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

第一篇: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

《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久远的年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模糊而肤浅,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对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陌生,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设计理念】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动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疑问。没有疑问的教学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疑问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学习只能局限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让疑问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感悟历史;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新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政方针。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从而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了解改革开放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感受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改革开放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运用图表比较分析的方法。

【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课堂学习过程,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提高其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感受身边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设置疑问提问引导和学生质疑;讲述讲解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的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第7课内容:

1、我国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承上启下 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那么我国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它经历了哪些历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改革开放的展开。学习新课:

播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视频

师:改革前夕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存在什么弊端?

生:吃大锅饭,农民失去了对土地支配权,没有生产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师: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师: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中国最高层政治家翻开的新一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底层农民们翻开的历史新一页是什么?(多媒体展示材料)

生: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契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多媒体展示资料内容,让学生了解安徽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和具体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师:结合凤阳县农业生产数字进行小结。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首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接着是党中央的积极指导。结果是加快了农业生产发展进度,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这一做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对内改革逐步在农村实行。师:为什么改革后农村经济能够迅速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经营权,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知识衔接与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师:大家想一想,建国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 生:回顾前面学习内容归纳: 生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生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生3: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

师:老师前面提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意思? 师:一个人的鞋与脚的关系就等同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脚的大小决定了鞋的大小,只有鞋去适应脚的大小需要,不可能是脚适应鞋的大小需要。因此,也就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由此揭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律。

教师小结过渡:

看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一定要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农村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改革也全面展开了。

那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由此引入第二目“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学习。展示材料:青岛电冰箱厂的情况 师:为什么会有如此局面?

生1: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生2: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生3:企业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展示图片:《美国的“海尔大道”》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昔日亏空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的第一品牌,并在全球获得越来越高的肯定。师:海尔集团的变化是怎样带来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小字体内容,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如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效,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形式的变化进行探讨、明白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归纳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从而明白海尔集团的变化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改革的结果,感受改革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问题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第三目“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的学习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师;“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学生结合《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研读课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宽领域全方位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正确看待开放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教师小结:

对外开放,使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国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知识拓展延伸:分析比较

师:深圳与浦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师: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不同;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现在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从中得出结论。

师:近代开放是中国丧失主权的情况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主动开放的。课堂小结: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小结】回顾本课内容,整理思路,形成知识网络,强化基础

三中全会是转折,小平开始抓改革,农村联产搞承包,乡镇企业大发展,国有企业换新颜,三中全会召开后,对外开放也起步,经济特区有五个,广东深圳、珠海与汕 头,福建有厦门,后又增设了海南省,窗口深圳发展快,一夜崛起震中外,沿海内地齐发展。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反馈自测,巩固知识

2、感受改革开放我们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为改革开放献言献计。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敢于质疑、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注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与表达能力亟待加强,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传授抽象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对国情、国策等内容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第二篇:改革开放的展开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的展开》教学设计

张家口市第五中学

张磊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的展开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升.改革开放也是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中的第三次巨变,所以它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和分析材料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深圳在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我把它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创办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突破,所以我把它列为又一教学重点。难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就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它列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但本课内容的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问题探究、比较分析、理解归纳

四、教学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很难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我通过播放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性地了解我国农村改革前后的变化,认识到农村改革的正确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引导学生探究改革的原因,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然改革前,农民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农村生产力得不到发展,那么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改革的方式是什么?指导学生看课本44页,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农村改革的方式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发展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么什么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问题。通过放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分解图,使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农民享有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保证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剩余收成归属于农民。教师总结,增强了知识的准确性,强调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改革后农村的情况如何?通过出示数据资料, 使学生从农村和农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归纳,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教师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拓展:建国以来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调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现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知识的能力。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改革也全面展开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就初中生的年龄和心里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我先展示我们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国有企业的图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国有企业改革前的资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总结归纳:企业没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教师进一步提问:应该如何改革呢?学生看课本并结合教师出示的资料,明确国企业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深圳的改革前后图片对比变化,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思想,五、教学反思

本课我运用历史影片和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与现实紧密联系,实现了历史课所应具备的现实意义和教育功能。但是本节课概念抽象,我试图运用感性材料使学生理解,但是教学时间和教学手段有限,初二的学生很难全面的理解改革开放的大概念。

第三篇: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

一、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知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作用

3、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赞颂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板书《第九课

改革开放》(2分钟)我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0.5分钟)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那么改革是从哪里改的呢?又是如何进行的?我们看一看

自学指导一:

看42页《家庭联产承包承包责任制》及45页《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考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重点做出标记)

1、对内改革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的?

