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1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2.理解词中意象的含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 能力 目标 1.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情感 目标 品味词人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知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宋代婉约派词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闺情相思,反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地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后人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知背景] 1.《醉花阴》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川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2.《声声慢》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此词。

[知常识] 雁

“雁”在古诗词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其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 借雁抒离思。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故常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他们的羁旅伤感来。如赵嘏《长安秋望》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借雁叹孤寂。孤与雁联系在一起时颇多,所以,孤雁成了离别和思乡的代称。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借雁表忠贞。如元好问《摸鱼儿 雁丘词》所写小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一、字音识记

1.憔悴(qiáo cuì)

2.堆积(duī)

二、词语解释

1.瑞脑销金兽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2.有暗香盈袖

盈:充满

3.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4.乍暖还寒

乍:忽然

5.最难将息

将息:调养,保养 6.怎生得黑

7.这次第一、了解行文脉络 1.《醉花阴》 醉花阴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第二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

了解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渲染气氛,激趣导入:(播放二泉映月)

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资料链接

-----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

没错!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

资源共享: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诵读要求: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

引导:联系作者生平遭遇

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

提示: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附板书: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拓展理解,深入体会

引导: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字眼,老师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给大家,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

资料链接:怎一个“愁”字了得!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4、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活动:学生诵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

再读诗词,赏析艺术特色

引导:李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这两首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再读文并讨论这个问题

提示: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活动

1、学生再读文,讨论上面的问题

活动

2、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活动

3、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

教师小结: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的特点,李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语言婉转含蓄

后期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

附板书:

语言

意境

表现手法

《醉花阴》含蓄凝重

清新宁静

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

〈〈声声慢〉〉率真自然

凄惨悲凉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倾听歌曲,拓展练习

资料链接:学生欣赏〈〈一剪梅〉〉歌曲,完成练习

问题:(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请说明理由

(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的情感,是李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

学生总结

教师布置作业

搜集李的作品加以赏析

教学反思

《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前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我设计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这两首词。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鉴赏的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和情感世界,因此,我对这节的设计思路是:认真审读,整体感知、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咀嚼玩味,品味语言、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本侧重于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赶,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所以整堂的教学是按着“读-悟-品”这条主线展开的。听读、自由诵读、个别诵读等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充分朗读,从而为后面的感悟、品味作铺垫。此外,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词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教会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欣赏诗词。

在整个教学预案中几乎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在哪里?答案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答案产生在学生的读-悟-品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并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所以,在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我只是给予评价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个人觉得欠缺的是在拓展练习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那么老师我应该也要做个总结,不能因时间紧而草草收尾,留下遗憾!

第三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能听出这是哪首歌吗?对,是周杰伦的《菊花台》。歌中唱到“菊花残,满地伤”,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生:生命的衰败、凋零),古时的黄花即菊花。当时文人骚客常借用它来表情达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这里的菊是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其中一位善用黄花来表达情思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两首词《醉花阴》《声声慢》,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二、诵读感悟

(一)一读——初品诗情

1、生自由读——范读——个别读,思考:

1)诵读完两首词,同学们认为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凄惨悲凉)2)那么我们可用那个字概括词人当时的心情?(愁)

(二)二读——细品词境

1、你们能从哪些词语(意象),句子,可看出这样的情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意象: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人、景、物)《醉花阴》薄雾、浓云、酒、西风、黄花、黄昏

《声声慢》淡酒、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2、通过筛选两首词的意象,大家会发现两首词中有相同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因写作背景不同,而抒情目的也不相同)展示生平事迹

3、那么我们看看相同意象的黄花在词人笔下是怎样描绘的 《醉花阴》“有暗香盈袖”(香味)“人比黄花瘦”(形态)

“有暗香盈袖”是词人通过嗅觉感知的,能嗅到说明词人的心境如何?(说明有心情关注美好事物,赏菊,生活有雅致的一面)

“人比黄花瘦”黄花瘦是怎样的形态(叶瓣纤长、茎杆瘦细)“人比黄花瘦”说明女子容颜因相思而消瘦,憔悴。《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时的黄花又是怎样的形态呢?(堆积,连瘦都没有了,花死了,落一地,枯萎了,谁还会捡起插在自己头上装扮呢?)

师:曾经东篱把酒还有相思可诉说,如今孤身一人,容颜憔悴,无人可思,无人可念,只能看一地枯萎的黄花,这一地枯萎黄花是哀愁的、是凄凉的是孤独寂寞的。

4、词人的这种孤独寂寞之愁借何物来消解的(酒),那么我们看看“把酒”“淡酒”的滋味有何不同 《醉花阴》“把酒”“把”把玩之意是饮酒的一种闲逸,只因丈夫远游,词人孤单一人,无语独酌而添离愁别绪,所以用酒表达相思幽怨。

《声声慢》什么季节喝酒的?(乍暖还寒,晚来风急之时)借酒暖身也暖冰凉之心。为何词人用淡来形容酒呢?是酒量大,还是酒中掺了水?(是主观情绪上愁太浓,酒溶解不了词人心头的冰霜)可以说是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5、词人是在什么时候饮酒的?(黄昏)伤别念远

中国诗人的笔下,黄昏这一意象往往和伤别念远联系在一起,黄昏是一天中思人最切之时。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这个黄昏词人也是思念丈夫的时间,可以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算不能千里共婵娟也能千里共黄昏吧。《声声慢》中的黄昏是怎样的?(兼有细雨)潮湿阴冷的,主人公百无聊赖,唯一可做的就是等到天黑,这是多么的凄苦绝望啊!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谁又说不是打在词人绝望的心上呢?

