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案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
学校: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执教:赵咏梅 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
江苏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四课《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藏族歌舞音乐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族音乐。
4、根据《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曲调创编《我的家在江阴》,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表情地演唱和表现歌曲。
2、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课前音乐:青藏高原
二、律动活动:
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A段伴奏音乐
(一)师生共舞:鼓励学生尽量跟上音乐的节奏,跟上老师的动作。
(二)学习分解动作:介绍这是一段踢踏舞曲,并强调踢踏舞的基本节奏:
(三)戴上自己做的长袖子再次体验欢快的踢踏舞曲
三、欣赏活动:
(一)由律动导入西藏
(二)请学生说一说各自了解到的西藏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领略西藏风光
1、地理位置
2、青藏高原
3、雪岭
4、河流
5、湖泊
6、牛羊
7、青稞
8、古寺
9、歌舞
10、拉萨
(四)播放多媒体课件:走进日喀则
1、珠穆朗玛峰
2、地理位置
3、雅鲁藏布江
4、扎什伦布寺
5、繁荣的日喀则
6、热情歌舞的日喀则人民
四、新歌教学活动:
(一)聆听活动: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思考问题:谈一谈初听后的感受
2、观察分析曲谱。思考问题:哪些音乐知识已经学过?
哪些音乐地方是不懂的,需要解决的?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思考问题:曲式结构有什么特点?
4、聆听并轻声跟唱。思考问题:歌词有什么特别?
(二)演唱活动:
1、拍读、学唱衬词
2、加进声势动作唱衬词:
(拍手)
3、跟着录音完整地唱全曲,要求在所有的衬词处都加进声势动作 思考问题:你觉得哪一段比较难学?
4、重点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A、引导学生分析“啊”唱七拍,第八拍高声短促齐呼“啊” B、加进声势演唱解决难点:(拍手)
啊
啊 C、指导唱倚音,强调做好呼吸,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特别是第八拍“啊”齐呼时要短促有力,不能拖拉。D、七拍长音处配上伴奏低声部进行分声部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E、跟琴学唱第二句,要求吐字清楚
F、完整唱歌曲第二部分(分别加进拍手、跺脚)
5、加进声势动作有地演唱全曲
第一、第三部分唱得轻快,唱出踢踏舞的节奏特点,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唱得饱满、连贯,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
6、分声部演唱全曲
五、在七拍长音处请男生配上伴奏低声部,第三部分采用轮唱 伸拓展活动:
(一)欣赏流行歌曲《家乡》,感受其风格
(二)欣赏藏族舞《我的家在日喀则》,并简单学一学
(三)欣赏其他民族的舞蹈片段
六、创编实践活动:
(一)请学生说一说家乡江阴的变化
(二)分小组讨论、改编第二部分歌词,并用《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曲调唱一唱
七、请学生课后收集西藏民歌,准备下节课欣赏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
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樊国娟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十册第四单元《碧野金山》 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动:集体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技能目标:
①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②初步接触了解藏族踢踏舞,通过学跳几个踢踏舞步,从而让学生喜爱上藏族歌舞艺术。
③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3.情感目标:
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我的家在句容》,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 XX|X 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2.通过藏族踢踏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青藏高原》把学生带入浓郁的藏文化氛围。
一、了解藏族风土人情 1.你们喜欢刚才的那首歌曲《青藏高原》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青藏高原走一走看一看好吗?(播放课件《走进西藏》)
2.随着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去西藏转了一圈,你有何感受?
