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部级教案13《画杨桃》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画杨桃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肃”、“熟悉”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用具:
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课前预习:
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当你们看到11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这篇课文的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5.齐读课文。
6.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7.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
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二、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根据预习情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
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
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
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
(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
(2)教师将这部分出现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达到正音、解义的目的。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
5.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二篇:《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同学回答,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文字解释)。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小组内分段读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学生小组内自由读课文)
2、请小组4号同学读词语,如果他读对了,大家跟读两次。(课件出示词语)
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
3、生字词大家认的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引导规范表达)(课件出示)
想当然
严肃
教诲
和颜悦色
审视
熟悉
受用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四 理清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
课文中图画课上的事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指导书写。
2、课文内容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大家来看看本节课要会写的字,哪些字较容易写错,和老师一块儿来学习学习。重点指导瞩、肃、熟、悉、诲。
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强调。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五、课外作业。
1、摘录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
2、造句。
严肃……
和颜悦色……
第三篇:《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笔人:马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四篇:《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同学回答,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文字解释)。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4、(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示读准生字字音,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下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 生字推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生字词大家认的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引导规范表达)(课件出示)想当然 严肃 教诲 和颜悦色 审视 熟悉 受用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比刚才读的好,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中图画课上的事从哪儿开始到那儿结束?(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下面每一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是我一生受用。
2、课文内容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大家来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大家来看看本节课要会写的字,那些字较容易写错,和老师一块儿来学习学习。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强调。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五、课外作业。
1、摘录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
2、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是……就…… 和颜悦色……
第五篇:《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画杨桃》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在这节上的最大不足是:我对我们班的学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质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不过大部分同学回答得还不错。还有就是我预想的,设计的内容过多,使整堂课显得很紧,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致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没有更深的理解,这也是我安排这课内容过多的结果。还有在讲解生字后没有把一些重要的词语提出来重点讲解,也没有把词语分类,使得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意思没有完全理解。本课里人物的语气在第一堂时也没让学生去模仿和揣摩,文中用了大量的“?“!”,还有一些省略号和破折号,这些符号都是能表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
总之,在课堂的调控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还有应该对学生的锻炼加强,适当的对学生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