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23:4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

第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8页,例1。【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算理。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5×539×1013×10

30×27

10×4047×23

教师:你会算这些题吗?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自学提纲

1、(出示例1卷笔刀图)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吗?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请每一个同学都猜测,并说说是怎样猜测的。)(1)学生进行猜测,说说想的方法。

(2)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答案呢?

(3)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14吗?

三、知识要点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2×14=?”。2小组交流整理

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方法,并整理。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致有以下一些方法。①12+12+„+12=168(14个12相加)②14+14+„+14=168(12个14相加)③12×2×7④14×3×4⑤14×2×6 ⑥12×10+12×4⑦12×20-12×6 ⑧14×10+14×2⑨20×14-8×14⑩列竖式计算 4方法归纳,发现最佳方法

教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4×12这道题。

教师:在计算像“12×14”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应该是用竖式的比较多)5研究竖式计算

(1)教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做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理解竖式中第1步的算理。

教师用空白卡片将14中的“1”遮住,像这样12×4的题大家会算吗?试一试。学生得出48。

教师:这里的48表示的是什么?(4盒卷笔刀的个数)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3)理解竖式中第2步的算理。

教师:算出单独的4盒后又该算什么?(整十盒的)教师将“4”用写有“0”的卡片遮住,下一步怎样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10去乘12,得120,表示10盒有120个卷笔刀。②用1乘12得12,2对着4写,1写在4的前面。„„

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2得12,这个“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因为用1乘12,1表示的是1个十,得到1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②竖式第2步求的是10盒卷笔刀的个数,所以“2”写在十位上。„„

(4)理解竖式中第3步的算理。

教师:大家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这个竖式算完了吗? 学生:没有,还要把两项结果加起来。学生独立完成第3步。教师巡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12×14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一会儿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请几个学生说。

(5)教师: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1:要注意数位对齐。

学生2: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时,积的末位一定要写在十位上。教师简要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四、巩固练习,推广应用 完成第8页试一试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五、交流收获,小结回顾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重在理解题意,弄清条件间的关系。经常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不用除法,回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让学生理解求23个499元一共多少前就是求499×23的积,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笔算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想起了列竖式,因为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算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同学们试试吧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尝试,教师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而且利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教后反思: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

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

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

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2、练习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出题,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计算题的设计的简单过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小主人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2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20=24×10=50×20=70×2=

21×10=11×30=60×40=30×5=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独立思考解决)

(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24×12=(元)

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

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12=2+1024×2=48(元)24×10=240(元)240+48=288(元)】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请看(屏幕出示:)

242448

×2×10+240

48240288

(1)师:刚才求妈妈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我们共同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来,看着我们的计算过程。刚才的第一步我们是先算什么的?怎样计算?(先算2本多少钱,用24乘2。)

○1计算24乘2先算什么呢?再算什么?(先算2乘个位上的4表示8个一;再算2乘十位上的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

○2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2)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的东西,并问第二步要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24乘10得240。)

○1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就是用10去乘24;先用1个十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写“0”;再用10乘2得20,但是这个2表示2个十,所以10乘2得到的20也表示20个十,也就是200,这个“2”要写在百位上。因此求得的积是240。

○2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3师:这次求得的积个位上的“0”应该如何处理呢?

生:“个位的0不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小括号里提示我们的。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想想个0为什么可以不写呢?

生:因为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得到的24就表示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在这里个位上的0不写。

(3)第三步要算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与240加起来,得288。)

3.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生:先用2乘24得48,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1乘24得24,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展示讲评、内化提升。

出示例1的竖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说。

2.竖式中48和24比较,哪个数大,为什么?

3.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 9×9= 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要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学生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⑴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⑵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⑶多媒体对照

61

× 24

———

244

122

1464

⑷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 23×13 41×21 34×12 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4

×12

——————

48……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4……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8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23(三位数乘两位数)

环节四: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习(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习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认真学习、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要进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先请同学们观察,并提问发现了什么?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春风小学有几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人?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7x48

二、探究新知: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a、估算:48≈5037≈4050x40=xxxx(盒)

师:同学们估算得不错,一顿午餐大约需要xxxx盒酸奶。但实际需要多少盒呢?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37x48,这时可以提出用竖式进行计算。

让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37x48的结果吗?请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

重点分析笔算: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x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用列竖式计算要重点讲清楚计算应注意什么。

1、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也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讨论、交流、汇报各组的算法:竖式计算

三、自主探究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四、新知巩固:

巩固练习。

24x4122x7444x5915x2153x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1、16251824x16x13x17x1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五、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x1938x976x9912x1111x4738x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7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该怎么列式呢?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5、师讲解三者的异同。

对着竖式和点子图点拨: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对算法的理解。以同学给同学讲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达标延伸

1、用竖式计算。

(1)33×31=(2)43×12=(3)11×22=(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启动数学列车

1.口算。

13×2= 34×2= 24×2=

13×10= 34×20= 24×10=

2.笔算。

23×3=

二、探究新知――进入数学乐园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小红和妈妈来到书店买书。

(1)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那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会在思考呢

(3)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师指算式)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那24×12大约是多少,你会不会估算?(指名学生说估算)

生估:大约是有200

师:还有比200更接近的吗?

