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读书笔记
《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读书笔记
——泸州十八中
程瑀
笔记1: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阐明自己所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不是仅仅指带有问号的一般性问题,而是特指那些可以引起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去创造。因此,培养学生会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分四步走:
一、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
1、从挂图、插图、声象等素材中发现问题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3、从各种俗语中发现问题
4、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
5、从自身体验中发现问题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提出具有科学性的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层次
1、以“问题化”的陈述方式提问
2、提出可以进行探究的“科学问题、探究问题”
(二)“问题提出”的一般方法
1、因果法:观察到一个物理现象时,就要开动脑筋问一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类比法:比较同一物理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不同概念,不同规律之间的异同;比较某一瞬间前后情况的变化;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说法和理论;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
3、验证法:对推理得出的结论,能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吗?反之,实验中发现的规律、现象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解释吗?
4、扩大法:从特殊情况或现象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更大范围或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这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合于某些特殊情况?怎样改动才可以应用到另外的情况?
5、极限法: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或成立的理论与规律,放到极端条件下还会出现或成立吗?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说现实世界是有摩擦力的,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上的事物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6、变化法:如果原因改变,结果会怎样?
7、转化法:物体的性质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吗?
8、逆反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正定理成立,逆定理也一定成立吗?
9、归纳法:有众多相似的现象,这些现象有共同点吗?它们遵循什么规律?
四、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于本课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于本课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有:
1、限制提出问题的范围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从某个,或某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发现和提出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2、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引导学生筛选出普遍关注的,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
3、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流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将一些放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可以布置给学生在课外,或者活动课上进行探究。
笔记2: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也是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了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
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依靠直觉而做出的各种假定。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假设。假设比猜想更具有合理性,对探究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在猜想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提出尽量多的猜测与可能,不需要考虑问题与猜想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思维常常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非逻辑的、发散的状态。在假设环节,通过对猜想的排查和做出种种的解释进行提炼总结,因此需要一种逻辑的聚合思维。
一、猜想与假设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性原则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不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不仅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结论的可能,对探究过程也没有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靠盲目的尝试,要根据已有的理论、自己的经验和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事实以及人类特有想象力、创造力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
猜想与假设虽然是针对一些客观事实和现象而提出来的,但科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解决个别问题,而应是一类问题,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因此,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要具有某种规律性。
3、方向性原则
猜想与假设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指导着探究计划的制定和方案的设计,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实验器材的基础。因此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应能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进行。
4、开放性原则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中学生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不同学生由于经验、知识、能力的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假设。探究教学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就要让每位学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保证提出的猜想与假设的开放性。
二、猜想与假设的方法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猜想什么、二是怎样猜想、三是怎样将猜想转化为科学的假设。
1、让学生明确猜想和假设的方向
由于学生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面前,根据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敏锐的感觉提出科学的猜想和假设,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凸显出一些问题解决方式或答案的信息,使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暗示性。这样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时,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做出一些毫无边际的猜想与假设,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
(1)利用经验和直觉思维进行猜想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了大量的日常经验和知识,它们是学生进行猜想的直接来源和素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它往往会形成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创造的灵感。在探究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和直觉让学生猜想是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有效手段。
(2)运用归纳法进行猜想
学生对一些经验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结论的可能从而提出猜想。
(3)利用类比联想进行猜想
科学研究中,根据事物结构、性质、表现等方面的相似特点,进行自然的联想而引发的猜想。
在科学探究中还有很多提出猜想的方法,例如观察分析法、反向思维法、溯因判断法、因果判断法、概括外推法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客观事实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3、让学生学习将猜想转化为假设
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猜想都制定详细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这就需要把猜想进一步加工转化为科学的假设。
(1)通过简单的实验,从猜想中提炼假设
(2)经过合理性分析,提出假设
总之,猜想与假设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新课教学中尤其如此,我们只有重视这个环节,并精心设计这个环节,才算真正做到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更利于发挥物理课程的总体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笔记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它旨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使探究活动的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
