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测量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积的测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积的测量教案》。

第一篇:体积的测量教案

1.3体积的测量(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其常用单位。(2)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3)学会用量筒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2.科学探究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量筒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量筒,量杯,饮料瓶,橡皮泥,木块,冰糖,细沙,铁块,大头针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回顾:

例1:某同学用某刻度尺测量一手机时的读数为12.62cm,则这把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例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测量值_________是错误的,则测量的平均值应该____ 一.体积(估计教室的长宽高,并获得引出体积的教学)

引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带有体积标识的商品,如饮料瓶,洗发水瓶等,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体积标识,引出体积的概念。二.体积的单位

1.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在学案上填写适合的体积单位 2.了解各种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感受体积的单位,并校对体积单位填写的题目

做一个1立方分米的盒子,从其一个角处切割出1立方厘米的小盒子,让学生感受单位的大小。1立方厘米可以用手指头来比较。

3.总结日常生活中测量体积有两种方法:用标准量去比较,用测量工具测量

三.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1.量筒:实物投影量筒,师生共同观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刻度单位:毫升(2)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量杯与量筒的比较:实物投影量筒和量杯,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觉得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你觉得量杯的刻度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重点解释为什么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3.使用方法: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思考:俯视或仰视对结果回造成怎样的影响?

俯视量液:由于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刻度线一方凹液面的前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故所倒液体就偏少。即读数偏高,倒液偏少。

仰视量液:由于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刻度线一方凹液面的后侧,读数低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故所倒液体就偏多。即读数偏低,倒液偏多。

4.学生动手实验:练习使用量筒及读数

四.任意物体体积的测量

1.课前让学生每个人准备3样东西,并设计方法测量其体积。课上让学生针对一样东西讲一下自己设计的测量体积的方法并做演示。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予一定的点评,最后总结归纳出测量体积几种情况:(1)液体体积测量: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2)形状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复习立方体,柱体体积计算公式)(3)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排水法

3.探究:若被测物不能沉于水下怎样测量体积,如木块? 五.思维扩展 1自制量杯的展示

课前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制一个量杯,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量杯,并讲解自制过程和选用的标准量并分析每一个量杯的优缺点。或者个别学生的自制过程可排成录象,在课堂上演示。

思维扩展:形状非常不规则(如可乐瓶)的容器能不能制成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2探究

溶于水的物质怎样测量体积,如冰糖?

(提供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组到前面演示,分析每一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板书设计:

第二篇: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除了要求学生应用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外,还需要使用工具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在学生原有的动手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及规范动手操作技能。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在介绍长度、面积、体积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渗透特殊测量的科学方法,使本节教学成为启蒙科学思维的实践过程。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⒈采用学生动手测量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⒉教师多设置障碍,让学生在克服障碍的过中,采用探索、讨论的方法来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1课时。教案实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㈡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⒉教学难点: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看、读、记、四正确。

三、教学准备

米尺,木块,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甲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乙刻度尺(以上学生、教师每人各一套),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投影片,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 ㈠新课教学

⒈测量的重要性。

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测量的录像(也可教师举例),说明测量的重要性。

探索性实验1:学生每人拿出一把米尺(暂盖刻度尺),去测量课桌的长度。讨论后总结:没刻度,不能测量。

然后教师指出: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2:揭去遮盖在米尺上的纸条,去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动手实验后总结:测量的实质是一个比较的过程。继续讨论:谁跟谁比较?讨论后总结:桌子与刻度尺比较,即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拿出学生中几个记录错误的代表数据:如0.64或64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指出错在没有单位,从而引出长度单位。⒉长度的单位。

指出长度单位就是事先确定的一个标准的长度。世界上各国有不同的长度单位,中国就有丈、尺、寸、分等。为了便于国际交往(通商、科学技术交流等),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m。再出示米尺,来加深米的概念。并介绍其他常用单位。学生练习:138000米=

千米;0.000075米=

微米。说明单位换算应为数值×单位间的进率。⒊正确选用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3:每位学生拿出甲尺(最小刻度为厘米)和乙尺(最小刻度为毫米),分别测同一块木块长度。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同一块木块用甲、乙两尺得到的准确程度不一样。教师马上投影甲尺和乙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甲、乙两刻度尺上刻度每大格分别是多少?每一小格分别是多少? ②用甲尺能准确读到哪一位?用乙尺能准确读到哪一位?