生:240

师:那24×12的准确得数,比240更大,还是更小呢?

生:小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24×10=240,还有24×2=48,所以24×12的得数比240大。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来算算24×12的准确得数,好不好

生:好

师:好的,请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师巡视,收集算法.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投影出示:

①24×2=48 ② 2 4 ③ 2 4 ④ 2 4 ⑤ 24

× 1 2 × 1 2 ×12

24×10=240 × 1 2 4 8 2 4 8 48

240+48=288 4 8 24

2 4 0

2 8 8 72

师:先出示①问:这是什么方法(口算)我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再出示③问:这是什么方法(竖式)这位同学做对了吗(没有)那它这里有做对的地方吗?还要再算什么

师:最后出示⑤,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方法,做对了吗?哪里又出现问题了呢

(生说:第二步是24×10=240,不是24×1=24)

说得真不错,掌声送给他.

5.教学笔算:

好!下面我们就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笔算)

师板演竖式

师:我们先算什么?(24×2)

师:再算什么?(24×10

师:最后算什么?(240+48

6、指导看书,发现问题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第63页,请看例题中的笔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240的0可以不写。

师:说得真好!师把0擦掉。为什么这个0可以不写呢?(强调:因为1个十乘24得24个十,所以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不写)

师板书:(1个十乘24得24个十)

师:这个0不出现的时,我们该怎么列竖式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会做了吗?

好,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老师出一题让学生练)

7.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好,下面谁来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提升――畅游数学乐园

1.计算密码:2小题

2.老虎森林: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3.游戏:计算比赛。(学习卡1)

4.(学习卡2)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0×1

40×4 400×9 300×3

12×4 43×2 33×3

23×13 11×7 15×5

2、说一说30×4、300×9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例题1

(1)运用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学以致用

80×10=60×20=50×40=24×10=

700×20=90×90=40×80=10×200=

2、火眼金睛

下面计算正确吗?

(1)40×50=200

(2)30×40=700

3、游戏。

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4、小试牛刀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5、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 12×3= 11×5= 11×30= 24×10= 24×2= 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

二、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

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2、引出新知: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三:算法探究

1、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23+23+?+23=276(12个24相加)

(2)分步:23×2=46(件)23×10=230(件)230+46=276(件)(板书)

引导: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竖式大致选择以下四种:

① 2 3 ② 2 3 ③ 2 3 ④ 2 3 × 1 2 × 1 2 × 1 2 × 1 2 4 6 2 4 6 4 6 4 6 2 3 2 3 0 2 3 7 2 2 7 6 2 7 6 黑板上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一定是在哪儿出现了小错误,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一找。鼓励学生找出:①对位错误,十位上的1和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应该写在十位上,②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乘,漏乘了一位。

我们再来看这两种(③④)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由于十位上的1与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在十位上,已经明确了3代表的是30,所以个位上的0我们可以写成虚0,或者不写,这样书写起来会更简便。

下面谁能带着大家回忆一下笔算的计算过程。学生说,教师用彩色标注。关注口算与笔算的相同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画箭头,并结合说明46是23与2的乘积,23个十是10与23的乘积,个位上的0不写。【教师板演】。

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276件垃圾,同学们估算的大致范围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笔算结束后我们要记得填好横式结果。[完成板书:23×12=276(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

改错:请写对了的同学,自己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有错的同学一边说运算顺序一边把错误的地方改回来。

4、初步优化

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变式练习:

下面就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道题。出示:23×13=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两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填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

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完成竖式

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的同学也做了几道题目,可是遇到了困难,你能接着完成吗?

出示(1)2 3(2)1 2 × 2 1 × 4 4 2 3 4 8 问:两个48一样吗?

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在做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你能帮他指出来吗?

3、我来判一判 3 3 1 3 2 2 2 × 1 2 ×1 1 ×1 2 ×1 4 8 6 3 1 3 4 8 8 4 3 3 1 2 2 1 2 9 3 3 1 3 0 8 师: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接下来我们用笔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12×44 32×13 42×11 34×12 23×22 21×34 41×21 33×31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多少件垃圾?

