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永正语文教学精辟言论集粹及感悟
于永正语文教学精辟言论及感悟
于永正老师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言论,不但简洁,而且精辟。仔细咀嚼品味,会使我们对语文教学有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
一、关于语文教学
●当今语文教学有好多流派和提法。其实,语文就是语文,何必给它加那么多头衔在前面加任何定语,都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语文课,就是要读,要识字,要写字。
●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牢牢把握语文的规律,读、写,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离开一个读,什么都没有。
●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仅靠课本那点“烟火”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面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考呢?人在十二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囊中取物”拿出来“花”呢!
感悟:当下,形形色色的语文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老师常常感叹无所适从。于老师告诉我们,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标》语)。
二、关于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牢牢抓住读这条线,尤其是朗读。
●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学生说不出来,再读书,读而思,思而读。当孩子自己读懂时,有过程才有方法,不经历过程,怎么掌握方法。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
●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以生命。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决不放过。
●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哪怕是“读八次”。一个学生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会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句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
感悟: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尤其是朗读。对于初学阅读的儿童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所以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听于老师上课,多次被他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读书的情景所折服。我们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在如何教学生读书上下功夫,教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三、关于备课
●我教了四十多年的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会高,反之就会低。
●我把隐形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写“教后记”。这是我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可以这样说,我是在不断地写教育、教学札记的过程中成长的。
感悟: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而写教案往往又变成了抄《教参》。于老师教导我们,真正的备课是要在隐性备课上下功夫,练好“内功”,从“备课于形”走向“备课于心”。
四、关于钻研教材
●当今语文教改有点儿浮躁,教师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文本,教参也没有好好研读。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
●我钻研教材的第一步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是朗读课文,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
●教师要有一个会解读文本的“胃”,要带着感情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只有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只在技巧上打主意,缺少大智慧。
●教得好的基础,或者说前提,是教材把握得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好。
●我再重复一遍: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
●由此我想,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有,还谈什么艺术呢?
感悟:听于老师上过很多示范课,我们发现,于老师每次对教材的解读总是很独特、很深刻,与众不同,窍门在哪里?答案是“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看来,学特级教师,既要学技巧、学方法,更要在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上下功夫,像于老师那样,扎扎实实地走好“四步”。
五、关于作业
●要让孩子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这是语文教学的底。做题有什么用,害人害己。●人要做该做的题,必须做的题。
●我们要少做题,多读书。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多做题是没有用的。●靠读书长大的学生,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靠做练习册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我认为,写字是小学生必做的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语文课本要多读,课外书更要多读,读书是“主体性”的语文作业。现在的语文老师要教学生背书,其实背书就是最好的语文作业。感悟:做练习册、《课课通》,以及机械重复的抄写往往是语文的主要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的语文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少做习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
六、关于示范
●既然语文是工具,且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那么,在教学中的许多情况下,就有必要为学生示范。正如木匠师傅教人使用锯子、刨子,除了讲解外,还必须亲自为徒弟们锯一锯、刨一刨。例如,写字、造句、扩句、缩句、朗读、背诵、创造性地复述、看图说话、作文(包括修改文章),以及某些学法的传授,等等,在学生刚接触的时候;或者虽然学了,练了,但仍旧不会的时候,教师就要具体地做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
●范读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老师,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错了一点点,我也会感到不安。
●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先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有时写在教案上,有时在心里想一想)。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在钻研教材时,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包括说不准的词语),我都查字典,弄明白。感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欣赏于老师精湛的教艺,更钦佩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为学生示范朗读、写字的一幕幕至今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然而,时下有许多老师忽视示范,不善范读和板书。为此,要想得到于老师的“真传”,还得像他那样甘做表率,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人
第二篇:于永正语文教学精辟言论集粹及感悟
于永正语文教学精辟言论集粹及感悟
于永正老师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言论,不但简洁,而且精辟。仔细咀嚼品味,会使我们对语文教学有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
一、关于语文教学
●当今语文教学有好多流派和提法。其实,语文就是语文,何必给它加那么多头衔在前面加任何定语,都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语文课,就是要读,要识字,要写字。
