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第四课 飞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红蜻蜓》。《我的小风筝》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教学准备:三角铁 水彩笔
第一课时《飞呀飞》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唱出切分节奏和歌曲的旋律。
2.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飞呀飞”,感受和体验对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讨论:谁会飞?它们是怎样飞的?
2.椅子围成圆圈。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尼尼的本领可真大,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也来学一学尼尼变魔术,好吗?
2.复习歌曲师:变变变,变只小兔到草地上玩游戏。
复习歌曲“小兔跳跳”。
师:师:变变变,变只小小蝌蚪水里游。
复习歌曲“小蝌蚪”。
3.学习歌曲“飞呀飞”
(1)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各种会飞的东西。
师:小朋友们看,天上什么在飞?(幼儿自由回答)我们跟着音乐变成会飞的东西吧。弹奏音乐三遍,幼儿自由表演。
师:刚才你变的是谁在飞呀?(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2)以问答的形式学念歌词。
师:刚才我们变了会跳、会游、会飞的东西,有点累了,找张椅子坐下来,我们玩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好吗?
师:(边做小鸟飞的动作边问)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小鸟会飞。
师:哦,小鸟会飞。(切分节奏)师:刚才我是用魔术师的声音在说话,好玩吗?请你们也来学一学。(集体、个别)师: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飞机会飞。
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切分节奏说说其它会飞的东西。
师:我也想来学一学小鸟飞,谁来告诉我,小鸟怎样飞?
引导幼儿学念下面的歌词: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
师:我们一起来变成小鸟飞吧。(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第一段歌词。)(3)学习歌曲第一段。2 师:我还会跟着音乐把刚才的儿歌唱出来呢,信不信?(教师示范演唱。)你们能跟着音乐唱出来吗?
幼:能。
师:一起来试试。
师:这是一首问答歌,可以一个人问,一个人答来唱这首歌,现在有老师先来问,小朋友答,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进行了对唱,还有谁和谁也能进行对唱?(男女对唱、两两对唱„„)(4)为歌曲创编第二、三段歌词。
师:除了小鸟会飞,还有谁也会飞的?它们是怎样飞的?我们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用对唱的形式直接创编第二段和第三段。
(5)完整的演唱歌曲。
4.结束活动师:刚才我们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呀?
我们再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也会飞的,把他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第二课时《红蜻蜓》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试着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感受三拍子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熟悉吗?放《小蜻蜓音乐》。生:熟悉,《小蜻蜓》。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 生:是三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蜻蜓的音乐,听一听与《小蜻蜓》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红蜻蜓》的录音带)
生:音乐都是优美的,也都是三拍子的音乐。
师:同学们能听着这优美的音乐将旋律线画出来吗? 生:分组进行活动,随着音乐画出旋律线,完后展示。
师: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用“U”哼着唱旋律。3 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内容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红蜻蜓)生:说出歌曲内容。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红蜻蜓》。
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师:《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曲,却将童年情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3、熟读歌词
师: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4、学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来唱第一声部好吗?
生: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师:歌曲是两声部,我们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生:唱谱。
师:指挥,分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生:分部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那我们两声部合起来唱一唱吧!生:轻声演唱两声部。
三、歌曲处理:
1、不同演唱形式
师:我们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生:第一段用领唱的形式,第二段用齐唱,第三段用两声部演唱。
2、为歌曲伴奏
师:这里有两件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我们选择哪件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好呢? 生:三角铁。师:为什么?
