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共6篇)
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磁感应强度》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
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1、通过对电场的研究方法类比探究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2、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磁场力与电流及长度的关系。
3、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 徐军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
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本节的重点。
三、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回忆在学习电场强度时的探究方法。
四、设计和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办代替。
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得到磁场的探究方法,即从磁场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磁场对磁极和电流的作用来寻找描述磁场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北极受力来规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但是因为小磁针有南极和北极,而不是磁单极子,两极受力会平衡,所以无法通过小磁针受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磁场对电流元的作用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五、教学手段
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金属杆、导线、铁架台、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如下表所示,填充电场中内容,并猜测磁场中填充内容:
(二)引入新课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板书)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
问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能否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来研究?
同学分析讨论后结果:不能。因为小磁针不会单独存在一个磁极,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无法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确定磁场的强弱。
研究电场时我们通过试探电荷受到的力与电量的比值定义电场强度。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做电流元。但要使导线中有电流,就要把它连接到电源上,所以孤立的电流元是不存在的。
实验结果发现:
磁感应强度(板书)
即 b=f/il 说明:如果导线很短很短,b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t=1 n/am d、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见教材p84表3.2-1)
(四)小结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即 b=f/il
t=1 n/am d、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五)板书(内容与小结相同)
(六)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受磁场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b.通电导线在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受力一定大
c.放在匀强磁场中各处的通电导线,受力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就是通以电流i、长为l的一小段导线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与i、l的乘积的比值
b.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一定没有磁场
c.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a处时受磁场力比放在b处大,则a处磁感应强度比b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d.因为b =f/il,所以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处的通电小段导线il乘积成反比-2
七、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即:学生通过类比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这一探究过程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篇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中学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
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 0904管驹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气化和液化》 课题: 《汽化和液化》
【课本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学习任务分析】:本课讲述的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他们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对物理活动具有操作的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形式,热忠于讨论、归纳、分析、争辩等思维活动,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探究和讨论的风气较浓厚。但他们易于用生活观念代替物理概念,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凝固性、片面性和干扰性障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5)懂得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说明】: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观念。本节内容处在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2.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还注重能力的培养。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新理念:生活---物理---生活。如:从学生熟悉的晒衣服的例子中,猜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最后又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解释干手器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但要从现象中得出结论,还需通过实验来认识。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本节课也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物理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力图体现这一点。如:“蒸发吸热”和“液化现象”由学生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索,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法。“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使学生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3.采用“情境—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上。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新知。同时应用媒体画面展现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手段自制课件,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汽化:
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大连(用水写“大连”),我来自福建著名的武夷山脚下,欢迎大家到武夷做客(用酒精写“武夷)。
师:嗨,黑板上的几个字怎么啦?
师:到哪儿去啦?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引入蒸发
1.什么叫蒸发
师:刚才黑板上先写的字更迟消失,说明什么呢?说明蒸发有快慢。下面我们就研究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问题。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师:你如何让这件湿衣服尽快变干,有哪些方法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师:非常好,刚才大家提了好多的方法让衣服更快变干,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方法进行归类,并猜测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
师:那该怎么研究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师:能不能两个瓶盖靠很近扇呢?(师演示)
生:不能
师:如何让碘酒表面积不同呢?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就根据你们的设计方案开始实验。
第三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
第四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学生实验完成后,请举手),师:同学们还可以对刚才的实验过程反思一下,你的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师: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怎么做呢?
生:??
师:大家知道我国是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画面上谁能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河的河道?在酷热的新疆,为了减慢水的蒸发,人们利用埋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坎儿井。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尽管如此我国西部地区仍然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蒸发吸热
生:可能乙醚会消失
师:为什么杯底水会结冰呢?想要知道原因吗?请同学们用棉签沾些酒清擦在你的手上,说出你的感觉。[学生实验]:(1)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在室温下观察示数是否相同?
(2)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酒精中,观察示数有否不同?
(3)再将这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并与空气中的那支温度计相比较,观察示数有何不同?
