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诵读《所见》教案[小编推荐]
古诗诵读《所见》教学设计
新洲区阳逻街第四小学 杨成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读通诗句
1、.师: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么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今天呀,我们要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这首古诗里又描写了怎样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诗题在黑板上)
2、齐读诗题。
3、理解诗题。能说说这个诗题的意思吗?
4、再次齐读诗题。
5、.袁枚到底见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古诗画面及课题)让我们去诗里看看吧。
6、自由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全班自由读古诗,老师检查,相机指导,评价自学与互学方法。)
7、检查、反馈读。
二、整体感知,提出疑惑。
1、再次自由读古诗,看看能读明白些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2、反馈
3、质疑:还有没有想提的问题?
三、引导学习一、二行
1、学习一二两行。看看在这一部分作者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2、生反馈,相机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安排教学。
3、理解、体会“振林樾”。
4、想象骑黄牛时牧童的见闻和他的心情。
5、学生反馈。
6、带着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相互欣赏读一二两行。
7、反馈读,师生评价。
8、男、女生比赛读。
9、全班齐读一二行。
四、体会、感悟三四行
1、生继续反馈、交流三四行收获。
2、相机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安排教学。
3、理解、想象“意欲”的意思和样子。
4、理解、体会、想象“闭口立”的动作、神态、甚至是心理活动。
5、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小牧童那种迫不及待想要捉蝉的心情。
6、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
{如可问:你们捉过什么小昆虫?你要怎样才能捉过住它?)
7、在读中指导、体会“忽然闭口立”歌声的戛然而止的感觉
(课件播放牧童歌声,在正唱得高兴时,出现了蝉的鸣叫,歌声戛然而止,蝉声继续。)
8、再齐读三四行。
五、拓展思维,合理想象
1、师:学到这让我们再把整首诗再读一读,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全诗
2、师:今天大家学习得很不错,不仅举手积极,而且勤于思考,这可是一种好的方法和学习习惯。老师想送给你们一个礼物,有一个小短片,请你们边看边想刚才所学的。看看它是不是和诗里写的一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待会儿老师可要请教你们啦!边欣赏边仔细看。(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短片)
3、生反馈、在发言与质疑、讨论中再次理解全诗。想象、补充诗文的留白处。
六、朗读、背诵
1、师:看来同学们很会欣赏,善于读书。学到这儿,你们能说说,在你的眼里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
2、生反馈发言
3、师:那就带着你们对小牧童的情感,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读。(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诵读、背诵)
4、师:这么这么可爱的小牧童当然要把他深深地留在脑海里,很多同学都会背了。那就邀请你的组员或好朋友来背一背吧。
5、师:同学们,其实像这样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课下去找一找,相互交流。(拿出印有该诗图画的纸)这个呀送给大家,你们可以把诗美美地抄在上面,贴在你的床头,慢慢欣赏。【板书设计】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篇:古诗《所见》教案
所见(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骑、振、蝉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越、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樾、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樾、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1展示图片,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景色与动物?(牧童、黄牛、蝉…)2展示课件导出课文题目《所见》,由课题同学向老师提问(《所见》的作者是谁?所见是什么意思?所见看到了什么?)
3导入作者生平介绍,板书出作者名字。(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浙江钱塘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
2同桌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骑<送气音,读第三声,左右结构>、振<是翘舌音,读第四声,左右结构>、蝉字<是翘舌音,读第二声,左右结构>)板出生字词,点名领读(适时点出读错的字)、小组读。
3划出停顿,老师范读课文,点名朗读课文,读出诗句韵律感。教师适当点拨,达到合理停顿,适时点出字词读音。
4.自由读诗歌,读通顺,读流利 5.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6小组学习课文,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或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林越:树林、意欲:想要、蝉是什么?振:回荡、闭口立:忽然不出声了)老师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自由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中哪里是写静态的、哪里是写动态的?在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动态:骑、振,静态:意欲、闭口,看到:牧童、黄牛、蝉,听到:歌声、蝉鸣)
2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各诗句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3点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突然停止了前行不再高声歌唱。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背诵全诗。
六、布置作业
1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写一篇小文章。2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所见(袁枚•清)动态:骑、振,静态:意欲、闭口,看到:牧童、黄牛、蝉,听到:歌声、蝉鸣
第三篇:沪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诵读《所见》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诵读《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牧、童、骑、闭”,能在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马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和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了解诗意。1.揭题,读题,释题。
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所见”是什么意思吗?(看到的事物)
2.那么袁枚看到了什么事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场景。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
夏季的一天,一个放牛娃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的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的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袁枚看到了这有趣的情景以后就写下了这样几句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读准字音,诵读古诗。
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划下来,再根据拼音好好读一读,把音读准,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随机正音)1.生字卡片认读 牧童:读词语
牧:什么旁?谁能给它找找朋友?(牧羊、牧牛、、、、、、)
童: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童”有哪些朋友? 闭:做动作理解,反义词理解
骑:认识马字旁,看到马字旁你们会想到什么?马作为部首的时候,横要变提。小朋友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啊?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读读诗句吧!2.出示不带拼音的古诗 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3.出示带有节奏符号的古诗 你们能读准古诗的节奏吗?
