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西教学设计
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
鲁荣飞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分析地形与气候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问题。3.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难点:
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视频,《巴西足球》让我们走近巴西。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巴西的国旗(教师做简单的介绍)。
出示学习目标
师:让学生画一副巴西轮廓图(备用)。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讨论,下面把同学们分为四个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自读课本插图3—41及90页—91页第一自然段。
你获取了哪些地理信息?
每位同学明白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合作与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汇报学习成果。
展示课件:巴西位置图,教师简单讲解,加深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在巴西轮廓图上把下列地理名称填注在相应位置(赤道 南回归线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河 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师生讲评。
亚马孙平原上覆盖着大片的热带雨林,它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又是怎么对待它的?转乘“地球之肺”。展示课件森林被破坏图片。展示课件:
大片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原因及带来什么后果?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展示课件: 出谋划策
小组讨论:教材92页活动3.面对砍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 请小组合作 出谋划策找出路。小组展示成果,小组间互评。教师总结:
• 改变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保护热带雨林,保护人类的家园!
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是全人类的责任 课堂总结:
突出总结巴西的“大”和“热”,帮学生理清思路。板书设计:
一 位置 二 地形 三 河流 四 气候
走出课堂:
搜集资料,探讨巴西迁都原因,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有何启示。
第二篇:巴西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地理思维理念,学会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已初步具备分析某地区或国家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环境特征的能力。并能利用相关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由于时间的考虑,本节课只选取其中一个要点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巴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人种构成特点和多元文化特点。将巴西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两部分内容划分到第二课时进行讲解。其中自然环境方面的讲解也为下节课的工农业分布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
2.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主要的地形及河流,气候类型及分布。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巴西的人种特点及巴西文化的多元色彩,分析其主要成因。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感知巴西的人种构成和多元文化,培养小组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一个国家独立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2.了解巴西的人种及多元文化特点。教学难点
1.分析巴西热带为主的地理环境。
2.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读图分析法:利用地理图片分析问题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我用一段2014巴西即将举行的世界杯主题曲的mv进行引入。视频中有巴西的人种、桑巴舞和闻名世界的足球等信息,这首歌曲节奏强烈、富有激情、鼓动性强,不仅与巴西足球关系密切,而且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学习巴西的情境当中,形成紧张、活泼、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巴西的地理位置
本部分的内容我设计为自主学习的形式,锻炼学生通过图片搜集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一
读图p82-85图9.15和图9.20概括巴西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哪两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巴西?它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2.海陆位置:巴西周围有哪些海洋?说说巴西陆上相邻的国家? 3.半球位置:巴西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三)、巴西的自然环境
这部分内容包括巴西的地形,河流及气候。为了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我展示了相应的图片,同样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课本p84-86的内容,思考回答: 1.读图9.20说说巴西主要的地形? 2.巴西主要的河流及流向? 3.说说巴西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四)、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自主学习三
自主学习p82-83的内容,思考回答 1.卞卡一家由哪些人中构成?
2.巴西的人种构成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参照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找相关知识,自主完成课件上的内容。自学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疑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小组交流时纠错、补充完整并进行巩固和检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点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从而掌握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学会主动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荣誉感等。)活动探究:
在人中构成的学习中我还设计了两个活动探究,加深学生对巴西人种及文化多元性的理解认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认知其他地区的文化融合的实例。活动探究一
阅读p83的图文资料分小组讨论:
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通过材料说明巴西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活动探究二:
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图中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在现实世界中,不同文化融合的实例很多,你还能举例说明一下其他地区和国家文化融合的实例吗?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检查。搜集学生交流过程中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点,适时进行点拨。设计意图:主要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来进行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 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重在总结提升,使知识条理系统。使学生形成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题目由简直难。在问答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进行选择性答题。
设计意图:随堂达标检测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与悟的结 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让学生在学中思,做中悟。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巴 西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二、自然环境 1.主要地形及河流 2.主要气候及分布
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显著的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2.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多元性巴西文化
五、作业布置: 能力培养与测试p47
六、评价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料。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协作意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石河子第六中学
陈晓燕
2014年5月21日
第三篇:《巴西》教学设计
课题:《巴西》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足球王国——巴西。
一、图说——巴西之大
1、根据巴西轮廓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巴西,指图描述巴西的位置。
2、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从面积上可以看出,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展示巴西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指图,展示资料。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水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大的河流、热带雨林。
4、链接展示热带雨林景观图和巴西国旗图,其中绿色代表热带雨林,说说热带雨林的作用,展示减少现状。角色模拟,设计森林保护宣传口号或标语。
总结:利用地图,我们从面积、地形、河流、森林了解了巴西之大。
承接:亚马孙河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与它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图说——巴西之热
据图判读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点。展示气候分布图,明确两种气候分布地区。
承接: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巴西人口是如何分布的呢?
