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3:3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篇: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是以信息传递为渠道,促进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可行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语文的教学过程,又称为教学程序或教学流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从授课类型来看,包括识字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习作教学过程、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等。从授课流程来讲,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课题、课型、教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等环节。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不同文体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散文的教学过程模式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要抓住散文的特点。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上。然后,要把握文中的情感。感知文章的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如《春》这篇著名的散文,文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热情洋溢、清新明快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活泼向上、轻松惬意的感觉。接着,在探究中鉴赏文本表达的技巧,训练学生从中品味出散文中的情感,善于从语言表达中发现美。最后,抓住细节,品出其味。从总体上来说,散文教学的模式如下:

(1)导语设计,激发美。

(2)朗读美文,理清思路,归纳课文提纲。(3)学生自读,体会景物特点,体会自然之美。(4)季度课文,品味语言美。(5)细处研读,感悟写法美。

(6)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总结美、寻找美,创造美。(7)分层作业,美的训练,美的迁移。

二、文言文的教学过程模式

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来说,似乎是“天书”,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也是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突破阅读障碍之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同时要局部研读。当然,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小石潭记》以游踪和视线为顺序,线索明确。在写景上,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果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变得灵活起来。概括来说,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如下:

(1)导入及解题。

(2)疏通文章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意。(3)注重分析第XX段落。(4)课内巩固练习。(5)布置作业。

三、诗歌的教学过程模式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在古诗教学上,要首先引导学生会读诗。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诵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然后,读懂诗题、人物,体会诗歌的整体含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读懂诗题,读懂人物,读准诗文。(3)抓字眼,明诗意,知情景。(4)体会诗境,诵读情感。(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四、记叙文的教学过程模式

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件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人物。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写的。教学时,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所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细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准确生动的描写,表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并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草原》一文。这类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所写景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描写的顺 序,领会情与景的关系。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具体、细致的描绘,把事物的特点再现出来,并以此传达作者的感情。例如:《猫》、《翠鸟》等课文。在教授这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理解作者的情感,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描写事物的语言。从宏观角度来看,记叙文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境设疑,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研读课文,读中感悟。(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5)深化情感,主题升华。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学设计题练习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学设计题练习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教学过程撰写注意事项

板块安排,写详细,写具体,策略丰富,重点凸显。

1.尽量写好“过渡语”(导语)。

2.注意行为动词。

3.科学使用教学语言。

4.列出重点句子、段落的过程。

5.切莫写上“师生对话”(师:„„生:„„)。

6.合理预设学生语言。

7.设计意图少而精。

8.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设计题四个强调

1.开课:简洁有趣,整合鲜明。

2.思路:板块结构,主线分明。

3.过程:重点凸显,过程展开。难点化解,深入浅出。

4.媒体:适时适量,真正辅助。

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四、教学设计书写方法

1.书写内容及步骤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评价。

2.书写说明

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

(1)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2)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3)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4)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5)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6)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万能

课程目标:《记叙--》

《说明》

《作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作文的主体来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掌握描写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学生懂得。。的道理。----(文章涉及内容定)

方法,能够表达事件的情感,运用 教学重难点: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

一定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情:理解主题思想感情

一、。。。导入。

-------重难点:能通过事件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

一、联系实际导入

《成语》

1、了解作者,课文背景介绍(教师或音频示范朗读)--了解说明对象

二、写作前准备

----教学目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段中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1、带领学生审题

知:流利朗读课文

三、再读全文,细品研读。

2、师生共同讨论选材

理解文章大意

1、找出关键语句。

3、确定作文选材

过:通过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求),教师指导。

三、写作方法指导

讨论,理解成语

3、教师总结归纳。

1、教师指导事件描写方法

含义。

四、拓展活动,延伸思维。

--(与中心相关的活动)

2、学生练习举例

教学过程:

五、小结作业。

四、教师点评

一、图片导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三、再读课文,教师引导 课程名称:《文言文-》

《--诗歌》

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基本 教学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能够背诵全文。(能正确理解诗歌大意,能理解--生字词)

1、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能够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的形象,教师提问,重

---(以读促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描写,理解---手法)

点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中心)(诗歌的中心思想)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翻译全文。

四、巩固提高:学生自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述成语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梗概。

一、-----导入

五、正确运用成语,分享故事。

二、新授课

板书设计

1、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古诗,解释诗题及重点词语)

2、再读文本,详解全文,分小组角色扮演(内容定)---(学生分小组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正音。

1)组内角色扮演,根据注释解释文本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现代诗换思考提问)2)教师提问,小组为单位比赛回答,教师指导。

4、创设情境,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或思想感情。3)分析讨论文章中心思想

1)学生-----,师讲解 4)教师总结

2)学生-----,师讲解

三、巩固提高:小组练习自主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尝试背诵古诗)

