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模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和类推能力。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谈话:孩子们,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播放)
2、引入(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被教师随机问到的学生作答,而其他学生关注地倾听。
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列式,积极要求汇报。
教师随机请出两位学生作现场举例,提问自然贴切,切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1)指名学生列式,师板书:3/8+2/8
师:3/8+2/8等于多少?你们想自己试一试吗?
好,你们可以借助长方形代替巧克力,先把它的3/8涂上红色,表示琪琪吃的,再把它的2/8涂上绿色,表示明明吃的。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交流: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涂色?
师:3/8+2/8等于多少?(板书/8),/8后面有没有单位名称呀?
(3)师再用演示3/8涂红色,2/8涂绿色。
师:/8是怎么得来的?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指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孩子们真聪明,现在知道琪琪和明明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
(1)师:琪琪分得巧克力的3/8,明明分得巧克力的2/8,你能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当学生提出:“琪琪比明明多分得多少?”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来表述完整。)
师:谁能列式?板书:3/8-2/8
(2)师:还以长方形代替,现在算一算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
(3)3/8-2/8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全班交流。
(4)师问:现在知道琪琪比明明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揭示题。
师:孩子们,你们真不简单!自己学会了新知识。谁能说说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
第二篇: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分数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2、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的生活问题。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过交流,总结,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应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追问: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正方形的(课件演示:正方形被剪开,分成4个小正方形)师:你现在还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思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1)先观察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剪开的4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还是一个大正方形。
生2:第一幅图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而第二个幅图则表示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小正方形。
生3:第一幅图是求这个正方形的,所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第二幅图是求4个小正方形的,就是把这4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一个小正方形。
(4)教师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总结。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课件演示:正方体外画一个圈,表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正方体的。
也可以把剪开的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课件演示:4个正方体外画一个圈)平均分成4份,(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每份就是追问:这两个一样吗?它们都是谁的啊?)。
(课件呈现:1个正方体的,4个小正方体的联想加深理解:
师:大家可能把这个正方形看成是一个披萨,我把它平均切成了四块,这其中的一就是整个披萨的了
(课件演示)2.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的例1第(2)题,问题:你看到什么?
(一共有6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有2个苹果)(2)(课件演示:圈出其中一的份,既:2个苹果)师:你能把这些苹果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师:你能说说这表示的含义吗?)
(注意:学生在回答时要强调是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课件演示:圈出其中2的份,既:4个苹果)
师:你能把这些苹果也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适时引导。(3)加深认识
(课件出示没有分过的6个苹果)
a、师:还是这6个苹果,请你也来分一分或画一画,再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
b、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c、汇报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
1、平均分成6份,每份1个,每份是3个,每份是()
2、平均分成2份,每份d、对比提升:(课件呈现三种不同的分法,及每份所表示的分数)师:这里都是一份,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课件呈现:分的份数不同)
(4)课件出示三幅图:第一幅: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第二幅: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第三幅: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2份吗?
师:为什么都是?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都是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苹果的总数不一样,每份的个数也不一样)师:你现在对分数有没有一点新的认识?
小结: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5)小组活动:取小棒
同桌之间准备12根小棒,其中一人从12中拿出相应的小棒数量,并让他说说是怎么想的。
思考:你还能拿出其它的分数吗?(6)练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这些分数中任选一个,让另一人从
3.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3.(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已知:有12名学生,其中
是女生,是男生。要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题意。思考: 这里的是指谁的?