在学生明确甲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和乙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后。小结: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测量的结果就越准确,也就是说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就是准确程度。因此,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教师介绍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让学生继续讨论: ①选择刻度尺是不是越准确越好呢?

②为装玻璃和窗帘都要测量窗户的长度,应分别用准确程度是多少的刻度尺?

③测量人的身高该用准确程度为多少的刻度尺?而用来量体裁衣该用多少? 小结: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准确程度不同的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4:让两位学生分别用米尺和卷尺测量教室的长与宽,比较快慢。显然,用米尺测量显得比较麻烦。应该用卷尺比较方便。

教师介绍量程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甲、乙两尺和米尺确定量程各是多少。教师指出选用刻度尺特别要注意准确程度和量程外,还要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投影三种不同“0”刻度起点的刻度尺)。⒋正确使用刻度尺

投影两种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

让学生讨论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然后得出测量中要做到四正确: ①放正确

讨论并指出图1测量物体长度

时的错误:刻度尺斜放;零刻度线

没有对准物体一端。提问有些刻度尺比较厚,读起来很不方便时,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指出按图2位置放,使刻度线紧靠被测的物体。②看正确

分析图1看刻度时眼睛的视线是否正确。让学生纠正,要做到视线与尺面垂直。③读正确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让学生用甲、乙两尺再一次正确测量同一木块。拿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如用甲尺测量结果为13.4cm,乙尺测量结果13.42cm。分析甲尺最小刻度是厘米,13cm能准确读得,而0.4cm是靠眼睛估计出来得。乙尺最小刻度是毫米,13.4cm能准确读得,而0.02cm是靠眼睛估计出来得。即 1 3 ┊ 4

cm

13.4 ┊ 2

cm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小结:长度测量的读数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也就是如果给你一长度数据,其中倒数第二位就是能准确读到的一位(可以判断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如果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9.342米,即19.34米是准确值,0.002是米估计值,准确值最后一位是厘米数,即准确到厘米这一位,那么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

让学生检查刚测量的课本的长、宽加以修正。

问:如果某一物体的长度刚好是18厘米,则应该怎样读数?

应该是18.0厘米。强调这里的“0”不能少(有时间可展开说明)④记正确

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㈡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学习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同学们课外要多加以练习,真正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⒈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⒉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⒊正确选用刻度尺 ①量程

②准确程度:

A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B不同的对象选用准确程度不同的刻度尺。③零刻度

⒋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放正确

②看正确

③读正确

④记正确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

木块的长度,读数分别是

和。

⑵用刻度尺测得某物长度为7.864米,其中准确程度为

,估计值为,准确值为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⑶下面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自然科学》课本得宽度,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A)14cm(B)14.0cm

(C)14.00cm

(D)0.140cm 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201.8毫米,等于

分米,等于

米。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⑸填入单位

a、某同学身高17.0

b、21英寸彩电对角线长度

c、5分硬币的厚度约为⒉课后作业

⑹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实验者的熟练程度决定

(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

(C)数据记录时所用的单位决定

(D)实验时测量次数多少决定 ⑺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平方米金属表面用去油漆150立方厘米,求漆层平均厚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了解面积和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二)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量筒,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情感目标

通过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⒈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量筒。

⒉教学难点: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三、教学准备

刻度尺、棉线、量筒、水、烧杯、带线的小石块(每桌准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⒈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什么?长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⒉某刻度尺测得某物体长度为6.784米,准确值为多少?估计值是多少?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什么?

