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
(二)》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四课时
分数乘分数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4,做一做1~3,练习一8~13。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2)分(1、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 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千米/分的。
(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 速度:乌贼的速度是910千米/分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91030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9~13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分数
(一)》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
分数乘分数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习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1/105=
7/95= 23/7=
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 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 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 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 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 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 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 15 =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 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 15 =110。
5、演示进行归纳。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由此可以得到 15 =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 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 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 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练习。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4~8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说课稿-打印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分数乘分数》的例3:分数乘以分数。我拟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说主要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与学情
《分数乘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例3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及意义、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易于理解的种地问题情景开展教学的。既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同时又为后续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分析和新课程标准“四基”、“四能”要求,拟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确立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学习探究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实践操作、分析思维与归纳与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我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以下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情景分析归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析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教学策略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与帮助者。因此,在教法上拟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质疑,引导观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发现认知。在学法上,让学生自主合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实践操作探究,练习巩固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围绕目标,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通过课件呈现教材例题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教师选择问题及列式:1)种地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列式:1/2×1/5);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列式:1/2×3/5),再分析算式特征,引入板书引进课题: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二)探究算法,理解意义和算理 1.初识算理
首先通过提问: 1/2×1/5如何计算?等于多少?引导学生猜测尝试计算和交流汇报 其次自主合作实践操作探究。提出要求:引导学生用准备的代表1公顷的菜地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自主合作操作,通过量、折、涂等方法表示1/2公顷与1/2公顷的1/5,并交流讨论1/2公顷的1/5是多少公顷?
再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同时结合课件演示促进学生理解发现:把代表1公顷的纸对折平分,涂上其中的1半,就是1/2公顷;再将涂色的1/2公顷量画平分5份,涂取其中的1份,就是把1公顷的地平均分成(2×5)份后其中的1份。即1/(2×5)×1=1×1/(2×5)
因此有:1/2×1/5=1×1/(2×5)=1/10(公顷)2.迁移扩展,再识算理
同上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究理解发现:1/2×3/5=1×3/(2×5)=3/5(公顷)。3.观察比较、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以上两组算式共同特点,分析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综合实践,强化巩固。
知识来源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对知识巩固、技能的形成„„等离不开必要的应用训练。为此,教师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做一做”及相关与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折、涂、填操作与判断等变式应用,巩固所学新知。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通过质疑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分数的方法是什么?等,引导自主回顾、梳理、交流所学知识,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四.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
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第四篇: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策略:
1.教学例1(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师应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培养分析此类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在线段图上标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明确哪部分表示100千克,哪部分表示吃了,哪部分表示要求的吃的千克数。
教师:“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是吃了100千克的。)
“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应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
“那么,要求吃了100千克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什么列出算式?”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后,再让学生分析一下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要特别注意说明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哪个数量占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3、要求学生记住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策略:
1.教学例2中(涉及三个数量的乘法应用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的数量关系呢?”自己试着画一画,可以提示一下:题里有小亮、小华和小新的储蓄三个量,所以可以三条线段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确画线段图的思考方法。
2、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18元
? 小亮:
小华:
小新:
教师画并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说明确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并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 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5(元)3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 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3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3、注意引导学生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较归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4.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独立分析、解答的良好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中等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仍然要强调把什么看作单位“1”。如果有必要,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画图。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块)
方法2: ×3=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2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 是多少? 5个 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
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
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块)
答:3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设计点评
1、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2、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