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五篇

时间:2019-05-12 23: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

第一篇:《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

《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教学总结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那么,如何使对话能优质、高效地展开呢?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那么如何实现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在学习领会语文新《标准》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尝试了几方面的改进。感觉读写结合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倾吐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互为逆反应的东西,阅读对学生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写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课文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范例,学生通过教材找到写作的素材和范本。故阅读教学中要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教给写作借鉴,在写作中促进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与写作的联系,在写作教学中又注重联系参考阅读过的课文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然而,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于有机结合。而要全面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把入围的每一篇课文看成是‚例子‛,作为例子,作为凭借,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智力,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或繁琐的课文分析,是培养不出这种能力,完不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当然,必要的讲解是应当的,但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要领,并必须凭借课文进行严格的训练。否则,费时费力不少,收效可能甚微。要记住,语文课是工具课,所谓工具,是离不开实际操作的。牢牢掌握工具性这个特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才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结合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训练。通过又一个学期的研究,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形式

内容:

1、精心设计主体参与型教学的课例。

2、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程度,数量、方式以及参与活动是否有效。

3、研究课堂合作的行动策略和理念。

形式:围绕‚读写结合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容确定课题后,并将与同事进行深度的研讨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最后形成反思性说课设计。

二、研究过程

本学期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讨课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说,反复听评,从研、说、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一)学写自读批注,激活练笔潜能

在阅读文本时,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自己曾经历的事情,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对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让学生‚读出自己‛,将阅读的心得、评语写在文章后正文空白处,有机整合原有知识与文章知识,体会写法,品味和欣赏、积累语言。写自读批注,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钥匙;是加深读者感悟的桥梁;是提升思辨的平台,是由读到写的自然迁移。

写批注可采用‚三读三写‛法。一读,扫清文字障碍。二读,赏析文本语言。第二遍阅读时,勾画优美或者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必要时写上‚注意‛,‚用心牢记‛等提醒语,看似简单的勾勾画画,却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淀语汇。三读,记录智慧火花。第三遍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及时记录自己感触较深,或有感而发的瞬间思想火花。‚三读三写‛法,让各个层面学生的读写潜能都得到了发挥,使读有所获,写有所依,为他们的动态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巧用课文插图,读想说写交融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融入了大量的课文插图,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图文并茂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说课文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时,教师如果很好的利用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逐步提高观察和想象等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愿望,激发学生写的乐趣。思维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驰骋,语言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流淌,‚要我写‛自然变成了‚我要写‛。

(三)品味经典段落,掌握写作技巧

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片段,适时进行片段的模仿与迁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结尾。掌握句式的表达和段落的构成,以及一些简单修辞方法的运用,继而在仿中创,打通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并谈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答道:‚我喜欢‘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这句话中‘大道’和‘小路’正好相对,让人体会到大道自然美好,但自己达不到时就降低目标,做最好的小路,这也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比喻与比较运用的很准确,也很生动。而且,学生一下就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

(四)感悟古诗意境,培养写作品质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古诗教学时,在课上,可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品味令人叫绝的凝练之笔,激发对古诗词的热爱。课下,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运用对古诗改写等方式,使学生与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改写过程中,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展现,诗与情,情与境,境与言交融,也激发了丰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品质。

《长相思》重点讲述将士出征的悲壮与思亲。所以我在新授课之后加入了学生的读写训练。先让学生带感情朗读全诗,读后想想塞外的凄凉,体会家的温暖,待情感酝酿好之后,引出‚故园无此声。‛启发学生,蓄积已久的情感之堤瞬间崩塌,思绪如奔涌的潮水一泻而下。学生们写的非常精彩。

三、阶段成果

在教学中自然地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糅到一起,由读句写句,到读段写段,到读篇写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这样的教学,有助于读中借鉴从读学写;在教学中提供程度适合的范文,学生学有榜样,便于模仿,逐渐由仿到创;安排大量的读写训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实验做到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重要手段,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因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第二篇:读写结合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论文