生:三角铁声音柔和,适合这首歌曲。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生:随音乐伴奏。
3、学习日本舞蹈
师:我们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日本舞蹈动作。生:学习模拟老师的动作。
4、熟唱歌曲
师:我们来进行比赛好吗?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综合活动
师:请同学们自愿选择歌曲的表现方式如演奏、演唱或表演,到台前展示。4 生:自己选择表现方式展示。
四、拓展活动
1、了解日本风土人情
师:请同学们将课下搜集的日本资料介绍给大家。生:风土人情、音乐、地理环境。
2、聆听日本其它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几首日本流传的民歌(播放《樱花》《拉网小调》音乐)生:聆听。
师:小节:我们这一段的环球采风就结束了,但我们的音乐列车仍在进行,让我们聆听更多更好的音乐吧!教学过程:
第三课 《野蜂飞舞》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活动
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播放音乐《野蜂,飞舞》)。
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
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4、请学生说说
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水彩笔)
三、表演歌曲
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教师边范唱歌曲《野蜂,飞舞》,边做划船动作)
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
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
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
5、分男女生演唱。
四、创编与活动
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三角铁)
3、反馈。
五、结束
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
第四课《我的小风筝》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四川清音《我的小风筝》唱腔婉转、灵活、细腻的特点。2.了解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及伴奏乐器。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四川清音的唱腔特点。5 2.体会四川清音的唱腔旋律与语言声调紧密联系的特点。
教材分析
《我的小风筝》是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首歌曲。歌曲所讲述的是初春时分,人们纷纷外出踏青,一起去放风筝,很是开心。给人的感觉明朗、欢快!歌曲为降E徵调式,两个大乐句构成;曲调具有江南民歌的特点。
四川清音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巴蜀地区,常用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唱腔多取自各地的民歌,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民歌小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川剧变脸吐火的视频课件。
教师播放变脸吐火视频,请学生回答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蜀地区的艺术音乐及风土人情。
二、新课欣赏
1.简介四川清音。
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曲艺——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乡诸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演唱时演员自弹琵琶或月琴,故又称为“唱月琴”“唱琵琶”,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2.初听《我的小风筝》。
师:请大家边听赏边感受,这首四川清音描述了什么情景?它给你怎样的感受?类似哪个地区的音乐特点?
3.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为什么《我的小风筝》具有江南地区的音乐特点? 4.介绍四川清音的源头。
师: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原来这是当时长江水运非常繁荣所造成的,江南的商船经常云集于四川、泸州、宜宾等地,船工和民间艺人就将当地的小曲传入四川,所以四川清音的唱腔非常丰富。也就是说,四川清音的唱腔大多来自各地的民歌,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民歌小调。5.复听《我的小风筝》。6.总结唱腔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四川清音的唱腔特点,注意旋律的委婉,连续顿音的使用及行腔轻巧灵活的特点。
7.配课件再次欣赏。
师: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8.介绍演唱形式及特色伴奏乐器。简单了解月琴的音色。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了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曲艺——四川清音。希望同学们在歌曲的学习中,慢慢加深自己对地方特色音乐的喜爱和了解。6
第五课《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整体感受歌曲能找到歌曲中强拍的位置,强调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作用。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小鸟小鸟》的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呵护生命。保护环境。激发学生对动物对环境对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感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创编歌词.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小节,找到歌曲中的强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及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体验合作式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录音机.课本.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苗苗>主题曲(调动学生对本课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授: 这首歌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小鸟小鸟》 2听歌曲范唱
问题设计: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强拍的字(让学生自己找哪个字是强唱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标记歌曲中强拍的字请学生来标记(训练学生对音乐整体的听辩能力)4教师弹歌曲小鸟小鸟伴奏请学生唱哼鸣, 有会吹口哨的同学可以吹哨(熟悉歌曲旋律)5教师弹歌曲伴奏学生用la来歌唱(再次熟悉歌曲旋律)6教师弹歌曲伴奏请学生唱歌词(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已经能够达到唱这首歌曲的能力,听辨学生在歌唱中那个环节有问题及时纠正)
注:刚才同学们齐唱了小鸟小鸟这首歌曲,在歌唱中你感觉那句话唱的还没把握,有问题的请提出来。(平时上课这个环节也是我新授唱歌课的一个设计环节,觉得很实用)7问题设计:休止符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师示范)分析歌曲:
弱起小节 二段体 AB 歌曲中力度记号 P F > < 8注意歌曲的力度把握,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9老师介绍打击乐的用法 7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和节奏感。(将学生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师生合作再次演唱歌曲小鸟小鸟.10歌词创编: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请同学们以热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小组演唱展示。
11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象是小鸟,是雏鹰,要腾空翱翔,就要现在学好文化知识,爱科学,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里我也衷心祝愿同学们的梦想都能成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歌曲小鸟,小鸟中结束)
第二篇: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大峪中心校
李艳利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蜻蜓》第一声部。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红蜻蜓》。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音乐进入课堂。(欢迎进入音乐课堂,伴着欢快的歌声,我们继续今天的环球采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印尼的歌曲《木瓜恰恰恰》,今天要学的也是一首外国歌曲,它与一种昆虫有关,猜一猜,它是什么?)