要完成好“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个环节的教与学,应该明确:
一、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的一般的做法是:
分析该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
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确定选择哪种方法
确定需要什么实验器材
构思操作步骤
二、制定计划侧重于计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份完整的计划内容包括: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情况的猜测、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材料和工具、研究的记录方式等。
三、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是:
1、尽量减小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
2、尽量减小由于测量仪器不准确带来的误差;
3、尽量减小外界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四、选择实验器材
选择实验器材要考虑到实验器材的安全性、实验的误差、实验操作方便与否、实验器材的规格、探究器材的成本等因素。所以,在进行探究所需器材的准备时,可多提供一些与该探究无关或可以作为替代的器件,供学生自主选择。
五、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猜想与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
常用的物理实验设计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排除法、理想实验法、定量测量法、科学推理法等,研究一个物理问题或物理规律时,往往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
六、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计划来初次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就再次修改研究计划,按照新的研究计划继续进行实验。
2、在实验前汇报计划,让学生对计划提出质疑,在交流中完善计划。
3、探究结束,引导学生回头来反思自己的计划,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漏掉了、哪些调整了、哪些补充了,这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比较规范地操作,体现计划对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总之,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一种创新活动,需要打开思路,安排合理步骤,才能设计出较好的实验方案,慢慢养成科学研究中很需要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搞好探究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将如何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如何指导学生展示、交流、调整和确定实验方案;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放在教学设计的重要位置上。
笔记4: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能力的培养
“进行实验”是收集证据的必要过程,“收集证据”是为进行科学分析提供基本依据。
一、进行实验
就是具体去实施所制定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即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能力的培养应分散在课堂教学、实验课堂、课外探索等多个方面来进行。
1、明确进行实验的基本流程
2、明确进行实验时应具有的安全操作意识
3、实验仪器操作技能
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是利用实验装置实现实验方案的能力。其技能包括认识与调节仪器、手眼协调操作、一般故障的排除,操纵仪器进行实验探索等方面。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
(1)做好基本仪器的使用性实验
基本仪器的使用性实验是学生实验的基本类型之一。这类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会正确熟练地调整使用有关仪器仪表和量具,如刻度尺、天平、游标卡尺、弹簧测力计、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了解它们的名称、原理和构造,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 会调整仪器的零点或确定零点误差。能调整的一定要调整,不能调整的要对相对零点位置进行确定。
② 会选择恰当的量程。量程过小,则无法使用或损坏仪器,量程过大,则读数不准,测量误差大。选择量程的方法是,先估算被测对象的值,然后选择比该值稍大一些的量程,最后,在可能的范围内,把里程调整到最恰当处。
③ 要正确地操作仪器与读数。要结合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测量方法,弄清仪器的使用规则并正确读数。
(2)按实验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
在实验的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规范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① 检查和认识仪器。首先检查本次实验仪器(包括工具和其他器材)是否缺少,有无损坏,是否有自己尚不能熟练使用的仪器。如有仪器自己尚不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则根据有关的资料,对该仪器的型号、原理、结构进行了解,对主要部位充分认识,继而掌握仪器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
② 装配仪器。无论是一台仪器各个部位的装配,还是多个仪器和器材的组合,都必须做到正确、合理和完善。
③ 预调仪器。仪器装好后,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预调。如仪器位置的调节,零点的调节或校正,仪表量程的选择,等等。
④ 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实验操作的依据有两方面,一是仪器本身的使用规则,二是实验本身的要求。不同的实验对实验操作有不同的要求,但仪器本身的使用规则却很恒定。如不能用手拿法码(要用摄子夹取),不能用温度计作搅拌器,不得用手摸光学镜面,等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要按照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进行。测得的数据按实验前制定好的实验记录表格认真填好便可。
二、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课程标准》中所谈的收集证据,不仅是指从实验中收集和正确记录相关数据、发现相关实验现象,还包括从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信息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因此,对收集证据能力的培养具有广泛的路径和方法,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实验过程来培养了。
但就“物理探究课”来说,收集证据主要是指在实验中采用正确的读数方法,认真读数、记数,获取真实数据,并科学地记录数据,包括科学地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笔记5: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养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分析与论证”,是指:分析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对实验数据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结果是否能验证已有理论或解释学习中的疑问等,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是进行后续分析论证的基础。只有在确认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实验目的,使分析论证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实验数据或现象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它们只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数据和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因此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验结论。学生经历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物理探究课的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何对待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数据
1、尊重实验事实,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数据,决不能为达到数据精确而任意篡改数据。
2、尽可能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来描述物理现象,练习对实验数据采用语言、文字、图表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描述。
3、学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4、从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归纳科学规律。
5、从物理条件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归纳科学规律。
6、客观、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7、对探究结果进行解释。
8、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二、正确对待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
错误结论的出现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前端因素和后端因素。前端因素包括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仪器的选择;后端因素包括实验数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误差的对待和处理、学生已知结论对分析与论证的影响等等。
因此,当学生得出“错误结论”时,教师应该用积极的评价态度,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肯定结论中合理可取部分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结论形成的原因,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学生要坚持自己的结论,不能轻易放弃没有证伪的结论。
笔记6:评估能力的培养
“评估”能力是未来社会每个人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其能力要求有: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中的评估环节,学会进行评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引导学生具有评估探究过程的意识