二、了解藏族踢踏舞
1.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舞蹈主要有三大种类旋子舞(以长袖善舞为特色)、锅庄舞(一群人围成圈边唱边舞)、踢踏舞(以脚下踢踏为主),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藏族的踢踏舞。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藏族踢踏舞。
2.怎么样?是不是挺带劲的?在藏语里,踢踏舞被称为“谐桌”,即脚上的舞蹈,藏族踢踏舞注重的是舞者脚上的跳、踢、跃和跺等动作以及产生的音响效果。想不想学跳藏族踢踏舞?(师教退踏步动作)
3.跟着《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片段跳一跳
三、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一首歌曲,是一首藏族踢踏舞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仔细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师介绍:“日喀则”读KA,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是藏语中“日喀则”最肥沃的土地、最美好的庄园的意思。“啊嗦啊嗦马里拉”是藏族歌曲中的衬词。
2.难点解决:学唱第二部分长音处。
①这首歌曲是日喀则的孩子们在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家乡呢?听!他那长长的吆喝声,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呢!(师播放七拍长音处)
②请你数一数这个长音一共有几拍?猜一猜藏族孩子亮着嗓子长长的吆喝时会做些什么动作?合着音乐做一做动作。
③最后一个“啊”处是什么记号?为什么要用下滑音记号?(师范唱有下滑音的和没有下滑音的,让学生体会此时的感情)生用兴奋而短促的声音唱下滑音“啊”。
④完整唱这一句。3.再听歌曲
从同学们刚才这么激动的声音当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日喀则的冰糖和葡萄,(出示冰糖与葡萄的画面)瞧!那一串串轻轻一咬就能流出蜜汁的紫葡萄和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冰糖,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啊!下面我们再次来听一听藏族孩子是如何自豪的介绍他们家乡的吧!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4.学唱一、三两段
①找一找一、三两段的异同 ②跟琴唱谱 ③加入歌词唱
④师生合作唱(先师问生接唱,然后生问师接唱)5.学唱第二段
①生唱一三段,师唱第二段
②第二段曲调比较蜿蜒曲折,但是它有几小节的旋律是相同的,下面老师把这段曲谱给大家唱一唱,请你仔细找一找,哪些小节旋律相同。
③生跟着琴唱一唱曲谱 ④把歌词带入唱一唱
⑤比较“拉”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⑥完整演唱第二段
6.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师生合作唱)
四、创编歌曲
1.日喀则是个好地方,其实我们的家乡句容也同样是个好地方,这里有美味的草莓、葡萄,有闻名全国的茅山、宝华山,下面我们就用《我的家在日喀则》旋律填上词,来唱一唱我们的家乡好吗?(生试着填词,师在电脑上记录下来)
2.生唱自己填词的歌曲《我的家在句容》
五、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西藏,领略了那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音乐舞蹈,藏族还有更多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等着同学们去学习,有兴趣的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西藏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一、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 ‘介绍自己的家乡’的谈话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为后面创编家乡的歌词这一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聆听歌曲、感受藏族文化
接着以一个藏族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进行导入,引入新歌的聆听,接着结合对所听歌曲内容的回顾,有机介绍藏族文化,增进学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在指导学生学跳藏族舞时,我先亲自给学生跳了一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舞蹈的特征,藏族独特的舞蹈风格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好像来到了藏族人民中间。从而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学跳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学跳藏族舞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尽管动作还谈不上十分优美,但对基本舞步的掌握情况良好。
三、利用身势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的难点是一个7拍的长音的准确演唱,如果学生内心的节奏感非常好得话,比较容易唱准,但大多数学生节奏感不是特别好,所以在心里默默地数节拍肯定是无法突破难点的,所以我设想用动作去引导学生唱准,第1、2 拍双手在头顶拍手,第3、4拍拍肩,第5、6拍叉腰,第7拍拍手,第8拍握拳。经过教师的示范,身势的引导,学生很快掌握了时值,演唱的比较准确,遗憾的是:在往下接歌词的时候不够及时,稍微有些遗憾。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所以本节课我积极引导学生沉浸于歌曲中,让学生入情、动情、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得到艺术享受。
《我的家在日喀则》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音乐第二单元第9课《我的家在日喀则》
一、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分析
说教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藏族民歌。唱了这首歌,就会想起一群身着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感受日喀则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技能目标:
①通过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
②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情感目标:
① 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我的家乡在河北》,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②通过集体舞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说教学重点、难点:
1、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歌曲中XX XX|X X|的节奏型很有特点。以这个节奏与xx x|xx x|创编舞蹈《我的家在日喀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着重采用教授、模仿的教学方法。