又是谁的?(12的 12的)(3)抓住分数的意义引导思考 提出问题: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①说分数的意义。
抓住女生人数给出的确定分数“
”,让学生结合实际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因为女生人数是12人的多少。)
②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画图分一分,或用摆小棒的方式摆一摆。学生独立画图、摆小棒,集体展示交流。
3=4(人)③列式解答,教师板书;12÷④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解题过程,要求女生的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4)迁移类推,求男生的人数。①小组讨论。说说男生确定分数(因为
表示的意义
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要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2份是多少。)
②画图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算法。③列式解答,并说说列式的理由。教材板书 12÷3=4(人)4×2=8(人)(5)练习巩固
1、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是
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
5=9(本)9×2=18(本)答案: 45÷答:故事书有18本。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
分数的简单应用 3=4(人)女: 12÷3=4(人)4×2=8(人)男:12÷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
第三篇:分数的简单应用(例2)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例2)
教师:李娜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2.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重点:能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教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能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2.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101页例2,阅读题目,理解题目含义,思考以下3个问题:(10分钟)
1、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吗?
2、“其中1/3是女生,2/3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3、你打算怎样做?自己试一试,并把想法表示出来。
四、探究新知
有12名学生在踢毽子,其中1/3是女生,2/3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检测自学结果: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吗?(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把握题目含义,分析问题)已知: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1/3是女生,2/3 是男生 问题: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2.出示图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其中1/3是女生,2/3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1/3是女生:把12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2/3是男生:把12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3.根据图示以及学生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分析问题:
求女生有多少人也就是求1份是多少,列示为:12÷3=4(人)
求女生有多少人也就是求1份是多少,列示为:12÷3=4(人)
4×2=8(人)
五、应用提升(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练,教师讲解)
1.学校饲养组养了15只兔子。其中1/3是黑兔,黑兔有多少只?(提示:把1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2.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2/5是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提示:把45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
六、作业
课本103页第5题、第8题
七、教学反思
1.自学指导的第2个问题设置的不够明确,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所以影响了自学效果,影响学生对第2个问题的回答
2.自学时间过长,检测的题目过少,整节课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3.在讲解题目含义的时候,要重点强调其中是谁,明确是谁的几分之几。
4.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了解的不够,导致学生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不透彻,无法将问题转换成平均分的应用题。
第四篇:分数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明和芳芳去野炊,想不想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吃的?你能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学生交流,引出“一半”。(3)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
它指的是谁?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1、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展示学生涂色作品。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勾”。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4、(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
4、1/
8、1/
3、1/6„„(师板书)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1/4(3)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4)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5)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5、比较分数大小
(1)展示作品:圆形表示的1/
2、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
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用学生作品验证。
(3)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6、分数的书写。(1)师教写1/2。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
汇报:1/3 1/6 1/9 1/8(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的?请生阅读书P98 中间短横,是?(分数线 板书)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书上题目)长方形 1 1/3 先估,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1/6 先估,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1之间有联系吗?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生说。
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7、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五角星(1/5)巧克力(1/8)
8、黑板报。《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师: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
生: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
9、瞧,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4 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七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7 估计:
八、九岁孩子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
师提供资料:十岁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10、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4?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1/9?
1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分数教案
教学内容:
《分数乘分数》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第2课(一课时)执教者:杨伟娜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最近一位老师家在装修房子(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提出问题: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4小时可以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式解答:1/5×4=4/5 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算?
揭示课题:1/5×1/4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师: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小组讨论一下,1/5的1/4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师:从纸上可以看到,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再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就是这张纸的1/20。所以,1/5×1/4=1×1/5×4=1/20(板书)。
三、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1/5×3/4表示什么?(表示1/5的3/4是多少)你能涂色表示1/5的3/4吗?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有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2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5×3/4=1×3/5×4=3/20(板书)。
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归纳的出: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巩固练习,深化主题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吗?介绍蜂鸟的知识,出示例4。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重点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1/5×1/4=1/20
1/5×3/4=1×3/5×4=3/20
教学反思:
1、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
2、不足之处,表面上感觉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
3、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粉墙改成了一位老师家的墙,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关注动态生成。
4、在课的开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老师家粉刷墙壁”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既关注了动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又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体现了教与学的主体地位。
敢于放手研讨。
5、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1/4×1/2的意义。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