简单分析“杯底水结冰”的原因:因为乙醚蒸发时要从周围吸热,使水的温
师:生活中有蒸发吸热的现象吗?在坐的同学有会游泳的吗?说说当你刚从游泳池上岸时,有什么感觉?
(五)液化
师:回答得很好,生活中还有许多蒸发的现象,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蒸发应用的实例,下节课来汇报。
[演示]:电热棒烧开水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个实验,杯里的水已经开了,从导管口喷出了什么?再认真观察导管口附近这段有什么特征?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是水蒸气
[学生探索实验2]:
1.先观察汤勺的凹面,然后用嘴对着汤勺哈气,再观察,比较有何不同? 2.将汤勺的背面用打火机烧一烧,再用嘴对着汤勺凹面哈气,观察有否变化?
生: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家中浴室的镜子在洗完澡后都会变模糊?
师:请你设计一个装置,使浴室内的镜子不会变模糊。生活中有没有应用液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六)学生抢答
师:画面中的现象你会解释吗?
2.夏天从冰柜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许多水珠,这是饮料瓶被冻裂而渗漏吗?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1.观察了解本节所学的蒸发、液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发扬民主,鼓励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发表的个人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如:在“请你设计一个装置,使浴室内的镜子不会变模糊。”这一环节中,学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在整堂课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争相举手发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调动。这堂课的学生实验器材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取材方便,还能废物利用(如:酒瓶盖制作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器材;金属汤勺、打火机等)。
本节课中采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的主要是文字、画面、录像等能够交互式处理的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捷、和谐、方便、环保。
篇三: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化曲为直,用直解曲 ——《平抛运动》教学案例
黎城一中 刘黎明
【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来处理曲线运动的问题,体会分析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经历应用这种方法来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学习过程,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将曲线运动的问题化为直线运动的问题。
【预设思路】:本节课采用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体会是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等效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曲线运动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做曲线运动?
师: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进行新课]
一、抛体运动与平抛运动
师: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举出生活中物体做平抛动
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
抛运动?为什么?
出的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通过对纸团运动的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
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
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
测?
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将平抛运动分解
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直线运动,分别研究
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与以前
师:作出科学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①介绍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②介绍实验做法:
因弹簧片c受到小锤d的打击,c向
前推动小钢球具有水平初速度,使a 做平抛运动,同时(强调)松开小钢..球b,使b从孔中自由落下,做自由
落体运动.生:
1、请学生代表做实验,用不同的力来
击打c.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
1、a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提醒学生注意用耳朵听
2、用力大小不同时,a球运动的水平距离有什么不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1、无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如何,它总是与b球同
3、a球水平初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
师:帮助总结、点评实验结论: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
强调: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只与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
三、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师:提出问题: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又如何研究呢?
生:思考: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根据
牛顿第一定律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可能为匀速直线运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掌握实验探究的思路。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位移规律:
既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v0t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gt2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在t
轨迹方程:
由x?v0t可得t?11x1x,代入y?gt2?y?g()2?2x2 22v02v0v0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速度规律:
水平分速度:vx?v0 竖直分速度:vy?gt t
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 设vt与v0夹角为β,则tan?? 五.实例探究 vyvx?gt v0 一架飞机在距地面500m的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
援物资准确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该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gt2得t?1 2??10s 设投出物资处距目标的水平距离为s,由于物资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s?v0t?80?10m?800m
[课后作业] 练习
【案例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平抛运动为什么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教材己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提供了许多课程资源。做好演示实验和分析好闪光照片是关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实验事实出发,观察现象、初步分析、进行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篇四: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材分析】
2、无论是前一节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是本节的楞次定律,首先它们都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
3、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
3、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
4、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且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
【重点难点】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不同的切割方向,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
1、教师启发,完成电流方向的指示设计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什么呢?
师: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生: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体现,导致学习热情高涨)
师: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
生:(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完成设计,对不同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可行性评价)
师:(从同学的设计中,找到最佳合理设计)如图所示:
2、教师主导,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
师:假如让你来研究被污染河水的治理方案,那你第一步要做什么?