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 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学习歌曲、创编舞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合作,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教具准备:制作藏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及关于本节课的课件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藏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特色为主线贯穿教学之中。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儿童是以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西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对音乐的好奇与渴望。播放《青藏高原》高潮部分,这首歌学生很熟悉,想不想去那里看看,以坐小火车的行式带孩子们动起来,背景音乐为本首歌曲,节奏xx x|xx x|。教师带领学生围座位以这种节奏练习。好了,我们到了,教师打开可见展示藏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师:你们看这里的风景,学生在直观中感受西藏的系列图片,为歌曲作铺垫。让学生说说都看到或感受到了什么
2、学唱歌曲
西藏是个好地方,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那里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板书。请大家打开课本
第一个环节:教师范唱,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并按踢踏舞的基本节奏型xx x|xx x|做动作(板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投影出示歌词谱,按节奏读歌词,这是一首典型的一字一音歌曲,这对学生学习节奏和歌曲有很大好处。
第三环节:教唱。采用 学生跟琴学唱,跟琴演唱,跟伴奏演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环节四:创编歌曲。播放这首歌曲,教师以xx x|xx x|节奏带领学生律动,师生围成圈边歌边舞,也可自己创编动作。
环节五:学生演唱歌曲并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总之,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2.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单元总览: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共分四部分。
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旨在通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内容 共分三部分:寻找家乡、贴画 家乡、热爱家乡。
2课《我来做个小导游》旨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家乡的真善美,体验导游这个社会角色,培养他们热爱家 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共分为三 部分:示范导游、做个导游、做好导游;
3课《家乡特产知多少》通过了解各地特产、了解特产相关因素、介绍家乡的特产等内容,不仅要使学 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使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家乡 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4课《了不起,家乡人》分三部分:
了解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设计家乡一日游。旨在让学生从前人身上得到启发和鼓舞,树立建设家乡 的信心。
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内容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行政区。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本省及省会的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寻找家乡。
(一)看中国地图,找家乡。
1、看中国地图,找出省级行政区家乡位置。
2、看地图,找家乡相邻的行政区。
(二)看山西行政区地图,找家乡。
1、看山西省地图,找出太原的位置。
2、看地图,找太原的相邻市。
第二部分:贴画家乡。
(一)看中国行政图黑白轮廓图,找出本省所在位置,并填写相邻行政区。
(二)将本省地图涂成红色,并剪下来,贴在书上29页的空白方框内。
第三部分:回顾小结:
应知应懂:
1、知道家乡,热爱家乡。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家乡。方位识别,形状识别。
3、识别省会标志;初步学习用形象联想法记忆行政区。为三单元学习《我国的行政 区》打基础。为四年级的进一步学习练好本领。
补充内容
太原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
太原古称晋阳、并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北方著名 的军事、文化重镇和闻名世界的晋商都会。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晋祠、双塔寺、天龙山 石窟、崇善寺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三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2.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教学难点: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教学准备:
课件、地图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5.结合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美)可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因为一部分人的无知,环境正一点点地受到破坏。面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四、地图知识小游戏
1.猜谜语:课前准备5~10个谜语。(如: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猜车牌:教师事先准备若干纸质机动车牌。设问:假如你们是一个交警,你所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交通事故,首先你应该知道肇事车是什么地方的车? 板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 我的家乡(学生作品)地图三要素:方向、图例、比例尺
第2课时
一、认识家乡的地形 [播放动画:我国主要的地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找五种地形,并结合中国政区图了解他们的大概位置。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形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重点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形特征。(板书:家乡的自然环境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二、尝试做一个家乡地形模型
1.教师预先出示一张家乡地形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的颜色,初步使学生明白家乡地形的特点。
2.学生先画一张空白的家乡轮廓图,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利用橡皮泥的不同颜色及可塑性,在空白的家乡轮廓图上捏出有起伏、有颜色区分的地形。板书设计:
家乡的自然环境 家乡地形图 家乡地形实景图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第3课时