× 1 2 = 276(件)2 3 × 1 2 4 6??2 3 × 2的积 2 3 ??2 3 × 1 0的积 2 7 6 答:一共捡了276件垃圾。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三种方法)

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

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

24×10=240 24×2=48 240+48=288

2、尝试笔算24×12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3)、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研究笔算的方法:

抽学生口述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师板书,重点说算理。

学生讨论交流(特别乘得的积的第二行个位空位的道理。)

24 24

×12 ×12

4、小结笔算方法:学生交流汇报。

(1)计算方法是什么?(拆数法)

先( )和( )相乘,再( )和( )相乘,最后两个乘积相加。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书写数位要对齐;乘法口诀准确;加法计算准确。

5、试一试:

32×12 41×21 13×31

(1)学生独立完成。

(2)投影仪展示,学生评判。

(3)师强调出现的问题。

三、巩固方法,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抽生板演,先自我检查,再其他学生上台评判对错,错误要改正。

2、森林医生:

针对学生易犯错误,判断对错,找出原因,并改正。

3、计算:P6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检查。

投影仪展示作业,学生评判对错。

4、应用:P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归纳梳理,总接收获。

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提醒大家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4×10=240 24

24×2=48 ×12

240+48=288 4 8……2×24的积

2 4……10×24的积

2 8 8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数学书6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我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我还要在和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学习中,善于发现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并帮忙改正。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232=

231

2312=

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看看谁最快说出结果。

1、你是怎么想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板书)

二、揭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三、出示主题图

看图,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2412=

过渡:我们学过吗?要学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四、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3页例1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想的?主要看小红是怎么想的?完成自学指导中的填空题

五、后教

1、自学指导中的填空题(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更正。(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提示:用红色粉笔改。

让一位学生再说说笔算的算理。

2、教师讲解。

讨论笔算过程的每一步。

①边讲解边板演

再让学生复述一遍。

六、课堂练习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检测题(二)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列式计算:看谁1分钟能做得又对又快。

①、找出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上台投影。

②、让全班学生找出错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错,怎么改正。

③、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数学医院:医院来了两个人,请同学们帮它们诊断一下有什么病?(3分钟)

①、同桌间交流并一起找出病因,怎样解决?

②、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

③、让其他学生汇报结果时也说一说笔算的算理。

3、解决问题:谁来帮他们算一算有多少?

①、找出已知条件,问题。

②、怎样解决?

七、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八、课后练习和作业

练习:63页做一做余下的题

作业:64页、2题、3题

九、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第三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1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20=24×10=50×20=70×2=

21×10=11×30=60×40=30×5=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独立思考解决)

(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24×12=(元)

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

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12=2+1024×2=48(元)24×10=240(元)240+48=288(元)】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请看(屏幕出示:)

242448

×2×10+240

48240288

(1)师:刚才求妈妈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我们共同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来,看着我们的计算过程。刚才的第一步我们是先算什么的?怎样计算?(先算2本多少钱,用24乘2。)

○1计算24乘2先算什么呢?再算什么?(先算2乘个位上的4表示8个一;再算2乘十位上的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

○2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2)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的东西,并问第二步要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24乘10得240。)

○1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就是用10去乘24;先用1个十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写“0”;再用10乘2得20,但是这个2表示2个十,所以10乘2得到的20也表示20个十,也就是200,这个“2”要写在百位上。因此求得的积是240。

○2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3师:这次求得的积个位上的“0”应该如何处理呢?

生:“个位的0不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小括号里提示我们的。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想想个0为什么可以不写呢?

生:因为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得到的24就表示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在这里个位上的0不写。

(3)第三步要算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与240加起来,得288。)

3.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生:先用2乘24得48,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1乘24得24,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展示讲评、内化提升。

出示例1的竖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说。

2.竖式中48和24比较,哪个数大,为什么?

3.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 9×9= 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要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学生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认真学习、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要进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先请同学们观察,并提问发现了什么?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春风小学有几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人?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7x48

二、探究新知: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a、估算:48≈5037≈4050x40=xxxx(盒)

师:同学们估算得不错,一顿午餐大约需要xxxx盒酸奶。但实际需要多少盒呢?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37x48,这时可以提出用竖式进行计算。

让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37x48的结果吗?请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

重点分析笔算: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x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用列竖式计算要重点讲清楚计算应注意什么。

1、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也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讨论、交流、汇报各组的算法:竖式计算

三、自主探究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四、新知巩固:

巩固练习。

24x4122x7444x5915x2153x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1、16251824x16x13x17x1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五、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x1938x976x9912x1111x4738x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 12×3= 11×5= 11×30= 24×10= 24×2= 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

二、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

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2、引出新知: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三:算法探究

1、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23+23+?+23=276(12个24相加)

(2)分步:23×2=46(件)23×10=230(件)230+46=276(件)(板书)

引导: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竖式大致选择以下四种:

