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吴德俊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本课采用突出重点人物,重点分析经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美术家。每位美术家单独一节。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从而赞赏美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进而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本课内容的重点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要求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3、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4、教学目标:⑴ 学习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⑵
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5、教具:课本、教案、学案、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本、白纸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层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强烈的好奇心,正经历着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转轨期,感性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生感官体验的审美愉悦,创设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参与、合作,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推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从直观的感性体验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维阶段,“授人以渔”,提高其自主鉴赏的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欣赏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北朝 刘勰)的学习效果,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法及学法
教法、学法的选择应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落脚点应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心理特点,我准备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法与学生合作式学习法相结合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同时辅以练习反馈、变式训练等经典做法。让学生 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悟教学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 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得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
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将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创造,我们的课堂自然会充满不竭的活力。
四、教学过程:
1、以疑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
我国宋代学者张之厚说“学则需疑”“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课堂教学的导入,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带入情境的作用。优秀的教师从踏入教室的最初几句话起,就应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为魅力课堂的形成打下基础。我拟引用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开场并设疑:恩格斯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产生了哪些巨人?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导入新课。
2、补充知识,奠定基础:(5分钟)
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对人类产生的精神与文化政治的影响,它的文化价值,是极为珍贵的。美术是其精神财富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几位经典的美术大师,是构成文艺复兴文化的主体。但是,与其他课的欣赏不同之处在于,本课六位美术家(尤其是“三杰”),必须放在文艺复兴的大环境与人文主义的思潮的大背景中,才能获得真谛。因此,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这个环节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补充有关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板书:
一、历史背景),为下面进一步欣赏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人文主义”(板书:人文主义),即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与欧洲中世纪的否定人生、否定现实、提倡禁欲主义的宗教世界观,是针锋相对的。
3、分别赏析,横向比较(30分钟)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我设计采用先对“三杰”分别赏析,然后再对其进行横向比较,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他们各自作品的艺术魅力,更能通过比较的探究,把握其艺术个性。
首先设疑:本课中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板书:“三杰”)是指哪三位美术家?
⑴
达•芬奇的绘画(板书)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完成教师的台阶式设疑: ① 恩格斯提到的第一个巨人就是达•芬奇,为什么? ② 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③ 运用已有美术知识尝试分析《最后的晚餐》(板书)。教师提示:主要从形象、情节、构图、透视四个角度探究。(板书:形象、情节、构图、透视)
④ 有没有同学能画出焦点透视的示意图。(说课演示:画焦点透视的示意图)学生经过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的再提出来交流,教师及时肯定和补充。问题④是我设计的让学生动手画的环节,请能画的同学画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各自画在准备的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选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展示。目的就是提供条件让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通过成功表现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健康成长的沃土。
(2)米开朗基罗的绘画(板书)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完成教师的台阶式设疑: ①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表现的内容? ②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如何造就天地、人类等万物的呢? ③ 尝试分析《创造亚当》(板书:《创造亚当》)一图的艺术特色。教师提示:从内容、形式、对比因素等方面入手。(板书:内容、形式、对比因素)
④ 文艺复兴借用了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赞歌,在《创造亚当》一图中有没有体现?如何体现的?
通过不同组学生展现自己的分析结果,交流,教师参与,得出结论。本环节的设计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设置适当的台阶,让学生产生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成就感,以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营造交流的、融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⑶ 拉斐尔的绘画(板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板书),教师提示:从构图、形象、色彩、形式对比因素(直线和曲线)四方面进行。然后交流、补充、总结得出结论。(板书:构图、形象、色彩、形式对比因素)⑷横向比较:(板书)(3分钟)
在师生共同分别赏析了“三杰”绘画作品,体味了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设计这一个环节,让学生横向比较这三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文主义的光辉、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每个人的艺术个性特征,提高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进而综合认知的能力。教师设置四个角度进行提示,让学生思考: ① 作品尽管表现的都是宗教题材,但表现的形象却都是活生生的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② 作品都选择了人物或事件最富有戏剧性、概括性和表现力的瞬间。
③ 作品都选择了适合内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④ 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芬奇的深湛、含蓄和富于理智,米开朗基罗的雄健有力、充满激情,拉斐尔的优雅、和谐、秀美等。
4、拓展知识,加深理解:(3分钟)
要求学生课后欣赏“三杰”的其他作品和课本介绍的其他美术家的作品和成就,加深对文艺复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5、课堂小结:教学过程结束。(4分钟)
本课的设计,主要依据认识发生论和诱思探究理论原理,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做一个有爱心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的教师。要使每节课都眉目分明,山青水秀,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这是我个人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了,谢谢!