三、品读诗文,背诵古诗
1.你们读得非常好,在这首诗里,诗人看到了哪些画面? 2.出示牧童歌唱图
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背诵诗文: 3.出示牧童捕蝉图:
在这幅图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背诵古诗
4.多美的诗啊,让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背一背
四、想象说话
1.牧童是否捉到了蝉了呢?边听音乐边想象 2.全班交流,同桌试编故事。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四篇:古诗诵读教案
《诵读古诗词游艺会》教学案例 执教者:水落坡镇中心学校 张桂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语言美、意境美和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过程与方法: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活动中感受古诗的美,提高学生继续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辉。你们喜欢古诗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中,去感受古诗的美。师:“《诵读古诗词游艺会》现在开始。”
师: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吟古诵今,正是由于古代有那么多杰出的诗人,那么你们对他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走进本次活动的第一环节——猜猜看。(板书“猜”)
二、创设条件 自主参与(课件显示)猜猜他是谁?
1.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有诗仙之称。(李白)2.唐代诗人,他的诗浓郁顿挫。
他的诗记载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
3.唐代诗人,诗画皆佳,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被称为文人画的开山祖。(王维)(生根据简介猜诗人,并吟诵其诗。)三.自主实践 互动感知
师:同学们对这些诗人和他们的诗作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看出来,同学们都意犹未尽,那么 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比赛。(板书“赛”)
(屏幕出现比赛规则)(1、3、5小组做第一组,2、4、6组做第二组,那一组做得快就是优胜小组。)
第一轮:必答题
A组: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B组题: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二轮:抢答题。
1、沉舟侧畔千帆过,()。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南朝四百八十寺,()。第三轮:选答题(赏画吟诗)
(播放花、鸟、山、水的画面,每组选择其中一幅吟诵相关诗句。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组背的多,并评出优胜组。)这一环节看时间定,如果时间不够就去掉。
四、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师: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情意绵绵、有的豪迈奔放,下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可任选其一,搜集相关的诗题和诗句(板书:“集”)。(学生小组活动)
生:汇报搜集的类别及诗题和诗句并说明搜集此类的原因。(背景音乐)
五、合作交流 共同体验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到现在还广为流传,被誉为“千古绝唱”!值得我们品读、赏析。(板书:“品”)
在这里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则经典名句,看看你们更喜欢哪一句? 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说出喜欢的原因)
六、感悟升华
师:古诗装点我们的生活,古诗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从小就对唐诗宋词耳濡目染。
春节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秋时;我们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时;我们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别时;我们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多少古诗名词,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言,促使我们勇往直前。(屏幕出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七、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还只是漫游了古诗园中的一角。学无止境,诗海无崖。最后我们用屈原的诗结束今天的课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古诗诵读教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小学生诗歌朗诵教案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1.导入语。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1)跟读。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前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这首诗。
2、体味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内容以心里话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习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
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小学生诗歌朗诵教案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
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6.小结节奏和押韵。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2、配乐师范读。指生配乐朗诵。小学生诗歌朗诵教案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
《诗歌诵读》教案 活动一: 童真童趣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活动方式: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 稚嫩 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小学生诗歌朗诵教案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活动二:感受亲情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小学生诗歌朗诵教案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4、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活动三:秋意浓浓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这首诗《夜书所见》。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