与农家的心连在一起,教学就能贴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给儿童的人生带来深远的启迪。

这根亘古不变的情感线,就是——不论现代人还是古人,也不论是大人还是儿童,每个人都渴望家园美好、生活幸福。

抓住这一根情感线去设计教学,让课堂逐渐走向深入,是我本节课的框架构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2.初步感受诗与词的不同特点,并体悟这首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感受爱国词人辛弃疾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4.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生活、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读顺,了解词的特点 1.导入:(课前播放唐诗联唱)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唐诗改编成的歌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璀璨的明珠。2.揭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请拿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清平乐

村居)指导读好课题中的“乐”,并注音。3.比读。

看到村居,我们就想起曾经背过的一首诗也叫《村居》。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读一读,比较一下,诗和词有哪些不同?

清平乐,是词牌名。每一首词都是配着一定曲调唱的,人们给这些曲调取个名字,就是词牌名。村居,才是词的题目。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有长有短。

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两段,叫上片和下片。4.读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宋词,把字音读准。词牌名和题目之间要停顿,上片和下片之间有停顿。

指生读词。

指导读好“翁媪”“剥”“莲蓬”。给“剥”注音。齐读。

第一张图片: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北方已被金兵所占。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21岁的他,就参加了抗金义军。

第二张图片: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但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他出色的才干,遭奸臣嫉妒。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免职,此后二十年间,大部分时间在南方的江西上饶过着隐居生活。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北方,在金人压迫下的受苦受难的人民。

二、词境对话,体悟田园情趣 1.释疑。

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一定弄懂了一些词的意思。现在默读这首词,画出你不懂的地方,等会交流。

生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句子,再互相解疑,师适当点拨。吴音、相媚好、翁媪、无赖、卧剥等词语重点强调。2.赏景。

有位大诗人说:“诗,是永远的生活牧歌。”这首词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呢?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南宋时期的这个农村去看一看。出示课件:没有人的画面 你喜欢这里的环境吗?为什么?

作者给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读一读词,说一说。

有一处景物,作者是最欣赏的,你能知道是哪个景物吗?(提示:作者多次提到了这个景物)有人说:写诗要避免语言重复,可是作者却多次写到小溪,你知道为什么吗?(播放:小溪声音)

多次写到小溪,让这首词有了声音,有了动感。读一读这首词,读得有声有色。3.对话。

作者不仅给我们描绘了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还刻画了一户农家五口人的生活画面。(出示课件:有人的画面)

这家五口人,他们都在忙什么?读一读词,说一说。

我们坐上时空机,穿越700多年的时空隧道,到他们身边和他们聊一下,好吗?你打算和谁聊?聊些什么?生生互相表演对话。重点引导学生聊老夫妻俩: 他们因为什么喝酒?想象。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也许他们并没有喝醉,还有什么会让他们陶醉呢? 这老夫妻俩感情怎么样?从哪句词看出来?他们亲热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 老公公说:“老婆子,你和我过了一辈子的穷日子,真是委屈了你了。” 老婆婆说:“

。” 老公公又继续夸老婆婆说:“

。” 老婆婆也夸老公公:“

。” 老公公说:“

。” 老婆婆说:“

。”

总结:看着这家人的生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师板书:幸福

美好)

三、走出词外,感受词人情怀 的确,“诗,是永远的生活牧歌。”我们透过这首词,感受到了恬静温馨的乡村生活。辛弃疾看到这一家人幸福甜蜜的生活,心里会想到什么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多么美好的理想啊!我们再来读这首词,深深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回归生活,追寻诗意人生

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也会有所感触。先来看一段现代生活的画面。环境: 战争:

在利比亚米苏拉塔法院医院,失去了一条腿的小女孩马勒克抱着玩具娃娃。她的家在战争中被导弹击中。

在利比亚米苏拉塔,人们准备在穆赫辛·阿里·谢赫的葬礼上安葬其遗体。一岁半的穆赫辛·阿里·谢赫在利比亚支持卡扎菲部队与反对派的武装冲突中不幸丧生。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名儿童在烈士广场祈祷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诗人,孩子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是诗的语言。你们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今天再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仅读懂作者的心声,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整个地球村家园美好,全世界的人民幸福。

板书:

宋词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地球)家园美好

(世界)人民幸福

第四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通过看插图、联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3.知道词的有关知识,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在自主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

课前请同学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诗词比较。1. 出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师: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齐读。宋朝一位叫辛弃疾的大词人也用“村居”这个名字写了另一种体裁的作品,出示《清平乐村居》。这是一首词。3. 师:请你来比较一下,词的格式有什么特殊之处。

4. 师结合生的回答讲解:词也叫“长短句”,词有许多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就是词牌名。(板书:清平乐,指名读。正音。注意“乐”的读音)“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板书:村居)这首词有两片,分为上片和下片(词是分片的,如果分两片,就有上下阕,如果不分片,就没有,如果分三片四片,就叫三叠,四叠.只有分两阕的词,才有上下阕)5.村居:就是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像你们这些孩子就是在乡村里居住。那么这首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是读读这首词。

二、初读全词,读通读顺。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欣赏,画出生字,练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读顺。

3、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卧剥

三、诵读全词,品味语言。

(一)、读出节奏。

1、每个词牌的词都有其固定的节奏,在朗读时,我们要很好地遵循它们的节奏,这样可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清平乐 村居》的节奏是这样的: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练读情况,教师点评,重点评析朗读的节奏。

(二)、读出韵脚。

词和诗一样,都按一定的规律押韵,但词的押韵比诗灵活,它可以换韵。所以在朗读时,就朗朗上口。

1、出示新的朗读提示: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思考讨论画线字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读好韵脚。(1、小 草 好 媪 ao

2、东 笼 蓬 ng)

四、赏读全词,想象意境。

过渡: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情景?哪些画面?