⒊单位换算:0.285米=

分米=

厘米

二、新课教学

⒈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学生讨论:

⑴根据地图怎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⑵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⑶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小结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棉线在地图上按铁路线的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铁路线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②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其中一块三角板作为寻找圆柱体直径的辅助工具,另一块读出圆柱体直径的数据。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③以少积多法。数n张纸,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h, 然后

就是每张纸的厚度。⒉面积的测量

⑴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计算

复习提问:a长方形面积公式?b圆面积计算公式?

练习面积单位换算:3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⑵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方法:方格法也称割补法。

教师出示一片树叶,问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先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画好等大的小方格,量出长度,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②把树叶平整地放在小方格上。③数出树叶所占的方格总数。因为每一小格的面积相对树叶的面积来说是较小的,因此,采用“取半”数法对测量影响较小。

④树叶的面积=树叶所占总的方格数×每小格的面积。

学生在全班练习基础上,每个人自己训练数课本图2-7中的方格数,计算树叶面积,学生汇报结果。⒊体积的测量

⑴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

复习提问: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练习体积单位的换算。30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⑵液体体积的测量(教师出示实物讲解)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a、刻度单位:毫升(ml)1毫升=1立方厘米

计算:1升=1立方

b、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c、刻度特点: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d、使用方法:①放平稳,倒入液体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让学生讨论如果视线是仰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学生练习测量几次。

⑶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

利用量筒或量杯也可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练习。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b、用细线系住物体。轻轻沉入量筒内液体下,正确读出上升后水的总体积V2。c、算出被测量物体体积数为V=V1-V2.学生练习读出课本图2—10所示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教师继续提问:刚才讨论的不规则物体是会沉到水中的物体,如果是浮在水面上的应怎样处理?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可采用⑴用体积不记的细针把物体浸下去。⑵可以用铁块或重物把物体绑着沉下去。⑶可以用细沙代替水。㈢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⒈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 ②卡尺法

③以少积多法。

⒉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计算—方格法。

⒊量筒的正确使用: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A)0.05毫米

(B)0.5毫米

(C)5毫米

(D)50毫米

⑵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cm,这本书共有26页。每张纸的厚度为()

(A)0.992毫米

(B)0.0992毫米

(C)0.0496毫米

(D)0.496毫米

⑶为测定某漆包线直径,把它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得总长度为5cm,圈数有50圈,该漆包线的直径为()

(A)0.2毫米

(B)1毫米

(C)1厘米

(D)2厘米

⑷在盛有30cm3水的量筒中放入一块金属块,液面上升到45cm3,则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A)15立方厘米

(B)10立方厘米

(C)20立方厘米

(D)15立方分米

⑸下列有关用“小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能算入该物体面积中

(B)只要占有一个小方格中的一小部分,就应算入该体积的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 ⒉课后作业

⑹用一根橡皮筋在地图上沿着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线确定长度后,然后再把橡皮筋拉紧,量出该它的长度,则测量结果比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值()(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⑺单位换算:

25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2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12升=

立方厘米

1500毫升=

立方分米 资料来自: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重点和难点

1.学会使用刻度尺。2.正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课前的准备

编好实验小组,指定实验小组长,讲明实验规则,指出做好物理实验的要求等。教学过程

学生按实验小组就坐,然后提醒学生注意遵守实验室的秩序,爱护实验器材,不要乱动仪器设备。1.新课教学

[板书1]

二、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将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制成投影片打在屏幕上。[目的]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练估测 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器材]刻度尺,三角声(2块),铅笔,物理课本,5分硬币,细铜丝。[步骤] A. 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度线的位置。B. 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并算出其平均值。物理课本的长度

第1次测量结果 第2次测量结果 第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

C. 把细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算出丝铜丝的直径,把这些数据填入下表。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长度 线圈圈数 铜丝直径

让学生将投影片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抄在作业本上,准备写实验报告用。(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桌上的器材是否齐全。生:齐全

师:对你使用的刻度尺进行一下检查。

A. 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若零刻度线在刻度尺的端 点,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B. 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