评估探究过程的意识是指对探究的行为和所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有进行评估的愿望,这种愿望通常表现为对如下一些问题的思考:
应该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否保持不变
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可靠性是否进行思考
对实验数据的数量级大小是否会观察
对实验数据的异常所持的态度
二、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比如:探究结果与探究者原有的知识是否矛盾;探究结果与日常的经验、现象是否冲突;探究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等等。
三、引导学生尝试对探究方案的改进
通过对探究活动的评估,可以改进探究方案。但这一过程是一个有机的、递进的关系:
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它不仅可能引出新的发现,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
笔记7: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交流与合作就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所探究问题的交流,并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因此,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提供了一个很恰当的氛围和平台。一方面,学生在合作群体中讨论与交流,有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与探索,这些都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实验技能的提升,对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组成合作群体与实施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交际手段来与他人交往和相处,这就从社会维度发展了学生的适应性。
在探究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扩大交流与合作范围
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先让学生在左右之间进行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这样的训练反复多次后再扩大到小组。当学生已经适应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合作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班级或更大范围内参与和展开合作与交流活动。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
在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巡视,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大胆、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倾听和尊重别人的发言,从中吸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善待批评,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补充、赞赏、分享、互助等。
3、引导学生体验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迸发智慧的火花,获取他人之长,从中体验收获的快乐;还应引导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并鼓励他们在不同的探究课题中扮演探究群体中不同的角色,以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体验合作探究后收获成果的快乐。
笔记8:总体感知《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通过阅读《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在物理学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 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设计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更为重要。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 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初中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初中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地位和目的: 《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与科学内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突出,在《课标》的内容标准中,第一个标准是“科学探究”,第二标准是“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包括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这些基本知识获取与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得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达成,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三种学习方式,教师在课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物理课程改革重要的是要实现“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挖掘智力潜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物理探究课的主要教学模式:
物理探究课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程度来划分的,大致可分为开放探究型、指导探究型和循环探究型三种教学模式。
1.开放探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教师参与程度最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开放探究型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基本特征:
(1)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具有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3)学生从素材中提炼出证据,对具科学性的问题做出解释;
(4)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生交流和修正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开放探究型教学结构图: 指导探究型教学结构图:
有三处教师行为 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是同时。
(视频举例:开放探究型课例片段: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川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唐文老师)(评析:开放设计点:(整段视频27左右,播放前面约15分)
1、唐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活动:请同学们不用手也不借助其它的工具将这个硬币跳过文具盒。这里的不用手?跳过文具盒?文具盒怎么放?为什么学生就都知道用嘴吹?这里的吹的气流方向是很讲究的。所以这一活动设计就非常开放。
2、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开放的。教师甚至都没有介绍学生桌上的实验器械,也没有引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猜想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我们看到学生现场用小刀割吸管的小口,然而还不割断,后面还能放在试管的水中吹气?这个实验学生能独立在学新课时完成否?
如果学生之前没有很好的预习,很多器材都是不知做什么用的,是不会用的。)
开放探究型教学模式看起来像“放羊式”教育,教师像“甩手掌柜”一样,没有事干,其实不然,关键是教师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能否达到自己设计、操作、验证的水平?应不应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如果学生确实达到了这种水平,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的提升会更大。这种开放探究型教学模式我想不是我们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大家经常采用的应是下一种探究教学模式。
2.指导探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探究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进行整合,它可以很好地用于建立某些特定的概念和规律。这种教学模式在操作时的难度,体现在教师的参与度和适时参与的控制上。
(比如: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等等。)
(如果教师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自主探究),会阻碍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此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不必要、不应该,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如果介入过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此时显得指导不够充分,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成功实施这种模式的关键,是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学生适时指导。)
(视频举例:指导探究型课例片段,指导探究型课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蒋晓薇)(评析:本节课在所要探究的问题引入后,为了指导学生对此问题的探究,避免学生探究的盲目性,教师通过真真假假的视频,事先录制的视频资源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神秘性。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问题探究欲望的同时,也起到了对学生探究活动很好的指导作用。)
(2010年11月份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我们指导的课及大部分的赛课,都采用的指导探究型教学模式。因为对上课的学生不了解,没人敢采用开放探究型教学。)
3.循环探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促进探究问题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即:问题情境→探究交流→新问题情境→再探究交流→„„→应用提高。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及概念系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对消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持久的作用。