生:取来样品分析
师:我们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生:连接闭合回路,让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并用相应的仪器来指示 师:可以设计那些方案来实现呢?
生:(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可能性最大的两种设计如下图所示)
师:请大家利用小组内的器材,选择一种电路,连接器材并完成实验结果记录(两种方案,设计两种学案)
(在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注意磁极的方向和螺线管的环绕方向)
师:(多媒体结果显示)
教师启发:根据实验结果,你能直接说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吗?我们知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种形成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本身也能产生磁场,我们能否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把引起磁通量变化的磁场和感应电流的方向联系起来?
3、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
(先由小组汇报的结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引导: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况?
生:两种,增加和减少
师:我们来看,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反向,“削弱”磁通量的增加;
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弥补”磁通量的减少;通俗的讲,磁通量增加不行,磁通量减少也不行,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多媒体显示: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三、课堂小结,楞次定律的哲学思考
师:这对矛盾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生: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相反;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
δφ
感
【教学后记】
1、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篇五: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第二篇:物理教学案例 (精选)
物理教学案例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
课例1:“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片段
师:上周我们要求大家统计了每个家庭一天少用电半小时后少用电能的数量。现在我们报一下数。
生:我们家少用0.5度电。我们家少用0.8度电。我们家少用0.6度电?? 师:现在分别统计一下一天少用0.5度电、0.6度电、0.8度电、1度电的家庭数字。师:好,少用0.5度电的家庭数是10个;少用??按照一天少用电能的计算,估算一下一个月每个家庭少用的数量;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少用的数量;一年少用的数量。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想如果每个家庭每天不必要的用电多半小时.那全国所有家庭一天浪费电能的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
生:我觉得节约电应从现在做起,回家跟家长讲,尽量做到人走灯灭。??
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节约电的数量.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每个家庭节约电的数量,来估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月或一年节约电的数量。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估算意识,节能意识。通过感受和体验,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可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的好习惯,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
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
教 具:音叉、小锤。
教学过程:引入: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手语,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问:自然界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答: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 问:那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总 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出: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sound source)。过渡:有声源,有物体正在发声,但是有声源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时候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为什么?
学生发言: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提示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大家看课本 31 页后讨论。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结论: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
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实验探究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
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
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把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引出:介质的定义: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讨论:百米赛跑时,小明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见课本 33 页)
学生讨论结果: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讨论总结: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 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大家首先看课本上声速的定义,然后看一下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声速的定义:声每秒钟传播的速度为声速。
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本节总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本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同学们家庭作业 探究声是否有能量。(见课本 34 页)板 书 设 计
§ 1 什么是声音
一 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水源、声源
二 声的传播 1、水波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声速的两个决定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4、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
自我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案例
课 题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 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 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没有?