2、对内改革在城市是怎样开展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汇报结论出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农村进行改革?(3分钟)

学生解疑,教师归纳总结:计划经济模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定要改革。那么,改革从哪个地区开始呢?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冒着极大风险,打破这种模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责任制,自负盈亏。这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农民所说的“大包干”。当时农村流行一段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我们看到这种体制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利益、义务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生活的到改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那好,我们结合本节课及回顾之前的知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3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调整? 答: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及这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改革过程中,哪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哪次调整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几种生产经营体制也就是生产关系符合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人们公社化则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几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或者国家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城市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攻坚战,我们看第二个问题(3分钟)

找学生回答并总结: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即

1、所有制形式改革。

2、经营管理模式改革。

3、分配形式改革。

结合农村的改革和城市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内的改革实际上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开放指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来看 自学指导二:

看43——44页《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回答:

1、首先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作用?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

特区,随后又于1988建立海南省,增设为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五大经济特区中,深圳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注意教材中提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设立,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后,使这个昔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地方,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们欣赏一下浦东的新景象。出示浦东的变化图片。

经济特区的建立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我国逐步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们看第二题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上天连秦烟,青连通宁温,福广嵁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珠江、闽南的三角地带、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内地,配合课件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探究: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1840年帝国主义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进行开放)有什么不同? 开放的姿态吧不同:近代是被迫开放,现代是主动开放。

开放的区域不同:近代在东南沿海、长江沿岸一带开放,现代开放是从沿海到内地,全方位的开饭。

开放的实质:近代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表现,现代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开放的后果不同:近代前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现代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质区别:主权是否独立、是否坚持平等互利、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自学汇报,课件配合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总结:

本节课讲述了对内改革,改革想从农村开始,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改革的攻坚战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992年加快改革步伐,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了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上天连秦烟,青连通宁温,福广嵁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珠江、闽南的三角地带、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篇: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通过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材料引路问题导入法。

五、学情分析:由于初二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是很充分,所以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认识历史。

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爱在文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导入:课前,我播放了咱们文登市市歌的视频《爱在文登》,你看到了什么?

动听的歌曲、精美的画面,展示了文登秀美风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住在文登,爱在文登,如今的文登已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改革开放》。(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历史的发展也有其发展方向。下面我们就来回顾探索篇,说历史故事。

(三)知识衔接:

1.探索篇——历史故事

出示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历史事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改革。农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2.转折篇——党的故事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我们的党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因此,是一个伟大的党,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四)学习新课,探寻历史

■改革篇——农村的故事

1.改革从这里开始:出示沈浩照片,引出中国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开始。让学生介绍沈浩的事迹。(学校宣传栏里有相关介绍,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来)2.自学农村改革部分

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3.改革篇——农村的故事

出示小岗村大包干协议,阐明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出示大包干后农民喜悦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大包干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出示改革刚刚开始的小岗人和改革30年后的小岗人的图片,看改革带来的变化。出示宋村镇蔬菜大棚和界石镇樱桃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农业发展新特点: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出示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知名品牌的商标,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出示数据和对联,说明改革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续写农民故事(出示“告别田赋鼎”图片及文字材料),联系我父亲种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免征农业税,种田给补贴,显示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实力,表明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开始反哺农业。

改革不但在农村取得丰硕成果,城市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这里的故事同样精彩!■改革篇——城市的故事

1.提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国有企业的改革。2.城市的故事

出示材料:请你当厂长。创设情境,将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方面化难为易。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金点子。出示材料:学思之窗。迁移运用大中型企业的改革。3.联系以前学过的改革,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让农民走向富裕,让企业得到重生。历史上,你曾学过哪些改革呢?(出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的相关材料)哪些成功了呢?有什么作用呢?成功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关起门来搞建设行吗?对,还要打开门户,呼吸新鲜的空气。我们来看开放篇。■开放篇——历史的故事

出示丝绸之路、唐朝对外友好交流的示意图和清朝闭关锁国的漫画图,引导学生

得出结论:开放则国强,锁国则落后。

历代有作为的君主深谙此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明此理。他打开了中国朝向世界的窗户,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外开放的情况。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要忘了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开放篇——城市的故事

同学们,中国农村改革是从哪个小村子开始的?对外开放是从哪儿开始的呢? 请看开放篇——深圳传奇!(播放图片)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它“特”在哪里?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特区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伴随着特区的建立,浦东悄然崛起。你看浦东的变化!(播放图片)