师:现在我们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边,测量三次,然 后求其平均值填入表内。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画表

一、请三个实验小组将他们测得的数据填在表一中。[板书2]表一

实验小组 第1次测量结果 第2次测量结果 第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教师巡视,看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师:现在我们看一下第×小组,第×小组,第×小组的测量结果。看来三个小组的测量结果都比较好,并且注意了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和正确记录所测数据。如果哪个小组测得数据与黑板上的数据差异较大,请课后再重新测量,重新记录测量结果,不要随意涂改实验数据。

师:现在我们来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教师拿起一段细铜丝让学生观察。

师:我们看到铜丝很细,我们用刻度尺直接去测量它的直径很难测得准确。在测量长度或宽度很小的物体时,常常采用积累的办法。我们要测量这段粗细均匀的铜丝的直径,可以把它一圈挨一圈地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就能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了,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怎样才能做到密绕。

生:如果不密绕中间有空隙,我们测出的铜丝的直径就不准确了。要想密绕就要把铜丝捋直,中间不能打折。

师:你如何测算出铜丝的直径?

生:用刻度尺量出密绕铜丝的长度,除以圈数就可以求出铜丝的直径。

教师演示将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告诉学生不要将铜线绕在削过的铅笔之处。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画表二。[板书3]表二

实验小组 线圈长度 线圈数 铜丝直径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错误读数和不认真测量的作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并请第×小组,第×小组,第×小组的同将测得结果填在黑板表二中。实验数据若有错误,可以让这组同学讲一下如何测量的,教师帮助他们查出测量错误的原因。

师:刚才我们学习测量物理课本的边长和细铜丝的直径,同学都做得很认真,完成得也较好。现在我们学习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五分硬币的直径,同学们有什么测量方法? 学生讨论并提出测量方法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法加以归纳,对错误的测量方法讲明为什么是错误的

教师提出一种测量方法如图3-1,将测量方法图画在幻灯片上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或某同学提出图3-1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说我们把某同学的测量方法打在投影屏幕上。教师讲解测量方法。

如图3-1所示,将硬币靠在直尺的刻度线上,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夹住硬币,并保持两个三角板都有一个直角边靠在直尺的刻度线上,记下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处直尺的刻度。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就等于硬币的直径。我们可以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将表三画在黑板上 [板书4]表三:五分硬币的直径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2.39厘米 2.40厘米 2.41厘米

师在:三个小组记录的数据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正确的。

因为我们使用的毫米刻度尺到毫米刻度都是准确的。这三组数据中的最后一位9、0、1都是估读值。尤其应该提出表扬的是第×小组的同学,尽管刻度尺上指示正好与2.4厘米对齐,但他们仍在估读数上写上0,这种记录方法是正确的,说明2和4两位数是准确的,0是估读的。2、4、0三个数字都是有效的。只记2.4厘米,就会被认为2是准确数,4是估读值。所以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三组同学记录的结果不同,为什么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刻度尺不够准确,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出现了误差。同学们不妨将你们自己的刻度尺对齐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有些刻度尺的刻度不完全一样。学生动手比较,发现些刻度尺的刻线不够精确。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五分硬币的直径? 学生议论,提出方法。

师:还可以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硬币的边缘做一个记号,让硬币的边缘沿直线滚动,记住滚动了几圈,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线段的长度,算出一圈的长度L,然后利用数学公式:L=2πR,可以求出硬币的直径,这是测量长度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我们有时需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段曲线的长度,往往需要且一些特殊的方法去测量。我们相信同学们是会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3.本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的实验课让同学们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并能正确的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同学们都认真实验,认真记录数据,实验完成得很好,我们希望以后的实验课也能像这节课一样完成得好。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们请点一下实验桌上的仪器,看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检查完以后将仪器整理好放在实验桌上。