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摩擦力》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第三篇: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姜艳玲 导读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G)/m=1.4(m/s 2)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5、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再提高。
第四篇:98三《物理3-1》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
专题三《物理3-1》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多用电表,逻辑电路)第二课时: 大家好!在本课时,我们专门来谈谈有关门电路的教学问题。逻辑电路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所增加的教学内容,它是以数字信号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逻辑电路对于多数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知识。但是对于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电子器材和自动控制设备,学生又都比较熟悉。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注意引导学生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陌生中找到熟悉,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那么,怎样才能落实好这一课标要求呢?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五个问题:
五、逻辑电路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体验 请观看教学片段:(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分25秒)评析:通过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在引入新课的阶段,老师运用话筒和开关,在屏幕上分别显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先让学生感受一下模拟和数字信号在变化规律上的区别,初步认识什么是数字信号。同时还结合上海世博会和我国新制造的计算机,来介绍数字电路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知识的准备。本节内容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搞清楚逻辑关系。在此,可以设计如下形象的电路,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逻辑关系。
请观看教学片段:
(3分00秒)(2)逻辑关系 评析: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逻辑关系,王老师是运用了声控和光控开关,来同时控制一盏路灯的实验。让学生体验了条件和结果的因果关系,即逻辑关系,为后面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接下来,王老师就针对三种门电路逐一展开教学。先观看这节课的“与门电路”的教学。(15分35秒)(3)与门教学
评析:在这里,王老师通过实验的现象,非常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与”逻辑关系。并通过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列表,引出与逻辑关系的真值表。这样的过程设计,是很有必要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将逻辑关系强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理解什么是“与”逻辑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接着再看看“或门电路”的教学片段:(10分16秒)(4)或门教学 评析:老师以一家三口人,每人一把房门钥匙这样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或逻辑”的关系。同时基于前面“与门”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较顺利地了解 “或门电路”,并能够自主地填写出“或逻辑”的真值表。当屏幕上由DIS设备给出的两个输入电信号A、B时,学生也能够较容易地了解经过“或运算”后所得到的结果Z图像。再来看看非门电路的教学片段:(3分45秒)(5)非门教学 评析:学生有了前面两种门电路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就非常顺利地理解了“非门电路”。教学中,估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完成的,就应该多考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再针对性的设问和总结。在完成“非门”教学后,教师还抓住机会进行了拓展,很快地介绍了“与非门”和“或非门”电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最后,王老师用4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了火灾报警器电路板和工作原理。在此,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案例:(4分16秒)评析:阮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安排了学生动手组装门电路。由于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集成电路,不懂如何使用。因此,阮老师自制了一块和学生手中一样的大“面包板”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接线介绍和示范。这对学生顺利完成组装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当然,介绍的什么程度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
研修作业:
1、你认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是什么?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2、教学中,你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
第五篇: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赵
虎
文章摘要:
新课程在现阶段已得到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本文通过对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特色分析,着眼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站在教师的角度,体现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从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学科知识转为师生探究的场所。并针对案例的特色教学,分析讨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加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最终用科学的课堂教学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
创新 第一章 引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物理可称中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新物理课程希望通过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养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物理教育本应该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认识,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培养积极能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物理课程教学仍然在着眼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对重要概念反复、深刻的讲解,让学生只掌握了支离破碎的科学事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获得对物理科学系统性的认识,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以让学生获得拓展性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第二章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与发现
我所选取的教案为2001年陕西省首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录像课的设计方案,作者荣获了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此教学案例为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秦春华教学录像的设计方案,由陕西省西安市教委教研室王建国整理,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之上。此教学设计的精彩之处有以下几点,且这些精彩之处也是有必要被广大教师所借鉴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一、重视学生实验实践,激发自学探究兴趣
本文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教学理念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在整节课中,从一开始学生演示的4个自制实验引入新课开始到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再到“天平失衡实验”得出大气有压强的原因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大小,并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压强的大小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可以想办法用公式PF或者液体压强公式Pgh来求出大气S压强将问题解决,作者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发现某些物理量不易测定,可以想办法将实验装置做一定的改装,可以方便的测出这些物理量,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得出了与托里拆利实验相近甚至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并在课堂中加入讨论“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我们知道,目前,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实践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作者的巧妙之处却是将学生的思维放活,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整个课堂贯彻自然、社会和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也是我们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 更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作者也清楚的认识到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从新课的引入采用学生自制的4个具有魔力的实验到课堂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采用天平失衡、马德堡半球以及托里拆利实验,这些均是构建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的,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探究思维,并且作者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模拟演示现实生活中不易做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实现动脑的任务,这也是本案例的一个亮点。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动手做实验,而且学生也应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而作者也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制作了4个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程,自己将无法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加以用多媒体介绍,让学生从媒介体验实验,并让学生思索、探究原因,重新选用其他材料来设计完成实验,不断让学生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调动起来,进而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正是将师生互动实验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做好物理实验和如何做物理实验是教学中很关键的,也是值得教师深思和研究的。
二、知识迁移,对比学习,更显探究实质