三、图说——巴西之多
1、定居规划:结合聚落的分布有关知识,你认为选择哪里定居更合适,说说理由。图来验证人口分布。巴西通用的语言是什么?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说葡萄牙语呢?
2、巴西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1500年,葡萄牙人大量移入,从而对巴西进行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非洲人是作为劳工奴隶被贩卖到巴西。他们分别是什么人种?
3、最显著地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展示人口过亿国家图,明确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4、种族复杂,融合了不同地区的文化,感受巴西独具特色的文化,理解文化具有多元化。承接:不同地区的文化可以传到这里融合,那不同地区的农作物能不能也带到这里来种植呢?
5、精挑细选:你认为哪些经济作物适合在巴西种植。说说理由。回顾东南亚有关知识。读图找出巴西的热带农产品有哪一些?热带农产品多,图说咖啡、甘蔗、天然橡胶分布地区,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目前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承接:由于受葡萄牙人长期殖民统治,20世纪以前巴西经济主要依赖农矿产品的出口。
6、解说发展脉络。展示图文资料,找找巴西有哪些矿产资源?指图说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工业部门和附近的矿产资料。对比分析巴西和俄罗斯、日本工业布局的异同点。
总结:巴西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以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著称,木材、甘蔗、黄金、金刚石、咖啡和橡胶等原材料非常多。
独立前由出口单一农矿产品到独立后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成为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并且在大街上能够看到很多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因为生产甘蔗,以甘蔗为原料制作酒精。
总结:以上我们从人种、人口、文化、原材料方面解读了巴西之多。
四、说说——巴西特征
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你能给即将前往巴西的朋友介绍一下巴西么? 教师归纳总结。
真真假假,快速抢答。
第四篇:《巴西》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巴西”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的第六节。本节属于世界区域地理部分——“国家”小尺度范围的内容,是世界地理概况部分的落脚点,也是对认识大洲、认识区域两章的具体阐述。本节以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按照位置——自然——经人文的顺序编排。通过教材、景观图片、活动题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区域,突出了区域的特征,有益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小尺度的区域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通过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南亚、欧洲西部等地区,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的能力基础:具备一定搜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初步掌握了阅读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
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对南美洲和巴西缺少了解;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有限,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自然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巨大,缺乏亲身体验,可能造成学生对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和保护问题的学习存在困难。
三、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并能分析得出气候特点和气候类型。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流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3、知道巴西工农业基本特点,城市、人口情况和人种构成特点。
4、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图片展示、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学会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特点的能力,学会用地理术语描述概括地理特点,进而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巴西热带雨林大开发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用多媒体手段为载体,以创设情境、问题导学法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这节课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地图、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探究,然后归纳、小结。从而有效掌握巴西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关性,有效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情景创设、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等
1、情境创设法: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 丰富,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读图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区域地理最适合的方法,也是最具地理特点的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分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3、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是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对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以学生自学为主。
4、讨论探究法: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探究地理事物的规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视频欣赏、引入新课
列表比较世界面积、人口大国,引出巴西面积、人口居第五位。视频播放巴西足球、狂欢节等盛大场面,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问题导学、突破难点 ·对标自学:
读图3——41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读图3——41指出巴西的地形和名称
根据位置和地形特点,能说出巴西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知道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知道巴西城市、人口情况和人种构成特点。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起到预习的作用,形成一个初步印象。)·指导学生自学
一、自然环境
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巴西地形图
问题:(1)说出巴西所在的半球位置、大洲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读图思考:巴西主要地形及名称是什么?并概括出:三分之一是平原,三分之二是高原。
(3)根据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特点分析得出巴西的气候特点和气候类型。
练习检测:
①课本91页第二题
②展示亚马孙河景观,参考课本91文字部分,说出亚马孙河的特点。然后做93页的4、5题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及时获得反馈并进行矫正,课堂评价不仅是指一节课后的练习,还必须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适当的检测。
承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巴西的面积广阔、地形平坦、气候湿热,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后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视频播放:热带雨林的作用——破坏——保护
(4)学生分角色讨论探究: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你的观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讨论探究”这种课堂组织形式纳于教学当中,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学生能从别人的发言中给自己以启发和收获,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观点: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亚马孙热带雨林属于巴西,更属于全人类。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课件展示:巴西经济矿产图
问题:(1)说出巴西工农业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工业体系完整)
(2)例举巴西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3)巴西的资源有哪些?(铁矿、水能)
三、人口、城市、人种
课件展示:巴西人口图
问题:(1)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2)找出巴西两大城市和首都(百分之七十的城市人口,链接城市的资料)