6、这个黄昏有何事物光顾词人的寒舍?(风)渲染愁情

《醉花阴》帘卷西风

也许风善解人意,催人莫逗留,也许产生幻觉,夫君翩翩而入,也许想到曾经双双卷帘入室情景,都是富有浪漫诗情的。

《声声慢》晚来风急

急说明猛烈强劲 敌说明风寒冷刺骨,急风中难存点滴暖意,身凉心凉。

7、小结: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醉花阴》营造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三)三读——再品诗蕴

1、如果让你在“愁”字前加一个定语,两首词你会加什么词? 《醉花阴》闲愁——百无聊赖、重阳独酌、刻骨相思

《声声慢》悲愁——亡国之悲、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飘零之苦

2、小结: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洋溢着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国亡夫丧且颠沛流离的磨难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充满了忧患之愁的泣血之歌。

3、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声声慢》,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加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描述画面

示范: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我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哪知“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真是酒味淡吗?不,不是。只因我心中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呀!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我对酒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我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自甚感凄凉怎么捱到天黑呢?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我那破碎的心上……

我最喜欢《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形单影只,只有残损的黄花在这清冷的秋风中与我相伴,我苦苦寻找,寻找我逝去的青春,寻找我魂牵梦萦的丈夫,寻找我失去的藏书和金石,寻找我们曾有过的幸福生活。可眼前却四壁空空,冷冷清清淡淡,孤苦 伶仃的我,内心涌起万千愁思和悲痛。

4、总结: 从这两首词中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第四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教学重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2.品味语言美,掌握艺术手法。【教学方法】

诵读 —— 感知——体会——涵咏。【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今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后期词则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 “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初读

整体感知

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两词中“愁”的意蕴和内涵。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幽怨的抒发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虚词鉴赏】

1.“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永”字,作者旨在强调什么?(教师进一步引导:是什么样的情感会让她觉得白天太长?)

学生联系作者此时处境答出:丈夫不在家,内心的孤独无聊、无所事事。2.“佳节又重阳”的“又”字是表示并列关系吗?体会它的妙处。(教师点拨:“重阳节”有什么特别的吗?„„“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诗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词人的内心。去年重阳也许是相聚的,以过去的乐景更衬出今日的哀情。本就思念,又逢佳节,更觉孤单,倍增惆怅。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中“莫道”一说之后作者的情感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教师点拨:“不销魂”意为不要伤心,这是丈夫的宽慰语,这之后应该是什么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一幅画面来表现“憔悴”。

总结:通过上面三问,我们发现作者的情感抒发很含蓄,也发现诗词中的虚字作用很大。【意象赏析】

1.“薄雾浓云”放在开头有何作用?(教师提示:注重意象的特点以及位置)

明确:薄雾有迷蒙感、浓云有压抑感,营造出阴沉忧郁的氛围,与后文人内心的寂寞烦躁吻合。2.哪些意象带有“深闺”的特点?

明确 :“瑞脑金兽”“玉枕纱橱”(进一步思考: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用意?教师提醒:注意前后语意)

明确:“销”的是香,不消的是愁,人的思绪随着青烟上升,联想到“佳节”,此意象是情感的酝酿;“玉枕纱厨”的特点是凉和透,这与后文“凉初透”刚好吻合,是为了渲染身体感受到的“冷”,其实还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清冷。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妙处有哪些?(教师提示:为什么不是“西风卷帘”?为什么不是“人比竹竿瘦”?)

明确:“帘卷西风”这一倒装,有意强调“帘卷”,视觉上有很强的冲击感。(教师补充:我们可以想象丈夫归来,掀开帘子第一眼所见就是妻子的憔悴。也可以想象为帘子一次次掀开,都是西风,而非丈夫,极写女词人内心的失望,这是对后文极好的注解。)

总结:意象鉴赏既要细细分析各个意象的特点,还要分析前后的语境作者的感情,另外不可忽视意象一些相对固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

前一首词《醉花阴》,在李清照含蓄而细腻的词句中我们感受到了“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晚年的李清照背负着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丧父无子之孤,辛酸艰难的生存于动荡的世代。她笔下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起的愁”。

【听名家朗读】

听后感觉:与前篇感觉截然不同,成功地表现了两种情绪、两种心境。【寻找词眼】

学生很容易找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象赏析】

“次第”意为“光景、状况”,也就是词中所描摹的意象,大家来找找看。

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进一步提问:我们把这些意象一一“泡开”,看看能发现什么?)1.淡酒难敌

(教师提示:注意语境——“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明确:想借酒驱寒,嫌酒淡,反衬出心冷愁浓。

(教师补充:乍暖还寒——本是暮春时节的典型气候,此处指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冷暖无常。作者借不适应写出飘零憔悴之苦。)2.过雁旧识

(教师点拨:重点在“却是旧时相识”,可以有哪些理解?)