① 2 3 ② 2 3 ③ 2 3 ④ 2 3 × 1 2 × 1 2 × 1 2 × 1 2 4 6 2 4 6 4 6 4 6 2 3 2 3 0 2 3 7 2 2 7 6 2 7 6 黑板上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一定是在哪儿出现了小错误,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一找。鼓励学生找出:①对位错误,十位上的1和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应该写在十位上,②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乘,漏乘了一位。

我们再来看这两种(③④)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由于十位上的1与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在十位上,已经明确了3代表的是30,所以个位上的0我们可以写成虚0,或者不写,这样书写起来会更简便。

下面谁能带着大家回忆一下笔算的计算过程。学生说,教师用彩色标注。关注口算与笔算的相同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画箭头,并结合说明46是23与2的乘积,23个十是10与23的乘积,个位上的0不写。【教师板演】。

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276件垃圾,同学们估算的大致范围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笔算结束后我们要记得填好横式结果。[完成板书:23×12=276(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

改错:请写对了的同学,自己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有错的同学一边说运算顺序一边把错误的地方改回来。

4、初步优化

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变式练习:

下面就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道题。出示:23×13=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两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填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

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完成竖式

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的同学也做了几道题目,可是遇到了困难,你能接着完成吗?

出示(1)2 3(2)1 2 × 2 1 × 4 4 2 3 4 8 问:两个48一样吗?

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在做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你能帮他指出来吗?

3、我来判一判 3 3 1 3 2 2 2 × 1 2 ×1 1 ×1 2 ×1 4 8 6 3 1 3 4 8 8 4 3 3 1 2 2 1 2 9 3 3 1 3 0 8 师: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接下来我们用笔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12×44 32×13 42×11 34×12 23×22 21×34 41×21 33×31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多少件垃圾?

× 1 2 = 276(件)2 3 × 1 2 4 6??2 3 × 2的积 2 3 ??2 3 × 1 0的积 2 7 6 答:一共捡了276件垃圾。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⑴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⑵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⑶多媒体对照

61

× 24

———

244

122

1464

⑷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 23×13 41×21 34×12 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4

×12

——————

48……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4……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8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23(三位数乘两位数)

环节四: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习(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习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四篇: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数学书6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我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我还要在和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学习中,善于发现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并帮忙改正。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232=

231

2312=

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看看谁最快说出结果。

1、你是怎么想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板书)

二、揭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三、出示主题图

看图,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2412=

过渡:我们学过吗?要学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四、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3页例1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想的?主要看小红是怎么想的?完成自学指导中的填空题

五、后教

1、自学指导中的.填空题(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更正。(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提示:用红色粉笔改。

让一位学生再说说笔算的算理。

2、教师讲解。

讨论笔算过程的每一步。

①边讲解边板演

再让学生复述一遍。

六、课堂练习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检测题(二)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列式计算:看谁1分钟能做得又对又快。

①、找出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上台投影。

②、让全班学生找出错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错,怎么改正。

③、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数学医院:医院来了两个人,请同学们帮它们诊断一下有什么病?(3分钟)

①、同桌间交流并一起找出病因,怎样解决?

②、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

③、让其他学生汇报结果时也说一说笔算的算理。

3、解决问题:谁来帮他们算一算有多少?

①、找出已知条件,问题。

②、怎样解决?

七、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八、课后练习和作业

练习:63页做一做余下的题

作业:64页、2题、3题

九、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4

×12

——————

48……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4……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8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23(三位数乘两位数)

环节四: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习(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习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 80×30= 900×10= 60×70= 21×20= 88×10= 13×30= 32×20=

2、笔算:

24×3=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方法一:

把12分成2和10两部分,我们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方法二:笔算

2 42 4 4 8

× 2 × 1 0 +2 4 0

4 82 4 0 2 8 8

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2 4

× 1 2

4 8 .24×2的积2 4 0 24×10的积

2 8 8 24×12的.积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我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三、畅游儿童乐园——巩固提升

1、计算密码:

完成课本63页的做一做

2、避开陷阱(每条路上都有一道题,如果错了说明有陷阱,对了可以顺利通过。)

2 13 32 3

╳ 2 3 ╳ 1 3 ╳ 3 2

6 39 94 6 4 2 3 36 9

1 0 5 3 2 9 7 3 6

3、进入老虎园解决问题

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4、请你当个小雷锋,计算出正确的门票收入

2 ■╳ ■ 4■ 8■ 67 ■ 8

动物园的阿姨把今天的收入清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今天的门票收入吗?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本环节通过闯迷宫、避陷阱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练,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设计意图:课尾对本课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该怎么列式呢?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5、师讲解三者的异同。

对着竖式和点子图点拨: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对算法的理解。以同学给同学讲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达标延伸