●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牢牢把握语文的规律,读、写,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离开一个读,什么都没有。●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仅靠课本那点“烟火”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面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考呢?人在十二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囊中取物”拿出来“花”呢!感悟:当下,形形色色的语文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老师常常感叹无所适从。于老师告诉我们,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标》语)。
二、关于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牢牢抓住读这条线,尤其是朗读。
●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学生说不出来,再读书,读而思,思而读。当孩子自己读懂时,有过程才有方法,不经历过程,怎么掌握方法。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以生命。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决不放过。●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哪怕是“读八次”。一个学生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会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句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
感悟: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尤其是朗读。对于初学阅读的儿童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所以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听于老师上课,多次被他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读书的情景所折服。我们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在如何教学生读书上下功夫,教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三、关于备课
●我教了四十多年的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会高,反之就会低。●我把隐形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写“教后记”。这是我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可以这样说,我是在不断地写教育、教学札记的过程中成长的。
感悟: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而写教案往往又变成了抄《教参》。于老师教导我们,真正的备课是要在隐性备课上下功夫,练好“内功”,从“备课于形”走向“备课于心”。
四、关于钻研教材
●当今语文教改有点儿浮躁,教师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文本,教参也没有好好研读。●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我钻研教材的第一步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是朗读课文,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
●教师要有一个会解读文本的“胃”,要带着感情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只有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只在技巧上打主意,缺少大智慧。
●教得好的基础,或者说前提,是教材把握得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好。●我再重复一遍: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
●由此我想,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有,还谈什么艺术呢? 感悟:听于老师上过很多示范课,我们发现,于老师每次对教材的解读总是很独特、很深刻,与众不同,窍门在哪里?答案是“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看来,学特级教师,既要学技巧、学方法,更要在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上下功夫,像于老师那样,扎扎实实地走好“四步”。
五、关于作业
●要让孩子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这是语文教学的底。做题有什么用,害人害己。●人要做该做的题,必须做的题。
●我们要少做题,多读书。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多做题是没有用的。●靠读书长大的学生,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靠做练习册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我认为,写字是小学生必做的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语文课本要多读,课外书更要多读,读书是“主体性”的语文作业。现在的语文老师要教学生背书,其实背书就是最好的语文作业。感悟:做练习册、《课课通》,以及机械重复的抄写往往是语文的主要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的语文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少做习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
六、关于示范
●既然语文是工具,且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那么,在教学中的许多情况下,就有必要为学生示范。正如木匠师傅教人使用锯子、刨子,除了讲解外,还必须亲自为徒弟们锯一锯、刨一刨。例如,写字、造句、扩句、缩句、朗读、背诵、创造性地复述、看图说话、作文(包括修改文章),以及某些学法的传授,等等,在学生刚接触的时候;或者虽然学了,练了,但仍旧不会的时候,教师就要具体地做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
●范读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老师,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错了一点点,我也会感到不安。
●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先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有时写在教案上,有时在心里想一想)。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在钻研教材时,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包括说不准的词语),我都查字典,弄明白。感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欣赏于老师精湛的教艺,更钦佩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为学生示范朗读、写字的一幕幕至今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三篇:于永正简单语文
1、简单语文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很赞成他们的说法。举个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主任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如果忽视了读和写,也是教不好的。
2、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简单语文如何做到简单阅读。请于老师作答!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
一、内容意义,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披文得意,而且披文得文,也就是说意、文兼得,因此,钱正权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阅读课主要的目的是得文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即要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千万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讨论课,把教室变成论坛。
3、简单语文是不是和深度语文相对而言的?立足之依据是什么?
简单语文,我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深度语文如果指的是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扩大阅读量,那么我更赞成。这种提法,和简单语文是一致的。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
4、教语文,能不能像教数学一样反复地练习?如果像数学一样注重训练,人文精神又如何渗透?