在本案例中,作者巧妙地采用了对比方法,“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作者还用天平进行了试验验证,从而顺利完成了知识能力的迁移,但同时又提醒学生,切记不能不经过分析论证随意迁移,过渡自然贴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动态的处理,以真空和空气中进行了对比,发现存在天平的不平衡,从而通过变换条件和环境,变换了提问的角度,经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联系到现实所学,让学生从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加深探究的深度,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这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学以致用,而此种教案设计方式也值得广大的师生借鉴学习。
三、勇于创新,培养真正的动手能力
作者在教案中敢于也善于改革创新,在介绍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时,一反常规,在缜密分析的引导下,从无法到有法,由难办到易办,再由复杂到简单,尽可能减少非必要因素的干扰,最终创造一个环境,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对象和操作过程理想化,以暴露事物的真相,这种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对学习科学理论培养科学素质是极为有益的,这也是本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新课程课程教育的核心恰是创新教育,用创新教育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实现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疑为主线”的模式核心,即教学过程在教师先采用多媒体介绍实验,发现不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去探究研究来做实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压强与密度的大小有关,让学生采取其他方法,最终让学生发现思索换用密度较大的水银来做实验,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在本节课教案的设计中,教师的活动则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教师也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融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离开教师可以进行学习,在此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既没有忽视教师的导,也没有忽视学生的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学,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
因此,本节课将知识的传承适当淡化,而将本节课体现的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要重视创新,要做好创新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课程和学生,探究的重点是要创新,我们只要做到以下方面才能真正将创新做到实处。
四、引入新颖,魔术表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本案例作者在教学课程引入中采用“四个魔术——看不见的魔力”创设问题教学情景: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 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稍后, 鸡蛋被吸入瓶内.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实验3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易拉罐中, 稍后用面团封住易拉罐的口.发现易拉罐被压得变了形.实验4 给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乐瓶里灌入水, 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有些学生回答会, 有些学生回答不会).取出可乐瓶, 通过控制瓶盖, 使水一会儿流下来, 一会儿又不流下来
引入新课——“它们都来自于大气的魔力, 都是由大气压强产生的.” 通过此情景的创设,展现了魔术的魅力,同时使学生产生疑问“”大气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能让“瓶吞鸡蛋”、“水不脱杯”、“罐变形”、“流水无序”呢,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开始进行大气压强的学习,使整个课堂在求知探索之中进行,更彰显探究教学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大气压强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同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此种创设实质是具有新异性、迷惑性、困扰性、矛盾性等特点的问题性情景创设,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困惑、矛盾的心理,唤起他们探求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为,使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紧张活泼的思维活动,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品尝到探求知识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第三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转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应该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线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拓宽知识面,增强趣味性。教材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针对新课程的诸多特点及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设计:
一、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一种不断地开创,标新立异,不断地打破常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师直接所能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可见,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而中学物理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两个: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我们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创造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内外因的作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前提。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并在最能体现学生主人地位的课堂上,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创造在课堂上参与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毫不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
2、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具有创新精神为前提的,而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进行训练,使“创新”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首先,科学而巧妙地设问,训练学生不依常规。“思维永远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并设置适当的障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去解决,并勇于创新。
其次,适当要求学生讨论,开拓学生思维。课堂上的讨论以至争论,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思路,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也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对事物的大胆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想象,经常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或“别出心裁”,从而增进他们的创新技能。
总之,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反复多次激励学生,使之经常处在“愤”、“悱”状态,使学生常有超越自我的表现,并时常处于“创新”的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创新便成为习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的实验教学方式。这时,教师是实验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观察的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要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发掘、设计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原有的实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有些章节涉及的实验也很少。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演示实验,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研究、改进演示实验
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不是太好,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激发学生强烈的科学实践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索和敢于改进前人科学实验方案的创新意识。
3、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与可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补充做一些典型的趣味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增强演示实验的开放性
在演示实验的内容上增加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演示,可以把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的小系统有机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去,进而开阔了学生的观察视角和拓展了思维的广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将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随堂实验)边教边实验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故教师应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的形式。
6、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教师可以把某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因为探索性实验教学比演示实验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7、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常常要借助于实物的帮助,有时因脱离实物便无法对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思维。教材又有一部分内容没有与之配套的直观教具,因此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由于必要的直观演示不足,所以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复杂的物理世界。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演示实验的工具,则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在传统演示教具中无法涉及的地方大显身手,弥补学生直观感觉的不足, 减少其抽象思维的难度,有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只要教师依据创新教育的理念,对每个演示实验认真分析、处理开发,在安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不局限于教材中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为学生实施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以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迁移能力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概念、公式无一没有迁移的作用,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知识的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用于解答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迁移以便排除干扰,促成知识、技能的迁移。那么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教学呢?
