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例5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在比较中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1、注重审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没有认真审题就稀里糊涂做题。比如例5情境图就隐含着两条数学信息,如果不认真整体观察就很难发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全员参与。这里的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在本节课中,学生审清题意之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在交流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数学思考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 学情检测卡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娱乐节目叫《脑力大挑战》,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脑力大挑战》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反应最快。(播放歌曲伴奏)预设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生:北海划船。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阅读与理解
租船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公园划船都有一些具体要求,划过船的学生一定是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打开教材10页)瞧!这是班主任老师和她的学生在春游,你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有关划船的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生2:这幅图中我还发现了隐含的数学信息:每条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条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租船最省钱。
2、分析与解答
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组长做好不同方案的记录。
(3)整理方案之后准备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算式是32÷4=8(条),24×8=192(元)。
小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算式是32÷6=5(条)……2(人),5+1=6(条),30×6=180(元)。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钱,这个方案比较合理。
小组3: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小组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是最省钱的方案。
四、教学反思: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这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租船问题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 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所以在上课还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可可以采用学生提提问问的方式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第二篇:四下解决问题
学校发本子,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应买多少本本子?
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限装60吨,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体恤29元,李叔叔有85元,能买几件?
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养了这样的蜜蜂3箱,一年能酿多少蜂蜜?
张爷爷买1只小羊用了35元。他还想再买3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一只山雀1天能吃80只害虫,一只山雀5天能吃几只害虫?(按30天算)
挂历每本14元,张阿姨买了5本,共多少元?
一辆汽车每分钟行驶800米。行驶2400米,需要几小时?
体育老师要给运动队的同学买运动衣。如果买30套,还剩120元;买35套,还剩20元。
(1)每套运动衣多少元?
(2)体育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张彤的家距学校1170米,学校和少年宫相距975米。张彤从少年宫到学校大约要15分钟。
(1)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学校回到家里要用多少分钟?
(2)照这样的速度,他走20分钟可以走多少米?
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动身,反向而行。小张每秒跑4米,小李每秒跑6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这个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刘老师要买45个同一种类型的鼠标(A种:213元,B种:154元),他带了6000元钱。
(1)可以买哪一种?(2)还剩下多少钱?
1支自动铅笔7元,1支钢笔14元。张老师为同学们买10支自动铅笔和21支钢笔,需花多少钱?
10、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85千米/时,在国道上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辆车在高速公路和国道上各行了12小时,最后到达目的地。这段路有多长?
小方为了参加演讲比赛,准备了一篇大约900字的演讲稿,演讲时间为5分钟。如果你要做一个时间为12分钟的演讲稿,大约需要准备多少字的演讲稿?
每个排球95元,每个足球68元。
(1)李老师买了9个排球,用了多少元?(2)买9个排球和2个足球共花多少元?
玩具厂一个生产组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2个小玩具,照这样计算,8个人15天可以生产多少个玩具?
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57吨,剩下的是少了的2倍。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
46只猴子,摘了298个桃子,要使每只猴子分到7个桃子,它们还要摘多少个桃子?
一个水泥厂6天生产水泥72吨。照这样计算,15天可以生产水泥多少吨?
海饭店原有煤750千克,又运来1250千克,如果平均每天烧煤200千克,这些煤可以烧多少天?
一列火车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共行驶了642千米。它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商店运回55筐苹果和33筐梨,每筐都是25千克,一共运回苹果和梨多少千克?
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原计划每天加工180件,4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
240件,实际需要多少天完成任务?
商店有35盒钢笔,每盒12枝,每枝8元。这些钢笔可卖多少元?
100千克的黄豆可以炼油72千克。1千克黄豆可以炼油多少千克?
1吨黄豆可以炼油多少千克?100吨黄豆可以 炼油多少千克?
小明和爸爸同时从某地反向而行,小明骑车每小时行24千米,爸爸骑摩托车每小时行72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
256与47的和乘169与83的差,积是多少?
4000除以125的商,加上142乘8的积,和是多少?
9乘23与7的和,积是多少?
50个16的3倍是多少?
980比230的5倍少多少?
比230的4倍多180的数是多少?
甲数是乙数的6倍,乙数是37,甲数是多少?
230与90的和,除以130和90的差,商是多少?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5元,比豆浆贵1元。小丽家周末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啄木鸟1天能吃45只害虫,山雀1天能吃3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山雀多吃害虫多少只?
一个足球48元,一个篮球54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一把椅子35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元,小明买一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某公园上午有游人180人,下午有270人。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华身高132厘米,小英比小华高13厘米,两人身高一共多少厘米?