1、用竖式计算。

(1)33×31=(2)43×12=(3)11×22=(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5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20=24×10=50×20=70×2=

21×10=11×30=60×40=30×5=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独立思考解决)

(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24×12=(元)

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

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12=2+1024×2=48(元)24×10=240(元)240+48=288(元)】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请看(屏幕出示:)

242448

×2×10+240

48240288

(1)师:刚才求妈妈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我们共同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来,看着我们的计算过程。刚才的第一步我们是先算什么的?怎样计算?(先算2本多少钱,用24乘2。)

○1计算24乘2先算什么呢?再算什么?(先算2乘个位上的4表示8个一;再算2乘十位上的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

○2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2)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的东西,并问第二步要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24乘10得240。)

○1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就是用10去乘24;先用1个十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写“0”;再用10乘2得20,但是这个2表示2个十,所以10乘2得到的20也表示20个十,也就是200,这个“2”要写在百位上。因此求得的积是240。

○2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3师:这次求得的积个位上的“0”应该如何处理呢?

生:“个位的0不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小括号里提示我们的。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想想个0为什么可以不写呢?

生:因为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得到的24就表示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在这里个位上的0不写。

(3)第三步要算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与240加起来,得288。)

3.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生:先用2乘24得48,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1乘24得24,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展示讲评、内化提升。

出示例1的竖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说。

2.竖式中48和24比较,哪个数大,为什么?

3.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认真学习、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要进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先请同学们观察,并提问发现了什么?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春风小学有几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人?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7x48

二、探究新知: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a、估算:48≈5037≈4050x40=xxxx(盒)

师:同学们估算得不错,一顿午餐大约需要xxxx盒酸奶。但实际需要多少盒呢?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37x48,这时可以提出用竖式进行计算。

让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37x48的结果吗?请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

重点分析笔算: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x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用列竖式计算要重点讲清楚计算应注意什么。

1、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也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讨论、交流、汇报各组的算法:竖式计算

三、自主探究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四、新知巩固:

巩固练习。

24x4122x7444x5915x2153x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1、16251824x16x13x17x1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五、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x1938x976x9912x1111x4738x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 9×9= 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要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学生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8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献爱心活动为研究题材,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有意识提问:你想怎样学习新知识?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渗透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到优化。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通过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多种方式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3种情况,情况一:28×6×2;情况二:28×4×3;情况三:28×10+28×2。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通过比较认识到笔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一起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3、注重沟通,理解算理。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分成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但着重让学生明确第二次计算的书写,第三部分,将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竖式计算的算理与学生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叙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要求学生根据对算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就行了,教师简要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

5、验证结果,提高效率。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48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有效练习,巩固延伸

第一组安排的4题不同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独立的计算过程,第1题明确得数数字相同意义却是不同的,3、4两题的计算都有向前一位进位的问题,拓展了例题的教学。

第2题纠错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3题解决问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数学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题是开放性练习,也是提高了计算难度,有基础练习、有提高性的进位练习,自己出题时还有可能两次相乘都有进位。

练习中的习题从不进位到进位,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顺序方法都是一样的,进位的问题也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学过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问题,但会感觉有点困难。当然,计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相当的练习量。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启动数学列车

1.口算。

13×2= 34×2= 24×2=

13×10= 34×20= 24×10=

2.笔算。

23×3=

二、探究新知——进入数学乐园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小红和妈妈来到书店买书。

(1)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那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会在思考呢?

(3)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师指算式)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那24×12大约是多少,你会不会估算?(指名学生说估算)

生估:大约是有200

师:还有比200更接近的吗?

生:240

师:那24×12的准确得数,比240更大,还是更小呢?

生:小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24×10=240,还有24×2=48,所以24×12的得数比240大。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来算算24×12的准确得数,好不好?

生:好

师:好的,请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师巡视,收集算法.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投影出示:略

师:先出示问:这是什么方法?(口算)我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再出示问:这是什么方法?(竖式)这位同学做对了吗?(没有)那它这里有做对的地方吗?还要再算什么?

师:最后出示,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方法,做对了吗?哪里又出现问题了呢?

(生说:第二步是24×10=240,不是24×1=24)

说得真不错,掌声送给他.

5.教学笔算:

好!下面我们就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笔算)

师板演竖式

师:我们先算什么?(24×2)

师:再算什么?(24×10

师:最后算什么?(240+48

6、指导看书,发现问题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第63页,请看例题中的笔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240的0可以不写。

师:说得真好!师把0擦掉。为什么这个0可以不写呢?(强调:因为1个十乘24得24个十,所以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不写)

师板书:(1个十乘24得24个十)

师:这个0不出现的时,我们该怎么列竖式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会做了吗?