(由于探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或层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跳跃或断层的难度,关键处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学生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就有多个层次:感受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有浮力的作 用→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引入阿基米德定理。层与层之间有时就需要教师指点。)(这种探究方式也不常用)
循环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结构图:
三.物理探究课的教学设计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过程所包含的七个要素,则蕴涵着在科学探究中有七方面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这七个要素往往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全部涉及,相应的基本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在一堂或几堂课中全部达成。所以我们也不要追求在某一个问题的探究中,对学生在七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锻炼和提高。那么,一堂探究课适合于涉及哪些探究要素,能够培养学生的哪些探究能力,怎样去达成探究目标等问题,一般由课程内容,即所要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比如:声学问题的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调响度等问题的探究,所涉及的探究要素相对会较少,相应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也会较少。而光学平面镜成像特点,力学及电学的某些实验涉及的探究要素会比较全面,相应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也会较多。下面简单谈一谈每一方面能力的培养。片有
(一)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1.提出问题能力目标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阐明自己所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不是仅仅指带有问号的一般性问题,而是特指那些可以引起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猜想,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去创造。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
2.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能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提出能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否适时引导学生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分为如下四步。)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
第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提出具有科学性的问题 第四、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于本课的主要内容上
(教师可以通过限制提出问题的范围、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等方法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于本课的内容上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一些放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其他的问题可以布置给学生在课外或者活动课上进行探究。)
视频举例:(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视频片段。评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方可让学生变被动掌握“静态”的物理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研究“动态”的物理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化对物理学内容实质的理解。)
(二)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1.猜想与假设能力目标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依靠直觉而做出的各种假定。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假设。假设比猜想更具有合理性,对探究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了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
2.猜想与假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猜想与假设应遵循合理性、规律性、方向性的原则,不能胡猜乱猜,不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不仅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结论的可能,对探究过程也没有意义。
视频举例:(视频片段: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原杨楚珊中学焦忠老师。评析: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及让实验感受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视频举例: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宁显儒)猜想与假设环节。
评析: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猜想,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已根据生活经验及生活体验再进行猜想,学生可能还会猜想出: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有关。对于学生有理有据猜出的无论是“真因素”还是“伪因素”,还有象探究滑动f大小的因素时,学生同样会猜出与面积大小、速度大小等有关的伪因。教师都要平等对待,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有证实,而且有证伪,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证伪要比证实多。而对于猜出的众多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都进行实验验证怎么办?如何处理?进行归类排除或留做课下课外的家庭实验室中进行探究等处理方式。)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1.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目标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是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它旨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使探究活动的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但很多老师都不舍得把时间花在让学生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上,而是让学生按照现成的“物理实验册”的步骤与方法做,或者按照老师的思路做,导致学生被动地做实验,很少去思考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除了这样做以外,是否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等问题。)
2.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计划来初次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后再次修改研究计划,按照新的研究计划继续进行实验。
(2)在实验前汇报计划,让学生对计划提出质疑,在交流中完善计划。
(3)探究结束,引导学生回头来反思自己的计划,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漏掉了、哪些调整了、哪些补充了,这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比较规范地操作,体现计划对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力的培养 1.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力目标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能力的培养分散在课堂教学、实验课堂、课外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从实验的基本流程、实验时应具有的安全操作意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学生多进行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大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养 1.分析与论证能力目标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分析与论证”的表述是:对实验数据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猜想与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结果是否能验证已有理论或解释学习中的疑问等,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验结论。学生经历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2.分析与论证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要尊重实验事实,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数据,绝不能为达到数据精确而任意篡改实验数据。
(2)正确对待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当学生得出“错误结论”时,教师应该用积极的评价态度,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肯定结论中合理可取部分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结论形成的原因,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学生要坚持自己的结论,不能轻易放弃没有证伪的结论。
(六)评估能力的培养 1.评估能力目标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中的评估环节,学会进行评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方面能力的考查,现如今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渗透得越来越多。)