四、作业:课后思考题。

诗歌大集合

五、板书

六、反思

第四篇:国考经典教学设计整理

教学设计

例1:《小数乘整数》的内容分析

小数乘整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建立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并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除法和混合运算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以买风筝的情境引入课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充分说明数学源于生活。为了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课程理念,然后教材呈现了多种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初步感知算理和理解算理的过程,培养了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

例2:旋转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对称、位置,对旋转现象有了一定得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当中的视图部分,学习好此课,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材首先通过出示钟面指针转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钟指针旋转的规律:再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风车转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事物旋转后的变化:最后通过画图的动手操作形式,来教学如何画出旋转后的图像。

学情分析:从知识点上看,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平移、对称,知道了一些常用的角度,且在单元的开始,学生又学习了位置,同时,生活中关于旋转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得知识基础。从能力上看,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国度阶段,具备了一定得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这些能力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从情感上看,五年级学生好奇心重,希望探索新事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旋转的现象,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旋转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心智。

例3:“异分母的加减法则”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本节内容涉及到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其本质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例4:“认识角”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例7:一堂课的目标中含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 1 质;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等。

分析:违反了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

例8“认识角”的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便于学生接受。(2)实践感知,建立表象

活动一:画一画,剪一剪。

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

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

活动二: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现?(3)活动操作、巩固应用 活动三:找一找。

①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②反馈摸出的图形有:

③分组交流:①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②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④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老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活动四:做一做。

①交待活动要求:在组内选择有用的材料(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纸、长条、图钉)制作一个你喜欢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两边。②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③组织学生参观作品。④学生质疑、评价、提问。

如:能告诉我这个制做的角在哪儿吗?(4)小结

本节采用反思总结、深化认识.(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1)你在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收获是什么?

(2)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励看书)?(3)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5)布置作业

例9:模板(平行四边形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问: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在有方格的纸上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用书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说说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通过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二、实验操作,探究公式

1、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1)学生动手操作。

操作学具,将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折一折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观察、思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抽象概括公式。1)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概括公式。

三、练习:

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边长24.4米,高1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写出公式,代入数计算。2、65页练一练。

四、全课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作业:练习十四5、10题。

六、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 高

字母表示:s=ah

例1: 《观潮》的内容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也是自然奇观版块的第一篇课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展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先总的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然后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和“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描写看到和听到的壮观景象。在重点部分“潮来之时”又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潮声、潮形写出了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这种情感体验和引导方法对学习后三篇自然奇观的课文具有指导意义。

例2:对“一个村庄的故事”从结构、手法、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对上述文本从结构、手法、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实际上考察的知识点就是“学习任务的分析”。所以围绕结构、作用等内容阐述。

答:本文篇幅短小,描述了一个小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本文语言朴实,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运用了比拟、排比等修辞,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 3 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3:“一个村庄的故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例10: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

(2)体会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会“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4)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问题: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分析上述目标是否科学?

答:在这个案例中,该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目标清晰明确,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明确表述教学目标,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案例:音节的拼读

一、学习拼音方法

1.出示图片。问:图上的小女还推出了哪两个字母卡片?(声母b和单韵母ɑ)。

2.教师示范发音:把声母b和单韵母ɑ很快地在一起相拼,就拼出了音节bɑ,读b-ɑ→bɑ。

3.讲解两拼音的组成

bɑ是由声母b和单韵母ɑ组成的,叫声韵相拼的两拼音。两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

讲解拼音要领:b读得又轻又短,ɑ读得又响又长,要很快地连起来读。(教师反复示范拼读过程,学生模仿读)。

4.教读两拼音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练习音节的拼读

1.带调拼读:b—ā→bā b—¨¢→b¨¢ b—ǎ→bǎ b—¨¤→b¨¤

带读词语:八个、拔萝卜、打靶、爸爸 2.出示声母是b的其他音节,练习拼读:

(1)bo bi bu 先说说音节的组成,再进行拼读练习。

4(2)带调音节:bò bí bó bǔ bú

口诀法实例:伞把t,拐棍f,靠背椅子真像h。两门m,一门n,n字伸头就念h。

z、c、s后有椅子,翘起舌头zh、ch、sh。(椅子一靠,舌头就翘)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y 就脱帽。(学生小ü真骄傲,两只眼睛往上瞧,多亏朋友 j、q、x、y,帮它摘掉骄傲帽。)例12:“小小的船”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味谜语,激趣导入

谜语谜语: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

出示课件: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学生猜谜。

问: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三)细读课文 1.体会前两句。

2.体会后两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由练读、指名读、比赛读、评读。

(四)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生字在课文中变成红色。

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能说说是怎么记住的吗? 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

船 舟(背景为小船的插图,渗透字意。区分舟字旁和“舟”。)尖 小(背景为注射器的插图,渗透字意。区分小字旁和“小”。)坐(背景为两个人坐在地上的插图,渗透字意。)

看(背景为一人将手搭在眼睛上往远处看的插图,渗透字意。)闪(背景为门中一人闪过的动画,渗透字意。2.巩固生字

(五)学写生字

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

师:要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地方? 学生提醒,教师指导写生字。

(六)小结,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古人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词。

出示课件:有关的诗词,如“静夜思”“古朗月行”等。

出示课件:阿波罗15号飞船的宇航员和月球车的图片以及有关月球的知识。师: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可以上网,到“月亮网站”收集一些资料。

[设计意图:这里鼓励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推荐“月亮网站”,倡导收集古诗词等环节的设计,沟通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把学生当成了学习、发展的主人

例13:声母b和单韵母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说话引出b 出示图片。

问1:图上画着谁?