第二篇:《“巨人”辈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教案.docx吴德俊
《“巨人”辈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突出重点人物、重点分析经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个美术家、特别是被称为“巨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每人单列一节,重点分析他们的经典作品,从中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西方古典美术中的经典作品的方法。本课的“相关链接”部分,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和理解,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感受
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板书]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880cm,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这幅画以怎样的表现形式?人物的姿态和心理反应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构图?采用一种什么透视法?你对这幅壁画总体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人物姿态各自不同”、“心理反应当然也不同,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爱憎鲜明,犹大与众不同”、“体现多样统一构图原则方法”、“表现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平行透视法”。
(2)《蒙娜丽莎》(板上油画,53×77cm,1503年-1506年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被称为“神秘的蒙娜丽莎”的世界名画,画中人物画的是谁,说法不一,永远是后人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无法说清,而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出色运用的透视法则以及表现人文精神绘画手法是我们永远讨论的重要话题。(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换自己赏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梦幻般的风景”、“成角与平行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她耐人寻味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教师小结:达·芬奇的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米开朗基罗·波那罗帝(1475年-156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巨人。他的雕刻名作《大卫》和《摩西》,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拱顶,体现了他在美术领域中的突出成就。
(1)《大卫》无论是青铜像还是大理石像都是世上一绝,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作简单介绍)
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少年英雄。他以全新的艺术形象,体现了高度的人体造型技巧,它一直被列为人体造型的范本。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青铜像是先制模再铸造,大理石先选石材,造型,再雕刻成型,工艺非常精巧。
(2)《摩西》(大理石,高225cm,1545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的英雄人物,是带领犹太人摆脱埃及人奴役的解放者,是犹太人崇敬的最伟大的先知。作者创作的摩西雕像是教皇朱利安二世陵墓中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雕像作品,一是要看雕像的整体造型;二是要看雕像的工艺;三是要看所雕人物的气势。”(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大胆发表自己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艺术品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整个雕像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和威严”、“凝视的目光和垂胸的美髯进一步衬托出他大义凛然的气概”“右手紧紧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意味着他对保卫人民的忠诚的信心”、“极其复杂的衣纹和质感的处理,摩西的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画,使人忘记了这是冰冷的大理石,分明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巧。”(3)《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壁画,13×36m,1508年-1512年,罗马梵蒂冈宫内的西斯廷教堂)
教堂天顶画:面积468平方米,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天顶中部长方形共画了九个场景,按照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诺亚祝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等九个画面。长方形画面四周画的是圣经中的先知、女神、祖先等。如此宏大而复杂的画面,与教堂天顶的复杂结构融为一体,这是史无前例的的伟大创造。
画面中所画的人物和事件虽然源于宗教传说,但这些人物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知、英雄,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歌颂,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作者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和再造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P182页部分放大作品欣赏、品味,从而挖掘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深刻内涵。
教师小结: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3、拉斐尔·桑西(1483年-1520年),从多才多艺这一点来讲,拉斐尔不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但从善于吸取名家之长集于一身,创造出清新、宁静而又幽雅秀美的艺术风格来讲,却又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何况他又是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拉斐尔创造的一系列圣母像,体现了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美,成为西方古典美术女性美的典型。他为罗马梵蒂冈宫签字大厅创作的三幅大型装饰壁画,即《小考佩尔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院》,显示了年轻的拉斐尔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这里我提示同学们的是《雅典学院》又称《雅典学派》或《哲学》,画中描绘了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五十多名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真实写照歌颂人类对智慧的真理和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人的创造力。
教师小结:拉斐尔的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4、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1390年-1441年),论知名度,扬·凡·埃克显然不如意大利的“三杰”,但谈及欧洲油画发展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扬·凡·埃克,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解决画家运笔流畅、色彩更加丰富的问题”、“他的肖像画有重大创新意义不受前人的影响。”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木板油画,81.8×59.7cm,1434年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扬·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这幅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你能说与前面欣赏“三杰”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极其真实的室内景也是罕见的”、“这幅画不仅极其写实,而且充满象征意味,如,新娘的白头巾表示纯洁,小狗象征对爱情的忠诚,红色的帐幔代表性的和谐,室内的吊灯和烛光象征上帝之光,壁上的镜子代表基督教宣扬的天堂等。”