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2010年的浦东成为世界的焦点,你知道为什么吗?早在1910年,清末文人陆士谔曾预言,百年后浦东将召开万国博览会。如今他的预言变成现实。请看一则材料:(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世博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证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深圳、珠海等一大批现代化城市,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精心策划对外开放格局。请同学们注意看动画演示: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播放动画演示,学生归纳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引导学生区分沿海开放城市与鸦片战争时期的开埠通商的区别。

(五)知识梳理巩固

出示表格,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巩固。

(六)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选择题同桌俩互相检测,材料题集体交流。

(七)生活故事:出示一组教师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教师个人成长经历,通过说生活故事,说明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六、课堂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春天的日子里,咱们共同领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如今,这股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使我们的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第五篇: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晋江县的党风廉政建设(1982-199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晋江县的党风廉政

建设(1982年9月--1991年)

陈文敬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与全面改革开放的形势相适应,党中央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推进,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风建设,取得了反腐倡廉的新胜利。中共晋江县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寓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开展以端正党风、整顿组织为主要内容的整党 1983年10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二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其中心内容是要整顿党风,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决定》指出必须严肃查处:挥霍、浪费、侵吞国家和集体的财物;在住房、调整工资、升学、提干、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及涉外工作等方面利用职权搞特殊化;参与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活动。整党的步骤从中央到基层,自上而下,分批分期进行。方法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开展批评与自 我批评,最后进行党员重新登记,纯洁组织。这次整党从1983年冬开始至1987年5月基本结束,历时三年半。

晋江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省、地委的部署,从1985年5月至1987年8月,全面开展整党工作,全县参加整党的有1569个单位,28个党委、43个党总支、991个党支部、20902名党员。是晋江县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全面整党。在省、泉州市委领导下,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中指委的决定和各项指示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条块结合,分类指导,坚持正面教育,边整边改,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这次整党的最大特点是没有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通过整党加强了党的建设,促进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整党中,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全县所有党员系统地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整党文件。有13个乡镇办了党校,共举办42期学习班,有13400多人参加学习。县直、乡镇直单位有8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还通过邀请“老山前线英模报告团”等来县作报告和组织“晋江县理想纪律演讲团”等进行巡回演讲,召开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组织播放党风党纪教育录相片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教育,全县广大党员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激发了 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统一了对“文革”的认识,进一步消除了派性,增强了团结;普遍增强了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1985年及1987年,全县先后评选表彰了108个先进党支部、14个先进党小组、216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召开先进事迹经验交流会。

(二)狠刹了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好转。结合整党工作,狠刹了乱涨价、乱发奖金实物、拖欠公款、挥霍公款以及违反规定购置和接受赠送小汽车等几股不正之风。并对村一级财务进行清理,共清出拖欠、挪用、贪污的各种公款达864.73万元,已退还563.38万元,其中查出党员拖欠、挪用、贪污公款的1242人,金额95.09万元,已有1014人退还76.68万元。为了促进党风好转,还普通建立抓党风“一定三包”责任制,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促进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转变作风,克服官僚主义,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意见大、欠拖不决的问题。据统计,整党期间全县各级领导共为群众办了1803件实事。

(三)严肃了党纪,处理了犯有严重错误的不合格党员。1985年7月13日中纪委就晋江假药案给晋江地委、专署党组发出《公开信》后,在上级党委、纪委的帮助下,县委在整党期间对假药案进行了认真的查处,对涉及党政机关内部33个单位的128名党员、干部、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和处理,并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同时对假烟、假酒、假商标、粮食诈骗、走私贩私等大案要案进行查处。各级党组织会同纪委、政法部门共立案查处党员中违法违纪案件53起。全县在整党中受到党 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党员共417人,其中开除党籍50人、留党察看37人、撤消党内职务2人、党内严重警告30人、不予登记182人、缓期登记136人、取消预备期党员22人、受处理的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2%,其中受处分的占党员总数的0.76%。在整党期间,还认真核查了“文革”中的“三种人”,查清了“文革”中的10起重大事件及109人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同时结合考核干部,共考察了803名党员干部在“文革”中的政治表现,为各级党组织正确识别和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在干部选拔上坚持通过全面考察、民意测验、集体研究、做到符合程序、完善手续、严格把关。先后对20个乡镇,54个部委办局以及2个糖厂的28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评,并按照“基本稳定、完善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使之更富朝气和开拓进取精神。结合整党工作,调整了县直机关的组织设置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并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及个体企业中组建党支部。全县共重新组建3个党委、135党总支、67个党支部、395个党小组,调整充实126个党支部领导班子,改选493个党支部领导班子,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同时注意有计划地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重视发展生产第一线的先进青年、积极分子入党,并基本解决了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全县共发展新党员1016名。