问2:他在干什么?

二、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b、b。”

三、学习b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图上画着什么?(一只小白兔,拔个大萝卜。)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bá让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á。

(3)念儿歌,边读边表演,作为课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萝卜。”

四、巩固练习

(1)认读卡片。

(2)用纸条演示,教师读音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在发什么音?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0)

1. _______________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A.教师素质 B.教学技巧 C.教学技能 D.教学方法 答案【 】

2.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 A.需要层次论

B.认知失调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 】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背的是____________。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 合作学习答案【 】

4.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_____________。A.先行组织者 B.范例式教学 C.强化原则 D.最近发展区 答案【 】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时,如何判断学生专心听讲: A.叉臂抱胸,或跺腿颠膝

B.眉头紧锁,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 C.身体后仰,或不自觉摇晃身体

D.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目光凝视,神情专注 答案【 】

6.分析性提问一般使用哪些关键词: A.选择、分类、列举、应用 B.阐述、比较、叙述、解释

C.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 D.为什么、什么关系、什么原理、论证 答案【 】

7._____________被誉为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A.学会交往 B.学会合作 C.学会表达

D.学会评价 答案【 】

8.课堂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A.组织功能

B.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C.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D.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答案【 】

9.下面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C(条件)A(对象)D(标准)B(行为)

B.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做具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方法。C(条件)A(对象)B(行为)D(标准)C.依据参考手册,学生能 用正确的格式书写求职信函,无语法错误和拼音错误。C(条件)A(对象)D(标准)B(行为)D(标准)

D.请你 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A(对象)C(条件)B(行为)D(标准)答案【 】

10.____________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以及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等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A.学情 B.教学情境 C.认知水平D.教学起点 答案【 】

二、多项选择题(4×5)

1.布鲁纳依据他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答案【 】

2.倾听的全面性是指: A.倾听方式的全面性; B.“兼听则明”;

C.倾听内容的全面性; D.倾听对象的全面性。答案【 】

3.教学语言首先必须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 A.必须简洁明了; B.使用当地方言;

C.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国家政策法规; D.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答案【 】

4.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可以传递出内心深处惟妙惟肖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A.注视的方式; B.注视的时间; C.目光的合理分配; D.注视的合理。答案【 】

5.下面有关听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必设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

B.听课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C.听课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影响听课活动的主观因素很多。D.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答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C】 2 【A】 3 【A】 4【D】 5【D】 6【D】 7【B】 8 【A】 9 【B】 10【A】 10【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4×5)

1【ABCD】 2【ACD】 3【CD】 4【ABC】 5【BCD】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C E)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E)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ABC)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C D)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DE)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BCD)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ABCDE)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ABCDE)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ABCD)

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ABCDE)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A)

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ACE)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

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应理论 C、潜意识 D、人格三分法 E、社会学习理论(AD)

22、注意具有 等特性。

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ABCD)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E、深刻性(ABCD)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 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E、判断与推理

(BDE)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C(BCDE)

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

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E、信息技术教育(C)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C)

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E、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本题10分)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答案要点: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4.教师是研究者 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三、分析题(注意: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本题20分)●小学老师必答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请你分析:①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 ②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小学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DE)

26、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三个维度去考虑。

①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儿童自身的经验:

②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

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下载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 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0)1. _______________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A.......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分类教学设计

    1、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 二、1、图片引入,录音范读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朗读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 (2)指名......

    2015上 国考 教师资格证-小学范文大全

    2015年3月15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教学设计 A.循......

    国考教师资格证人事关系证明

    人事关系证明Xx县教育局: 兹有xxx同志,男,身份证号:xxxxxxxxxxxx,于 20xx 年 xx 月进入本校工作,系我校在职在编教师。 特此证明Xxxx组织人事处 2013年xx月xx日......

    2016下 国考 教师资格证-小学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教学设计 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

    语文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说教学过程 案例一 《爬山虎的脚》 (一)直观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

    教学设计(过程)

    过程资料 教学设计:体会古诗词、昆曲、荷文化与苏州园林的比较法学习(2014-04-14 17:54:51)[编辑][删除]转载▼ 第十九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1: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效例句用“只要……就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