读写结合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肖镇小学 张文杰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教教材”,更要研究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平时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课文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那么,挖掘哪些文本资源来让学生练笔好呢?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一、有感而发写一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

我曾经上过的《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首满怀深情的诗歌,用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本文所述说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当然,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母爱。如第二小节是写妈妈为“我”送伞,教学时我相机问学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妈妈就不怕雨淋吗?第三小节:妈妈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时为什么哭了?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来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和文本进行对话。

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很多同学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此时我趁机问学生: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来比喻妈妈的爱?为什么?然后课件出示:妈妈的爱是______。学生文思泉涌,畅所欲言,比喻真是丰富多彩:一束阳光、一本字典、一片树荫、一杯清凉的水、一堵挡风的墙、一双结实的臂膀„„最后再让他们动笔来写一节小诗。

这一练笔的设计,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中的“我”、妈妈进行了对话,从而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对母爱的体会和亲情的感悟

也更到位了。

二、迁移运用练一练

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一)、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小虾》的三、四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教学本课后,我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活动的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等。

(二)、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①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公园里的花真美啊,-----------------;公园里的花真香啊,----------------------。②天上的云真白啊,------------------;天上的云真厚啊,-------------------;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 啊,-------------------。

(三)、可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

如老舍的《猫》一课,语言大师在开头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它的确„„;说它„„吧,„„可是„„”,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

(四)、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

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写小镇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它们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小镇的早晨是什么特点的,然后具体描写。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校园的早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

三、精彩语言仿一仿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叶老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

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空白悬笔补一补

有的课文作者总会有意无意留下了许多空白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也是组织学生小练笔的极好机会!如《李时珍》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概括的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教学中,我让学生咬住“品尝”二字所留空白,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嚼出味来,进行“小练笔”,要求写出李时珍“亲口品尝”的情景。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李时珍把药材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嚼出了味,慢慢的分辩。他时而紧皱双眉不住的摇头,时而捋着胡子微微点头。李时珍边嚼边想,当判明了药性和药效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频频的点头,并挥笔记录了下来。”通过这一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不仅对李时珍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36个小时,对于七岁的阿曼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这样的文章还很多,如果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能具有一双“慧眼”,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五、拓展延伸续一续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续写课文结尾是学生小练笔训练的重要内容。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写下来。例如《穷人》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是一个富有余味的结尾,学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我趁热

打铁地启发学生:“渔夫和桑娜收养了两个孩子以后,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有的说,他们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但是他们非常乐观,大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有的说,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非常懂事,长大了对渔夫和桑娜很孝顺„„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用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我们的阅读课就会上得更有效,更灵动,课堂练笔也会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那么,如何使对话能优质、高效地展开呢?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们在学习领会语文新《标准》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尝试了几方面的改进。感觉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倾吐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互为逆反应的东西,阅读对学生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写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课文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范例,学生通过教材找到写作的素材和范本。故阅读教学中要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教给写作借鉴,在写作中促进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与写作的联系,在写作教学中又注重联系参考阅读过的课文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然而,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于有机结合。而要全面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把入围的每一篇课文看成是“例子”,作为例子,作为凭借,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智力,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或繁琐的课文分析,是培养不出这种能力,完不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当然,必要的讲解是应当的,但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要领,并必须凭借课文进行严格的训练。否则,费时费力不少,收效可能甚微。要记住,语文课是工具课,所谓工具,是离不开实际操作的。牢牢掌握工具性这个特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才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结合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训练。通过又一个学期的研究,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形式

内容:

1、精心设计主体参与型教学的课例。

2、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程度,数量、方式以及参与活动是否有效。

3、研究课堂合作的行动策略和理念。

形式:围绕“读写结合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容确定课题后,并将与同事进行深度的研讨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最后形成反思性说课设计。

二、研究过程

本学期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讨课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说,反复听评,从研、说、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1、学写自读批注,激活练笔潜能 在阅读文本时,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自己曾经历的事情,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对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让学生“读出自己”,将阅读的心得、评语写在文章后正文空白处,有机整合原有知识与文章知识,体会写法,品味和欣赏、积累语言。写自读批注,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钥匙;是加深读者感悟的桥梁;是提升思辨的平台,是由读到写的自然迁移。