好,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老师出一题让学生练)

7.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好,下面谁来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提升——畅游数学乐园

1.计算密码:2小题

2.老虎森林: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3.游戏:计算比赛。(学习卡1)

4.(学习卡2)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2 4 × 1 2 =288(元)

2 4

× 1 2

4 8 …… 2 4 × 2的积

2 4 0 …… 2 4 × 1 0的积

2 8 8 …… 1个十乘24得24个十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0×1

40×4 400×9 300×3

12×4 43×2 33×3

23×13 11×7 15×5

2、说一说30×4、300×9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例题1

(1)运用课件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学以致用

80×10=60×20=50×40=24×10=

700×20=90×90=40×80=10×200=

2、火眼金睛

下面计算正确吗?

(1)40×50=200

(2)30×40=700

3、游戏。

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4、小试牛刀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5、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2、3题。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⑴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⑵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⑶多媒体对照

61

× 24

———

244

122

1464

⑷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 23×13 41×21 34×12 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三种方法)

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

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

24×10=240 24×2=48 240+48=288

2、尝试笔算24×12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3)、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研究笔算的方法:

抽学生口述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师板书,重点说算理。

学生讨论交流(特别乘得的积的第二行个位空位的道理。)

24 24

×12 ×12

4、小结笔算方法:学生交流汇报。

(1)计算方法是什么?(拆数法)

先( )和( )相乘,再( )和( )相乘,最后两个乘积相加。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书写数位要对齐;乘法口诀准确;加法计算准确。

5、试一试:

32×12 41×21 13×31

(1)学生独立完成。

(2)投影仪展示,学生评判。

(3)师强调出现的问题。

三、巩固方法,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抽生板演,先自我检查,再其他学生上台评判对错,错误要改正。

2、森林医生:

针对学生易犯错误,判断对错,找出原因,并改正。

3、计算:P6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检查。

投影仪展示作业,学生评判对错。

4、应用:P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归纳梳理,总接收获。

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提醒大家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4×10=240 24

24×2=48 ×12

240+48=288 4 8……2×24的积

2 4……10×24的积

2 8 8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启动数学列车

1.口算。

13×2= 34×2= 24×2=

13×10= 34×20= 24×10=

2.笔算。

23×3=

二、探究新知——进入数学乐园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小红和妈妈来到书店买书。

(1)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那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会在思考呢

(3)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师指算式)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那24×12大约是多少,你会不会估算?(指名学生说估算)

生估:大约是有200

师:还有比200更接近的吗?

生:240

师:那24×12的准确得数,比240更大,还是更小呢?

生:小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24×10=240,还有24×2=48,所以24×12的得数比240大。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就来算算24×12的准确得数,好不好

生:好

师:好的,请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师巡视,收集算法.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投影出示:

①24×2=48 ② 2 4 ③ 2 4 ④ 2 4 ⑤ 24

× 1 2 × 1 2 ×12

24×10=240 × 1 2 4 8 2 4 8 48

240+48=288 4 8 24

2 4 0

2 8 8 72

师:先出示①问:这是什么方法(口算)我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再出示③问:这是什么方法(竖式)这位同学做对了吗(没有)那它这里有做对的地方吗?还要再算什么

师:最后出示⑤,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方法,做对了吗?哪里又出现问题了呢

(生说:第二步是24×10=240,不是24×1=24)

说得真不错,掌声送给他.

5.教学笔算:

好!下面我们就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笔算)

师板演竖式

师:我们先算什么?(24×2)

师:再算什么?(24×10

师:最后算什么?(240+48

6、指导看书,发现问题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第63页,请看例题中的笔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240的0可以不写。

师:说得真好!师把0擦掉。为什么这个0可以不写呢?(强调:因为1个十乘24得24个十,所以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不写)

师板书:(1个十乘24得24个十)

师:这个0不出现的时,我们该怎么列竖式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会做了吗?

好,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老师出一题让学生练)

7.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好,下面谁来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提升——畅游数学乐园

1.计算密码:2小题

2.老虎森林: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3.游戏:计算比赛。(学习卡1)

4.(学习卡2)

2 ■╳ ■ 4■ 8■ 67 ■ 8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2 4 × 1 2 =288(元)

2 4

× 1 2

4 8 …… 2 4 × 2的积

2 4 0 …… 2 4 × 1 0的积

2 8 8 …… 1个十乘24得24个十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 12×3= 11×5= 11×30= 24×10= 24×2= 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

二、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

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2、引出新知: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三:算法探究

1、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23+23+?+23=276(12个24相加)

(2)分步:23×2=46(件)23×10=230(件)230+46=276(件)(板书)

引导: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竖式大致选择以下四种:

