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一 合作学习形式化
[片段]: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
背景:在课前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在老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
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去验证结论……
于是乎: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只见学生在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一个明白不可…。一会儿,师示意学生停止了验证、探索,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上的拼剪方法验证…。
[思考]: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好的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实验课题,但我们看到了不应该出现的怪现象:
一、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笔者记了一下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
其二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不如不合作。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目前,数学课堂上像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存在依旧,要么像本案例那样合作走走过场,一会儿就盲目、草率收兵,要么合作学习之后不进行组际交流、似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不大,有脱节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一种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习惯。
[建议]: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跳出教案的框框,切记不要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合作学习泛滥化
[片段]: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
[思考]: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像刚才这节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类似这样的课堂还有不少,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时连简单的解方程:2X+6=17 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课题是不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就能自己弄明白,自己就能独立完成该课题的学习。
[建议]: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好合作的契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三、合作学习自由化 [片段]:在一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若无其事地在教室里踱来走去…
[思考]:
1、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你看,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是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里张三怎样说,李四就怎样说,人云亦云;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
2、这种自由化现象也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的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建议]:
1、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
2、由于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合作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的任务,目标,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说明: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合作中不仅要参与合作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合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补漏。有的放矢。在合作之后学生汇报时老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篇:怎样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怎样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在导学互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这种学习方式的成败,教师存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一些误区,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看法。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体创造意识;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认识与理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而通过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学习所得,自觉与不自觉地去选择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有效的、最佳的,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收获。而小组讨论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却使小组讨论偏离了正确轨道,走入了误区。归结起来,主要有五种情况:
一、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建立在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原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学生个体的独立自主学习这一基础环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正的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支配的,而是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并且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只有当学习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学习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渠道,没有学生个体的独立自动、自学、自得的过程,那么合作探究也就无从谈起。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操之过急,还没有安排学生自学,或自学时间不充分,就拿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由于还没有对文本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或者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认识、体验的程度,小组讨论就犹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将难以独挡一面,就会有负社会的重托。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控制不当
我们听课时不难看到,有的课堂虽然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是,讨论的时间过短,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还未完全展开,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不透彻,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一拍手“好”“停”,学生的讨论就“被迫”停止,这种假讨论不可取。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调控讨论过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上课宝贵的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其实,讨论时间的长短,要由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讨论的进展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讨论的时间。总之,既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力戒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又要尽可能节省时间,努力做到省时高效。
三、随意分组讨论,不注重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它要求教师组织好相对稳定的实实在在的合作学习的集体,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而有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注重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随意分组讨论,或同一位置两个同学一组,或前后两个位置四个同学一组,不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不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这势必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合作小组究竟应该由几个人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四、小组内部成员的职责不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唧唧喳喳,滔滔不绝;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有的学生一言不发,充当旁听。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或者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显得混乱、无序。这种表面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已蜕变成了一些学生放松精神和自由活动的大好时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对小组内部成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全班集体参与的卓有成效的学习形式,教师一定要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组内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记录者、小组意见陈述者等等,而且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组内角色,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组中的不同角色,特别是小组长轮流当,人人平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有主人翁感、成就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为小组讨论顺利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五、教师未能有效调控、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组织不当,合作学习可能会流于形式。尽管表面上看是分了若干小组,但小组里的合作学习却没有有效运行。在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分配完任务后,以为万事大吉,就自顾自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有个别教师还利用这点时间批改作业,把自身游离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之外,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不因势利导,不把握时机,不掌握分寸,不参与其中,美其名曰“放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实则为“撒手不管”。这些都是违背合作学习的理念的。其实,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管理、调控、引导、参与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在合作学习中,要努力创设热烈的气氛和积极的情绪,及时注意各小组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作出及时的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这种学习方式的成败。如果教师不正确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不注意小组人员搭配的合理性和内部成员分工的科学性,不有效调控并积极参与,必将使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装饰。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有效、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它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沟通、增进认识、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体创造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尹庄实验小学 张维星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下面我就一节作文课谈谈: 作文评改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案例分析
一节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组里修改《在成长的道路上》这篇作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学生还没进入状态,没开始修改,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合作修改?