二、严禁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违法违纪建私房等不正之风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农村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了城市改革工作。为了发展经济,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实现共同富裕。全国各地掀起了办企业(公司)热潮。其中不少办得较好,有利于经济的繁荣。但有不少是“官倒”,用公费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利用不合理的“双轨制”,巧取豪夺,买空卖空,牟取暴利,损害国家、集体与人民利益。扰乱经济秩序,破坏改革进程,引起人民群众的愤慨。为了制止这股新的不正之风。国务院从1984年起不断下达文件,严禁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企业(公司),并深入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工作,至1990年3月前完成清理整顿的任务。

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和中纪委关于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一系列通知下达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县纪委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结合,对几股危害最大、反映最烈、影响最广的不正之风认真进行清理整顿。对县直党政机关单位经商、办企业的不正之风进行清理。对县直机关办的46家公司(工厂)分别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对没有经济实体的“皮包公司”和出让户头账户,从中抽取管理费的,决定停办;二是对不符合经商、办企业条件的,实行人财物“三脱钩”;三是对符合规定、有利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允许续办。由于清理比较彻底、受到省、市纪委肯定。

1984年下半年出现一股乱发奖金实物的不正之风。根据国 务院的有关规定,县纪委责令9个乱发奖金的单位补交了10万多元的奖金税;对26个滥发服装的单位,分期析价扣款15万多元。从而使这股不正之风较快地收敛。

1985年底,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中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县委决定把清理拖欠公款作为端正机关作风的突破口。各级纪委认真督促、积极配合有关单位抓落实,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29个单位的387人拖欠的6万多元公款基本还清。并推动了机关中几个方面问题的清理,基本上杜绝了擅自购置和违法接受赠送车辆的现象。挥霍公款参观、旅游的现象也基本刹住。党政干部在工资福利之外的不正当收入问题也逐步解决。

199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通知和要求,认真开展清理党政干部违法违纪建造私房和多占公房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模清了底子,全县党政干部建私房又占公房的有123人、共88套又51个单间,面积6827.01平方米,已清退的有31人,退出公房57套又47个单间,面积4471.6平方米;有6人订了退房合同;有26人加租处理。查出少批多占的77人、面积3683.76平方米,已责令拆除1315.06平方米;罚款面积2368.7平方米,罚金103704.08元;还查处9人建私房转卖问题。1991年继续清退公房3700平方米,拆除占地建私房3400平方米,给予各种经济处罚15.6万元,查出建房违纪金额114.5万元,立案审查10人。通过清房,基本刹住了违纪建私房的不正之风。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守法观念。

三、反对官僚主义,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群众的民主监督 1990年,中共晋江县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根据六中全会精神,先后作出《关于近期要做的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领导作风的通知》,制订《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制度。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制订改进领导作风的具体措施。县领导成员实行“管一线、包一片、抓一点”的工作制度,每年至少有二三个月时间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帮助排忧解难。县直机关干部分期分批到基层去,抓中心,搞宣传,办实事,调查研究,参加劳动。各乡镇(场)也相应建立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接待日”、领导亲自约访群众、亲自批阅群众来信来访的做法。同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各级党组织把工青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充实加强群团干部队伍,为群众组织改善工作条件,发挥他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调动广大职工、青年和妇女的积极性,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加强群众的民主监督,县委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推引“两公开一监督”。从群众最关心的土地审批、出入境审批。农转非等热点问题入手,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实行公开监督。在5个县直单位和2个乡镇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的要求,不断扩大“两公开一监督”的覆盖面,逐步增加公开的项目,由原来比较敏感的执法部门逐步推开到行政、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至1990年,全县实行公开监督的单位已由开始的7个增加到52个,公开的项目 也由44项增加到144项。同时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制约,全县成立了26个监督小组,聘请218个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初步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县纪委与监察、检察等部门配合,认真受理举报案件。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做好信访工作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惩治腐败深入扎实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县纪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直接收到的群众来信来访件,坚持多办少转、自查为主。从1984年至1990年,共受理来信来访2062人次,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被省纪委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四、加强各级党的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十二大把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对纪检工作了许多新的规定。使纪检机关在维护党纪方面更具有权威性。1983年11月,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县级机构,称为“中共晋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在中共晋江县委和晋江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每届任期与中共晋江县委员会同。1984年3月,县纪委会办事机构设置一室三科,即办公室、纪检科、审理科、信访科,编制26人。同年10月,中共晋江县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委会委员12人,并设立常委会,有5名常委。1987年11月选举新一届纪委会,委员15人、常委7人。