明确:北雁南飞,天涯沦落之感。3.黄花堆积:花落(即憔悴损),写出岁月流逝,人已衰老。以花写人。4.梧桐细雨

(教师提示:“梧桐”在古诗词中有和固定意义?“细雨”的特点是什么?二者配搭出来的意境有何特点?)

(教师补充:“点点滴滴”的雨打梧桐声,从视觉的萧瑟到听觉的微弱绵长,整体意境应该是凄凉无限,这恰恰是作者的老年境况。)

三、再读

鉴赏异同

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但表现愁的方式不同,诠释愁的内涵各异,塑造的形象有区别。1.《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

《醉花阴》以“愁”发端,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五阳,有高难登,诗性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游,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瑟瑟,菊残人老,此三愁也。三种愁思聚于一处,借酒浇愁,不胜酒力,酒醒后愁绪更浓。《声声慢》在篇末托出一个字,词人宕开了这个“愁”字的浅层意义,赋予它更深广而厚重的内涵:丧夫之痛、亡国之痛、孀居之苦、沦落之愁。

2.两首词,“愁” 的风神不同,人的形象迥异。

《醉花阴》中的愁是迷离而朦胧的。词作先摹愁态,把一位思妇惆怅彷徨、寂寞无主的愁态勾画出来;再绘愁容:“人比黄花瘦”,抒写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在他乡的丈夫刻骨铭心而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声声慢》中的愁是孤寂而凄清的。词中先设愁境,用七对叠词刻画了冷清萧瑟的环境,烘托了一位寡居妇人凄惶苦闷、恍惚悲凉,以及痛定思痛时的“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再布愁境: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秋雨……景景含愁,声声入心,抒发了一个茕茕孑立的女子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四、三读

体会写景抒情的手法

两首词,同写秋风黄昏,写情寄意的表达效果殊异。1.前者是:“帘卷西风”,后者是“晚来风急”。

西风帘卷似让词人产生幻觉:远道而归的夫君偏偏而入,给自己一份巨大的惊喜,也许风解人意……词人用画面娓娓诉说,富有浪漫诗情。

而晚来风急直抒胸臆:急风中,最难将息,单薄此身流离无寄,如死的孤寂与悲怆令词人直面眼前景,直抒胸中情。

2.前者是“东篱把酒黄昏后”,后者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前者有 “人约黄昏后”的意蕴,黄昏是词人等候的起点,到了黄昏,就应彼此的心灵之约来到东篱遥相问候。后者的“黄昏”似是词人苦捱至斯的终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的黑”是说时光难捱,又加上梧叶纷纷,细雨霏霏,又要怎样熬过这漫长的黑夜?

五、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五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这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我的讲课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通过备课、讲课、讲课后的思考以及评委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心中感慨颇多!

一、备课

1.根据自己对于李清照的理解和汤老师对我的一些提示,确定了讲解这两首词的大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2.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关于李清照的所有讲座视频,颇有心得。

3.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图片,完成了本课的教案和课件。

4.请教汤老师,他对我的教案和课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思维跟着课件走;课件美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清楚明白等。

二、上课

(一)优点

1.以李清照两首词为中心,并通过同时期作品的分类拓展赏析其他作品,把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穿插其中,线索清楚,框架结构完整。

2.通过复习学生较熟悉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赏析《点绛唇?蹴罢秋千》导入,可以吸引、感染学生。

3.诗歌教学注意到了读和讲的结合,以读促讲。寓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读等各种方式的读于讲解中,效果较好。

(二)缺点

1.完全把备课内容搬到课堂上,怎么备的就怎么讲,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差,和学生交流互动少,课堂技巧缺乏。

2.课堂提问问题设置不清晰,令学生迷惑,难以回答,以后应多钻研课堂提问技巧,让问题的设置更为明晰化、科学化。

3.赏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提问人数太少,如果能多找几位同学回答可能会有更出彩的回答。

4.有些低估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对词作的赏析较浅,如能把作者前后期作品和同时期作品纵横结合讲解会更好。

三、课后

此次汇报课,让我学会了很多,不仅仅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包括和学生交流、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如何让上课的思路更为清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如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等实际问题。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承担着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说文解字,造句析义,而是有意识地去启发学生去关注时事、社会,去重视家庭、人际关系,去尊重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去感悟感怀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去热爱大自然,去培养审美情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扬长避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争取一点一滴的进步与提高。

最后,一定要注重课后反思,认真写教学反思会进步更快。

?编辑 薄跃华

下载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导入: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说的就是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那么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如梦......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李清照词两首》 教学目标: 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在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 2、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3、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 4、领......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课前导学】 1填空: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

    李清照词两首 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8 李清照词两首 从容说课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李清照词两首2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8 李清照词两首 从容说课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二第一学期前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