1、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避免机械性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探究”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是实现知识迁移基础。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
3、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4、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 “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
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在应用旧知识时也不要僵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创设优质情景
在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研究。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新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形成的,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是有趣而又有用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给学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思考去分析、理解、掌握,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景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现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成才的先导,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组织教学,挖掘教学中的艺术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理解深透、知识掌握牢固。
总之,一堂成功高效的物理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设出来的。教师应积极创设优美,风趣,活跃的课堂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共同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开放、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和谐课堂气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动。同时一个好的教师,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心灵相通,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与学生和谐相处,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爱屋及乌。
第四章
结束语
新课程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要有质量就要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本文通过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站在学科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以最佳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并探究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落到实处。以实验为创新源泉,问题情境为创新动力,实践为路径,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即使再好的设计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培养创新人才落到实处。
第五章
附教学案例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秦春华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设计思想
“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 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 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由于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知道压强以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为什么能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 这样导致与托里拆利实验相关的一些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为此,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笔者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模式做了大胆的创新改进, 即在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存在压强之后, 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实验, 最后逐步引入到托里拆利实验.一、教学前的准备 1.实验仪器
天平, 事先抽成真空的烧瓶, 马德堡半球,抽气机, 托里拆利实验整套装置, 另外还有物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这节课之前自制的验证大气存在压强的四套实验装置(1)熟鸡蛋, 瓶子, 浸过酒精的棉花, 火柴;(2)茶杯、硬纸片,水;(3)空易拉罐, 面团, 浸过酒精的棉花, 火柴;(4)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口可乐瓶.2.自制的CA I 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大气的压强’, 在学习新课之前, 请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表演四个魔术——看不见的魔力.”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 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稍后, 鸡蛋被吸入瓶内.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实验3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易拉罐中, 稍后用面团封住易拉罐的口.发现易拉罐被压得变了形.实验4 给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乐瓶里灌入水, 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有些学生回答会, 有些学生回答不会).取出可乐瓶, 通过控制瓶盖, 使水一会儿流下来, 一会儿又不流下来.引入新课——“它们都来自于大气的魔力, 都是由大气压强产生的.” 2.大气有压强
提出问题 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 实验5(教师做该实验)调节天平平衡,称出事先抽成真空的烧瓶的质量, 放入空气后发现烧瓶一端下沉.分析实验 上述实验中天平由平衡到失去平衡, 说明空气有质量.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能流动, 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这就是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3.大气压强有多大