大家牢记课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请大家记住张天若先生的话: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老师也是一本书,老师这本书里要更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课文中的人文性。所以有人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愿我们一起做个好人,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5、简单语文,是否意味要摒弃课堂上的一些花样,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简单语文是要摒弃课堂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下面给大家背诵一段文章三国演义第五回,作者用62个字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曹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第一没有正面写战斗场面,完全用的侧面描写。但是从侧面描写中,可以感受战斗的激烈,关公的英武。第二,作者以酒作了侧面的铺垫,华雄被斩,酒还没有凉,写得何等精彩,文字何等简练,写法何等绝妙。如果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哪能得到这样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要意文兼而有之,必须读书。
6、简单语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有何要求?为了达到此种要求,教师平时应如何修炼内功?
老师要是个读书人,要能写点东西。老师善读善写,学生才能善读善写,这是叶老反复教导我们的。当然,如果老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的学生的潜能必然能极大地开发出来。美国有一所中学(名字忘了),出了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家一调查,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教师,于是,他们得出这个结论:学生跟着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学,就会很快成才。
7、简单语文的提法真好,它给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而复杂的是什么呢?
简单语文,首先目标要简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这个要严格要求,训练到位。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因为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复杂,大概是指讲得太多,太繁琐,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要么指的是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使语文味儿少了,我对复杂语文没什么研究,只能说这么多,谢谢!
第四篇:于永正五重语文教学
重情趣 重感悟 重积累 重迁移 重习惯
——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
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的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但是,这“五重教学”的正式出台,是近几年的事。
四五年前,张庆、朱家珑、高林生、高万同等先生在总结我的语文教学(应该说包括整个江苏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先是归纳了“三重”——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认为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或者说是学习语文的过程。后来又加了一个“重习惯”,认为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因为吕叔湘先生说过:“运用语文是一种习惯”。再后来,我自己又加了一个“重情趣”,因为我觉得,我的语言教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情有趣。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多次听过我的课。他非常赞同我的意见,而且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重情趣”应放在首位。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从理论上对情趣作用、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于是,“五重教学法”就这样形成了。事隔不久,张教授认为“法”字应该去掉,于是又改为“五重教学”。下面就分别向大家说一说。
一、重情趣
1962年,我踏上了小学教育的岗位。那时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当时有一本很有名的杂志叫《知识就是力量》,刊名还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的,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现在,许多人在谈论“人文性”,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尽管目前大家对人文性的内涵说法不太一致,但总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先说第一点。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又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每位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老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人家不就是文化学习成绩不好吗?仅此一项不行,就是“差生”吗?这太片面。恰恰是这些所谓的“差生”一次次教育了我: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主动跑到我家里,帮助我搭防震棚的,是“差生”;开出租车碰到我,坚决要把我送回家的,是“差生”;当兵立功向我报喜的,是“差生”;逢年过节来看望我的,总少不了“差生”。许多所谓“差生”,长大成人之后往往很有出息„„这些“差生”的表现使我汗颜、内疚,也使我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
但是,最终使我转变对“差生”的看法的,是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使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议程;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学生的欢迎;我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对小学数学却不甚了了„„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先生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老实说,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学习都感到快乐,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窄,也谈不上爱学生。因为泰戈尔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
下面说说第二点——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对语文教学真是情有独钟,许多人说我痴迷语文教学,这倒是。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是关键。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我常常反话正说:“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和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人,还要严肃批评。但有一道界线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每逢这种情况,我便会提醒自己:“记住,你是老师。”过了不惑之年,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成熟是不断汲取各种营养的结果,是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结果。
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三者的对话呢?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古人说,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即丰盛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即用鱼肉等制成的酱)。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读到这种程度,即使不写教案,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读出感情来。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范读是我的“绝活”。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实践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还有一点是幽默。我上中学的时候,不喜欢物理这门学科,读师范时却喜欢上了,为什么?因为教物理的滕老师课讲得生动,说话非常幽默。还有教代数的程老师也很幽默,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上得十分有趣。我当了老师以后,也力求像这两位老师一样讲话生动一些,幽默一些。在教学中,我还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各种矛盾。我以为,幽默也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会使人的心胸宽阔。实践证明,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能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更重要的方面。
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老师人格的作用。”他强调:“老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靠影响。这里面,老师和家长的影响最大。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我的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不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事实上,不管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有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从何而来?发展从何谈起?这样做,也违背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什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同志曾经说过:“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先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做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必须运用,即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
