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小编推荐]
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构造数列的意识及探究、分析与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究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磨炼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性、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点及公式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公式的应用条件。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探讨---建构教学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复习
等比数列的定义
an1q(q0)an等比数列的公式
ana1qn
1(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西萨,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的上述要求吗?
(三)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同时告诉学生一个抽象的答案,如果按西萨的要求,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它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多年小麦产量的总和.
问题2:,,…,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究一:+++⋯+,记为64=+++⋯+①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究二: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①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264=+++⋯+②式.比较①、②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①、②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
思考:为什么①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四)类比联系,解决问题
探究三:如何将结论一般化,设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q,如何求前n项和为?
探究四:在导过程中,由 1−q =1−1,得到= 1−1 /(1−q)对不对?
探究五: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如何把用
1、、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探究六:简单提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另俩种方法。提取公比法和和比定理法,增强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能力
(五)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六、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七、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西萨的第二个要求需要大约7380亿吨小麦,比第一个要求更加苛刻,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国王吗?让西萨自己去数他要的麦粒,事实上,假如他一秒钟数一粒,数完这些麦粒所需时间约是5800亿年。
八、课后作业
必做题: 练习1,2
第二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范文模版]
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的生命力正在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咱们在前边数列这一部分看到了很多有联系的数,排成一定顺序的数,我们重点研究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正是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数与数之间美妙的联系,那么首先在等差数列当中,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以及前n项求和公式,那么现在咱们一块回忆一下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当中,我们注意到,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要多一个公差d,那么,再把对等的两项交换顺序后,我们又一次注意到等差数列从倒数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后一项少一个d,就是通过这样的本质特征,我们发现了等差数列各项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消除这样的差异呢?(停顿两秒,之后同学一起回答)把这两个式子相加,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先找差异,再消除差异,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倒序相加”的方法。
好,我们再来看等比数列,在等比数列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定义,通项公式,那么接下来应该学习它的(在此停顿一秒,学生一起回答)前n项求和公式,好的,前n项求和公式。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企业家,现在,你的公司在经营上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向银行贷款,银行和你商定,在三年内,公司每月向银行贷款一万元,为了还本付息,公司第一个月要向银行还款一元,第二个月还款2元,第三个月还款4元,„„,那么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公司每月还款的数量是前一个月的两倍。那么,你作为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你会在这个和约上签字吗?思考一下,和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提问,怎么样会不会签约?那么请你吧这么一个在你的公司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把这个借款的过程(借款的过程也就是银行每月给你的过程,银行每月给的钱可以构成一个?)构成一个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好,an ,这个数列的首项?)首项是10000,(首项是10000元,)公比是1,(一共有多少项?)一共有36项。(好的,第二个,bn)首项是1元,(也就是你每个月给引港的还款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他的首项是1,公比是?一共是多少项?)
那么你通过什么计算出我不会和银行签约,通过计算数列的和,好,首先我们来看看,在银行借给你的钱的和是?那么你还给银行的钱呢?非常好请坐
现在这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个实际问题概括成了数学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原来是两个等比数列的问题,我们在决定要不要和银行签约的过程也就是去比较一下银行借给我们的钱和我们还给银行的钱之间的差异,好,银行借给我们的前已经解决了,那么我们还给银行的钱又怎样计算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前n项和,试想,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能精确的计算出我们还给银行的钱是多少,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我是否和银行签约,是不是?
接下来在这个36项求和的过程的当中,这个等比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是倒序相加法,剖析倒序相加法的本质即整体设元,构造等式,利用方程的思想化繁为简,把不易求和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求和的问题,从而求和的实质是减少了项.那现在用这种办法还行吗?若不行,那该怎样简化运算?能否类比倒序相加的本质,根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特点,也构造一个式子,通过两式运算来解决问题?
