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题
生物的特征型新授个
性
化修
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展示实物】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提出问题】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6)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总结要点】:(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你说我辨】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p6练习
2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
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断依据是;
___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本节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知识网络】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后反思:
第二篇:生物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期 陈丽红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难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侧重于“观察→讨论→归纳”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第三篇: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习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异同。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归纳生物的特征,加深对生物的理解。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机器人跳舞视频,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观察 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教材P3页观察与思考。1.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2.完成讨论题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特征
阅读教材第4——7页,了解生物的特征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能进行呼吸
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四、拓展延伸
一个西瓜,一片树叶,一粒种子,它们是生物吗?一个鸡蛋呢?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 五.小结本课
六、技能训练
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课堂练习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海葵 B、恐龙蛋化石 C、电动狗 D、珊瑚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的特征·······()
A 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长和繁殖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鸡下蛋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大汗淋漓 D、馒头上长“白毛”
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长出蓬松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出现是由于()A:应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
第四篇: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鲤鱼1条、花1盆、石头1块、黑板擦1块、多媒体课件。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展示实物:鱼(在鱼缸里)、石头、花(带有枯叶)等。
2、提出问题: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
3、设疑自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菊花的桔枝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
(4)说一说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4、解疑合探
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点评要点:(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如„„;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3)、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泄、生长和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的方法有:肉眼观察;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学习,开阔视野,共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结合实际归纳总结能力。
5、质疑再探
文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不能很好的解释,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疑惑。教师为质疑做准备:如: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1)生物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生物的特征
1、有共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2、有新陈代谢现象
3、有应激性
4、有生长,发育,生殖的现象
5、有遗传变异的特征
6、能够适应一定环境和改变环境
7、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8、生物能进行呼吸
9、能够排除体内废物
10、对外界刺激有所反应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排除身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第五篇: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张本长
成员:苏英、李海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一只活泼的小鸟。
(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你们知道三十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那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的星球如此美丽,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得如此美丽吗?
(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奇趣无比的大自然。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本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请学生准备好纸和笔,观察一段多媒体片段。要求学生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并鼓励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
(多媒体演示)画面中有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追逐嬉戏的梅花鹿;有潺潺的流水,有突起的山石。有广阔的草原,草原中有奔腾的马群,有悠闲吃着牧草的牛、羊,还有冒着炊烟的蒙古包,蒙古包前停着的马车和水槽。有蔚蓝的大海,大海上有扬帆起航的船儿,不时从海面掠过的海鸥,在水中游弋的鱼儿、海蜇,还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珊瑚虫„„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1)如记录了10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2)15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3)20种以上的请举手等。
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教师引导,怎样把生物和非生物区分开来的呢?(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教师引导启问:生命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出示小鸟):这是一只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是不是其他生物也具有这些特征。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小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某组的讨论)教师点拨: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思考回答: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教师进一步引导,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是为了什么?(植物需要营养)过渡: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思考回答:小鸟需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憋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教师点拨: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并举例: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蔬菜进行呼吸时释放出来的。教师强调:生物需要呼吸。
引导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发现的问题:小鸟要排废物。
点拨: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体外。教师激疑:植物呢?植物也出汗、排尿吗?(多媒体画面)画面上一棵小树,点击一片叶子,叶子变黄,叶片飘落下来。同时画外音:“落叶归根,我带着这点废物先走了。”
学生:哇,原来植物可以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小鸟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小鸟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小兔听到声音会逃走。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教师引导激疑:植物有没有这种特征呢?
(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点拨: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并再举例(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
要求学生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向日葵的花会随着太阳转动„„ 教师再激疑: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小鸟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是可以长大的。
教师点拨: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例如,玉米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土豆等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教师补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提问:我们了解了生物的这些特征,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它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看一下珊瑚、珊瑚虫和钟乳石,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讲解: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钟乳石不属于生物,它是由无机盐慢慢堆积形成的。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引申: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有许多特征,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会从中受益无穷。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
分析点拨教材第2页“观察”的相关内容。1.要有明确的目的。2.可借助一些工具。
3.观察过程要有耐心,并要如实地记录。4.还要和别人交流。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用我们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六、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本节“课时作业”习题。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需要科学有生命的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观察物体→特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