悟什么?首先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内容是不难理解的。)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基本要求。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吕叔湘先生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各种章句结构,各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师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逢其源’。”吕先生还说:“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都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语言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言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况且语言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以往正是我们“告诉”得太多,无意义的练习做得太多,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性,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觉得上语文课味同嚼蜡。
吕叔湘先生有一段名言:“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利益于看课外书。”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这是所有人——特别是语文能力较好的人的共同体会。可是看课外书有人讲吗?没有;看课外书没有人讲,却能提高语文能力,可见,讲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吕叔湘先生还说过,他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自己读、自觉地读是多么重要。
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章表达的意思、情感,都是很难讲准确的,也是没必要讲清楚的。柳斌先生说:“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呢,却求甚解不好读书!这样不行。”我觉得,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道出了一个事实,即许多东西,比如词语的意思,文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也没必要说清楚。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说过:“把什么问题都说清楚了,反而什么也没有了。”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
1、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虽然,我给学生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我读过的密密麻麻的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我这样做,也要求学生这样做。现在我常常只两三遍就能把课文读得较好,大概与我的生活阅历的丰富,爱好的广泛,情感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丰富分不开的。但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三遍两遍的事。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言教师(也是其它学科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2、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全班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对个别学生,到了高年级,有时我还一句一句地领着读。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每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告别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课上得精彩不精彩,往往就看这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在这时得到发挥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内容而读的。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微观探究”,最重要的要抓准“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语文教学不宜太强调“合作学习”;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恰当适度,因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书感悟。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
最后,有必要再说一说思想教育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课本编者的事。他们选的课文有什么“思想性”,学生读了就会受到那个“思想”的教育。张田若先生早就说过:“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学生把《一把油布伞》读得眼含泪花,能说他没受到感染?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记住“伟大的母爱”这个标签好?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联系实际”,“影射”学生。“影射”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位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也是“自得”的好,是“细无声”的好。
三、重积累
说到“重积累”,我们还要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谈起。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我曾看过一份报告,报告中说:“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脑结构的可塑性特别强,因此儿童有极强的语言能力”。我们过去对儿童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的潜能明显地估计不足。我们的语文教学,看课内,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情况特别严重。其中,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
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
周振甫先生曾经说过:“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他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而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不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时也这样。如此,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具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浅深轻重的含义。这时候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张光鉴先生指出:“现代视觉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对于外界的信息输入,视觉中枢只能够识别与理解它以前曾经经历过的某一类相似客体,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信息,只有在人的记忆贮存中找到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匹配与识别,从而才能使人理解。”把周振甫先生与张光鉴先生的这两段话加以概括,实质上是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与耦拿来过程。特别是在孩子的年龄尚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很强模糊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和管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运动,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是要强调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的积累。
怎样做到三个积累呢?
先说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我带实验班时,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00多首(篇),还有能背300首(篇)的。至于阅读的其它书报根本无法统计。他们中的不少人到了中学、大学都是佼佼者,不能不说与小学打下的语文功底有关。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叫他们记住: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不愿意做了。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又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 再说生活和感受的积累。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据我所知,如今农村的孩子,会爬树的很少,城市的孩子会游泳、划船的也不多,更少徒步远行的。城市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们到了农村,还真有把麦子当成韭菜的!再者由于独生子女多,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接触,少了一份情。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我带过两轮实验班,每个班都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对等班结为友谊班,性别相同的学生一一结为”对子“,成为朋友。指导他们定期通信,每年还到对方学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动,或看飞机,或钻坦克,或看解放军操练、射击,或共同爬山、垂钓,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城市……