写批注可采用“三读三写”法。一读,扫清文字障碍。二读,赏析文本语言。第二遍阅读时,勾画优美或者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必要时写上“注意”,“用心牢记”等提醒语,看似简单的勾勾画画,却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淀语汇。三读,记录智慧火花。第三遍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及时记录自己感触较深,或有感而发的瞬间思想火花。“三读三写”法,让各个层面学生的读写潜能都得到了发挥,使读有所获,写有所依,为他们的动态发展提供了空间。

2、巧用课文插图,读想说写交融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融入了大量的课文插图,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图文并茂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说课文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时,教师如果很好的利用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逐步提高观察和想象等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愿望,激发学生写的乐趣。思维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驰骋,语言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流淌,“要我写”自然变成了“我要写”。

3、品味经典段落,掌握写作技巧 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片段,适时进行片段的模仿与迁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结尾。掌握句式的表达和段落的构成,以及一些简单修辞方法的运用,继而在仿中创,打通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并谈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答道:“我喜欢‘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这句话中‘大道’和‘小路’正好相对,让人体会到大道自然美好,但自己达不到时就降低目标,做最好的小路,这也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比喻与比较运用的很准确,也很生动。而且,学生一下就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

4、感悟古诗意境,培养写作品质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古诗教学时,在课上,可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品味令人叫绝的凝练之笔,激发对古诗词的热爱。课下,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运用对古诗改写等方式,使学生与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改写过程中,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展现,诗与情,情与境,境与言交融,也激发了丰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品质。

《长相思》重点讲述将士出征的悲壮与思亲。所以我在新授课之后加入了学生的读写训练。先让学生带感情朗读全诗,读后想想塞外的凄凉,体会家的温暖,待情感酝酿好之后,引出“故园无此声。”启发学生,蓄积已久的情感之堤瞬间崩塌,思绪如奔涌的潮水一泻而下。学生们写的非常精彩。

三、阶段成果:

在教学中自然地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糅到一起,由读句写句,到读段写段,到读篇写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这样的教学,有助于读中借鉴从读学写;在教学中提供程度适合的范文,学生学有榜样,便于模仿,逐渐由仿到创;安排大量的读写训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实验做到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重要手段,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因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后期调整

整理好过程性资料,反思,撰写论文,准备结题。

第四篇: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阅读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读书,还要教会学生习作。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不能停留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它怎样表达的。语文课不仅要学习课文内容,更要学习语言文字、课文的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教育学生在习得语言和运用语文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创造。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全校共有378名学生,1/3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辅导学习,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较大,文化程度有限,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小,这些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很单调,大部分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以往教师虽然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获甚微。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我校语文组教师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作文提高一个层次?陶老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写作的技巧”的论述,给了我们灵感。我们认识到: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此,我们大胆地提出“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课题,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大语文教学。

二、课题的论述

本课题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和有效的结合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这经验与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2、概括能力的培养

3、质疑能力的培养

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5、仿写句子、仿写、续写文章

四、研究目标

(一)探索初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二)在全校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我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制度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经验与总结

4、文献法

六、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5.8——2015.9)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10——2016.5)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6.6——2016.7)

(二)研究措施

1、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2、加强管理、指导研究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2、《有效教学》 肖成全等编著

3、《中国当代阅读教学理论与阅读教学》

韩雪屏著

第五篇: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内容摘要:从实验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关键词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程序、预期成果、预期讨论等八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写作能力 1.实验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国内背景

回顾国内对读写的研究,不能不谈到一个名字“丁有宽”。他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丁有宽老师认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丁老师既不主张读写结合的自然性(文章读多了,就自然会写),又不主张读写结合的机械性(读什么写什么),也不赞同读写结合的随意性(随意学一点就结合一点)。他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取消每周专设的两节作文课,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指导学生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丁老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杂、乱、华、死”的通病,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总结了“杂中求精,打好基础”;“乱中求序,分步训练” “华中求实,突出重点”;“死中求活,交给规律”等四条基本经验。