(3)巴西的人种构成(巴西女孩卞卡一家,体会巴西复杂的种族构成和民族融合。
设计意图:以上学习内容,以图导学、问题导学为主线,使学生多方面能力
得到了提高,体现在:
●培养学生读图、资料,从而提取、加工、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学习能力,师生讨论,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形象思维”的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3、形成检测、反馈回授
4、课堂小结
(五)板书
第六节
巴西
设计意图:采用结构式板书,体现知识结构,完整再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反映思维过程,揭示内在联系。
四、综述
本节课以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思想,以创设情境、问题导学法为 主线,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能较好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知识为载体,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8.6巴西教学设计
8.6 巴西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概况、人口及城市特点。2.指导学生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3.通过了解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概况、人口及城市特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巴西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里约热内卢,该举办地位于哪个国家?(巴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巴西。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运用地图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概况、人口及城市特点。2.我会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3.通过了解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要增强环保意识。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97-101页内容,在课本上划出并记住以下问题,注意图文结合。)1.读课本97页图8-51,找出并记住:赤道、南回归线、太平洋、大西洋、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伊泰普水电站、巴拉圭、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马瑙斯。
2.巴西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属于五带中的。
3.巴西的地形以平原 和高原 为主,地势。南部的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的平原约占巴西全境的1/3。
4.完成课本98页活动题1。
5.亚马孙平原西起 东麓,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由 河冲积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区,因动植物种类繁多,有“ ”之称。
6.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向 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 位,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号称“ 河海 ”。
7.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 ”。
8.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的 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
9.巴西的农产品中,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10.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 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 两国合建。
11.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种复杂,人种约占一半,人种占1/3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12.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东部沿海,其中以 人口最为稠密。巴西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 %以上。
13.巴西的最大城市是 ;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 ;首都是。
(二)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学的效果。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分布图,口头检测主要的海域、地形区、河流、城市及山脉。点拨语:1.巴西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五带中的热带。2.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3.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4.巴西以白色人种为主,混血人种占1/3强。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合作探究
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呢?现在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题目,按照要求迅速完成。
(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1.完成课本99页活动题2(1)(2)。2.完成课本102页活动题1、2。
学法指导:1.分析河流的流向、入海要从图上查找,长度、流域面积、径流量要运用资料分析。点拨:1.第一长河:尼罗河,非洲,自南向北,地中海; 第二长河:亚马孙河,南美洲,自西向东,大西洋; 第三长河:长江,亚洲,自西向东,太平洋;
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北美洲,自北向南,墨西哥湾。2.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
(1)流域地处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流域面积广,支流多。(2)流域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量丰富。3.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
(1)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2)为了分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缓解其环境压力;(3)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4.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因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5.面对砍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你同意哪种观点,原因是什么?
同意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说法.因为过度砍伐森林,会使大气中氧气补充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恶劣后果。
(三)质疑问难
1.组内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问。
2.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请完成当堂检测。
(一)训练内容
1.巴西90%的电力来源于()
A.煤碳发电 B.水力发电 C.核能发电 D.汽油发电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A.①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B.②城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C.③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D.④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3.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体系还不完整 B.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人种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 D.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4.当我国正值隆冬季节的时候,巴西高原是()
A.干季
B.湿季
C.热季
D.冷季 5.巴西的首都位于()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南部沿海
D.北部内陆
6.读拉丁美洲图,回答问题:
(1)城市①,②,③ ;(2)运河⑤,山脉⑨ ;(3)海洋:⑥,⑦ ;(4)平原④是,为 气候; 高原⑩是,为 气候。(5)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这里的原因是
(二)检测反馈,互助纠错 1.对桌交换,用红笔批阅。
2.用红笔改错,有不明白的题目提出来,请其他同学或老师解答。点拨语:
1.第2题,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的三峡水电站,不是伊泰普水电站。
2.第4题,我国位于北半球,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当我国正值隆冬季节的时候,巴西是夏季,所以选B。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概况、人口及城市特点,进一步提高了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附:板书设计
巴西
一、自然环境
二、经济特点
三、人口与城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