5、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恩格斯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牌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
《四使徒》(木板油画,单幅215×75cm,1523年-1526年,德国莱尼黑志绘画馆藏)
师简述:这是丢勒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四使徒”指的是基督教的四个门徒即约翰、彼得、保罗和马可。丢勒将他们也作为“使徒”,显示出他强烈的新教色彩,同时,画中的四使徒,实际上代表了四种性格:乐观、冷静,暴躁和忧郁。从画面上你们能辨别四种性格的人吗?
三、课堂总结
文艺复兴美术界辈出的名画家很多,如意大利波提切利,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内,代表作《入睡的维纳斯》;提香,代表作《花神》;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代表作《雪中猎人》等等。这些都是文艺复兴美术界精品之作,是我们欣赏研究的永恒话题。
第三篇: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案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授课人:李菲
教材版本: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4课 教学理念:
1、强调文化情境和人文精神
综观艺术长河,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把它放到浩瀚的人文海洋中,从生活实际中加以诠释。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作品与特定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2、主动研讨和探索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一般的美术作品鉴赏中,特别是相对学生来说时空久远的美术作品鉴赏往往会陷入教师费力解说,学生理解困难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本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协调、提供资料、组织讨论、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本课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重点分析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加深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重大贡献的认识,体会美术的
文化价值。
3、初步掌握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4、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2、文艺复兴美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广泛收集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及其他们的主要作品。(设计意图: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概况,创造一种鉴赏的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显示:《蒙娜丽莎》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吗?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出示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设计意图:
1、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对两个形象的评价,奠定了学生鉴赏的氛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欧洲文艺复兴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设计意图:在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解决了本课鉴赏内容的历史背景,拓展了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主要美术家及作品的研讨
1、达·芬奇
⑴、画家介绍 请学生讲一讲,教师作适当补充。
⑵、作品分析▲显示《蒙娜丽莎》
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去分析。
(描述举例:从她的脸上,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地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
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益出来。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湛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姿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在流动,这是活鲜而富有灵性的生命体。体现出人本身的价值和自然美感,宏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1、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
2、鉴赏《蒙娜丽莎》
造型美(动态、五官等细节,明暗交界线的运用)
构图美(近景人物和远景焦点透视方法的运用)
色调美 总的凸显了关注人文、情感的含蓄之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其次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显示《最后的晚餐》
提示学生从构图、人物神态及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深入鉴赏达芬奇的作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风格和造型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鉴赏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拉斐尔(学生分四组讲评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
⑴、画家介绍⑵、作品分析
▲显示《椅中圣母》: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西斯庭圣母》: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雅典学院》:学生分析讲评
3、米开朗基罗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大卫》和《摩西》: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学生分析讲评
4、扬·凡·爱克
⑴、画家介绍⑵、作品分析
▲显示《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学生分析讲评
⑶、画家的贡献(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
1、用分组比赛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激烈竞争的情境。
2、把评价权给予每一位学生,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弊病。
3、加强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
四、练一练学生抢答
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a、1316世纪 c、17-18世纪(b)
②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是(意大利)。③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一画中,塑造了耶稣的几个门徒?12个
五、总 结 文艺复兴的艺术特征、思想意识 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有许多现实生活的内容、美术种类有了架上画,又有了独立的肖像画、风景画
4、是人体解剖的研究和透视学的完善
《西斯庭圣母》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达·芬奇(1)《蒙娜丽莎》 梦幻 人文精神 成角、平行透视法(2)《最后的晚餐》 全新 爱憎鲜明平行透视法 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拉斐尔(1)文 艺 复 兴(2)《雅典学院》 “三 杰” 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3、米开朗基罗(1)《大卫》和《摩西》
(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4、扬·凡·埃克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肖像创新 史无前例
革新了油画材料,从此世界上就有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油画。
第四篇:17高中美术 第4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教案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