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
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是运用。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是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和迁移。
下面先谈谈读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所有语文教育家都强调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刻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一旦学生得到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在班里郑重其事地讲。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法。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这是别的家长已经做过的,已经有了”先例“--家长往往会不声不响地解囊,予以满足。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做记号。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装这个本事。我的这个本领是跟我小学教历史的白老师学的。他每教一课,便把重点划下来,他说一句,大家划一句,把划下来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顺!一篇课文经白老师一划,变成了几句、十几句话。我读中学、师范时,便自己划。老师每教一课,我便用蓝笔划出我认为重要的地方。期末复习,我先把课文(包括各门功课)通读一遍,边读边用红笔划既省时又省力。我36岁那年到徐州市委党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时,由于我善于抓要点、重点,所以我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许多比我学历高的人都考不过我。问题是老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再说说由读到写的迁移。我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写“。孩子进了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从小的方面来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要适度,要求很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
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吕叔湘先生有过论述,他说:”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在这里,吕叔湘先生还把怎样培养运用语言的习惯说了。的确,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如我们迷了路,就自然地要去打听:”请问,到九里山怎么走?“等人回答完了之后,还会自然而然地道声”谢谢“。这就是习惯,几乎不用考虑,更不去想什么语法。为什么有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习惯好,习惯成自然。运用语言的习惯怎样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开始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
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也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比如读书、读报)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学地去做。如此下去,一天不读书,不看报,便会觉得一天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学生们有了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习惯形成了。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我宁可叫他们暂时有些抵触情绪,也要”强制“。什么叫”强制“?强制就是”你不这样做,我不答应“!所以开始的时候,”查“得特别紧,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自己的书)。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我向来是以自己的人格和责任心向学生表明我的工作态度的。我这样做,也许会被国外同行嘲笑,甚至指责,说我不尊重学生的”人权“,但责任心不允许我对学生放任自流。
还有一点,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晨读时,我常常有意地把我刚买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有意识地把我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学生翻看,我佯装不知;有时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臧否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张天翼童话选》,便带到教室里读。读到有趣的地方,我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我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人向我谝:”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我谈的”影响“即”身教"。
第五篇:于永正老师简单语文
于永正老师“简单语文”
1、下面先来说说我对简单语文的理解,它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很赞成他们的说法。举个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主任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如果忽视了读和写,也是教不好的。
2、清人,章学诚所主张的博约关系是一种以约驭博的治学思想.其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和学术背景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治学思想对其后学术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同仁提出这样的观点,就是“其实博和约是不可分割的,都得兼顾”。学生也很想了解先生提出这个观点的时代背景,以及是如何理解博约之的辩证关系的?
章学诚所主张的博约关系是一种治学思想。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专则成家,成家则己立矣。”意思是说,做学问始乎博,终乎约。读书开始要博览广取,然后集中攻读。治学和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边的“博”和“约”,是讲的读书要广泛阅览,扼要地吸收。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这对我们语文教学很有借鉴,我们应该交给孩子这个方法。
3、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简单语文如何做到简单阅读?
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
一、内容意义,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披文得意”,而且“披文得文”,也就是说“意、文”兼得,因此,钱正权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阅读课主要的目的是“得文”,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即要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千万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讨论课,把教室变成论坛。
4、简单语文是不是和深度语文相对而言的?立足之依据是什么?
简单语文,我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何国成先生说:“阅读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意思是说,钻研教材要有度,不必太深,更重要的是要积累语言。深度语文如果指的是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扩大阅读量,那么我更赞成。这种提法,和简单语文是一致的。
5、教语文,能不能像教数学一样反复地练习?如果像数学一样注重训练,人文精神又如何渗透?
大家牢记课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请大家记住张天若先生的话:“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老师也是一本书,老师这本书里要更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课文中的人文性。
所以有人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愿我们一起做个好人,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6、“简单语文”的提法真好,它给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而复杂的是什么呢?
简单语文,首先目标要简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这个要严格要求,训练到位。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当然,品味也是有度的,不能离开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因为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
复杂,大概是指讲得太多,太繁琐,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要么指的是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使语文味儿少了。我对复杂语文没什么研究,只能说这么多,谢谢!
7、简单语文,对各种题材的文章教学处理是否有模式?简单语文,是否意味要摒弃课堂上的一些花样,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简单语文是要摒弃课堂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下面给大家背诵一段文章三国演义第五回,作者用62个字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第一没有正面写战斗场面,完全用的侧面描写,但是从侧面描写中,可以感受战斗的激烈,关公的英武。如果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哪能得到这样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要“意”“文”兼得,必须读书。
8、语文要“简单地教”,是否要简单地读,怎样读才能获最大的益?许多学生读了很多课外书书,为什么不见成效?