① 2 3 ② 2 3 ③ 2 3 ④ 2 3 × 1 2 × 1 2 × 1 2 × 1 2 4 6 2 4 6 4 6 4 6 2 3 2 3 0 2 3 7 2 2 7 6 2 7 6 黑板上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一定是在哪儿出现了小错误,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一找。鼓励学生找出:①对位错误,十位上的1和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应该写在十位上,②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乘,漏乘了一位。

我们再来看这两种(③④)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由于十位上的1与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在十位上,已经明确了3代表的是30,所以个位上的0我们可以写成虚0,或者不写,这样书写起来会更简便。

下面谁能带着大家回忆一下笔算的计算过程。学生说,教师用彩色标注。关注口算与笔算的相同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画箭头,并结合说明46是23与2的乘积,23个十是10与23的乘积,个位上的0不写。【教师板演】。

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276件垃圾,同学们估算的大致范围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笔算结束后我们要记得填好横式结果。[完成板书:23×12=276(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

改错:请写对了的同学,自己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有错的同学一边说运算顺序一边把错误的地方改回来。

4、初步优化

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变式练习:

下面就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道题。出示:23×13=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两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巩固练习

1、填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

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完成竖式

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的同学也做了几道题目,可是遇到了困难,你能接着完成吗?

出示(1)2 3(2)1 2 × 2 1 × 4 4 2 3 4 8 问:两个48一样吗?

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在做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你能帮他指出来吗?

3、我来判一判 3 3 1 3 2 2 2 × 1 2 ×1 1 ×1 2 ×1 4 8 6 3 1 3 4 8 8 4 3 3 1 2 2 1 2 9 3 3 1 3 0 8 师: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接下来我们用笔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12×44 32×13 42×11 34×12 23×22 21×34 41×21 33×31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多少件垃圾?

× 1 2 = 276(件)2 3 × 1 2 4 6??2 3 × 2的积 2 3 ??2 3 × 1 0的积 2 7 6 答:一共捡了276件垃圾。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回忆一二年级的加法和乘法,看视频,如果王爸爸把鱼卖到每斤12元,28斤鱼的,能卖到500元吗?[设计意图:本节新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等旧知的基础之上,唤起学生的旧知可有效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中。在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爸爸去哪儿”的卖鱼片段,立刻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学习兴趣特别高,老师趁机出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如果每人有499元,他们剧组有23人,一共会有多少钱呢?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重在理解题意,弄清条件间的关系。经常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不用除法,回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让学生理解求23个499元一共多少前就是求499×23的积,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笔算

师:同学们为什么都想起了列竖式,因为我们以前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算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同学们试试吧

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尝试,教师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而且利于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教后反思:正如事先预设的一样,学生模仿之前的笔算方法较轻松地完成了。提问:

1、497是几个人的钱,20个499元是多少钱,最后23个人的钱是多少,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了,只是朱逢行别出心裁用了这样一种方法:

他解释道:每人500元,23人有500乘23元,最后再减去一个23元,就是所有人的钱。

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独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2、练习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出题,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计算题的设计的简单过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小主人

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师挑选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讨论归纳,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学生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延伸练习

第五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通州区玉桥小学

韩洪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特点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贯彻直观性原则。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法中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的基础学习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口算乘法”,分为两个层次: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第二部分是“笔算乘法”,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和方法,包括每一位都不需要进位的、连续进位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以及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第二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第三部分是“整理与复习”。

而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是本单元中的第二部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的方法”。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学习基础是第五册“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和本单元第一部分“两位数乘整十数”。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两位数乘三位数、以至于今后进行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这节课的内容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情况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刚才的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学习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笔算方法时,有了一定的笔算经验,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数的位置原则。在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已经历过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也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已经初步尝试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活动基础。

在以前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 3 3

×3 1 3 3 9 9 1 3 2 4 × 1 2 2 4 0 4 8 2 8 8 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数的位置原则,不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二是受口算定势的影响,先算十位后算个位。

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计数符号由于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而可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

以上的分析引发了我的思考:

1.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共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借助情境,直接呈现算式:24×12=□。由于没有任何暗示,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更大了。但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只能激起几个尖子生的探究欲望,大多数学生则感到迷惘,不知所措。奥苏泊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的研究中,强调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媒体。他认为,教学要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关联,使之在学习者已有的旧知和需要学习的新知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生长点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此时虽有新信息的参与,但原有笔算的认知结构并没有发生改组。根据教材特点和课前对学生的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改编,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列式、分类过程中,生成研究内容。将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在情境中铺垫、在铺垫中促进迁移。

2.引导学生在比较交流中,优化算法,理解算理。

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要加强算法及算理的理解,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交流,在多种方法中优化算法,在正确与错误中明确算法。通过口算方法、情景图与笔算方法的多向沟通理解算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理解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尾数要和十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就展示了学生喜爱的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中的玩具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出呈现信息(1)喜羊羊玩具每个23元,4个要多少元?