教学反思: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逃避作文,这与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呆板单一不无关系。多数学生的作品往往被教师忽略,甚至被一元化的标准否定,因为教师面对几十份作品,在短时间内都给予恰到好处的承认是困难的事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吸收了合作教学的思想,在作文评改中开展了小组合作。
在批改和讲评这一关键环节上,我充分相信同学。分小组轮流批改作文。我要做的是:活动前,将作文互批的要求告诉给学生。找出有代表性的习作为讲评作准备,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面批。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担任主持人角色,学生为主评人开展评讲活动。教师在中间对讲评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对被评作品进行适时、适量的二次评价,沟通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仅改变了教师在评价作文时的单一模式和定势心理,而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把修改讲评的过程变为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和批改作文的效率。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们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在实施时体会到了其中的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
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帮助,学习气氛活跃,学生能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2、增强了学生的约束力,尤其是作业比以前完成的好。
3、教师的工作强度有所缓解,比如:收交作业,背诵课文,检查更正都由小组长去完成,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煅炼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但困惑也不少:
一、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我们不难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有了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二.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三.重视整体评价,忽略个体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针对上面提到的情况,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困惑的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会学生合作技能
老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
1、让学生学会谦让。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要给其他学生考虑的时间,尽量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再让组内其他学生补充,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2、让学生学会倾听。孩子们总是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总是怕别人听不到自己的想法,于是大声喊叫,造成课堂上一片喧哗。要教会学生静静地听别人说,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再发言,不要和别人抢话,边听边思考:他想的和我想的有什么不同,谁的有道理?谁的想法更巧妙……
二、制定明确的协作分工
小组合作首先要让小组成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盲目从众的现象。小组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展开及时的交流、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一些收获会不断出现,为了保证小组的有效合作,发挥集体的作用,要及时组织交流,对合作表现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我采取了积分制,每组的五名学生按学生成绩由优到差依次排为一号、二号、……五号同学,发言人是几号同学,就加几分,这样就避免了总是优等生抢先回答,学困生没机会回答的问题,而且为了让小组加分,小组长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本组的发言人,尽可能让自己组加分最多。每节课评出优胜小组,每周都评比出周冠军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五篇:小学语文论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解析及对策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解析及对策人教版新课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新困惑时常干扰着基层的教师。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课改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做一分析和解剖。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它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随着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误区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解的偏颇。直击课堂:《白杨》教学片断
师:父亲的话到底想说明说明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生: 前排脸向后开始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同学们归位,谁来回报一下?(接下来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缘由聚焦:分组随意、盲目,理解不透。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上存在的盲目性,教师在划分小组前缺乏思想动员,没有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对小组划分没有全局意识和统筹意识,随意性强。合作学习一开始班里就热闹起来,表面似乎都在“合作学习”事实效果很差。仔细观察会发现几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在“一手遮天”,更多的学生是在一旁保持沉默,有的同学还趁机四处乱跑,交头接耳说些题外话。很显然,这位老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解偏颇,误以为就是小组讨论。
策略探讨:在小组的编排划分上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自由编组(由学生根据各自喜好自由结合。)②不同水平混合编组(组间水平不一至)③同等水平编组(只保证组间水平一至)④邻里分组(根据座位的方位自然分组)⑤合理编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几种编组方法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采用合理编组的方法更为实用。小组确定好后为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要端正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合作是时代的需要,成功的必需;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关键是人与人的协调,要正确看待个人和小组的关系。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以什么样的音调、口气、声音与同伴交流,出现不同意见应该怎样处理等。②让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嘲笑,对别人的发言要简单记录,提出质疑。对于外组同学的展示要学会点评等,做到生生互动。③让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平台,同时组内要形成向心力,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既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要捍卫集体荣誉。
二、误区二:合作学习的目的、程序、时机不明确。直击课堂:《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课文中二至五自然段它们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下面我 们小组合作学习,看看每段都写了些什么呢?
生:(只见前排同学转向后自然组成小组,分组合作学习开始了。)师: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到了,谁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生:汇报学习所得。
缘由聚焦: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时候把握不当。
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这样的情形,小组合作像无头的苍蝇,学生无处可抓,一个学生都很难找到集中点,学生多了就更无处下手了,只好草草了事,比预计的时间早得多就已结束或者寥寥几人参与,大部分同学感到淡然无味,有时是乱哄哄的一片,看似讨论激烈,其实收效甚微。
策略探讨:教师要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才合作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形式。因此,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上教师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目标,如果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内容过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很可能会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在自习课上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调查,提前发现或预设学习中的难点、易点,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适合学情的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是:①个人独立思考②组员讨论交流③组内归纳总结或提出遗留问题。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其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然后各抒已见,积极交流,最终达成小组共识。
三、误区三:教师缺乏监控意识,忽视对学生学习内容和情感的评价。直击课堂:《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断
(学生在吵吵嚷嚷的学习着,讨论着,老师在黑板上作画,画完后,看看时间)
师:合作学习的时间到了,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春天小兴安岭很美,有很多植物和动物。生:我们还知道作者语言很美。
师:哦,第一组学到了这些,第二组呢? 生:我们从课文中看到夏天的小兴安岭很美丽.......(老师这样问着,学生这样回答着。)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看到各小组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缘由聚焦:师生关系脱离,教师缺乏掌控及评价
以上情况,在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在讲台上静观其变,不到小组里面去观察学习情况,忽视后进生。对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缺乏发现和保护。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一味认可,缺乏指导点拨,没有实实在在的评价,使学生人云亦云,我行我素,无观念可循。
策略探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组间巡回指导,仔细观察小组成员合作和学习的情况,鼓励后进生参与合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小组个人的评价更要注意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认真展示都闪现着学生的智慧之光。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做出情感评价。如:参与合作的积极生、成员之间的协作、在活动中的创新、组员守纪状况、对时间的把握等。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是对学生最大的奖赏。要使每一位勇于展示的学生都得到肯定,使他不留任何遗憾满意地坐下,使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学生都得到赞许的目光。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学习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学习的良性循环自然也就形成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合作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使用这一方式时,应用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现象,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加以改进,才能使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有实效,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合作学习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而失去内容的实用性,更不能跳出对学生个体的把握,只有强化参与,强化个性,强化培养,才能走出重形式、轻思考的误区,使合作精神充分地发展。