语文教学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学生的确读了很多书,而且边读边想,精彩处要记忆,那么,他的语言积累会丰富的,语感会强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不要强迫学生看书,强迫,即使看了,也是没有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9、简单语文对于学生把握语文学科可能很有帮助,但它会不会影响语文博大的内涵和丰富的美感?就像快餐一样,是简单了,但仅仅能填饱肚子,可是营养不足?
简单语文不是快餐。厚积而薄发。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书读过了,怎么能担心没有营养呢?
10、提倡“简单语文”固然很好,但是它和考试中的出现的难、繁等怪题有否冲突呢?
书读多了,作文写好了,就不怕考试。举了例子:1996年,我带的一个班,有48位同学,我和杨晶抓的就是两件事:读和写。6年下来,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30多首(篇),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很少做练习题,发下来我也不做,但是,考中学的时候,我们班在全区语文均分第一。02年高考,48位同学,有41位考上大学。抓读书和作文,不要担心考不好,也不怕怪题和难题,因为怪题和难题不会有市场的。
11、(张祖庆)我所理解的“简单语文”,是对当下语文课语文本体失落的回归。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教材(文本)是新娘,拓展文本是伴娘。很多语文课,伴娘花枝招展,装扮时髦,远比新娘漂亮。而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往往忘记了新娘而记住了伴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若就本教本,容易被人诟病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大量拓展,则被人说成花里胡哨,不务正业。请问于老师,您怎么看待文本拓展这个问题?如果是适当的拓展是必要的,那么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拓展是有效的?拓展的尺度如何把握?拓展的时机如何把握?
关于简单语文的度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独特体验和多元理解的度,二是探究文本与拓宽延伸的“度”,三是自我“生成”与教师引导的“度”!
我认为,课堂上要“举一”,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得意得文,课内尽量不要拓展,因为时间有限。课外一定要拓展,否则不能形成语文能力,凡是语文能力好的,都是喜欢读书的人。
12、简单语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有何要求?为了达到此种要求,教师平时应如何修炼“内功”?
老师要是个读书人,要能写点东西。老师善读善写,学生才能善读善写,这是叶老反复教导我们的,课改要想根本解决问题,老师首先是个读书人。当然,如果老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的学生的潜能必然能极大地开发出来。美国有一所中学(名字忘了),出了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家一调查,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教师,于是,他们得出这个结论:学生跟着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学,就会很快成才。
13、所谓简单语文是否就是“大道至简”,所以想要简单不简单!那么我们老师在简单的背后应该做些什?请于老师从宏观(语文教学)与微观(课例的整体设计、导入、拓展等)的两个方面来手把手地教我们几招,谢谢!!
宏观就是要记住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怎样学语文,怎样教语文,就是抓住读写两个字。下面举一个课例,从微观上说。http://www.xiexiebang.com/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8002 这是我的一个课例的网址。
14、于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阅读您的课堂实录是一种享受,那么您平时的课堂也是这样进行的么?公开课和家常课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你千万不要被我的课堂实录所迷惑。我的课堂实录整理的都是公开课,平时上课哪能这样。没有时间啊,没时间去精雕细刻,也没有时间去查阅资料,告诉你,课,有两种,一种是公开课,一种是常态课。公开课是盛宴,常态课是家常便饭,二者的区别在于盛宴的花色更多,菜更加精细,给客人吃的,家常便饭是自己吃的,讲究的就少了。但是,这两者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抓住读写不放松,而且常态课可能比公开课抓得还要扎实。第二:善待学生,这一点,可能公开课做得比常态课做得好得多。
老师们,千万不要把公开课当作常态课,因为我的公开课和大家的可能也没什么两样。但是,我主张,多上公开课,因为公开课对我的帮助最大,会使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不要拒绝别人听课,别人听课是对你最大的督促和鞭策,再说一遍,不管什么课,要记住它是语文课,要善待学生。
(阳光男孩:公开课,是非常老师,非常学生,非常地点,非常准备下的课堂,永远不会和家常课一样!我来谈谈对公开课的看法,请于老师指正。我以为我们不要用常态课的标准来衡量公开课。因为对于公开课,听者的阅读期待与常态课不一样。听者是带着大量的“前见”与“期待”来的。若听到的都是大家都在教的东西,很多人会大呼上当,且愤懑地说,名家也不过如此。因此,上公开课的老师,心态就是“非常——非常态的;第二,上课的环境是非常的,因为在这么多的人面前,上课老师往往无形中会表现自我,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很多话也只有在公开课语境下才能说出来:再者学生大多也是承受老师、校长太多的期望,课前已经将书读得滚瓜烂熟,这时再要求公开课上成家常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以下是某人对“简单语文”的解读:
我以为,语文中的“简单”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简单”的是最为基本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指的是语文本身应该承载的东西,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此类。其二,“简单”的是最为有效的。教师的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的语言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其三,“简单”的是最为和谐的。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一相情愿,更加追求教学的情趣和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的精雕细琢,更加追求教学的自然和朴实。