光明小学四、五年级师生接受上山植树任务,四年级去了38人,五年级去了26
人,两级共植树64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某粮仓运进大米320吨,相当于原来存粮数的4倍,原来存粮多少吨?
一块正方形地周长是3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一个商店运进8箱运动衣,每箱50件,每件卖60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育强小学有20个班,平均每班40人,他们共向穷困地区小学捐献图书3200本,平均每人捐图书多少本?
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35千米,行了3小时,离丙地还有86千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480千米,需要几小时?
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60千米,要8小时到达,如果需要6小时到达丙地,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修路队要修一条94千米的公路,修了5天后还剩69千米,修路队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王力从家到学校要走1700米,他走了400米后又回家取笔盒,这样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多少米?
某水果厂运来18筐苹果和8筐雪梨,每筐苹果重25千克,每筐雪梨重18千克,运来苹果和雪梨共多少千克?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562本,比文艺书多208本,少儿科技书一本数正好是文艺书的2倍,学校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多少本?
一辆汽车,3 小时支货物18吨,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上午8时开始运货,一直到下午5时,共运货多少吨?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进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乙地还有12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一车间原计划用48小时生产2736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75个,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
一辆卡车用35千克汽油可以行驶17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700千米要用多少千克的汽油?
一辆小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已行了7小时,离中点还有128
千米,甲乙两地总长多少千米?
人民剧院一楼有620个座位,二楼有座位22排,每排有4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了24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一共行了9小时到达乙,甲乙两相距多少千米?
商店运进106筐雪梨,卖出2065千克后,还剩下47筐,平均每筐雪梨重多少千克?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要用5小时,如果要在4小时内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食堂运来大米500千克,用了7天后还剩17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水果店运来2车苹果共重3150千克,如果每车装45筐,那么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给一块48公顷的水田插秧,24天插完,按同样的速度,给一块14公顷的水田插秧,要用多少天?
商店运进雪梨350千克,卖出80千克后,剩下的正好是苹果重量的3倍,苹果有多少千克?
朝阳小学四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8人,已知男生有86人,四年级全级共有多少人?
一次捐款活动中,三年级学生共捐款924元,四年级有132人,平均每人捐款10元,三、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丰华电风扇厂今年计划生产风扇15000台,已经生产了8880台,余下的要40天完成,平均要生产多少台风扇?
第三篇:四下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合作朗读,体会对比句增强气势的作用。3.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流程】 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猜文章内容。
一、听读理脉络
1.指名分段读,其他学生思考每一自然讲了什么,将关键词、句写在段末。2.逐段交流:
第一自然段: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自然段:桂林的水 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第四自然段:山围绕着水
二、朗读课文
第6自然段“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创设情境,老师演妈妈,请一名学生演
2.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拮据”的意思。2.通过朗读增强语感。
3.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重点】
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流程】 课题导入
1.齐读课题。中:恰好全上,中奖、中选、中状元。
2.如果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奔驰牌汽车,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我“的父亲心情也是这样吗?请读课文。
一、疏通字词 1.自由读。
检查预习,有批注的同学加星。展示批注。
(有的学生在末尾段批注道:此刻,是我们一家最富有的时刻。我请该生读原句和批注,告诉学生这就叫“感受式批注”。并板书。
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巡视时,我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投影告诉学生这就叫“疑问式批注”,并板书)2.词语:
生计: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拮据”,找近义词。
拮据:读词语,出示句字,猜词义,看《词语手册》,总结理解新词的方法。馈赠:馈,在别人挨饿时送去食物,支持其渡过难关。找近义词。梦寐以求:寐,睡着。