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板书]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880cm,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
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这幅画以怎样的表现形式?人物的姿态和心理反应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构图?采用一种什么透视法?你对这幅壁画总体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人物姿态各自不同”、“心理反应当然也不同,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爱憎鲜明,犹大与众不同”、“体现多样统一构图原则方法”、“表现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平行透视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蒙娜丽莎》(板上油画,53×77cm,1503年-1506年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被称为“神秘的蒙娜丽莎”的世界名画,画中人物画的是谁,说法不一,永远是后人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无法说清,而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出色运用的透视法则以及表现人文精神绘画手法是我们永远讨论的重要话题。(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换自己赏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梦幻般的风景”、“成角与平行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她耐人寻味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教师小结:达·芬奇的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米开朗基罗·波那罗帝(1475年-156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巨人。他的雕刻名作《大卫》和《摩西》,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拱顶,体现了他在美术领域中的突出成就。
(1)《大卫》无论是青铜像还是大理石像都是世上一绝,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作简单介绍)
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少年英雄。他以全新的艺术形象,体现了高度的人体造型技巧,它一直被列为人体造型的范本。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青铜像是先制模再铸造,大理石先选石材,造型,再雕刻成型,工艺非常精巧。
(2)《摩西》(大理石,高225cm,1545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的英雄人物,是带领犹太人摆脱埃及人奴役的解放者,是犹太人崇敬的最伟大的先知。作者创作的摩西雕像是教皇朱利安二世陵墓中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雕像作品,一是要看雕像的整体造型;二是要看雕像的工艺;三是要看所雕人物的气势。”(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大胆发表自己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艺术品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整个雕像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和威严”、“凝视的目光和垂胸的美髯进一步衬托出他大义凛然的气概”“右手紧紧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意味着他对保卫人民的忠诚的信心”、“极其复杂的衣纹和质感的处理,摩西的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画,使人忘记了这是冰冷的大理石,分明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巧。”
(3)《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壁画,13×36m,1508年-1512年,罗马梵蒂冈宫内的西斯廷教堂)
教堂天顶画:面积468平方米,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天顶中部长方形共画了九个场景,按照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诺亚祝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等九个画面。长方形画面四周画的是圣经中的先知、女神、祖先等。如此宏大而复杂的画面,与教堂天顶的复杂结构融为一体,这是史无前例的的伟大创造。
画面中所画的人物和事件虽然源于宗教传说,但这些人物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知、英雄,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歌颂,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作者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和再造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P182页部分放大作品欣赏、品味,从而挖掘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深刻内涵。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教师小结: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3、拉斐尔·桑西(1483年-1520年),从多才多艺这一点来讲,拉斐尔不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但从善于吸取名家之长集于一身,创造出清新、宁静而又幽雅秀美的艺术风格来讲,却又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何况他又是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拉斐尔创造的一系列圣母像,体现了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美,成为西方古典美术女性美的典型。他为罗马梵蒂冈宫签字大厅创作的三幅大型装饰壁画,即《小考佩尔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院》,显示了年轻的拉斐尔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这里我提示同学们的是《雅典学院》又称《雅典学派》或《哲学》,画中描绘了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五十多名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真实写照歌颂人类对智慧的真理和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人的创造力。
教师小结:拉斐尔的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4、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1390年-1441年),论知名度,扬·凡·埃克显然不如意大利的“三杰”,但谈及欧洲油画发展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扬·凡·埃克,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解决画家运笔流畅、色彩更加丰富的问题”、“他的肖像画有重大创新意义不受前人的影响。”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木板油画,81.8×59.7cm,1434年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扬·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这幅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你能说与前面欣赏“三杰”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极其真实的室内景也是罕见的”、“这幅画不仅极其写实,而且充满象征意味,如,新娘的白头巾表示纯洁,小狗象征对爱情的忠诚,红色的帐幔代表性的和谐,室内的吊灯和烛光象征上帝之光,壁上的镜子代表基督教宣扬的天堂等。”
5、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
恩格斯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牌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
《四使徒》(木板油画,单幅215×75cm,1523年-1526年,德国莱尼黑志绘画馆藏)
师简述:这是丢勒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四使徒”指的是基督教的四个门徒即约翰、彼得、保罗和马可。丢勒将他们也作为“使徒”,显示出他强烈的新教色彩,同时,画中的四使徒,实际上代表了四种性格:乐观、冷静,暴躁和忧郁。从画面上你们能辨别四种性格的人吗?