2.评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具有评估探究过程的意识。(2)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3)引导学生尝试对探究方案的改进。
(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它不仅可能引出新的发现,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视频举例:(分析论证及评估视频:平面镜成像焦忠开放型。评析:从教师所给学生准备的探究学具上看,教师就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大胆地、开扩地在进行设计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尝试错误,并在充分的交流讨论生生间及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后,不断修正实验方案,对收集到的数据及现象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上面的视频看,这才是我们所要看到的科学探究,不是形式上的探究。介绍上课场合及指导者们„„。)
(七)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1.交流与合作能力目标 ·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这方面能力,不仅在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具备,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好适应社会的人也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扩大交流合作的范围。(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
(3)引导学生体验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相处、交流、表达,形成团队精神,提高交流能力,才是我们育人的宗旨。)
四、物理科学探究课的实施条件
第一、要不断为学生创设进行科学科学探究的条件,即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备实验,特别是备学生分组探究的实验,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第二、教师要不断研发学生分组实验及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过程也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的科学探究过程。
播放一些我区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各校教研组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
王 盈
我们都知道,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标准关键在课堂。新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以探究式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则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得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下面就结合个人的实践来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四种基本课型:
1、新授课教学。
2、复习课教学。
3、实验课教学。
4、综合实践课教学。每一种课型的有效教学设计都有它自己独到的方法。这里着重探讨新授课探究式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
一、新课的引入设计。
新课引入的设计方式有很多,这里初步小结了12种:
1、观察和实验引入新课
2、实例引入新课
3、小故事引入新课
4、物理史料引入新课程
5、导言引入新课
6、巧编笑话引入新课
7、错误经验引入新课
8、以旧带新引入新课
9、引申扩展引入新课
10、描述情景引入新课
1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12、提问、质疑引入新课。这么多种引入方式,在具体应用时当然是灵活的加以选择,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下面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例进行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节内容不多,连两幅较大的插图在内共一页纸,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在前面第八章第1节“力,弹力”中已经研究过。要研究的就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个方面是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书上只是用举例推理的方法,讲述了物体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何有效的引入新课呢?请看以下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故事引入,将自己乘车去某地时,车子行驶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拐弯等情况,编成故事,再配合动画展示,引入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方案二:复习导入,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提问:物体受到力时将怎样运动呢?引入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方案三:实验导入,首先教师出示一只排球,并把它放在讲台上,接着从讲台上将排球水平推出,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提问看到了什么?然后请学生参与,谁愿意轻轻将排球抛给老师,并问:你抛球时用力了吗?老师推球时也施力了,说明力与运动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引入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方案四:魔术导入,教师先展示一只乒乓球,并请学生检查没有问题,然后播放音乐,同时快速将一根很细的透明细线用透明胶带一头贴在乒乓球上,一头贴在教师手掌心,然后配合音乐表演乒乓球听着教师的口令上升,下降,向左,向右等运动,学生观察到乒乓球好像浮在空中听从老师的指挥。教师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激趣导入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经过实践及操作反思,不难发现1、2两种引入太过平淡,不能立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第3种引入设计是学生参与式实验,一定程度上能够拉近师生的关系,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进一步探索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个实验虽然有学生参与,但本身过于平常,没有新奇性,不能起到震憾效果,第4种方案,将魔术引入物理课堂,有很好的激趣效果,但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魔术本身对教师的要求太高,其次这个魔术与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有联系,但学生往往会将探究的注意点集中在老师是用什么特殊方法不接触球就使其运动起来的,其引入新课的有效性不高。
方案五:放礼花弹引入。
第5种方案,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激趣作用效果显著,学生得以迅速进入课堂情境,其次,礼花弹施放的过程紧扣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同时,教师提问引发学生自觉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了课前设计的预设效果。
新课引入的有效性分析:分析以上几种方案,新课引入的有效设计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启迪学生的思维。
2、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3、能否引发学生自觉的学习动机,4、能否促进新旧知的转化,5、能否增强课堂的诗意,6、能否活跃课堂的气氛等等。
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都应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将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情绪激发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上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开拓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需借助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创设物理学习情景,使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思考的问题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心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动机,才能自觉地启动思维,迫切而主动地将矛盾转化为问题提出,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发现有待于学习和探索的新知识。同时,教师应把“幽默”、“诗意”、“发散”的课堂教学艺术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让学习过程变得快乐起来。
二、进行新课设计
初中物理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等等。
(一)关于物理概念的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概念教学有如下几点要求:
1、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不过分强调概念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3、重视探究式学习,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4、多样化的概念教学形式和途径
具体来说,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概念的教学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降低了对概念应用的定量计算的难度,增加了对概念建立的体验性要求 ;
2、多处对概念的定性说明不再给出统一严格的定义,而是要求学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和理解概念的含义;
3、增加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内容;
4、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
为此,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转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般而言,物理概念教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以体验为主的概念教学设计;
2、以探究为主的概念教学设计;
I、以体验为主的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关于“力”的概念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力?