1.2问题的提出

一、语文教师遵循“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语言,不断理解、摄取和内化,以便更好地输出、表达、外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满足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需要。

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问题:在低段教学中单纯的孤立识字,没有很好的为读写打基础;在中高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分开进行,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根据儿童模仿性、发表欲和遗忘性的心理特点,主张读写结合,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通过模仿而实现写作知识的最直接的迁移,使儿童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激发写作的动机,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2.关键词的界定 2.1 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明;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2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2.3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长期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强化体现文道统一和读写结合这两个基本原则。

3.研究内容

3.1、在低段的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以仿写为主要手段侧重练好一句四素俱全的话(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句群的训练。

3.2、在中段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帮助文章拟写作提纲的能力

3.3、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捕捉、发掘可供学生练笔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模仿课文精彩的语段;故事情节的改编、续写。4.研究目标

4.1总结出适合学情、操作性强的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5、实验方法

5.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5.2行动反思研究:运用这一方法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5.3案例研究法:以案例剖析的方法对相关对话教学的课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

5.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6.实验程序

本课题拟定一年完成,分四个阶段。前期工作:选择讨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11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对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培训。

(3).对学生、教师进行实验前期测试并写出前期测试分析(4)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5).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成果呈现:

课题实施方案、查阅的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实验前期测试及分析、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专家论证。

第二阶段(前期实验):2009年11月----2010年1月

对于预设的多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句和句群的仿写、提炼小标题、拟写作文提纲、仿写精彩段落、续写及改写文章内容)进行自我实验,在行动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及模式,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句和句群的仿写、提炼小标题、拟写作文提纲、仿写精彩段落、续写及改写文章内容)进行实践,并及时调整形成适合本校的策略及模式。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进展情况。

4、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成果呈现: 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反思。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课题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继续实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针对调整的策略、模式继续进行实验形成成果。

1.在教学中做到课课有反思,针对反思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有改进。

2.修改形成个人风格的策略、模式。

3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4完成中期测试并与前两次测试对比进行测试分析。5.撰写中期材料并作中期汇报。成果呈现:

修改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策略及模式;撰写经验型论文、反思、案例、个案分析装订成册;收集师生的相关音像资料、中期汇报材料。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1.进行后期测试与前期、中期测试对比进行测试分析。

2、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3.结题报告的撰写。4.邀请专家组进行结题论证。

5、观摩活动。成果呈现: 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策略及模式、后期测试及测试分析、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类存档、结题报告、专家结题论证

7.预期成果

7.1研究出适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7.2通过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形成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科研能力,使实验教师队伍形成专业化发展。

8.预期讨论

8.1引导学生认知自己的学习过程对总结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8.2如果探索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撰写方法

.【1】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2】柯月梅:论文《以读促说,以读促写》

下载《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写结合__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阶段小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利用“阅读点心”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 四年级语文组一、课题的提出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阶段教学总结

    “写读结合”课题研究阶段教学 工作总结 异龙小学 指导教师 石丽英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表现在语文......

    读写结合课题研究大事迹

    课题研究大事迹 2015.12.11 课题主持人参加开题培训会 2016.3.15 在北戴河新区教育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 2016.5月集体备课《乡下人家》张苏媛牛健霞老师讲授公开课......

    读写结合课题研究方案(大全5篇)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研究课题方案 研究目标: 1、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乐于动笔。 2、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方法上、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

    ——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阅读 积累 运用 ——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04(春)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 陆静霞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语文课题阶段小结2篇

    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针对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培养学生学习语......

    读写绘课题小结

    “读写绘”课题小结 一、课题意义: 在“减负提质”的教育模式下,“减负”使得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闲暇与自由,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选择了读写绘来充实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读写绘......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乾县城关高庙中心小学 刘粉亚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