三、课堂总结
文艺复兴美术界辈出的名画家很多,如意大利波提切利,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内,代表作《入睡的维纳斯》;提香,代表作《花神》;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代表作《雪中猎人》等等。这些都是文艺复兴美术界精品之作,是我们欣赏研究的永恒话题。
四、拓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高三美术 外国美术鉴赏第4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4课 教学理念:
1、强调文化情境和人文精神 综观艺术长河,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把它放到浩瀚的人文海洋中,从生活实际中加以诠释。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作品与特定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2、主动研讨和探索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一般的美术作品鉴赏中,特别是相对学生来说时空久远的美术作品鉴赏往往会陷入教师费力解说,学生理解困难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本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协调、提供资料、组织讨论、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本课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重点分析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加深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重大贡献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3、初步掌握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4、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难点:
1、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2、文艺复兴美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教学手段: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图片投影引导式 分组合作交流式 师生综合探讨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广泛收集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及其他们的主要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概况,创造一种鉴赏的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显示:《蒙娜丽莎》和《圣母子》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两幅画的名字吗?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出示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设计意图:
1、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对两个形象的评价,奠定了学生鉴赏的氛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欧洲文艺复兴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设计意图:在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解决了本课鉴赏内容的历史背景,拓展了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主要美术家及作品的研讨
1、达·芬奇 ⑴、画家介绍
请学生讲一讲,教师作适当补充。⑵、作品分析
▲显示《蒙娜丽莎》
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去分析。
(描述举例:从她的脸上,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地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益出来。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湛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姿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在流动,这是活鲜而富有灵性的生命体。体现出人本身的价值和自然美感,宏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比较《蒙娜丽莎》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之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其次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
▲显示《最后的晚餐》
提示学生从构图、人物神态及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深入鉴赏达芬奇的作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风格和造型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鉴赏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拉斐尔(学生分四组讲评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西斯庭圣母》: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雅典学院》:学生分析讲评
3、米开朗基罗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大卫》和《摩西》: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学生分析讲评
4、丢勒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四使徒》:学生分析讲评
5、扬·凡·爱克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学生分析讲评
⑶、画家的贡献(教师补充)(设计意图:
1、用分组比赛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激烈竞争的情境。
2、把评价权给予每一位学生,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弊病。
3、加强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
四、练一练 学生抢答
五、课堂回顾
六、课后话题建议
1、联系世界历史课的学习,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为什么能取得突出的成就?
2、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巨匠?
(注:有兴趣的同学可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出现)教师推荐参考图书、网络等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一堂课不在于45分钟所学的东西,而是在于45分钟后,学生还是否有兴趣学下去。)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1、达·芬奇(1)《蒙娜丽莎》
梦幻 人文精神 成角、平行透视法(2)《最后的晚餐》
全新 爱憎鲜明平行透视法
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拉斐尔(1)《西斯庭圣母》(2)《雅典学院》
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3、米开朗基罗(1)《大卫》和《摩西》(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4、丢勒 《四使徒》
作品画风严谨,主题深刻。
5、扬·凡·埃克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肖像创新 史无前例 革新了油画材料,从此世界上就有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