(2)提出体验要求,学生进行体验并观察记录现象。
1:学生体验实验手推小球,手压海绵,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海绵变形。
2:学生体验实验钩码拉弹簧,棒击乒乓球,弹簧伸长,乒乓球同用手推的小球发生一样的现象。教师举例:机器代替手也起到提、推、拉、压的作用,物体对物体也能起到这一作用。
3:学生体验笔脱手。学生分组实验:磁铁靠近大头针,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纸屑能吸引纸屑。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归纳: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巩固应用,加深理解,师生分析上述结论,再根据生活经验“一只巴掌拍不响”,进一步理解发生力的作用要有两个物体。最后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课堂现场氛围,比如上公开课时,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听课老师的到来,然后再次热烈的鼓掌,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一只巴掌拍得响吗?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要有两个物体,最后介绍力的单位——牛顿。
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以体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强调启发式教学——变教为诱和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实现。强调体验式教学——变被动为主动。以体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设计适用于现象鲜明的实验概括出的概念教学。如:压力、压强、浮力、熔化和凝固、杠杆、功等概念。
II、以探究为主的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关于“密度”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由如何分辨不同物质的体验游戏引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进行大胆猜想,在猜想的基础设计并进行实验: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之间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推理得出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自然的引入密度的概念,进一步教学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出示密度表,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
由于
1、探究活动具有更强的问题性。
2、探究活动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3、探究活动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所以以探究为主的概念教学设计,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实践了课标对概念建立的体验性的要求,使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把过程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关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是通过大量具体事实,包括观察与实验,归纳而成的结论,很适合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讨论探究式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设计策略。
探究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Ⅰ、提出问题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般而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有以下几种:运用观察,引导比较,指导推理,实验体验等。
下面我们分别用案例加以说明。
★第一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提出问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案例是这样设计的。
1、用灯光隧道引入新课后,组织学生活动:大家的桌上也有镜子,照一照,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过渡:结合生活中照镜子的经验,想一想,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提出问题:我觉得„„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第二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提出问题,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之间关系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体验:请学生分别靠近正常工作的电熨斗和其导线
2、教师过渡:你感受到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提问:感受到„„,我想到了„„。
再如:探究“速度”时将两个大小不同的纸锥举高到相同高度,然后告诉学生老师将放手,你想知道什么?
★第三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实验体验提出问题,比如,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可以这样设计的。
1、体验活动:叉鱼比赛
2、活动中你有哪些疑问?
3、学生提问。
再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射击比赛。先用激光灯直接射向靶心,再用激光灯对着平面镜照,看谁还能准确的击中靶心,结果老师胜出,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想知道些什么?
★还可以根据旧知提出问题。比如,“力与运动的关系”中,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在已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情况下,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探究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时,在已经得出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的基础上,问学生你有哪些疑惑?
Ⅱ、猜想与假设环节的有效设计:
★一般而言,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环节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要为学生猜想创设必要情境。
2、指导学生猜想要有根据。
3、要引导学生对实质相同的不同猜想进行归类。★猜想与假设环节实施步骤:
1、搜寻事实、经验、直觉
针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去探寻与之相关的现象、事实、经验、资料、仍至学生的直觉等等。
2、归纳分析
指导学生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找出共性内容或特点。
3、形成假设。
根据分析,提出假说或建立模型。
★猜想与假设环节的组织形式有: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独立思考。
△比如,学生猜想大小纸锥谁先着地?学生猜大的先着地,教师可以提出:能说说你的依据吗?
△再如,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用桌上的镜子照一照,再结合生活中照镜子的经验进行猜想。当然学生的猜想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可以把学生的猜想一一板书出来,如果太多可以进行整合,或有选择的验证其中的部分猜想。
Ⅲ、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实施的有效设计: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明确研究对象包含的物理量
2、弄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明确研究的方式:定量、定性、比较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实施的有效步骤:
1、指导学生明确所研究的物理量
2、确定实验器材
3、设计实验步骤
4、设计实验数据、现象记录表格
△比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这一猜想时,首先学生小组讨论,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像距和物距,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小组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关键点及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本实验的关键点之一是如何确定虚像的位置。用玻璃做这个实验,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较难,教师也可以在揭示虚像概念时,有意识的演示确定虚象位置的实验从而降低学生在设计时的难度。本实验的关键点之二是如何消除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小组交流确定方法,做三次,收集三组数据。这样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也就水到渠成。再如,探究光的反射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猜想时,通过小组讨论,明确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反射角与入射角,然后小组交流确定最佳方案。
Ⅳ、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环节实施的有效设计: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明确实验交流要求
2、合理分组,确保学生全员参与
3、注重发现学生实验中的不足,及时指导
4、实验时间要保证
5、指导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环节实施步骤:
1、提出交流要求
2、根据实验设计步骤进行充分实验
3、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
本环节应尽可能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特别是指导帮助实验有困难的小组,并抓住典型类型为交流作准备。