学生整理实验仪器,教师再将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的投影片打在屏幕上。师:整理好仪器后请同学们看投影,我们刚上课时让同学们将实验的目的、器材、实验步骤写在作业本上,现在我们在实验目的前面填上几项,然后再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完成我们的实验报告。[板书5]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人: 同组人: 实验日期:

学生练习写实验报告。4.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的实验报告。

(2)完成课本上第11页的小实验,用自制的卷尺测身高。

(3)将课本上要求测的作业本的长、宽和物理课本的宽,课下自己测出后填在课本的表格中。

(4)阅读课本上第9页的阅读材料。(5)完成课本上第11页习题中的1、2、3、4题。教学说明

1.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的第一个学生实验课,学生初进物理实验室做实验,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摸摸看看,这种积极性是好的,要加以爱护,但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在实验室内打打闹闹不要乱拆乱动仪器设备,使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仪器与工具的好习惯。在实验态度上,应该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勤于思考,手脑并用,自己设法去解决问题,在记录数据时,要实事求是,不得随意涂改实验数据。这些要求若能认真去做。在培养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方面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2.教材中要注分别测出作业本的长、宽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而没有提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只安排了学生测物理课本的长,测三次求平均值,其他三项测量留在课下让学生完成。

3.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验的错误以及实验不认真的现象。并注意鼓励那些认真实验,勤于动脑提出问题的同学,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4.对细铜丝和硬币直径的测量,作为趣味实验,要求学生先提出测量方法,教师分析、归纳、讲解,然后测量,只测一次

第四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体积的测量》教案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装液体的容器(各种药瓶、饮料瓶)。

2.教学器材:烧杯、水、量筒或量杯、不规则形状的小固体、细线。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新课引入

2.体积的定义及单位

3.体积的测量

4.小结巩固

布置作业

1.思考并回答。

2.举例根据自己所带的装液体的容器的容积值并回答,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毫升和升。

3.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观察并表述观察结果。

动手实验,汇报数据。

分析、讨论、表述总结

总结利用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自己归纳。

1.设问:小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

2.讲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指出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出物体的体积?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想到用有刻度的容器,引导学生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设问:能否用量筒或量杯测较小体积的固体?

引导总结。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有一个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

二、新课教学

1.体积的定义及单位

教师讲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学生观察:根据自己所带的盛纳液体的容器的容积值,回答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毫升和升。

及换算关系。

教师指出: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1立方米的体积大小既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大小。比立方米小的常用体积单位还有立方厘米等。常用单位的具体换算关系如下: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6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学生练习:

500毫升=()立方厘米 1.25升=()毫升

355毫升=()升=()立方米

2.体积的测量

提出问题1:怎样测量出物体的体积?结合上节课长度的测量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找到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

提出问题2: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想到用有刻度的容器,引出量筒和量杯。

类比观察刻度尺,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完成教材P150过程3的内容。

学生:利用图1-29,让学生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3:能否用量筒或量杯测较小体积的固体?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观察并表述观察结果。

教师:对同学的讲解进行评价,组织同学得到一个统一的方法,并由同学具体进行表述。

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50过程4、5的内容。

教师:引导同学解决P150中的讨论。

三、复习小结

1.小结巩固: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内容见板书)。

2.布置作业:P135、6、7

板书设计

1.5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2.国际统一的体积单位:立方米

3.测量物体的体积

规则形状的固体或气体的体积――利用体积公式计算

液体的体积――利用量筒或量杯(观察、读数、记录结果)

