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第一篇: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测评”。)

二:前提测评

①请一位同学回答。

②范读(点击开关)。

③学生齐读。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好,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四:朗读训练

①播放一遍。

②学生齐读。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

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

③讲解“想象”的定义。

④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从“天河现水牛”图创造出“牛郎织女”图。

(好,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五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将会请同学们回答。)

(一)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五)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六:能力训练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二,说说自己的联想。)

2、看图三,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四,展开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今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七:音乐欣赏

①播放一次。

②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环节,通过“导学达标”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导学达标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四)联想:菏叶上的水珠象(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此图,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九: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十: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第二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嫦娥奔月、玉兔东升、月下老、吴刚砍桂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可提示注意“小序”中的“兼”字以及联系自己在外所查询的资料。)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三)深入理解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中结束上。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

(八)板书设计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第三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情怀。3.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月亮的诗句

让学生说描写月亮的诗句

清代词评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千古绝唱”,来领略苏轼笔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情怀。3.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

2.学生试读,点评 明确:宫阙,还有一字也读què,板书“阕”可以组词为“上阕”“下阕”词可..以分上下两阕,或者上下片

3.疏通大意 初读课文后,结合注释疏通词意,将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疑难。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交由全班讨论。(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2)谁能用优美语言描述这首词的意境。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结合词意提示,背诵词

四、文本探究 品一段真情

1.苏轼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月亮?

2.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

3.词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的内心矛盾? 诉一曲衷肠

品读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情? 用我从-------这一句,读出了--------的苏轼来说话。

在遭遇仕途困顿时,苏轼的自我调整是很深刻的,善于从自然、宇宙中找到处世哲理,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豁达。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谪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远贬岭南时作《定**》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谪贬黄州作《临江仙》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谪黄州时作《定**》

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

另一位“谪仙人”李白《行路难》

抒一腔豪放

婉约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诗人的情感是积极高亢,乐观向上的,情感的基调此时已有先前的低落转为高扬。这也恰恰体现了苏轼“豪放”的风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另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五.古词新唱

这首词表达出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了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而被人们谱写成歌曲,请大家欣赏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会唱的一起唱。

第四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授课老师:

教学目的: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这首词。2.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秋月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检查预习

宫阙(què)

玉宇(yǔ)

朱阁(gé)绮户(qĭ)

无眠(mián)

婵娟(chánjuān)

三、简介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词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四、初读全诗,感知内容、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研讨分析词的内容:结合注解,疏通文句。

3、思考讨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

讨论概括: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讨论概括:实景:明月、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③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讨论概括: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想象: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4、小结

①文章结构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下阕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②主题: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对亲人的思念。

五、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1、配乐朗诵

2、体会诗情

六、发挥想象,再现情景 听歌曲,再现情景。

七、迁移

1、课后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赏析喜爱的咏月明句。

例子:这是一位同学对《静夜思》的赏析,请大家模仿它,说说你喜爱的咏月名句。我爱这首诗的自然美,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给人一种朦胧美。我也爱这首诗真实的思乡情。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第五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理解词义,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做着内心真情实感;

结合相关词作进行比较阅读,拓宽积累知识面。3.情感价值观

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意蕴,通过反复朗读,积累名句。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默写。[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3.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教学设想] 学生对词不算陌生,对于诗词的积累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喜欢读诗词,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又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如何读词、鉴赏词,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官体验,通过投影仪、光盘、录音机和flash的运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通过再现使得已经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性,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来娘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之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她本身所具有的美好含义使它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宠儿。人们用华丽的、优美的词语去形容它、描绘它,也通过月亮去寄托情思。

师:在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有月的名篇,大家回忆一下是那一篇? 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要求学生集体背诵并请个别学生谈谈从这一篇名篇中能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性格与思想气质。

(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在苏轼的作品当中首屈一指的事我们今天要看到的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现在我们既要一起来欣赏这首著名的、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大家可以默默的跟着录音带小声地读。

二、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三、分析正课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词一共有三个部分组成,请同学们回答分别是哪三个部分。2.介绍词牌,并要求学生从小序当中汲取有用的讯息。3.分析词正文部分

①教师涉及问题,指导学生解读诗意

问题一: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问题二: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那些词句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②显示板书

上阕——饮

月——宫阙(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追求美好生活

感情

(突发奇想而问天)

欲——恐

地方

∣ 下阕——难眠怀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哲理—→美好祝愿

(善

生)

理智 4.名句赏析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小结: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探究

从本词的主题进行探究和从本词的艺术手法进行探究

五、总结归纳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特点。这首词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表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失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后理智战胜情感,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眷恋人生的思想情感。让我们由衷的赞叹一声“旷哉,苏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2.写出本词中希望大家年年平安、共享美好时光的千古名句; 3.写出描写月亮或友情的三句名诗。[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一次新课改精神的大胆尝试。在探索教学的过程中我 感悟到了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课堂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氛围当中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是自读课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但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还必须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载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教师招聘考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调动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咏月的诗词。课件设计 1.亲自动手制作《花好月圆》的MTV。 2.走近苏轼———资源共享(了解作家、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片1)(古典音乐响起) 同学们,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本词是苏词的代表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教学重点: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传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讲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义 1、背景:苏轼(1037 -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注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 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学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指导学生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和主旨,掌握本词的名句和哲理句; 3、背诵本词,尝试默写有关月光与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