Ⅴ、分析与论证环节实施的有效设计:
★分析与论证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要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2、教给学生必要的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策略。
归纳法:分析证据或数据找出共同点提炼结论;
推理法:分析数据或现象找出其趋势推广趋势至理想化;
比较法:根据表格对比直接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常见结论的形式:
△案例分析:比如分析与论证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指导学生分析三组数据,不难看出每一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从而归纳得出结论。再如分析与论证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首先指导学生看电压的变化情况,再看电流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小组讨论后会发现,存在正比关系。
Ⅵ、评估环节实施的有效设计:
★评估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要指导学生检验过程是否合理
2、要指导学生评估结论的可信度
3、要指导学生改进探究实验方案
4、综合运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估及教师评估的方式。
其实科学探究的评估是贯穿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应该特别注意及时性原则。如,当学生提出探究方案时,应及时作出评估,这样可以对探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适当的修正;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应及时的给以评估,及时反馈和指导修正探究方案,以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当探究的结论得出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态度、体验,与他人合作精神以及探究方法、技能甚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在探究活动中哪些问题真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太清楚,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无失误,测量结果是否可靠等。
Ⅶ、交流与合作环节的有效设计:
★交流与合作环节的有效策略:
1、要指导学生展示探究过程。
2、要指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质疑。
3、要指导学生寻求最佳的探究方案。
4、要指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推广与应用。
交流与合作实际上是探究式学习的一条原则,也应将它运用于探究过程的始终,从而为探究与创造营造良好的氛围。且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这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及素养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当然也不是每一个科学探究的设计都要完整的包含这七个环节。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实践
★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 :
1、必须紧扣并服务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相关
2、必须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趣
3、必须难易适度
4、必须具有变化性、多样性
5、必须具有促进学生进步的特性
6、作业必须适当,学生能够完成。
△比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故事的形式出示一幅画,大师的失误,学生很感兴趣,讨论很热烈。
2、虽是一个常见题,但却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
△“速度”教学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在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海洋里游得最快的动物旗鱼,天空中飞的最快的动物雨燕,碰到了一起,它们都说自己是速度之王,并为此争论不休,如果你是裁判,你打算怎样裁决?谁愿意试试,为了快速裁决出结果,你可以升格为裁判长,需要几名助理裁判及他们的任务由你决定,开始!这道题改编自3W的第2题,其实质就是3题计算题,如果不加以改编,直接呈现给学生,导致重复计算,有效性不高,换一种设计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更体现了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力与运动关系”教学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在“传气球”游戏做完后,问学生游戏过程中气球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这样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练习的有效性很高。
四、课堂总结的设计实践:
★课堂总结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学生是课堂总结的主体
2、要指导学生从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总结
3、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反思
4、教师要把握全局。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的首席,应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团队的力量,这样的课堂总结设计才是有效。
五、课堂拓展延伸的设计实践:
★课堂拓展延伸环节实施的有效策略:
1、充分认识STS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材中所选的STS内容描述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反映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环境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负面影响,渗透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物理应用与发展教学的主要内容。
2、对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整合
充分利用好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应用中的材料。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STS及科学世界的内容。充分挖掘物理史、科技史的相关素材。
3、根据教学资源灵活安排教学方式
4、注意学科知识的整合△比如:“平面镜”的拓展设计:设计实验,将两块平面镜互成90度放置,将一物体放置在靠近夹角的某一适当位置,观察成像情况。然后逐渐减小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观察像的变化情况,最后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观察成像情况。再将其中的一块平面镜换成玻璃,观察成像情况,说明这就是灯光隧道的工作原理,再问为什么老师制作的灯光隧道展示的效果比你的好呢?想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秘吗?课后继续探究。
△“速度”的拓展设计:在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增强自信心、责任心,同时激发兴趣,课后查资料,了解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的速度之最。下节课交流。
第四篇:诱思探究实践课教学设计
诱思探究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益智乡中心学校 李发平
一、课程分析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大事,不仅给剧变各国,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世界格局变化,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原来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和争端突出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贫富矛盾、宗教对立等,正反应这些情况。
二、学情分析
本次实践课我在益智乡中心学校九年级101班进行,本班的学生基础稍差,班中只有半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来,其余部分必须靠老师或同学引导,才会参与学习,鉴于课文知识点稍多、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情况,本人将多开展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内容,具体知识包括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步骤、内容及后果,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过。
2、讨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屡屡受挫,东欧国家完全效仿苏联模式,包括苏联的改革,也没有触及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地图了解东欧的地理概念。
(2)东欧的八个二战后与苏联结盟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东欧国家与苏联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独立思考,画出相关知识点,同桌讨论,再作简要汇报交流。(时间8分钟)
出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地理图,学生观察地图了解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巩固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地理概念。)
2、自主学习整体掌握。学习东欧剧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目录一“东欧剧变”,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东欧剧变?