一、找老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文,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介绍自己户口本上写的祖籍,通过比较居住地和父辈的出生地是否一致,理解“老家”的含义。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交流自己是否回过老家,介绍一下回老家的路线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家乡还有哪些亲人,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回去前会做哪些准备,回去后要注意哪些礼仪等。(板书:我的老家)
二、小采访
1.如果班上有来自外地的同学,可以特别请他们为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家乡。
2.老家还有亲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课前用书信或电话的形式,向老家的亲人进行一次采访,并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之情。家中有爷爷奶奶等老人的,也可以听老人讲讲老家的故事,并了解一下老人远离老家的感受。
3.整理好自己的采访记录,课堂上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和同学们交流,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4.最后,大家可在班内做一期题为“我的老家”的墙报,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为自己的老家画一张地图,再配一些图片和文字,制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贴在墙报上。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古诗《回乡偶书》,引导孩子体会那种故土难离的情感。板书设计:
我的老家
(学生交流自己老家的风土人情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第四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一课。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 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⑶、学生交流、汇报。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⑵、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形式来回答。)⑶、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⑷、全班交流。
2、出示湖北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⑴、过度:我们湖北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那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湖北省的版图像什么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⑵、小组合作,找家乡。⑶、全班交流。
⑷、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⑸、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
⑵、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湖北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⑶、小组代表发言。⑷、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⑸、完成39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四>、全课总结
荆门市是湖北省的一部分,湖北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湖北省荆门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第五篇: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认知目标:
1、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够初步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简单认识图例。
3、简单了解地图的用途,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行为目标:能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位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出示)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2、听了他们的介绍,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想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里,首先要学会看地图啊!
3、(出示中国地图)你看看这张中国的版图像什么?
看地图,你首先要定好方向。在地图上,怎么来看方向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划分了许多的省市,你们知道吗?(出示概念)
5、先自己熟悉一下地图,然后我们一起来认认我们的祖国吧!小组交流认识
6、(出示中国版图)来,看看我们的祖国!在图上你看到些什么? ⑴五个自治区 ⑵二十三个省 ⑶四个直辖市 ⑷两个特别行政区
小结: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和起伏的山地,有辽阔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还有海拔不等的盆地。长江和黄河,象两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中部和北部。东面和南面则被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环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
7、(出示版图)现在,你能在图上找到小朋友的家乡了吗?请学生上讲台来指出。(演示)
8、老师给每一小组一副拼图,小组熟悉一下吧!找找他们的家乡!
二、实践
过渡:那么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1.我们的家乡又在哪儿呢?
2.我们的家乡,它属于哪个省呢?(在拼图里找到它)3.熟悉江苏省的各个城市及省会。4.在我们江苏省的周围还有哪些邻居呢?
你能来说说吗?
5.做游戏,说邻居。(江苏、新疆、黑龙江、云南)6.拼图比赛
三、拓展:
1、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是另外的一类地图(出示实用地图)
2、在我们出行过程中,不论是到外地还是其他地方,有了地图,我们就不会迷路了。不信,我们来认识他们!
3、小小地图会说话 ①你能看懂这个地图吗? ②先要怎样看? ③地图上的不同颜色、符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出示图例)④看无锡地图,认识自己的家乡
小结:我们的家乡无锡是一个鱼米之乡,濒临太湖北半圜,占有太湖山水组合最美丽的一角。南屏马迹、北枕龙山,湖中多岛、沿湖多山,山长水阔,以“太湖佳绝处”的美名而誉潢中外。
4、常见的还有这种常见的平面图,在小区,旅游景点都设有这个平面图,你能看懂吗? 领会平面图
5、自己画画自己家附近的平面图,上台交流。
四、总结:
在中国的广阔版图上,太湖是东部的一片淡水水域,而无锡无疑是镶嵌其上的一颗晶莹闪亮的明珠。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家乡,找找资料,为下一课《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