百货:“货”与“贷”字形的区别。德:分析部件,学习古字。俩人:两个人。
二、朗读课文
三、补白心理
1.父亲一开始就决定要把汽车还给库伯吗?默读课文,找出依据。圈词画句。2.父亲中彩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矛盾),写一写父亲中彩时的心理活动。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填空。
选项一:父亲矛盾极了,心想:。
选项二:父亲矛盾极了,心想:留下吧,不行啊!;还给库伯吧,唉,那汽车。(写得比较好的:汪申成、汪情怡、高恒)
板书:感受式批注
疑问式批注
7.尊严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创设情境,读好杰克逊大叔和哈默的对话,体会哈默的品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交流。
评价:你说清楚了事情的起因。3.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方法。
三、学习对话
1.找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几组对话,其中哈默的话用横线,杰克逊大叔的话用波浪线。2.同桌联读对话。3.表演展示
(1)我不能不劳动„:哈默,你为什么特别突出“不劳动”三个字。(2)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呢,补白心理。
(3)不,我现在就做:哈默,你为什么特别字典“不”和“现在”两个词语啊。
四、抓住人物动作
喉结上下动了动:突出哈默当时很饿。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颓丧”,运用单字释义法理解“响彻云霄、争先恐后、欲出又止、鱼贯而出”等词。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3.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读课题:自然之道
2.出示“道”的三个义项,选择义项。
一、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由读。2.出示词语 南太平洋加拉巴岛
颓丧:出示句子猜词义,查看《词语手册》印征猜测。鱼贯而出:贯,连贯。你见过鱼贯而出的场面吗。响彻云霄:彻,穿过。
3.默读关于绿龟的资料袋,圈画你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方法总结:读科学类文章,要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二、精读课文 第2自然段
(1)一百五十公斤:读了这句话,海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重读。(2)百分之一:为什么要突出小绿龟体重的轻。重读。
(3)幼龟一般在„爬向大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练读,指名读。(4)不短:比较朗读,删除“不短”一词。
第3自然段
(1)突然„是否安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圈画。范读,读出犹豫。
(2)正当„:”企图”的近义词。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读出画面感。第4自然段:
过渡:这一幕真是惊险啊。
(1)画出对话:同桌练读,展示读。(2)读整段话:眼前的一幕;(3)向导极不情愿:
我和同伴„想想办法啊:眼有的一幕是指;同桌练读,一人游客,一人读向导。你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焦急。展示读。
(2)若无其事:引读,向导有没有为此胆战心惊?
23.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执教者:丁玉琪
【教学目标】
1.结合字形,理解“昼”、“耘”、“绩”三个字的意思。2.反复吟诵,能读清楚,读顺口。
3.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重/难点】
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流程】
一、吟诵古诗 1.读诗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古诗。诗的题目叫《田园四时杂兴》。(2)指名读(结合注释,正音“xìng”)。(3)齐读。
(4)四时,四季。解题。四季田园里的各种有情趣的事。
2.读诗不是普通地读,是一定要轻轻地读,即吟(板书:诵),听老师读一读。3.生练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读几遍呢?读到你觉得流畅、顺口为止。(适当点拨、评价:读诗要读到心里去;***读得很投入,读诗就是要这样。)4.生字“昼”:指名读,翘舌音,齐读。“昼”由两个部件组成,——尺和旦。旦从字形上看,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昼,即白天(做笔记),与“夜”相对。
生字“耘”,指名读。“云”提示了字的读音。“耒”是古时候的劳动工具。耘,除草。找出古诗中另一个“耒”字部的字,耕,把土地翻松(做笔记)。
多音字“旁”,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靠近,读作bàng。5.指名读。(5-6名)
6.指名背(3-4名),如果学生背得不熟,进行方法指导:读古诗吟多了就要诵,(板书:诵)即背诵。要用心记。7.齐背。第二遍速度稍微加快。8.小结:古诗一定要吟,吟多了就能诵。
二、解意
过渡:光会吟诵还是不名够的。还要理解,理解诗的意思(板书:解意)1.题目的意思是——,共四行,读一行想一想每一行讲了什么意思,自己轻声的说一说。
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猜测。2.练说。(适时点拨:只要说出大意即可,不用每个字都理解;)3.只要理解两个大问题,诗的意思就清楚了。
(1)诗中写了哪些人,或哪几类人?儿女:男男女女,成人。童孙,小孩。(2)他们在干什么?男的在干什么?除草。课文中并没有说啊,你怎么知道的?猜测不愧是理解诗意好方法。(板书)女的在干什么?绩,把麻搓成线。所以这个字是——绞丝旁。男的女的都有自己的分工,可以用一个四字成语——各司其职。诗中有一个词就是——当家。
(3)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去耘田,不去绩麻?因为——他们不会耘,也不会织。诗中哪句话?解,就是理解,懂得,未解,就是不理解,不懂得。
三、总结
1.诗的题目是四时,也就是四季,那诗中写的是什么季节呢?夏季。
2.像这样写田园风光的诗,就叫做——田园诗(板书)。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的类别,举例。
3.诗人范成大就最擅长写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作业:1.收集田园诗3-5首并背诵。(积累本)2.收集范成大的诗3-5首并背诵。
(任选其一)
小结:古诗要分门别类的背诵才能积累得多。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诗 吟诵
解意 各司其职
反思:诗歌除吟诵、解意外,还有鉴赏,鉴赏板块的教学如何展开。范成大是宋诗田园诗人的代表,介绍诗人很有必要。如何引入?