魏星老师说:“‘语文倡简’的课堂就是要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刘效成老师说:“简单的实际上是最不简单的,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寻求简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简单的实际上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即生成的正确引导。我们的简单应该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感受更深刻一些,让学习更快乐一些。”何国成先生这样认为,“语文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的原则,应当牢记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教学自然法则。正所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一堂简易的语文课应当要‘目标集中、结构简约、引导自学、情知互动、精于读写、自成习惯。’”
有了理念的肯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就理念进行的操作。袁干斌老师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所说的‘语文倡简’,更侧重于小学语文,侧重于扎扎实实打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我们不能把语文这个概念人为地按照学段生硬地割裂开,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对语文训练的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品悟人生、陶冶情操、睿智心灵„„进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等,毫无例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也不是最重要的任务,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丢失了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小语教学只能是舍本求末,好高骛远。”
其一,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小学语文,立足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听、说、读、写,仍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我们要把语文的工夫花在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背诵口语交际能力等各方面。需要注重的是,这些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借助于大量的实效的语文实践,要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言材料的同时,感受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语姓小”,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越是把语文看得悬乎,搞得复杂,就越是偏离语文的正确方向,就越是让语文似是而非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文字的习得和内化,就是学会识字、写字、读书、背诵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还曾撰文指出,“小学毕业生语文基础应达到的五条标准,一是能识2500个常用字,并能写一手规范字;二是能背200篇好文章,并能读适合程度的书报;三是能写50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四是能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五是初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如此而已。
其二,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学习过程简洁起来;也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学习语文的方法简便起来;还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内容具体简易起来。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
我想,语文的“倡简”是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是要贯穿于师生教学语文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无论教师的教,无论学生的学,甚至语文素养形成的评价,都离不开“语文倡简”的核心与实质。那就是根据教材(文本)自身的独特性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身心特点,关注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无限利用“倡简”所提倡的教学情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逐步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如此而已。
什么要倡简?“倡简”实际上要运用剪枝的学问,以达化难为易、以少胜多,以约驭博的目的。简是浓缩,是提要钩玄,不是少;简需要对本体结构有清晰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
如何“倡简”?我认为“倡简”必须在整合与统筹上下工夫。四个字,两个关键词,一个“整合”,一个“统筹”,合并同类项才能简。
对于“简单”,还想重复这样几个观点:简单不是减少。对于“简单”,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简单”了,就“无所事事”了,就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般。实质上,我们提出的“简单”并不是减少,并不是把需要学生经历的语文学习过程或者情感体验浓缩,甚至放弃。相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不仅仅不能减少,还应该适当地增加。比如学生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简单”中的重头戏。反过来说,语文中的“简单”也需要进行“剪枝”,要剪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要剪掉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
关于“简单语文”还想提出一个“魂体概念”!正如很多老师问的,我们的语文要“简单”?怎么“简单”?这就是“魂”。魂如果不附体?就成了“游魂、孤魂”!所以,我今天还想在这样的空间里提出“魂体”概念!即“魂要附体”!那么“简单”究竟要依靠什么?我以为是“务本、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