2、猜谜语。(幻灯片)
(我们在一年级时学习了一首关于蜻蜓的歌曲,还有印象吗?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放《小蜻蜓》音乐。
3、感受三拍子音乐。
问题:歌曲时几拍子?你知道三拍子的强弱变化吗?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三拍子的强弱变化表现出来)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拍手)(点手心)(点手心)
(拍手)(点手心)(点手心)
再来感受一边三拍子。继续听音乐《小蜻蜓》并打节拍。
二、感知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蜻蜓的音乐《红蜻蜓》,听一听与《小蜻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播放歌曲《红蜻蜓》第1遍)1)同样也是三拍子的歌曲。旋律也很美。
2)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自己打拍子轻声哼着唱旋律。(第2遍)
三、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红蜻蜓》)《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曲,却将童年情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2、熟读歌词
1)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3、学唱歌曲。分句教唱。
1)学习歌谱,注意三拍子的强弱。2)学习歌词。注意换气。
4、歌曲处理:
歌曲强弱处理。认识“渐强”“渐弱”记号。
四、拓展活动
1、了解日本风土人情
师:请同学们将课下搜集关于日本的风土人情、音乐、地理环境等资料介绍给大家。
2、聆听日本其它歌曲
小结:我们这一段的环球采风就结束了,但我们的音乐列车仍在进行,让我们聆听更多更好的音乐吧!
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日本流传的民歌(播放《樱花》《拉网小调》音乐)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其他歌曲。
教学目标
1、认识换气记号,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力度投入地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我介绍。
2、同学们知道日本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了34万中国人,我们要牢记这一历史事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战的民族,也有着渊源的文化,特别是日本的音乐、歌曲,很好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日本儿歌《红蜻蜓》。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内容。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红蜻蜓)
2、说说歌曲的内容。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红蜻蜓》是日本诗人三木露风作词,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作曲的三拍子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4、熟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2)唱词。
(3)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投入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教学
(1)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
(2)和老师一起试唱高低声部。
(3)用不同形式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四、综合活动
聆听日本其它歌曲,小结,齐唱歌曲结束全课。
第四篇:【教学设计】_红蜻蜓_音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歌曲,优美深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合唱歌曲的美妙.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难点:歌曲中力度变化的体现.合唱的合谐与统一.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低声部旋律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音乐中有7个小精灵,它们是1、2、3、4、5、6、7,今天老师给大家演唱一首日本民歌《樱花》,听完后说一说这首歌曲是有几个小精灵组成的?
生:3、4、6、7、1
师:这五个音符就构成了日本特有的一种民族叫都节调式。
生跟师琴练唱都节调式的音阶。(提示歌唱状态)二.学唱低声部旋律 1.旋律填空 6 7 1 3 4 51 1 7 13()3 16()()1-0 3 1 14()31 31 1 71()-0 师完整弹奏一遍旋律------找学生填写
完整演唱旋律(请同学们保持惊讶的歌唱状态,用轻声高位置的声音去演唱)
2.提示学生演唱到这两小节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为什么呢? 四三拍
每小节三拍
最后一小节1唱了两拍
第三拍是空拍,所以要收住。
3.加入呼吸记号再来演唱歌曲。
师先师范唱.4.用lu音把这段旋律模唱一遍,加入前奏。(注意歌唱状态,连贯统一,用轻声、高位置的声音去演唱)
前奏+完整伴奏
5.用“lu”模唱低声部旋律连续两遍,师第二遍加入高声部旋律的演唱。
三.学唱高声部
1.师:同学们在你们演唱的时候,老师也加入了一段旋律的演唱,咱们演唱的旋律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刚才咱们合作演唱的这段旋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合唱曲《红蜻蜓》的高、低声部的旋律,同学们演唱的是低声部旋律,老师演唱的是高声部旋律。
一听: 接下来老师把这首歌曲高声部的三段歌词给大家演唱一遍,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听完后来说一说你的眼前都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生:晚霞
红蜻蜓停在竹竿尖上
师:多么柔美、亲切的画面啊,那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慢速
师:那慢速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得?