在作业中发现“杂”字写错的很多,书写该字时要特别强调笔画。
第四篇: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 决 问 题 的 策 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受画图过程,感受画图过程,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画示意图,并通过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作业纸、直尺。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新:
随着寺院里和尚越来越多,主持想把寺院修整一下,两个和尚在为蓄水槽扩建设计图纸时发生了分歧,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呈现:(1)蓄水池的底面原来是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大和尚想把长增加2米,小和尚想把宽增加2米。
师:原来是一个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大和尚想把长增加2米,但小
和尚却想把宽增加2米,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增加的面积大,那你们怎么认为呢?
(大和尚的方法 小和尚的方法 两种方法一样大)
师:哎呀,看样大部分孩子都不能直接判断出来,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谁的面积大?(画图)师:那我们一起就来画图看一看!呈现:(2)
师;长增加2m就是在原来长的基础上往外增加2m,那长增加2m,宽怎么样?(不变)阴影部分就是增加的面积。
师:宽增加2cm就是在原来宽的基础上往外增加2m,那宽增加2cm,长怎么样?(不变)阴影部分就是增加的面积。呈现:(1)呈现:(2)
师:现在你能看出来谁增加的面积大?(小红)小结:看来画图是个好办法!
质疑:奇怪!同样都是增加2米,为什么增加的面积不一样大呢? 验证:(2米乘宽 2米乘长)
生:长增加2米,增加的面积是2米乘原来长方形的宽也就是2×3=6(平方米);宽增加2米,增加的面积是2米乘原来长方形的长2×5=10(平方米)。2乘原来长方形的长大,所以小和尚把宽增加2米的方法,增加的面积大。
师小结:看样画图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一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好的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示意图
二、自主尝试,体验策略:
师:寺院的花圃也在修整,我们一起去看看,齐声读题 呈现:(1)
寺院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整时,花圃的长增加3米,这样花圃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读完题目谁来说说题中有哪些信息?
师: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看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图)呈现(2)
师:请选择1号图画一画,在相应的位置标出条件和问题。
1、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画图,及时补充。(分步骤探讨画法,及时补充修正。)师:老师也画了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点)。
(1)、先画一个长方形,标出长为8米,长增加3米就是向外延长3米(点),长增加,宽不变(点),紫色部分就是增加的面积为18平方米,那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你会算吗?
3、4、小组里说说算法 汇报并板书
师:想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有了长还要知道谁? 师:那原来的宽也就是增加部分的长,如何列式?
18÷3=6(米)8×6=48(平方米)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我们是分那几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板书:找信息 画示意图 列式解答)练一练
师:你会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了吗?那我们一起去寺院的菜地看看(点)齐声读题 呈现:
寺院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面积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面积多少平方米? 师:现在是减少5米你还会画吗?和同桌讨论一下
1、生选择2号图画一画并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演示:
师生共同分析画图的步骤,指一指图中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2、独立解答
3、汇报演示:
150÷5=30(米)或:150÷5 =30(米)20-5=15(米)30×20=600(平方米)30×15=450(平方米)600-150=450(平方米)
答:现在鱼池的面积是450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师:同学们解决了寺院里这么多问题,和尚们想要对你们发起挑战!敢接受吗?
呈现:(1)寺院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师:读完题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师: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你像干嘛? 生:画图 师:感觉找到了!
2、生选择3号图独立的画一画,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3、板书:48÷6=8(米)
48÷4=12(米)12×8=96(平方米)
答:原来稻田的面积是96平方米。
师质疑:在这里把“或者”换成“都”你还会画吗? 课后请同学们探索一下
小结: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通过画图就显得简单多了,画图的作用大吗?
四、总结
师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示意图
48÷6=8(米)48÷4=12(米)12×8=96(平方米)
答:原来稻田的面积是96平方米。
第五篇:小学数学四下用平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下《利用平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同学们,前几天的课上 我们一直在借助方格图研究数学问题。
2.出示:
教师:你能知道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形特点,从方格图中获取信息,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帮助后面更好地学习。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教师:现在在方格纸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你能够知道他的面积是多少吗?
2.提出要求,独立解决。
教师:请你自己求一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在图上标一标,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3.讨论交流。
教师:这里有几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预设1: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占多少个方格,当数到不是整个格时,要拼一拼。
预设2:算一算的方法。在前面拼一拼的基础上算一算:1×1=1(cm2),4×6=24(cm2)。
预设3: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直接求长方形的面积。
4×6=24(cm2)4.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利用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大小不会改变的特性,运用割补的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先分割,再平移,最后补成一个规则的图形,求出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会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帮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转化前、后的图形特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等积变形”的策略,既加深了“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又为后续的学习习近平面图形面积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运用
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一第1、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对平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