23×4=92(元)强调用竖式计算,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2.呈现信息(2):10个玩具要多少元?

23×10=230(元)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整十数,3.呈现信息(3):买12个玩具要多少元? 列出所示23×12 师: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道算式又有什么不同?揭

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1.估算23×12(设计意图:在这里要求学生进行估算,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可以对笔算后的结果进行验证。)

2.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听听别人的算法。4.算法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1:23×10=230,23×2=46,230+46=27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贯彻直观性原则。结合学生说算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

问:23×10算出的是什么?23×2表示的是什么? 方法2:23×2=46,46×6=276 23×3=69,69×4=276„„ 方法3:竖式笔算

(1)面对第一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 这个竖式你是怎样列的?(强调相同数位对齐)230是怎样算出来的?(直接利用口算的结果)46呢?

(2)面对第二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请你谈一谈你的算法?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般规定,从个位乘起)

(3)面对第三个竖式我会这样引导,这个竖式与第二个有什么不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强调46的6要和个位对齐,24的4要和十位对齐)

(4)这时出示第四个竖式,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就水到渠成。有的同学就会从口算去说明,也有的会从估算的结果去验证。

总结: 问:老师很想知道,这些方法都是借助了哪些旧知识来解决的? 这么多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学生喜欢的方法可能不一样,这时老师不发表任何意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展示学生的每种算法,并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每种算法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优化算法做准备。)

(三)优化算法,沟通算理 买13个玩具需要多少钱?

1.23×13=?选择其中一种算法计算,找学生写在黑板上。

反馈交流

(1)23×10=230,23×3=69,230+69=299(2)竖式计算 2 3 × 1 3 6 9 2 3 2 9 9 谁能看出他是采用哪种算法?

问:为什么不把一个数拆成两个数相乘,然后一步一步乘呀?

小结:方法2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的方法是竖式计算。把板书补充完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观察横式、竖式和情景图,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师生交流始终围绕两个中心问题展开: 为什么竖式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

为什么竖式要把两次乘积分上下两层写?(清楚、容易理解、两个乘积意思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横式、竖式和情景图之间的关系,不仅理解了算理而且也有效地突破了算法上的难点)3.分步列式和竖式,你喜欢哪种? 小结:其实,笔算的方法是将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采用竖式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

4.尝试练习(两人板演)32×12 21×34 学生练习后,集体批改。5.总结笔算方法(联系上面的计算体会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1)同桌讨论算法。(2)交流算法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四)巩固算法,解决问题

(1)你能把算式补充完整吗?(不要过早形式化)

(2)判断改错,介绍检验方法

出示残缺算式,这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被遮住了,你能判断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介绍检验的方法。估算、积的末位上的特征、积的位数的特征等。出示完整算式,你知道这两道题错在哪里吗?改错,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结果的正误,培养检验习惯,使学生不仅感受了检验方法的丰富,而且充分感受了估算监控笔算结果的作用。)

(3)竖式计算

21×13 43×12(4)会议室,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4排。有350名同学到会议室听课,能坐下吗?先估一估,再计算。(郑毓信教授:“我们未必一定等到专门讲估算时才让学生进行估算,而应将这一活动渗透于平时的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从心理学上看,任何一项基本技能的达成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也就是需要反复操练才能正确掌握。所以,在练习中我先补充几道基本的笔算练习,在技能训练充分的基础上再按排解决实际问题。使实际应用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设计一张笔算的小试卷进行测试。

2.课下对学困生进行访谈,了解他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在以前教这部分知识时,我的教学流程是:按教材给定一种算法——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学习——强化训练。这样的教学,重算法,轻算理,学生虽然也能依葫芦画瓢,但并非指其所以然。通过反复“演练”,学生短时间内似乎计算正确率和速度都不错,实质上计算技能并没有提高,一旦停止这种机械操练,计算错误率就会直线上升。算理是计算的原理和根据,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算理不清,算法难以牢固;算法不明,计算技能难以形成。

这节课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情,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使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并举。本节课,当学生出现多种算法后,我为学生创造条件,组织和引导学生互说、互评、互学,让学生充分理解每种算法的算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竖式计算具有普适性。接着,紧紧抓住两个问题展开交流,为什么竖式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为什么竖式要把两次乘积分上下两层写?沟通横式、竖式和情景图三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过程是体会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然后,安排学生独立练习,在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后,组织学生反思、交流、总结计算法则。这样,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具体化,理解算理和构建算法达到平衡。

下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江口三小 刘志平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板芙镇板芙小学 彭亚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1及其“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5则范文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P30—31页。教学设想: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会计算方法的需要,并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灵感。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