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
答:我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但这种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新获得的知识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此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意义的理解、保持和应用,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它包含以下四个教学环节:1)呈现先行组织者;2)呈现新学习内容;3)知识的整合协调;4)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此模式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知识。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
答: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
本课他最主要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既有陈述性组织者策略(乘方运算,是继加、减、乘、除之后的一种新的运算),又有比较性组织者策略(a 2,a3到an的相似对比)。还采用了情景教学策略:为动机激发进行的情境创设,通过折纸吸引学生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通过情境的设计,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生动性和丰富性。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策略:计算折叠 4 次、5 次、6 次、7 次、8 次后折叠的层数的运算书写过程,使学生自发想到如何去寻求更为简洁的书写方法,从而引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的必要性。当然还用到了组织策略(微策略)、授递策略(提问与反馈策略、学生控制策略、助学策略)等策略。
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
答:我是认同陈老师的设计。因为从这个Math3.0软件上学生能看到输入的书写形式和输出的结果,说明有时候乘方运算的结果数据很大时乘方简记的必要性以及使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结果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乘方的意义和实用性。
4、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 答:我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以下优点:从创设情境中的学生动手折一折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乘方)来源于生活,通过问题设计出“计算折叠 4 次、5 次、6 次、7 次、8 次后折叠的层数(在黑板上板书上面的算式),使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就在于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这也体现了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化新知为旧知),降低了学生学习乘方概念的难度,知识拓展中的百万富翁与“指数爆炸”,面中的数学等问题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运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让学生初步了解此软件功能;幂的符号规律探究,让学生了解乘方的书写注意事项,熟悉乘方运算。
5、对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答: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用得不恰当,学生的注意力会过多的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注重形式和过程却忽略了数学内容。还有陈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显得少了点。还有折纸问题,可以跟学生说明由于纸的硬度和人的力量等原因,一般折了七次以后就很难再折了,而求210及以后的值都只是理论上的。指导学生围绕所设计的问题安排有价值的讨论、竞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必要的评价及表扬,使得学生有成就感。
第二篇: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写写帮推荐)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陈老师的课堂环节包括了以下几部分:(1)呈现先行组织者(2)呈现新学习内容(3)知识的整合协调(4)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叠,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并板书折叠的次数和对应的折叠层数, 归纳出每一次折叠的层数都是上一次折叠层数的2 倍” 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陈老师通过讲解“我们把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这是继加、减、乘、除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方运算” ;陈老师师在计算机上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巩固练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接触新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学习材料的呈现逻辑清晰,学生就能容易地把握乘方概念。本案例中,王老师采用的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王老师先利用情境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折一折,然后,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并板书折叠的次数和对应的折叠层数, 归纳出每一次折叠的层数都是上一次折叠层数的2 倍。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需要掌握一种新的运算,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这是继加、减、乘、除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方运算。很巧妙的就引入了新课。王老师还用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因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一种新的运算:乘方运算。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王老师做得很好,还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通过对新知识的呈现、教授和解释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新知
本节课有三个知识点:乘方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幂的符号规律探究。为了引也乘方的运算,王老师设计了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就明白了乘方的意义。设计巧妙,自然。然后,需要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概念讲授。这时,王老师是先是联系以前我们学过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然后,引入更加一般的的有理数的n 次方,并告诉学生各部分的名称。练习题设计得很好,正好针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训练。知识拓展也做得很好,尤其是其中的:百万富翁与“指数爆炸”,我觉得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很有益。
对于王老师的设计,我觉得整体设计都很紧凑,只是拓展的题似乎有些多了,不知道一节课能不能做完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
本节课体现了情景教学策略。陈老师提供了资源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出新知识。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陈老师还提供了问题型教学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陈老师的“请大家动手折一折,一张纸折一次后沿折痕折叠,变成几层?如果折两次,折三次呢?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动手折叠,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并板书折叠的次数和对应的折叠层数, 归纳出每一次折叠的层数都是上一次折叠层数的2 倍)”运用了助学策略,教师在教授新内容之前,提供给学生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内容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在获取新材料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来的概括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实现新材料向主体的认知结构转化。可以参考一下
3、陈老师设计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
陈老师运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我觉得是很可取的。让学生既能很清楚地看到乘方的书写形式,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乘方的含义,还能直观地看见乘方的结果。
4、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
我觉得陈老师在创设情景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资源,即折叠纸的学习情景,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问题设计“一张纸折一次后沿折痕折叠,变成几层?如果折两次,折三次呢?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整数、0、负数的乘方运算加以比较,使学生对乘方的知识不但得到了巩固还进一步深化了。
5、对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对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是我认为在学生完成探究性操作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归纳总结,由学生自己说出结果,说得不完整的,教师再加以补充说明,而不是由教师总结出来。
第三篇: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了哪些教学活动
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就是老师基于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知,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要素及相互关系,运用直觉创造,确立教学的基本思路,并根据未来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确定阶段性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组合设计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使个人对教学的独到见解及相关才艺在教学方案中得到体现,教学从而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灵活性、艺术性和可塑性。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去实现和完成。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