(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3)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欧剧变?(结合课文内容、71页“阅读广场”、72页资料补充了解)
(4)东欧剧变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认真独立思考,还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交流,第一组汇报后,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小组补充。(时间:自读、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汇报交流4分钟。)
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助交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学习苏联解体。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目录一“东欧剧变”,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东欧剧变?(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3)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欧剧变?(结合课文内容、71页“阅读广场”、72页资料补充了解。)
(4)东欧剧变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认真独立思考,还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交流,第一组汇报后,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小组补充。(时间:自读、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汇报交流4分钟。)学生把难以独自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做好相关记录。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随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独立思考,学生能掌握一些的知识点,难以理解是知识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能够解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也能综合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学以致用 迁移深化。课堂巩固(5分钟)
要求:认真阅读以下练习,思考后举手回答,有不同见解的可补充,但不得重复。
1、东欧剧变主要指()A、东欧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东欧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 C、东欧政局动荡 D、东欧社会主义取得巨大发展
2、下列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初期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B、政治改革使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C、经济改革取得突出成果
D、改革使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3、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A、1922年12月 B、1991年8月19日 C、1991年12月 D、1990年3月
4、苏联解体的实质是()。A、国家名称的变化 B、两极格局的变化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社会制度的变化
课后作业:
完成第13课同步练习册的其余练习。
五、课后反思
按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教学模式,在教育局领导的培训、认真的辅导下,在我校组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端正自己的态度,尽自己所能学习实践诱思探究模式教学,并用这种模式进行了两节课的尝试性教学,收获颇多,比如: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教师本身态度的转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等等都是极好的指导,比较自己平时的教学模式,切实存在较大差距,下面就这节课谈谈几点感受,不足之处,恳请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我第一节课上下来感觉效果较差。第一,对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学习不够,只学到一些皮毛,没下够功夫,不理解这种理论的精髓,照葫芦画瓢,难以入手,教学过程中用语不恰当,对学生的引导要求不够细化,学生对学什么、怎么学不够明确。第二,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无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原因在于我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不够恰当,教学时重点不够突出,难点难以突破,有些均衡的对待这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该小组讨论把握不够,导致学生学习时间不够。第三,对学生学情分析不够透彻,本班的学生基础偏差,对如何利用他们能理解的知识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缺乏适度的把握,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
第一节课后,教育局的王老师、李老师等专家对我们进行精心的辅导,课程的设计、理论的融合、个人授课的优劣等,小到一个词的表述准确与否等,认真辅导我们改正,再次上第二节课时,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方法,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对课件中引导学生怎样学做了更细的细化,对专家分析的课文重点(苏联解体)的教学设计多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知识点自己解决,稍难的知识点组织小组讨论,不但节省讨论时间,还达到了组织小组讨论的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但第二节课我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给学生汇报交流的时间还少,只有半数学生得到汇报交流机会,对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缺乏了解,有待课后作业布置、检查等方面的加强。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较少,导致学生没兴趣参与学习,还有待加强等。总体比较,我个人认为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有了较大进步,课堂上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我觉得张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教学模式切实可行,但像专家所说的贵在坚持啊。
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我希望能在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理论、局领导、校领导及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使我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力有所提升,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工作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2015年3月11日
第五篇: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实践与体会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实践与体会
上高县敖山中学 罗根生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 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探究能力 应用实施
为什么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呢?“这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美】艾伦·柯林斯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与成人的实践是有所不同的,它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考查、实践、探究等开展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活动形式。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的策略和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个学校系统必须作重大改变,“科学教育的新方法必须能反映科学本身的实践做法,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8~9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
例如: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几种情况。可结合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所成的像进行猜想。同时利用实验显示各种像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会作出许多的猜想,如:物距、像距、焦距以及透镜的大小等等,让学生确立猜想,为设计实验作准备。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要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这是探究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由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制定计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自己选择简易的器材,分小组讨论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步骤设计都有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出来。
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给出了器材,确定了实验方案和步骤,探究活动准备工作完成了,进入了探究活动实操阶段。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逐一各组巡视,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实践,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提供示范,帮助其完成实验过程。实验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对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数据容易忽略。如:“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在测量重力大小时,弹簧测力计没有按正确的拿法,测出的值有偏差却归为“测量误差”而没有在操作过程中找原因。故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结果,根据现象找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地在实验过程中找出问题。让每组同学集中数据汇报,分类汇总,进行各组数据比较并且由学生讨论归纳出结论。
5.评估、交流与合作
实验结论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及小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估。使学生反思,通过探究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什么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能向同学科学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尊重别人的探究成果。要让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地交流和讨论。评估交流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以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