第三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案
课题: §2.5等比数列的前Ⅱ.讲授新课
n项和
[分析问题]如果把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一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各格所放的麦粒数总合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下面我们先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Sna1(1q)1qn ①
或Sna1anq1q
②
当q=1时,Snna1
当已知a1,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a1, q, an时,用公式②.公式的推导方法一: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a1,a2a3,an它的前n项和是
Sna1a2a3an
Sna1a2a3an由 n1aaq1n2n2n1a1qSna1a1qa1qa1q得
23n1na1qqSna1qa1qa1qa1qn(1q)Sna1a1q
∴当q1时,Sna1(1q)1qn ①
或Sna1anq1q
②
当q=1时,Snna1
公式的推导方法二:
有等比数列的定义,a2a1a3a2anan1q
根据等比的性质,有a2a3ana1a2an1Sna1Snanq
即 Sna1Snanq(1q)Sna1anq(结论同上)
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 公式的推导方法三:
Sna1a2a3an=a1q(a1a2a3an1)
=a1qSn1=a1q(Snan)
(1q)Sna1anq(结论同上)
课题: §2.5等比数列的前●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首先回忆一下前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Sna1(1q)1qnn项和
①
或Sna1anq1q
②
当q=1时,Snna1
当已知a1,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a1, q, an时,用公式②
课 题:数列复习小结
教学过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三、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a1、an、n、d(q)、Sn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四、知识精要: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an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an1and(常数),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对于数列an,若2an1anan2,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ana1(n1)d。[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Snn(a1an)2a1S1(n1)SnSn1(n2)[数列的前n项和] Sna1a2a3an
2.Snna1n(n1)2d
[说明]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等差中项] 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Aab2或2Aab
[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an是等差数列的第n项,am是等差数列的第m项,且mn,公差为d,则有anam(nm)d
2.对于等差数列an,若nmpq,则anamapaq。
3.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kN*,那么Sk,S2kSk,S3kS2k成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之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2ab。[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an1anq(q0),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2.等比中项:对于数列an,若anan2a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n1如果等比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是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为ana1q。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na1(1q)1qn(q1)Sna1anq1q(q1)当q1时,Snna1
[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anamqnm
2. 对于等比数列an,若nmuv,则anamauav
4.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kN*,那么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如下图所示:
4、数列前n项和(1)重要公式:
123n123n222n(n1)22;
; n(n1)(2n1)612n333[121n(n1)] 2(2)裂项求和:
n(n1)1n1n1;
第四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作业
第五章第3讲
一、选择题
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2a12=16,则a5=()A.1B.2C.4D.8
2.[2013·安徽名校联考]已知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为S39
n}n,a32S3=2,则公比q=()
A.1或-1B.-1C.1D.-1或1222
3.[2013·泉州五校质检]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a1=3,前三项的和S3=21,则a3+a4+a5的值为()
A.33B.72C.84
D.189
4.[2013·合肥质检]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2n
(n∈N*
+1·an),则a10=()A.64B.32C.16D.8
5.[2013·衡阳三联]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已知a2·a4=1,S3=7,则S5=()
A.33B.31171544C.2D.2
6.[2013·湖南重点中学调研]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且前12项的积为212,则a3a6a9a12的值为()
A.24B.26C.28D.212
二、填空题
7.已知等比数列{a}中,a5
n1+a3=10,a4+a6=4,则等比数列{an}的公比q=________.8.[2013·金版原创]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之和为Sn,已知a1=2011,且 an+2an+1+an+2=0(n∈N*),则S2012=________.9.[2013·南京模拟]记等比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n∈N*),已知
am-1am+1-2am=0,且T2m-1=128,则m=________.三、解答题
10.[2013·锦州模拟]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3=7,a1+3,3a2,a3+4构成等差数列.
(1)求a2的值;
(2)若{an}是等比数列,且an+1 11.[2013·湖州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5=9,a2+a6=14.(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bn=an+qan(q>0),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12.[2013·浙江模拟]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a∈R),且11 n}的首项a1为aa1 a2,a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对n∈N*,试比较11111 a2+a22+a23+…+a2na1 自强学校高一数学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 A.2B.2C.2D.24.设{an}是首项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则“a1<a2”是“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0=2,S20=8则S30=________.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运算 【例1】 等比数列{an}满足:a1+a6=11,a3·a49q∈(0,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该数列前n项和Sn=21,求n的值. 总结:在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应根据公比q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切不可忽视q的取值而盲目用求和公式. 练习1.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设S3=12,且2a1,a2,a3+1成等比数列,求Sn.等比数列的判定及证明 【例2】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an+1,求证:{an}是等比数列,并求出通项公式. 总结: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即证明an+1*2* =q(q≠0,n∈N),二是利用等比中项法,即证明an+1=anan+2≠0(n∈N). an 练习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Sn+1=4an+2.(1)设bn=an+1-2a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3】(2010·上海卷)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n-5an-85,n∈N*.(1)证明:{an-1}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Sn}的通项公式,并求出使得Sn+1>Sn成立的最小整数n.总结: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以数列为背景的不等式证明问题及以函数为背景的数列的综合问题体现了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的特点,该类综合题的知识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从而一直成为高考命题者的首选. 练习3.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an+1=3Sn,n=1,2,3,„,求: (1)a2,a3,a4的值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2)a2+a4+a6+„+a2n的值.作业: 一、选择题 1.已知{an}是等比数列,a2=2,a5=4q=() 111A.-2B.2C.2D.2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a1a2a3=5,a7a8a9=10,则a4a5a6=() A.42B.7C.6D.52 1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t·5n-2-5t的值为() A.4B.5C.5D.54.已知等比数列{an}中,若a1 005·a1 007=4,则该数列的前2 011项的积为() A.42 011B.±42 011C.22 011D.±22 011 225.若a1=1,对于任何n∈N*,都有an>0,且nan+1=(2n-1)an+1an+2an.设M(x)表示 整数x的个位数字,则M(a2 011)=() A.2B.3C.4D.5 二、填空题 6.数列{an}满足a1=1,an+1=2an+1,若数列{an+c}恰为等比数列,则c的值为________. 7. 等比数列{an}的公比q>0,已知a2=1,an+2+an+1=6an,则{an}的前4项和S4=____.8.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2,S6=6,则a10+a11+a12=________.9.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令bn=an+1(n=1,2,„),若数列{bn}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则6q=________.三、解答题 10.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4=1,S8=17,求{an}的通项公式. 1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3,an+2=3an+1-2an(n∈N*). (1)证明:数列{an+1-a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2.在数列{an}中a1=1,an=2(an-1-1)+n(n≥2,n∈N*). (1)求a2,a3的值; (2)证明:数列{an+n}是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3)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第五篇: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