(一)、词中景——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

1、词中景:茅屋、小溪、青草。

2、脑中景:除了词中的这些景物外,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哪些景物?

3、谈谈学生对这些景物的印象。

(二)、词中人——农村温馨幸福的一家人

1、这首词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读了这首词,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重点1:醉里吴音相媚好,关键词:醉里、相媚好(相媚好:温柔、美好、亲热、说悄悄话)重点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重点3:溪头卧剥莲蓬,关键词:卧

3、通过这个“卧”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你想起了哪些学过的诗句?

4、指导感情朗读。

5、展开想象,口语交际。读着(诗句),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三)、词外人——作者

1、其实,这首词中还有一个人,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2、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和“最喜最喜小儿无赖”。

3、作者的心情怎样?

(四)、感情诵读,读出环境的恬静安宁,读出农家的幸福温馨,读出作者的沉醉喜悦。

1、让我们连起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美好景象。(解释词句)

2、再次诵读。

五、品读词眼,感受情怀。

1、默读全词,寻找词眼。

2、品读词眼,鉴赏“醉”字。在这首词中,“醉”有哪些意思? A、酒醉。白发翁媪生活美满自得。B、陶醉、沉醉。

被农村优美恬静的环境而陶醉。被农家幸福温馨的生活而陶醉。

3、介绍辛弃疾生平及志向,再赏“醉”字。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家乡就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二十一岁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投身到国家统一的大业之中。他还写文章上书朝廷,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同时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可是他的主张不仅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和施行,还常常遭到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弃疾只有将自己的一腔忠愤倾吐在文学创作之中,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这首小令,就是作者晚年遭受投降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

4、读了辛弃疾的介绍,你对“醉”字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C、心碎。

为沦陷区百姓的痛苦遭遇而心碎。看到眼前的安详农家,他更想起了沦陷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更加激起了对他们的同情。

为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可是他屡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而现在国家统一更是遥遥无期。自己虽有抱负才能,却无从施展。这种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梦里才会有些许的慰藉。

5、扩展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烽角连营。”

6、感情朗读,体会词人的伟大情怀。

第五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

www.xiexiebang.com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一、导入:

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学习一首词?→预设:读正确,翻译、读出意境、了解背景

二、读词。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谁来读课题?为什么不读lè?(1清平乐是词牌名2古代乐曲名)

2.再读课题,从“村居”感受到什么?有了自己的感受,这个词就有了形象,有了画面,有了生命......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觉。

3.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根据学情聚焦生字新词)

(1)翁媪(wēng

ǎo)

意思:老年夫妇

(2)剥bāo:用手去皮,剥香蕉、剥花生、剥橘子。

苹果:削xiāo,用器具去皮。两个字连读:剥削,bōxuē,白白地占有别人的东西。)

二、想画面。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再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交流)

(1)茅草房子放在我们城市的大街上合适吗?放在什么环境合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美)

(2)教师引读:作者走到乡村,远远的看,看到了什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作者走近一看,看到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作者环顾四周,看到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提问理解。

.在理解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需要提出来讨论一下?

(1)醉里吴音相媚好:

①媚,出示文字媚,喜欢;相媚,相互喜欢;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谁?(年轻夫妇、男女朋友)在文中形容谁?他们在干什么?(交流)

相媚好:

像这样喝着小酒,说着家常,唱着小曲,过着小日子,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吴音:诗人写到的地方(江西上饶)古代属于吴国,吴语软柔。辛弃疾是山东人,觉得吴地的方言非常好听,就觉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我们还可想象辛弃疾喝了点酒,路过这样一个村居,村居前有一对不知是谁家的老夫妇,用吴地方言说着家常,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最后一句,无赖

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很多人微笑着读这句话?为什么这个表情?体会“无赖”

②卧:趴,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顽皮,可爱)

四、寻找词眼。

.理解之后,再读课文。(指名读,配乐齐读)②配乐朗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自由说)诗情画意,令人向往.......3.词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词人和你们所说的感情?

①小组讨论

②教师点评

醉点评:

这里的“醉”仅仅指的是醉酒吗?

这里的“醉”还指词中老夫妇俩“沉醉”了。

体会得真好!老两口陶醉在和睦、和美、和谐的村居中。课文中还有谁在醉?

作者辛弃疾!

(点播“诗词教学必须抓住“诗眼”,补充“诗眼”“文眼”„)点拨:词眼、诗眼、文眼

五、体会情感。

.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一个村居老人辛弃疾。其实,每个诗人都有自己常用的几个字。

2.补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看到了怎样的辛弃疾?(爱国,英勇,无奈)

教师过渡:辛弃疾梦里的战场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能把自己的心寄托在那安静和谐的村居里。

3.回到“清平乐”,配乐朗读。

教师总结:清平乐村居这个声音从九百多年前的南宋传来,这个声音还将继续传诵下去......www.xiexiebang.com

下载清平乐村居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平乐村居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 村居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谁愿意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 执教:陆劲松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并能够背诵。 2、借助注释理解词句。 3、在诵读的过程中,再现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氛围、......

    《清平乐 村居》教案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26、清平乐 村居 运河街道办事处顺河小学 孙忠国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3个生字,并且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词,背......

    清平乐 村居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清平乐·村居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陈炎庆 设计理念与特色 本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

    教案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

    清平乐 村居 教案

    清平乐 村居【目标预设】1.了解词的特点,比较与诗的不同之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

    清平乐村居[本站推荐]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元一名城小学陈贤 【教材简解】 《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教材简解: 苏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一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词”这一文学形式。这是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之一。它用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