提出问题:“既然大气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
实验6(请学生配合做该实验)用抽气机将马德堡半球抽成接近真空, 请几位力气较大的男同学上来用力拉开它, 不行.吸入一些空气后, 就可轻易拉开.分析实验(结合课件中所绘制的马德堡半球剖面图分析为什么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难以拉开, 而内部有了空气的半球则轻易地就能拉开)该实验说明大气不仅有压强, 大气的压强还很大.4.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可以想办法用公式PF或S者液体压强公式Pgh来求出大气的压强.(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能够直接把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液体密度替换为大气密度、把液体的深度替换为大气层厚度来计算大气压强;同时提醒学生在物理学习中, 有时公式、规律可以迁移,但切记不能不经过分析论证随意迁移.)引导学生理解在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 如果能测出相应的物理量就能够测算出大气的压强.引导学生分析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 如果某些物理量不易测定, 可以想办法将实验装置做一定的改装, 可以方便地测出这些物理量.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改进了的实验装置在测算大气压强时有哪些不足之处, 哪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学生最后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近甚至相同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此时再告诉学生该实验叫托里拆利实验, 因为最早是托里拆利用这样的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的.引导过程如下:(1)从瓶口吞鸡蛋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鸡蛋上半部分的压力F 和鸡蛋上半部分的面积S , 就可以利用公式PF算出大气压强.但S这里的压强和面积不易测量, 显然用这个实验装置无法测出大气压强.(2)从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同样可以想到, 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半球的压力F 和半球的面积S , 就可以利用公式PF算出大气压强.这个压力F 与刚好把半S球拉开时的拉力的大小相等, 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以知道F 的大小.由于圆形的表面积不方便计算, 我们可以把半球改装成正方体容器, 这样面积S 能较容易的测出.尽管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可以测算出大气压强, 但是, 由于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把半球拉开, 而且刚好把半球拉开的力并不容易确定出来, 所以上述实验缺乏可行性.(3)从倒置水杯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大气压强等于水杯内水的压强与杯底对水的压强之和.杯内水的压强可以很方便的测算出, 但杯底对水的压强无法得到, 显然用这样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大气压强.(4)从有孔的可乐瓶能装水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与瓶内水上方气体的压强之和.瓶内水的压强可以很方便的测算出, 但瓶内水的上方气体的压强无法得到, 显然用这样的实验装置也无法则出大气压强.(5)将上面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考虑, 我们发现都是水上方的压强无法确定, 那么, 如果我们想办法让水上方的压强为零(这样容器顶不会对水产生压强), 也不让水的上方有气体(这样就没有气体压强作用在水的上方), 于是, 只要我们测出水柱的高, 算出水柱的压强,我 图1 们就能得到大气压强(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6)我们遇到新问题是, 当我们试图把装水的容器上方抽成真空时, 水面在不断地向上升, 为了让水不接触容器顶, 容器得不断地加长(放录像: 抽出管中的空气时, 可以把水抽到高达10 m 以上).显然, 用这种方法来测大气压强必须要有足够长的管子和足够高的空间.在新的问题面前, 我们考虑到在这样的装置下, 大气压强等于液体的压强, 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换用密度较大的液体, 液体的高度应该会按比例降低.于是我们考虑把水换成水银, 发现当水银上方抽成真空时, 水银柱的高度不到1m , 这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另外, 考虑到使用抽气机把液面上方的空气抽成真空既不方便, 也不好实现, 我们想到, 先把一图1段长1 m 左右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 再将其倒置于水银槽内, 这样, 当管内水银面下降时, 上方自然成为真空(如图1 所示).这样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最早是由托里拆利设计的, 所以把这样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5.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7(教师做该实验)第一步: 规范操作托里拆利实验全过程, 得出此时此地的大气压强的值.第二步:倾斜玻璃管, 让学生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第三步: 换用不同的内径的玻璃管做该实验,让学生读出所测大气压强的值.分析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中, 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与玻璃管内径的粗细、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根据所测得的数值计算出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的值, 并让学生了解在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强可支持760 mmHg, 此时对应的大气压强的值是1101×105 Pa.6.讨论与练习
讨论1 大气压强这么大,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讨论2 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 口朝图2下, 抓住管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前, 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 是有水, 但不满? 还是充满水? 为什么? 练习1 课本第131 面1、2 题.图2 练习2 如图2 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示意图, 已知当时的大气压等于760 mmHg 产生的压强, 则A 点的压强、B 点的压强、C 点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7.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
(1)通过实验确定大气有压强;(2)托里拆利实验是历史上首次测定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
(3)在标准状况下, 测出的大气压强与760mmHg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