不规则形状的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利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进而为下一步学习物质的密度奠定基础。因此,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通过设置一个初步的探究实验,以“怎样测量物体的体积”为题,利用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体积公式来解决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激发可学生的思维,效果较好;对于测量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的体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会提出用有刻度的容器来测量的办法,教师由此引入实验室中常用的量筒和量杯两个实验用具,最后让学生分析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并用实验加以验证。这样学生通过多次在实践中去体会和领悟量筒和量杯的使用知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操作能力。还应注意的是学生使用量筒或量杯,教师应强调:首先弄清楚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毫升;在观察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应与水面的凹面相平;排水法仅适用于不易吸水的固体物质的体积的测定,像海绵、棉花之类易吸水的物质的体积,不能用排水法测定。由于量筒和量杯是玻璃仪器,所以实验时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五篇:《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学设计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进行科学探究需要的使用技能,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一起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本节内容《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里的内容,较详细地说明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长度测量工具的选择及测量方法的设计等。设计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能保持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学习纳米概念有助于学生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是学生学习测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学情分析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运用工具进行测量。几乎每位学生都使用过刻度尺,但能正确使用的却很少,特别是要求做到“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所以,除了严格的测量要求之外,还要求学生实践体验使用刻度尺和量筒,尽可能地从身边的例子入手,学习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纠正平时不科学的测量方法。让学生用特殊法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2、过程与方法: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熟悉量筒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量筒,学会记录体积测量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实际养成规范使用仪器的习惯,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习惯,树立勇于探索新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和量筒,学会记录长度和体积测量的结果;

2、难点:学会选择不同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五、课的类型、学时及教学方法

课的类型:新课

学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第二课时:体积的测量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学用品准备

刻度尺、卷尺、皮尺、三角板、硬币、铜丝、铅笔等

七、设计理念(参考课程标准)

1、身边实例,实用激趣

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基础,尝试在生活中“解决关于长度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尝试操作,不断修正

刻度尺的正确操作是本节的关键,利用尝试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相互之间彼此订正

3、设计方案,思维创新

特殊的长度测量有许多种方法,所以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多种不同的方案解决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设问:我刚来台州,对台州的环境不是很熟悉。现在我想请你告诉我临海江南长城有多长呢?

学生:2000米,3500米,1万米„„

教学意图: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很容易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让学生说出江南长城有多长,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引入了课题。

(二)新课展开

教师设问: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测量长度呢?

学生:身高、家离学校的距离、东方明珠塔的高度、江南长城的长度

教学意图:首先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的长度,可能这种体验时不科学的,但通过下面的学习得以纠正。

教师设问:请你列举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学生:小明的身高160cm,书本长为20cm,江南长城长为5000米„„

阅读“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

教学意图:纠正学生在生活中对长度的感性认识、特别是提出长度的单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问:利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直尺、三角板、卷尺、钢尺„„

教师讲解:定性测量有步距、指间距等,工具测量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钢尺,并逐一展示。高科技测量工具有声纳、雷达等

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测出黑板的长度,并每组测两次。

学生讨论:学生测量的结果是否带单位?谁测得更准确一些?要想更精确,该怎么办?

教学意图:让学生亲自测量体验测量需要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

活动:每位同学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与宽度、自己的指距等,最后比较结果(1)认识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读数要估读一位(2)刻度尺读数时要平视(3)“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教学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

探究:我们可以用自行车当作里程表测量路程吗?试说出用自行车当作里程表测量路程的具体方法。(尽可能多的方法)

设问: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学生分组讨论

探究:(1)怎样测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2)给你一根细铜丝,你能测量它的哪些量?

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尝试,从学生尝试的方案中不断地改进

教学意图:积累测量长度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课题小结

(四)作业巩固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一)测量: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厘米(cm),毫米(mm),千米(km),纳米(nm)

(三)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米=106微米=109纳米

(四)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认识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读数要估读一位

2、刻度尺读数时要平视

3、“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十、教学反思(教学后补充)

下载体积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积的测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测量土豆的体积》教学设计

    测量土豆的体积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6页 教学准备:直尺 软尺 烧杯 量筒 土豆、橡皮泥、石块等不规则物体 水 计算器 教学目标: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

    《测量土豆的体积》教学设计

    测量土豆的体积 七沟明德小学 罗东伟城 东 小 学 孙桂娥黄土梁子明德小学 张秀青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_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5、熟悉量筒和量筒......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第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

    圆柱体积教案(合集)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体积和容积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6、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教师......

    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玉华小学 王国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