如果教师是传达新的知识时,最适合的策略是照本宣科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到。如果教师要考查学生学到的知识,最好用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用这个策略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知识中有哪些疏漏。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很好地评估,澄清和组织学生的知识。还可以用这个策略把学生逐步引入对话策略。对话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用性思维。能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的机会,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所以,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对某种策略在智力、能力、学习态度、班级学习氛围诸方面的准备水平,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受过去的经验影响会导致学生倾向于某种策略。本人所教的学生是来自农村的。农村的小孩比较的保守内向,他们比较习惯于照本宣科策略。如果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而一开始就过多运用到对话策略,他们就会对英语有恐惧心理,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情绪,这样会得不偿失。
我们在教学里应运用多种策略。一方面,学生需要接触多种策略。这样才能形成多种技能。如果只用一种策略会令学生感到厌倦。而且,过分强调一种策略,把其他策略排除在外会削弱教学的效果,多种策略交替使用则要好得多。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有多种策略,不可能一种策略从头到尾用到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理解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第四篇:你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
你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标准: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要考量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着手:
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教学。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教师建立时间与效益的观念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教学。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考量。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教学(清晰的授课过程)。如: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清晰,教学设计明晰新颖等。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行为时有效教学。在课前、课后反复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行为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过程是一套策略性行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正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随着教育群体的变化,有效性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教学时间段的有效标准是相对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的职责。有效学习必然是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
我理解的有效教学是:
有效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引领,使学习得主体学生达成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懂到懂得、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发展目标。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独立学习不能达到,与同伴相互合作可以达到,与同伴们合作达不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达到。
有效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完美结合:
1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教师的适时指导相结合
肖川教授说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试想:如果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中相遇、相约、探寻,如果缺少了主动、积极、广泛的参与,如何形成认知的冲突、情感的交融和智慧的碰撞?因此,要想让教学有效,必须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欲使学习有效,必先让学生高度参与,说,写、练是参与,唱、演、做是参与,“愤悱”而后启发更是参与。参与的效果是让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经历,在经历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领悟真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归纳规律、体验情感。教师以平等的态度、赏识的目光、开放的胸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生动的氛围、真实的情景、多样的手法促进学生的参与效度。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把握一条:“张弛有度”教师永远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高度参与与教师的适时指导趋于和谐,才算是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既不能事事包办,也不能撒手不管,而是密切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动态,并相机进行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矫正起到拓展思维、化繁为简、点石成金的作用。继而让师生对话得以持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使教学目标迅速达成。
2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有效教学源于教师高水平的预设,精细的预设源于教师缜密的教学准备。如果教师预设过度,教学就会陷入呆板、机械,教学过程会失去灵气与个性会让学生变得被动,成了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套路。要想使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应该创设情境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的生成。教学就是生活,课前的设计犹如准备做一盘菜,把材料准备充分,心中酝酿好步骤,这种预设很重要,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火候掌握的怎么样、各种调料的多少等会出现的种种情况需要随时调整。上课一定要真实,如果课堂上教师在上演练好的内容,学生的认识是重复的,语言是复制的,感情是生硬的,即使很顺当没有错误,但也绝不能算是好课。如今生成的课堂渐为大家所追求和期望,教师如能捕捉契机深入点拨引导,唤起学生心中的“潜台词”,成为一种新的情境,让课堂动起来,生成将比预设的更生动、真实、丰富。
3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相结合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否达到的目标,但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班级内每个学生都会存在迥然不同的认知差异与学习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想让班级的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高度并非易事,最关键的是教师学会期待,因为老师的期待,才可能避免一部分学生甚至少数学生拥有“话语霸权”,因为教师的期待,才能让那些跳起来就可以摘桃子的学生拥有树下思考的机会。
4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语文 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使语文的思想无痕有效的融入其中,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思想训练,情感陶冶、习惯养成都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成,割裂开来,都不能算有效的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真谛。教书与育人这两个词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基本学科,它承载的既有学生运用语文提升实践能力的一面,也有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和人格价值观导航的作用,因此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将这两性合为一体。学生既要发育身体也要发育人格:既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又要形成灵活的语文技能。看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应该是水乳交融,以至不分彼此应该是一节优秀语文课的精髓。
除此之外有效教学还源自于教师所具有的语文素质和教师基本功。我们常常折服于名师们的课堂教学,但他们的课堂绝不是通过一招一式模仿来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之所以有异彩纷呈的课堂源于他们的日积月累的修炼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否则的话无论你的目标再合理,内容再科学,教学手段再先进,也无法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第五篇: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模式
迪科-凯利(Dick & Carey)模式(如下图)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在该模式中,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
(二)选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材料得以实现。
(三)开展教学评价
这里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迪克-凯瑞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肯普认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肯普模式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
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
教学设计模式——尼文模式
尼文(N.Nieveen)在总结前人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开发模式进行了改进,将线性模式与环行模式相结合(如图)。该模型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教学系统开发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如下两个方面特点:
1.将原来的评估部分细化为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便于提高系统性能;而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则是在系统开发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对系统性能、效果等作出定性、定量的描述。2.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统一体。一个完善教学系统的开发,往往要经过几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实现。
尼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