生:优美抒情的
师:这首歌曲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成的,虽然短小,但是旋律优美抒情,三段歌词把主人公美好的童年生活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听:师:接下来请同学模仿老师的动作,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深情与优美。
生模仿师动作划乐句线
师:刚才老师说过这首歌曲的歌词本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老师把歌曲第一段的歌词给大家来读一下,读完都请同学来说一说老师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有大有小
师:在音乐中我们称为强、弱,分别用f/p来表示,当音乐由弱慢慢变强我们称为<(渐强),反之称为渐弱.师:加入力度记号的使用使我们在表达音乐的情感是更加的淋漓尽致,《红蜻蜓》这首歌曲多处都使用了力度记号。
三听:师:接下来我们跟着伴奏音乐把这首歌曲的歌词来读一遍,要注意力度的变化。
师生跟伴奏音乐齐读歌词
四听: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接下来请同学跟老师一起来画一下歌曲的旋律线。
师生边听音乐变化旋律线
师:旋律线画完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行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
生:音高的起伏很大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旋律线的起伏像红蜻蜓在飞翔的时候时而直上飞行,又时而直下飞行,十分的机灵。那第二行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音的起伏不大,时高时低的
师:像红蜻蜓在空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那当音高由低变高的时候,力度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生:力度越来越强了
五听: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的范唱小声跟唱,去感受音高与力度强弱的这种关系,去体验主人公美好的童年生活。四.复习低声部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用lu模唱的低声部旋律吗?我们来复习一遍。(在唱的时候想象着红蜻蜓成群结队在低空飞行,飘飘洒洒,自由自在的)2.师:接下来我们跟着伴奏音乐把刚才模唱的低声部旋律再来唱一下。(注意声音的统一,想象着红蜻蜓自由飞舞的情景)。师加前奏,生跟师复习低声部旋律。
3.师:把同学们分成两组,高低两个声部,我们跟着伴奏音乐完整的来演唱一遍歌曲,两声部同时进行。
师生跟伴奏分声部演唱《红蜻蜓》
4.师:同学们演唱的还不错,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表演中,下面由老师伴奏,低声部的同学先行进入,当低声部开始模唱第二遍时,高声部的同学开始演唱第一段歌词,老师在第二、三段歌词之间会加入一个间奏,请低声部的同学跟老师演唱,高声部的同学跟钢琴演唱,下面我们就还是表演吧。
师伴奏,师生共同演唱《红蜻蜓》
同学们,童年时美好的,童年是幸福的,请同学们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活出快乐,活出精彩。
二、二、学唱《红蜻蜓》
1.师导:又是一年春风度,又是一年三月三,带着童心童趣导入《红蜻蜓》
2.聆听日本原创歌曲《红蜻蜓》
3.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3/4拍的日本歌曲,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诗谱写而成。通过作者看到晚霞中的红蜻蜓而勾起对童年的往事的回忆。
4.聆听范唱《红蜻蜓》轻声用“lu"音啍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感受.
5.再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复习力度记号,解决重、难点乐句。7.带着情感、深情地演唱歌曲。8.随琴试唱主旋律。
三、创编。
1.教唱二声部旋律、指导学生用“la”音啍唱.学生自主体验二声部合声的美。
2.二声部加打击乐合唱,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
四、拓展。
1.放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开拓学生的视野。2.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表演,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奏一奏。
3.教师小提琴演奏《红蜻蜓》,学生优美的声音轻声跟唱。
五、教师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象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走出音乐的教室。
第五篇:《红蜻蜓》教学设计
《红蜻蜓》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1)、初听《红蜻蜓》
问题: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么样的感受?
(2)、读歌词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3)、范唱歌曲: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走进作者的美好童年,问题: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吗?它适合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生回答。
(4)、学唱歌曲
A.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么一大段歌词,你觉得在那里换气比较合适?怎样来换?
B.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师:请大家再来唱一唱第一段,并跟我划一划旋律线。
问题:这样的旋律线像什么?师:大家能不能根据旋律的高低唱出强弱变化呢?
D.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问题:它的什么变了?所以情绪变得怎样了? E、小组汇报。
F集体演唱歌曲我们怎样才能唱的更深情、更优美呢?讲解力度记号(5)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