中共晋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县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纪委的共同努力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第五、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纪检工作任务,集中力量抓党纪,协助党委抓党风,认真执行党章规定的纪检机关的主要职责,努力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为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和发展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全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局面的形成

党风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党的纪检部门的任务,而是全党的任务。为了推动全党抓党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批示,结合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保持党政机关廉洁、反腐败为重要内容的党风建设,严肃党纪,端正党风,有效地促进党风的不断好转。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党组织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反训,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淡化党风”的影响,使党的战斗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严重削弱而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提高了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逼性的认识,把抓党风、抓廉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实行抓党风“一定三包”责任制,许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全党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为搞好纪检工作创造了条件。各级纪委和纪检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心任务,贯彻抓党风“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根据上级纪委的要求和部署,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 起,协助党委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二)抓好党性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党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根本。县纪委十分重视搞好党性党风教育,积极主动地与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配合,加强对党风党纪教育的组织领导,以县、乡镇党校为基地,对党员进行系统化、多样化、经常化的教育。同时注意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进,力求做到内容丰富、生动,形式多样化;运用典型案例和讨论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积极推广党纪电化教育;还努力扩大纪检刊物的发行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

(三)认真查处党内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

查处党内违纪案件是严肃党纪的中心环节,是纪检部门的重要职责。县纪委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查处党内各种违纪案件。1984年至1987年,县纪委重点立案查处和过问的各类案件共89件,其中经济案件54件,违纪案件35件。为了正确执行党的纪律,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的要求,认真做好案件审理工作,三年共受理审结145人,其中县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20人、一般党员干部58人、一般党员65人。受党纪处分中,开除党籍47人、留党察看33人,撤消党内职务6人、严重警告34人,警告25人、受党纪处分并受刑事处罚31人、党内通报教育4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县委更加重视惩治腐败工作,多次进行动员部署,并建立了有党、政、法纪等部门参加的惩 治腐败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查处案件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把查处案件、惩治腐败的斗争引向深入。从1988年到1990年,全县共立案查处党内违纪案件126件,查结115件,处分违纪党员130人,其中:开除党籍27人、留党察看68人、撤职5人、严重警告13人、警告17人。在查处案件中,注意抓重点,紧紧抓信领导干部的违纪案件和典型案件,把注意力放在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管钱、管物、管审批的单位和抓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等经济案件上,注意与监察、检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这三年查处党内违纪案件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查处案件的层次比较高,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占9.3%;二是党员犯错误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问题的最为严重。受党纪处分的130名党员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79人,经济问题的25人,分别占60.9%和19.2%,两项合计占79.9%。

(四)加强纪检队伍建设

加强纪检队伍的自身建设是搞好执纪办案、发挥纪检部门职能作用的组织保证。全县纪检干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改造,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纪委更加注重抓纪检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突出对全体纪检干部进行政治纪律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教育,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以及组织县、乡镇一批纪检干部参加泉州市纪委举办的培训班等,对县、乡 镇纪检干部进行政治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全县纪检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1989年制止**和平息反革命**的严重政治斗争中,经受了考验,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依靠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开展评选先进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活动,总结推广安海、东石、罗山等乡镇纪委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作的经验,树立纪检工作的先进典型,激发纪检干部的奉献精神。1988年至1990年有8名纪检干部被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纪检工作者,有1个镇纪委和7名县乡镇纪检干部分别被泉州市纪委评为先进纪检组织和优秀纪检干部,县纪委1位纪检干部被省、泉州市纪委评为信访先进工作者。

下载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活动全面展开(精选五篇)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活动全面展开 本刊讯6月7日至15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以“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伟大成......

    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解读时间 横向展开议论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3、培养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

    展开与折叠教案

    展开与折叠 萧县赵庄镇路王庄小学:王昌彬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4、15页。 二、 教材分析: “展开与折叠”这一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五......

    《改革开放》教案01

    《改革开放》 一、教学背景: 1、课题:《改革开放》 2、课时:一课时 3、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二、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历......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

    《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教学目标: 1. 剪出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操作,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 2. 尝试将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折成正方体,并逐步认识到:不是所有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都能折成正方体的。 3.......

    纵向展开议论文结(教案)

    纵向展开议论文结构(教案) 【课前热身】 有感于校园“名牌热” 走进城区中学校园,观察一下中学生的穿着用度,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上存在一个误区——追求名牌,尤其......

    展开思维的翅膀(教案)

    展开思维的翅膀 朱泽宣 江门台山新宁中学 一、活动设计背景: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